CN216845110U -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5110U
CN216845110U CN202123299522.0U CN202123299522U CN216845110U CN 216845110 U CN216845110 U CN 216845110U CN 202123299522 U CN202123299522 U CN 202123299522U CN 216845110 U CN216845110 U CN 216845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d
coil pipe
storage tank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95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xi Broad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xi Broad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xi Broad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xi Broad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995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5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5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5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尤其是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包括蓄冷箱、储水箱、第一盘管和吸水装置,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蓄冷箱,所述蓄冷箱左侧的上方设有进风管,所述蓄冷箱右侧的上方设有出风管,所述蓄冷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盘管,所述第一盘管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当中央空调刚启动时第一盘管位于进风管的下方,使得冷风可以直接由出风管出去对室内降温,当室内温度下降后,第一盘管通过升降装置上升至进风管的位置,当储水箱的内水降低到一定值后,再通过升降装置将第一盘管下降到进风管的下方,避免第一盘管一直挡在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导致冷风排出的效率降低,提高了中央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冷暖负荷。但是在中央空调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减省电力负荷和充分利用制冷系统,一般都会设有专用又节能的蓄冷式热交换装置,从而对中央空调的使用更加合理化、经济化和高效性能;
现有的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是将外界的水源吸入到装置内,通过中央空调生产对冷风对水进行降温,再利用冷水对外界的空气进行热置换,最后在将水排出,这样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操作过程中非常复杂,而且冷风输入端和冷风输出端之间设有的水管会降低空调对室内降温的效果,使得中央空调的工作效率减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该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可以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和杜绝水资源的浪费,且提高中央空调对室内降温的效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蓄冷箱、储水箱、第一盘管和吸水装置,所述储水箱上设有蓄冷箱,所述蓄冷箱左侧的上方设有进风管,所述蓄冷箱右侧的上方设有出风管,所述蓄冷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盘管,所述第一盘管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且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盘管连接,所述第一盘管的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水箱内部的左侧设有吸水装置,所述第一盘管的进水口与吸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盘管的右侧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所述储水箱右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出水管的下方设有第二盘管,所述第二盘管的左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在储水箱左侧的上方;
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和第二水泵,所述储水箱内部的左侧设有吸水管,所述第一盘管的出水口内部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吸水管有下至上插设在第一盘管的进水口内,且吸水管通过密封胶圈与第一盘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吸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且第二水泵设有蓄冷箱内部的底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盘管上下两端均设有活动板,两组所述活动板的口径与蓄冷箱内部的口径相匹配,下端所述活动板与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两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设有两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蓄冷箱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滑槽,且滑槽设有有两组,所述第一滑块插设在滑槽内,两组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一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下端所述活动板