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4697U -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4697U
CN216844697U CN202220562062.1U CN202220562062U CN216844697U CN 216844697 U CN216844697 U CN 216844697U CN 202220562062 U CN202220562062 U CN 202220562062U CN 216844697 U CN216844697 U CN 21684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flue gas
communicated
feed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20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香
廖金军
张凯文
苏亮
易达云
蒋海华
伍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20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4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4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包括移动载体和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焚烧组件;所述焚烧组件包括进料构件、一燃室、二燃室和烟气净化机构,在所述一燃室的顶端设有与进料构件连通的垃圾进料口;所述一燃室与二燃室连通,垃圾在一燃室缺氧热裂解后产生的烟气流入二燃室在过氧状态下燃烧;在所述二燃室上设有出气口,所述二燃室通过出气口与烟气净化机构连通,经二燃室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机构净化达标后排放。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垃圾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净化达标后排放,利于环保,且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垃圾焚烧场和垃圾填埋场一般建立在城市中的某些固定地点(如垃圾处理站),而很少建立在乡镇、旅游景点、厂矿和码头等地区。因此,这些未建立垃圾焚烧场及垃圾填埋场的地区所产生的固体垃圾需要采用“分散式收集,集中式处理”的方式予以净化。在收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垃圾长时间堆积而影响环境。
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对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逐步提高,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具有较优的处理效果,具体如下:1)减量:减少垃圾体积约80%~90%;2)去毒:使垃圾中有害物质转化成稳定的不宜分解的物质;3)资源能源的再利用: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能源的回收;4)安全:垃圾焚烧是现今较安全且无危险性的方法。
然而,现有的垃圾焚烧设备多是在固定在垃圾处理站定点使用,使得乡镇、旅游景点、厂矿和码头等地区分散式垃圾需要通过收集后转运至垃圾处理站集中焚烧处理,在收集转运过程中会造成垃圾长时间堆积而影响环境。此外,现有的垃圾焚烧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在处理医疗垃圾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较多,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包括移动载体和设置在移动载体上的焚烧组件;所述焚烧组件包括进料构件、一燃室、二燃室和烟气净化机构,在所述一燃室的顶端设有与进料构件连通的垃圾进料口;所述一燃室与二燃室连通,垃圾在一燃室缺氧热裂解后产生的烟气流入二燃室在过氧状态下燃烧;在所述二燃室上设有出气口,所述二燃室通过出气口与烟气净化机构连通,经二燃室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机构净化达标后排放。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燃室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防火墙、隔热棉和炉膛;在所述炉膛的外部设置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通过第一燃气管路与燃气罐连接,且通过设置在一燃室底端的第一燃烧口与一燃室连通;在所述一燃室内且位于第一燃烧口的上方设置耐火网。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一燃室内且位于耐火钢网的上方设置人工投料仓和观察检修窗口;在所述一燃室内且位于耐火网的下方设置灰渣料仓。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二燃室的外部设置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通过第二燃气管路与燃气罐连接,且通过设置在二燃室上的第二燃烧口与二燃室连通;在所述二燃室上还设置氧气接入口,且通过供氧管路与外界供氧装置连接。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二燃室上还设置观察窗、出渣口和烟气防爆阀,所述出渣口设置在二燃室的底部。