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3581U - 一种取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3581U
CN216823581U CN202122902991.0U CN202122902991U CN216823581U CN 216823581 U CN216823581 U CN 216823581U CN 202122902991 U CN202122902991 U CN 202122902991U CN 216823581 U CN216823581 U CN 216823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olectomy
basket
thrombus
mesh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29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d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d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d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d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29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3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3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3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包括输送回收管、拉伸导丝和取栓保护伞;输送回收管活动套设于拉伸导丝外,输送回收管与取栓保护伞近端连接,拉伸导丝活动穿过取栓保护伞内部并与取栓保护伞远端连接;取栓保护伞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自体膨起,在远端形成封堵网盘,且在近端形成至少一个取栓网篮;封堵网盘的外径大于取栓网篮的外径,封堵网盘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小于取栓网篮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取栓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指在血管内发生了血液不正常的凝结,从而堵塞血管造成一系列症状。一旦人体内的血管中形成血栓,血栓拥堵在血管中很容易导致脑部发生缺血,需要尽快彻底清除血栓才有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切开取栓、导管溶栓、血栓抽吸,以及近年出现的的介入疗法下的机械取栓。其中机械取栓的优点是取栓彻底,血流恢复彻底,使用介入方法比血管切开取栓更加微创。但是由于在机械取栓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血栓进行切割、抓取,会遗漏一部分散落、脱落的血栓,血栓清除不完全,清除效果不够好。因此需要一种血栓清除效果较好、不易遗漏血栓的取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取栓装置。所述取栓装置,包括输送回收管、拉伸导丝和取栓保护伞;所述输送回收管活动套设于所述拉伸导丝外,所述输送回收管与所述取栓保护伞近端连接,所述拉伸导丝活动穿过所述取栓保护伞内部并与所述取栓保护伞远端连接;所述取栓保护伞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自体膨起,在远端形成封堵网盘,且在近端形成至少一个取栓网篮;所述封堵网盘在所述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取栓网篮在所述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网盘和所述取栓网篮均为具有弹性的网状结构,且所述封堵网盘的网孔密度大于所述取栓网篮的网孔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取栓网篮和所述封堵网盘的外径均小于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在抽拉所述拉伸导丝使所述取栓保护伞受到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取栓网篮和所述封堵网盘的外径均大于等于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导丝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状结构,所述凸起状结构位于所述支架主体膨起形成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状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支架主体膨起形成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内径,且所述凸起状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凸起状结构位于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内部时,该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为:自然状态下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与拉伸使得所述凸起状结构产生位移对应使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压缩而增加的外径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凸起状结构被拉伸至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时,该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至所述取栓保护伞远端部分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达到最大值,该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至所述取栓保护伞近端部分的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为:自然状态下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与拉伸使得所述凸起状结构位移至该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对应使所述取栓网篮压缩而增加的外径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刻度指示装置,所述拉伸导丝活动穿过所述刻度指示装置,以使得所述刻度指示装置能够读取所述拉伸导丝位移数值和/或读取所述取栓网篮和/或封堵网盘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栓装置用于静脉、深静脉、肺动脉血栓或腔静脉、门静脉癌栓的机械性取栓。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装置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自然状态下取栓保护伞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受到压缩状态下取栓保护伞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保护伞的示例性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保护伞的示例性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保护伞的示例性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纳状态下取栓保护伞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刻度指示装置和手柄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主要用于对静脉、深静脉、肺动脉血栓或腔静脉、门静脉等处的癌栓进行机械性取栓。经Seldinger技术(又叫经皮穿刺技术,主要用于需经皮穿刺插入导管进行各种心血管造影和经血管介入治疗)穿刺血管后,将输送回收管放置至血栓位置,通过手柄与拉伸导丝将输送回收管内的取栓保护伞推出,取栓保护伞对血栓进行清除处理。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取栓装置包括支架主体远端的封堵网盘与近端的取栓网篮。