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穿过蓄冷箱的底部并插设在储水箱内,所述支杆下设有搅拌叶,所述传动机构下设有蓄电池,所诉蓄电池位于蓄冷箱的底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活动臂,所述升降装置下方与蓄冷箱内部的侧面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设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滑块上均铰接有活动臂,且两组活动臂相互铰接,下端所述活动板下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套设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三滑块均与活动臂的另一端铰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活动臂均为绝缘材料,两组所述第二滑块均为金属铜材质,右侧所述第二滑块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左侧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支杆与搅拌叶电性连接,下端所述活动板上升使两组第二滑块相连接利用蓄电池通电带动搅拌叶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蓄冷箱内部的底部设有温度感应器,且温度感应器的感应端穿过蓄冷箱底部插设在储水箱内部的水内,所述蓄冷箱内部的底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温度感应器、升降装置、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当中央空调刚启动时第一盘管位于进风管的下方,使得冷风可以直接由出风管出去对室内降温,当室内温度下降后,第一盘管通过升降装置上升至进风管的位置,当储水箱的内水降低到一定值后,再通过升降装置将第一盘管下降到进风管的下方,避免第一盘管一直挡在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导致冷风排出的效率降低,提高了中央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入到第一盘管内,利用冷风对第一盘管内的水降温,再从第一盘管流入到储水箱内,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免除了从外界抽水在放水的步骤,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和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装置抬高下端活动板,从而带动支撑杆上升,使得支撑杆与连接杆之间相互铰接的两组活动臂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带动活动臂下两组第二滑块相对位移,当两组第二滑块相接触后,利用右侧第二滑块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关系,从而带动与左侧第二滑块电性连接的搅拌叶转动,通过搅拌叶对流下的冷水与储水箱的内部常温水进行搅拌,使得储水箱内部的水能充分降温,提高了对水的降温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盘管上升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蓄冷箱;2、储水箱;3、第一盘管;4、吸水装置;5、进风管;6、出风管;7、升降装置;8、出水管;9、第一水泵;10、第二盘管;11、进水管;12、吸水管;13、第二水泵;14、密封胶圈;15、活动板;16、第一滑块;17、滑槽;18、传动机构;19、支杆;20、搅拌叶;21、蓄电池;22、支撑杆;23、连接杆;24、活动臂;25、第二滑块;26、第三滑块;27、温度感应器;28、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蓄冷箱1、储水箱2、第一盘管3和吸水装置4,所述储水箱2上设有蓄冷箱1,所述蓄冷箱1左侧的上方设有进风管5,所述蓄冷箱1右侧的上方设有出风管6,所述蓄冷箱1的内部设有第一盘管3,所述第一盘管3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7,且升降装置7的输出端与第一盘管3连接,所述第一盘管3的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水箱2内部的左侧设有吸水装置4,所述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与吸水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盘管3的右侧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延伸至储水箱2的内部,所述储水箱2右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上设有第一水泵9,所述出水管8的下方设有第二盘管10,所述第二盘管10的左侧设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的出水端设在储水箱2左侧的上方;
所述吸水装置4包括吸水管12和第二水泵13,所述储水箱2内部的左侧设有吸水管12,所述第一盘管3的出水口内部设有密封胶圈14,所述吸水管12有下至上插设在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内,且吸水管12通过密封胶圈14与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吸水管12上设有第二水泵13,且第二水泵13设有蓄冷箱1内部的底部,当中央空调刚启动时第一盘管3位于进风管5和出风管6的下方,当室内温度降低后,通过升降装置7带动第一盘管3上升至进风管5处,第二水泵13将储水箱2内的水吸入到第一盘管3内,利用冷风对第一盘管3内的水降温,再从第一盘管3右侧的出水口流入到储水箱2内,当储水箱2内的水温度下降到一定值后,利用第一水泵9将储水箱2内的水抽入到第二盘管10内,再从进水管11流入到储水箱2内,对外界的空气进行热置换,免除了从外界抽水在放水的步骤,避免第一盘管3一直挡在进风管5和出风管6之间导致冷风排出的效率降低。
所述第一盘管3上下两端均设有活动板15,两组所述活动板15的口径与蓄冷箱1内部的口径相匹配,下端所述活动板15与升降装置7的输出端连接,两组所述活动板1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6,且第一滑块16设有两组,通过在第一盘管3上下两端安装活动板15,利用活动板15和蓄冷箱1内部相匹配的关系,当第一盘管3位于进风管5的下方时,利用上端活动板15可以形成密闭空间,当第一盘管3上升至进风管5处时,利用上下两端的活动板15可以形成密闭空间,避免冷风的流失。