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包括急冷塔、喷淋脱酸塔、布袋除尘器、活性炭过滤层和排烟筒,所述急冷塔与二燃室的出气口连通,经二燃室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急冷塔急冷处理后流入喷淋脱酸塔;所述喷淋脱酸塔的入口与急冷塔连通,而出口与布袋除尘器连通;在所述喷淋脱酸塔内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均通过进液管与外界碱液罐连通,烟气经喷淋脱酸塔喷淋脱酸处理后流入布袋除尘器除尘;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一端与布袋除尘器连通,而另一端与排烟筒连通,除尘后的烟气经活性炭过滤层过滤达标后由排烟筒排出。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急冷塔包括换热器和发电机组,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与外界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与发电机组连接的水蒸气排放口,经二燃室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换热器换热后实现急冷降温,换热器内产生的水蒸气用于发电机组发电。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移动载体上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和发电机组分别通过电路与蓄电池连接;在所述移动载体上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电能驱使移动载体移动。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还包括第一燃气调节阀、第二燃气调节阀、进液调节阀、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烟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设置在移动载体上;在所述一燃室和二燃室中分别设置烟气温度传感器;所述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设置在排烟筒的顶端;所述进液调节阀设置在进液管上;所述第二燃气调节阀设置在第二燃气管路上;所述第一燃气调节阀设置在第一燃气管路上;所述第一燃气调节阀、第二燃气调节阀、进液调节阀、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烟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料构件分别通过电路与控制终端连接。
在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构件包括进料仓、进料传送部件和动力件,所述进料仓设置在所述一燃室的顶端;所述进料传送部件的一端与进料仓连接,而另一端为折弯结构,且延伸至移动载体的下方;所述进料传送部件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动力件设置在移动载体上,其输出轴与进料传送部件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通过移动载体能过随时随地处理垃圾,避免垃圾因集中处理而长时间堆积影响环境;垃圾经一燃室缺氧热裂解后产生的烟气流入二燃室在过氧状态下燃烧,经二燃室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机构净化达标后排放,利于环保。本实用新型在烟气净化机构中设置急冷塔,烟气急冷降温后能够有效防止烟气温度缓慢下降而重新生成二噁英。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实现移动载体电能驱动,大大降低设备能耗。此外,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料仓、一燃室和第一燃烧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烟气流向);
其中,1、移动载体,2、一燃室,2.1、防火墙,2.2、隔热棉,2.3、炉膛,2.4、人工投料仓,2.5、观察检修窗口,2.6、耐火网,2.7、灰渣料仓,3、二燃室,3.1、出渣口,3.2、烟气防爆阀,4、第一燃烧器,5、燃气罐,6、急冷塔,7、喷淋脱酸塔,8、布袋除尘器,9、活性炭过滤层,10、排烟筒,11、碱液罐,12、太阳能发电板,13、蓄电池,14、进料仓,15、进料传送部件,16、防护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包括移动载体1(具体为移动小车)和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的焚烧组件;所述焚烧组件包括进料构件、一燃室2、二燃室3和烟气净化机构,在所述一燃室2的顶端设有与进料构件连通的垃圾进料口;所述一燃室2与二燃室3连通,垃圾在一燃室2缺氧热裂解后产生的烟气流入二燃室3在过氧状态下燃烧;在所述二燃室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二燃室3通过出气口与烟气净化机构连通,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机构净化达标后排放。
所述一燃室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防火墙2.1、隔热棉2.2和炉膛2.3;在所述炉膛2.3的外部设置第一燃烧器4,所述第一燃烧器4通过第一燃气管路与燃气罐5连接,且通过设置在一燃室2底端的第一燃烧口与一燃室2连通;在所述一燃室2内且位于第一燃烧口的上方设置耐火网2.6(具体为钢制的耐火网2.6),在保证耐火的同时,用于承载垃圾,避免垃圾落入一燃室2底部熄灭第一燃烧器4的燃烧火焰。
在所述一燃室2内且位于耐火钢网的上方设置人工投料仓2.4和观察检修窗口2.5,所述人工投料仓2.4便于辅助投料;所述观察检修窗口2.5便于对一燃室2炉体的观察和检修;在所述一燃室2内且位于耐火网2.6的下方设置灰渣料仓2.7,用于收集灰渣。
在所述二燃室3的外部设置第二燃烧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燃烧器通过第二燃气管路与燃气罐5连接,且通过设置在二燃室3上的第二燃烧口与二燃室3连通;在所述二燃室3上还设置氧气接入口(图中未示出),且通过供氧管路与外界供氧装置连接,确保二燃室3在过氧状态下燃烧。
在所述二燃室3上还设置观察窗、出渣口3.1和烟气防爆阀3.2,所述出渣口3.1设置在二燃室3的底部,便于收集灰渣。所述烟气防爆阀3.2用于烟气防爆。
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包括急冷塔6、喷淋脱酸塔7、布袋除尘器8、活性炭过滤层9和排烟筒10,所述急冷塔6与二燃室3的出气口连通,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急冷塔6急冷处理后流入喷淋脱酸塔7;所述喷淋脱酸塔7的入口与急冷塔6连通,而出口与布袋除尘器8连通;在所述喷淋脱酸塔7内设置多个(优选十个)喷头(图中未示出),各喷头均通过进液管与外界碱液罐11连通,烟气经喷淋脱酸塔7喷淋脱酸处理后流入布袋除尘器8除尘;所述活性炭过滤层9的一端与布袋除尘器8连通,而另一端与排烟筒10连通,除尘后的烟气经活性炭过滤层9过滤达标后由排烟筒10排出。
所述排烟筒10采用折叠结构,便于实现排烟筒10的高度调节,改善排烟效果。
所述急冷塔6包括换热器和发电机组,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与外界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与发电机组连接的水蒸气排放口,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换热器换热后实现急冷降温,防止烟气温度缓慢下降而重新生成二噁英;换热器内产生的水蒸气用于发电机组发电。
在所述移动载体1上设置太阳能发电板12和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13设置在移动载体1的底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12设置在移动载体1的顶部,且向阳设置;所述太阳能发电板12和发电机组分别通过电路与蓄电池13连接;在所述移动载体1上设有与蓄电池13连接的驱动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部件通过电能驱使移动载体1移动。
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还包括第一燃气调节阀(图中未示出)、第二燃气调节阀(图中未示出)、进液调节阀(图中未示出)、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烟气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终端(图中未示出)(具体为PLC控制器),所述控制终端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在所述一燃室2和二燃室3中分别设置烟气温度传感器;所述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设置在排烟筒10的顶端;所述进液调节阀设置在进液管上;所述第二燃气调节阀设置在第二燃气管路上;所述第一燃气调节阀设置在第一燃气管路上;所述第一燃气调节阀、第二燃气调节阀、进液调节阀、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烟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料构件分别通过电路与控制终端连接。
所述进料构件包括进料仓14、进料传送部件15(具体包括转动轮、滑轨和进料传送链条)和动力件(图中未示出)(具体为电机),所述进料仓14设置在所述一燃室2的顶端;所述转动轮设置在防护箱体16的顶端,且位于进料仓14的一侧;所述滑轨包括竖直段、底部折弯端和顶部折弯端,所述竖直段设置在防护箱体16的外部,所述底部折弯端设置在竖直段的底部,所述顶部折弯端设置在转动轮的上方,且与进料仓14连接;所述进料传送链条的一端与滑轨的底端连接,而另一端依次与滑轨的顶端和转动轮连接;在所述进料传送链条上设有用于固定垃圾桶的挂钩;所述进料传送部件15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动力件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其输出轴与转动轮连接。在所述动力件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电路与控制终端连接。
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还包括防护箱体16,所述防护箱体16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所述焚烧组件中的一燃室2、第一燃烧器4、燃气罐5、急冷塔6、喷淋脱酸塔7、布袋除尘器8、活性炭过滤层9和碱液罐11均设置在防护箱体16内;
所焚烧组件中的进料构件、二燃室3和排烟筒10均部分设置在防护箱体16内,具体的,在所述防护箱体16的顶部开设用于进料构件中的进料仓14的顶端伸出的第一通孔、用于二燃室3的烟气防爆阀3.2的顶端伸出的第二通孔以及用于排烟筒10的顶端伸出的第三通孔;
所述排烟筒10与防护箱体16间采用螺栓锁紧;所述排烟筒10为折叠结构,且高出防护箱体16的部分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高度;所述进料构件中的进料传送部件15位于防护箱体16的外部,便于传送垃圾进料。所述防护箱体16能够为焚烧组件提供防护效果,特别是在雨雪天气。
在所述防护箱体16上设有检修门,便于实施检修作业。所述太阳能发电板12设置在防护箱体16的顶部,便于接收阳光。