所述蓄冷箱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滑槽17,且滑槽17设有有两组,所述第一滑块16插设在滑槽17内,两组所述活动板15通过第一滑块16与滑槽17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滑块16和滑槽17相互配合的关系,使得活动板15在蓄冷箱1内上下移动。
下端所述活动板15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18,所述传动机构18的底部设有支杆19,所述支杆19穿过蓄冷箱1的底部并插设在储水箱2内,所述支杆19下设有搅拌叶20,所述传动机构18下设有蓄电池21,所诉蓄电池21位于蓄冷箱1的底部,通过传动机构18使得搅拌叶20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当第一盘管3上升至进风管5处时,搅拌叶20与蓄电池21通电,从而转动。
所述传动机构18包括支撑杆22、连接杆23和活动臂24,所述升降装置7下方与蓄冷箱1内部的侧面之间设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上活动套设有第二滑块25,且第二滑块2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滑块25上均铰接有活动臂24,且两组活动臂24相互铰接,下端所述活动板15下设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上活动套设有第三滑块26,且第三滑块26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三滑块26均与活动臂24的另一端铰接,当第一盘管3上升至进风管5处时,带动支撑杆22上升,使得相互铰接的活动臂24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使得两组第二滑块25相连接。
所述连接杆23和活动臂24均为绝缘材料,两组所述第二滑块25均为金属铜材质,右侧所述第二滑块25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左侧所述第二滑块25通过支杆19与搅拌叶20电性连接,下端所述活动板15上升使两组第二滑块25相连接利用蓄电池21通电带动搅拌叶20转动,当两组第二滑块25相连接时,利用右侧第二滑块25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和左侧第二滑块25与搅拌叶20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蓄电池21对搅拌叶20供电,带动搅拌叶20旋转,使得搅拌叶20可以将第一盘管3出来的冷水与储水箱2内部的水快速混合,提高了降温的效率。
所述蓄冷箱1内部的底部设有温度感应器27,且温度感应器27的感应端穿过蓄冷箱1底部插设在储水箱2内部的水内,所述蓄冷箱1内部的底部设有单片机28,所述单片机28与温度感应器27、升降装置7、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3电性连接,通过温度感应器27与储水箱2内部的水接触可以得知水箱内的水温,当水箱的内水温降低到一定值后,利用单片机28与温度感应器27、升降装置7、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3电性连接电性连接的关系,使升降装置7带动第一盘管3下降,第二水泵13停止抽水,第一水泵9将储水箱2内的冷水吸入到第二盘管10内,对外界的空气进行热置换,当储水箱2内部的水通过热置换上升到一定值后,升降装置7再将第一盘管3上升到进风管5位置处,通过第二水泵13将储水箱2内的水再次吸入到第一盘管3内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通过当中央空调刚启动时第一盘管3位于进风管5的下方,使得冷风可以直接由出风管6出去对室内降温,当室内温度下降后,第一盘管3通过升降装置7上升至进风管5的位置,当储水箱2的内水降低到一定值后,再通过升降装置7将第一盘管3下降到进风管5的下方,避免第一盘管3一直挡在进风管5和出风管6之间导致冷风排出的效率降低,提高了中央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的效率,接着,通过第二水泵13将储水箱2内的水吸入到第一盘管3内,利用冷风对第一盘管3内的水降温,再从第一盘管3流入到储水箱2内,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免除了从外界抽水在放水的步骤,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和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最后,通过升降装置7抬高下端活动板15,从而带动支撑杆22上升,使得支撑杆22与连接杆23之间相互铰接的两组活动臂24之间的角度变小,从而带动活动臂24下两组第二滑块25相对位移,当两组第二滑块25相接触后,利用右侧第二滑块25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的关系,从而带动与左侧第二滑块25电性连接的搅拌叶20转动,通过搅拌叶20对流下的冷水与储水箱2的内部常温水进行搅拌,使得储水箱2内部的水能充分降温,提高了对水的降温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蓄冷箱(1)、储水箱(2)、第一盘管(3)和吸水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上设有蓄冷箱(1),所述蓄冷箱(1)左侧的上方设有进风管(5),所述蓄冷箱(1)右侧的上方设有出风管(6),所述蓄冷箱(1)的内部设有第一盘管(3),所述第一盘管(3)的下方设有升降装置(7),且升降装置(7)的输出端与第一盘管(3)连接,所述第一盘管(3)的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水箱(2)内部的左侧设有吸水装置(4),所述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与吸水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盘管(3)的右侧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延伸至储水箱(2)的内部,所述储水箱(2)右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上设有第一水泵(9),所述出水管(8)的下方设有第二盘管(10),所述第二盘管(10)的左侧设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的出水端设在储水箱(2)左侧的上方;