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在处理垃圾时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1、所述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通过移动载体1移动至垃圾处理点,由控制终端控制进料构件将垃圾投入一燃室2;点燃第一燃烧器4,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及燃烧产生的烟气向上运动,使一燃室2内的垃圾被烘干脱水;脱水后的垃圾由于重力作用在一燃室2内逐步下沉,在此下沉过程中,由第一燃烧器4燃烧底部耐火网2.6上的垃圾产生的高温烟气持续经过一燃室2上部逐步下沉的脱水垃圾,使得下沉的脱水垃圾获得热量后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高于500℃时,下沉的脱水垃圾开始热裂解,其热裂解为缺氧热裂解(由于下沉的脱水垃圾堆积密度高,处于缺氧状态)。
步骤S2、热裂解后产生的烟气流入二燃室3在过氧状态下燃烧,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急冷塔6急冷处理后流入喷淋脱酸塔7;烟气经喷淋脱酸塔7喷淋脱酸处理后流入布袋除尘器8除尘;除尘后的烟气经活性炭过滤层9过滤达标后由排烟筒10排出。
在步骤S1和步骤S2中还需要通过控制终端设置调控参数和调控操作。
首先,在步骤S1中,将一燃室2内的烟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下限温度设为500℃,上限温度设为800℃,当一燃室2内的烟气温度低于500℃时,控制终端调控第一燃气调节阀开大流量,通过增大燃烧面积提高烟气温度;当一燃室2内的烟气温度高于800℃时,控制终端调控第一燃气调节阀开小流量,通过减小燃烧面积至烟气温度降到500℃-800℃。
其次,在步骤S2中,将二燃室3内的烟气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下限温度设为900℃,上限温度设为1100℃,当二燃室3内的烟气温度低于900℃时,控制终端调控第二燃气调节阀开大流量,通过增大燃烧面积提高烟气温度;当二燃室3内的烟气温度高于1100℃时,控制终端调控第二燃气调节阀开小流量,通过减小燃烧面积直至烟气温度降到900℃-1100℃。
然后,在步骤S2中,控制终端通过调控进液调节阀开合大小来调控喷淋脱酸塔7内喷头喷出碱液的流量,以调控烟气脱酸效果。
最后,若控制终端检测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反馈的烟气排放指标合格时,则由排烟筒10直接排出。若烟气排放指标不合格,则由排烟筒10将需要排放的烟气再导入烟气净化机构进行烟气净化直至烟气排放指标合格后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载体(1)和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的焚烧组件;所述焚烧组件包括进料构件、一燃室(2)、二燃室(3)和烟气净化机构,在所述一燃室(2)的顶端设有与进料构件连通的垃圾进料口;所述一燃室(2)与二燃室(3)连通;在所述二燃室(3)上设有出气口,所述二燃室(3)通过出气口与烟气净化机构连通,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机构净化达标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燃室(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防火墙(2.1)、隔热棉(2.2)和炉膛(2.3);在所述炉膛(2.3)的外部设置第一燃烧器(4),所述第一燃烧器(4)通过第一燃气管路与燃气罐(5)连接,且通过设置在一燃室(2)底端的第一燃烧口与一燃室(2)连通;在所述一燃室(2)内且位于第一燃烧口的上方设置耐火网(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燃室(2)内且位于耐火钢网的上方设置人工投料仓(2.4)和观察检修窗口(2.5);在所述一燃室(2)内且位于耐火网(2.6)的下方设置灰渣料仓(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燃室(3)的外部设置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通过第二燃气管路与燃气罐(5)连接,且通过设置在二燃室(3)上的第二燃烧口与二燃室(3)连通;在所述二燃室(3)上还设置氧气接入口,且通过供氧管路与外界供氧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燃室(3)上还设置观察窗、出渣口(3.1)和烟气防爆阀(3.2),所述出渣口(3.1)设置在二燃室(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包括急冷塔(6)、喷淋脱酸塔(7)、布袋除尘器(8)、活性炭过滤层(9)和排烟筒(10),所述急冷塔(6)与二燃室(3)的出气口连通,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急冷塔(6)急冷处理后流入喷淋脱酸塔(7);所述喷淋脱酸塔(7)的入口与急冷塔(6)连通,而出口与布袋除尘器(8)连通;在所述喷淋脱酸塔(7)内设置多个喷头,各喷头均通过进液管与外界碱液罐(11)连通,烟气经喷淋脱酸塔(7)喷淋脱酸处理后流入布袋除尘器(8)除尘;所述活性炭过滤层(9)的一端与布袋除尘器(8)连通,而另一端与排烟筒(10)连通,除尘后的烟气经活性炭过滤层(9)过滤达标后由排烟筒(10)排出;所述排烟筒(10)为折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塔(6)包括换热器和发电机组,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与外界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与发电机组连接的水蒸气排放口,经二燃室(3)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换热器换热后实现急冷降温,换热器内产生的水蒸气用于发电机组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载体(1)上设置太阳能发电板(12)和蓄电池(13),所述太阳能发电板(12)和发电机组分别通过电路与蓄电池(13)连接;在所述移动载体(1)上设有与蓄电池(13)连接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通过电能驱使移动载体(1)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燃气调节阀、第二燃气调节阀、进液调节阀、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烟气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在所述一燃室(2)和二燃室(3)中分别设置烟气温度传感器;所述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设置在排烟筒(10)的顶端;所述进液调节阀设置在进液管上;所述第二燃气调节阀设置在第二燃气管路上;所述第一燃气调节阀设置在第一燃气管路上;所述第一燃气调节阀、第二燃气调节阀、进液调节阀、烟气在线监测传感器、烟气温度传感器和进料构件分别通过电路与控制终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构件包括进料仓(14)、进料传送部件(15)和动力件,所述进料仓(14)设置在所述一燃室(2)的顶端;所述进料传送部件(15)的一端与进料仓(14)连接,而另一端为折弯结构,且延伸至移动载体(1)的下方;所述进料传送部件(15)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动力件设置在移动载体(1)上,其输出轴与进料传送部件(15)连接。
CN202220562062.1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Active CN216844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2062.1U CN216844697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2062.1U CN216844697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4697U true CN21684469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2062.1U Active CN216844697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4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5343B (zh) 一种有效遏制二恶英的垃圾综合处理和利用方法
CN102221211A (zh) 危险废物焚烧及焚烧飞灰熔融固化一体化方法和系统
CN202141056U (zh)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及焚烧飞灰熔融固化一体化系统
CN102061196A (zh) 一种等离子体气化生活垃圾与生物质发电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70299A (zh) 固废物焚烧处置系统
CN204063061U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的等离子体炉
CN112209616A (zh) 一种热等离子体炬高温熔融工艺及其系统
CN106524176A (zh) 废弃物气化熔融燃烧系统
CN216844697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CN110553270A (zh) 一种轨道式双向平移垃圾热解装置及其热解方法
CN112032735B (zh) 一种采用燃气动力汽车的移动式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003758Y (zh) 热解、裂解高危废弃液体气体处理装置
CN114440229A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焚烧装置
CN113912261B (zh) 干化联合等离子气化熔融的污泥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2519047A (zh) 低能耗有害废弃物无害化焚烧系统
KR102155276B1 (ko) 모니터링 기능이 탑재된 이동형 저온 열분해 폐기물 처리 시스템
CN202392808U (zh) 发电用垃圾焚烧炉
CN211952778U (zh) 等离子气化耦合离网发电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CN210740410U (zh) 轨道式双向平移垃圾热解装置
CN211781100U (zh) 车载移动式危废等离子体高温气化熔融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0069883U (zh) 一种超富集植物安全焚烧处置系统
CN110715299B (zh) 一种等离子体火炬医疗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07298967U (zh) 固废物焚烧处置系统
CN208312399U (zh) 一种垃圾、固废焚烧净化装置
CN201697134U (zh) 偏苯三酸酐残渣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