所述吸水装置(4)包括吸水管(12)和第二水泵(13),所述储水箱(2)内部的左侧设有吸水管(12),所述第一盘管(3)的出水口内部设有密封胶圈(14),所述吸水管(12)有下至上插设在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内,且吸水管(12)通过密封胶圈(14)与第一盘管(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吸水管(12)上设有第二水泵(13),且第二水泵(13)设有蓄冷箱(1)内部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3)上下两端均设有活动板(15),两组所述活动板(15)的口径与蓄冷箱(1)内部的口径相匹配,下端所述活动板(15)与升降装置(7)的输出端连接,两组所述活动板(1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6),且第一滑块(16)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滑槽(17),且滑槽(17)设有有两组,所述第一滑块(16)插设在滑槽(17)内,两组所述活动板(15)通过第一滑块(16)与滑槽(17)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端所述活动板(15)的下方设有传动机构(18),所述传动机构(18)的底部设有支杆(19),所述支杆(19)穿过蓄冷箱(1)的底部并插设在储水箱(2)内,所述支杆(19)下设有搅拌叶(20),所述传动机构(18)下设有蓄电池(21),所诉蓄电池(21)位于蓄冷箱(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8)包括支撑杆(22)、连接杆(23)和活动臂(24),所述升降装置(7)下方与蓄冷箱(1)内部的侧面之间设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上活动套设有第二滑块(25),且第二滑块(2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滑块(25)上均铰接有活动臂(24),且两组活动臂(24)相互铰接,下端所述活动板(15)下设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上活动套设有第三滑块(26),且第三滑块(26)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三滑块(26)均与活动臂(24)的另一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3)和活动臂(24)均为绝缘材料,两组所述第二滑块(25)均为金属铜材质,右侧所述第二滑块(25)与蓄电池(21)电性连接,左侧所述第二滑块(25)通过支杆(19)与搅拌叶(20)电性连接,下端所述活动板(15)上升使两组第二滑块(25)相连接利用蓄电池(21)通电带动搅拌叶(20)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1)内部的底部设有温度感应器(27),且温度感应器(27)的感应端穿过蓄冷箱(1)底部插设在储水箱(2)内部的水内,所述蓄冷箱(1)内部的底部设有单片机(28),所述单片机(28)与温度感应器(27)、升降装置(7)、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3)电性连接。
CN202123299522.0U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Active CN216845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522.0U CN216845110U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9522.0U CN216845110U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5110U true CN21684511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1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9522.0U Active CN216845110U (zh) 2021-12-25 2021-12-25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51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7152A (zh) * 2022-07-12 2022-09-20 苏州惟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充冷的冷藏蓄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7152A (zh) * 2022-07-12 2022-09-20 苏州惟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充冷的冷藏蓄冷装置
CN115077152B (zh) * 2022-07-12 2024-02-13 苏州惟新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式充冷的冷藏蓄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4482U (zh) 一种安全散热的中频电源柜
CN216845110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节能蓄冷式热交换装置
CN104728972A (zh) 一种储能式相变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466526U (zh) 空调开关柜
CN203052805U (zh) 混合能源远程智能控制供热供暖系统
CN101608819B (zh) 一种节能型中央空调
CN207163292U (zh) 一种建筑物冷却水管网热量回收装置
CN206627892U (zh) 计算机散热结构
CN112038949B (zh)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CN201575540U (zh) 一种可实现节能的中央空调
CN210287413U (zh) 一种应用于井式退火炉的自动降温装置
CN208720364U (zh) 一种空调外机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02013045U (zh) 一种土壤源水-水热泵装置
CN112032843A (zh) 一种可实现节能减排的新型空调装置
CN202598688U (zh) 一种电梯空调
CN208011988U (zh) 通信基站机房的通风系统
CN207050218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
CN206759905U (zh) 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热风排出双向循环系统风道
CN201028889Y (zh) 多元闭路土壤源水-水热泵系统
CN216308085U (zh) 一种建筑用通风散热结构
CN217839163U (zh) 节能型电解锰制备的冷却水系统
CN218442605U (zh) 一种节能装置
CN216357918U (zh) 一种用于空调系统中的节能换热装置
CN203867692U (zh) 一种载重汽车自控电动冷却风扇系统
CN202166229U (zh) 家用智能型采暖、制冷多功能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