在使用取栓装置去除血栓的过程中,取栓网篮能够对于血栓进行切割抓取,对血栓进行清除工作;封堵网盘能够对脱落、散落的血栓进行封堵,较好地避免有血栓遗漏,防止脱落的血栓随血液流动移动到其他位置堵塞血管,提升血栓清除效果。另一方面,若是封堵网盘和/或取栓网篮的外径过大,对血管壁造成较大压力,可能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甚至使血管破裂;若是封堵网盘和/或取栓网篮的外径过小,会使得血栓的封堵、抓取效果不理想,血栓遗漏较多,最终清除效果较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拉伸导丝,配合凸起状结构对封堵网盘和/或取栓网篮的外径进行调控,从而使得封堵网盘和/或取栓网篮的外径能够处于适宜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装置10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涉及的取栓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取栓装置100可以包括输送回收管110、拉伸导丝120和取栓保护伞。输送回收管110可以活动套设于拉伸导丝120外,用于运送和/或回收拉伸导丝120与取栓保护伞。输送回收管110可以与取栓保护伞近端连接,拉伸导丝120可以活动穿过取栓保护伞内部并与取栓保护伞远端连接。通过抽拉移动拉伸导丝120,能过对取栓保护伞的外径进行相应的调控,从而方便取栓保护伞进入不同内径的血管,对血栓进行清除处理;同时也能够在减小取栓保护伞对血管内膜造成的损伤的情况下,提升取栓保护伞对血栓进行封堵、抓取、清除工作的效果。
取栓保护伞用于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抓取、封堵、清除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保护伞可以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自体膨起(即支架主体的一部分自体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近似球状的中空结构),在远端(即支架主体远离输送回收管110的一端)形成封堵网盘130,且在近端(即支架主体靠近输送回收管110的一端)形成至少一个取栓网篮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网篮140可以用于对血栓进行抓取,取栓网篮140作用下破碎、脱落的部分血栓可能随血液向支架主体的远端流动,位于支架主体远端的封堵网盘130可以用于对该脱落的血栓进行封堵,防止脱落的血栓移动至其他位置造成血管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网篮1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一个取栓网篮140可以直接对血栓进行抓取清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抓取较大尺寸的血栓,提升血栓抓取、清除的效率,取栓网篮140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3个或其它数量的多个,多个取栓网篮140相对于封堵网盘130均位于支架主体的近端,多个取栓网篮140可以同时对血栓进行抓取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可以小于取栓网篮140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封堵网盘130的厚度较小,起到封堵作用的同时能够减小封堵网盘130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上(即支架主体近端至远端方向)所占据的空间,减小支架主体伸出输送回收管110的长度,提升空间利用率;取栓网篮140的厚度较大,因此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上,取栓网篮140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间,能够对较大区域内的血栓进行抓取清除,提升了取栓装置100的工作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的外径可以略大于取栓网篮140的外径,封堵网盘130外径较大,与血管内膜接近,因此封堵网盘130与血管内膜之间的间隙较小或与血管内膜接触,能够使得封堵网盘130具有较好的血栓封堵效果,避免散落、脱落的血栓随血液流动而转移出血栓清除区域;而外径小于封堵网盘130外径的取栓网篮140,其边缘与血管内膜的间隔相对较大,能够很好地减小操作中对血管内膜造成的损伤。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的外径也可以略小于取栓网篮140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的外径还可以与取栓网篮140的外径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可以均为具有弹性的网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可以均由具有弹性的条状件(例如,金属丝、金属条等)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封堵网盘130与取栓网篮140既能够放置入输送回收管110内,又能够膨胀开来对血栓进行处理。而且,网状结构的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能够在对血栓进行抓取、封堵的同时,不对血液的流动通过造成影响,减小了取栓装置100对手术对象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可以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可以包括形状记忆材料,例如钛镍合金、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的网孔密度大于取栓网篮140的网孔密度。网孔密度的比较是相对而言的,例如,采用金属丝编织封堵网盘130以及取栓网篮140,封堵网盘130 的编织密度可以大于取栓网篮140的编织密度,以使得封堵网盘130的网孔密集而取栓网篮 140的网孔稀疏。在一些实施例中,血栓能够更容易地从网孔进入取栓网篮140,实现对血栓相对完整的抓取,同时破损脱落的血栓碎块不易通过编织密集的封堵网盘130,避免血栓随血液流动离开该血栓清除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内可以设置过滤膜,例如,封堵网盘130的和取栓网篮140为网孔密度相同的网状结构,在封堵网盘130中固定设置过滤膜,使得破损脱落的血栓碎块被过滤膜阻挡而难以通过封堵网盘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主体、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可以一体成型制得,例如,由金属管(例如镍钛合金管)激光切割,热处理定型而成。封堵网盘130、取栓网篮140以及其之间的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为一整体;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还可以是分别制成后再通过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编织、焊接、铆接、压握、粘接等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可以均由弹性金属丝一体编织而成。一体编织而成的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之间无需额外增加连接装置,生产制造更方便。而采用弹性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取栓网篮140对血栓具有较好地抓取能力,能够方便地对体积较大的血栓进行抓取。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金属丝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镍钛合金丝、不锈钢丝、铂金丝等弹性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可以采用镍钛合金丝与铂金丝混编而成,从而使得取栓保护伞在X射线下能够具有较强的显影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镍钛合金丝编织时,镍钛合金丝可以有多股(例如8股、12股等),每股镍钛合金丝可以有1根、2根或其余数量的多根金属丝,金属丝可以是圆丝或扁丝。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网篮140可以由多根环向均匀分布的金属丝/条组成纺锤状。一方面,纺锤状的取栓网篮140制作方便,多根金属丝/条的两端可以集中分布于纺锤状的两端,方便统一固定。另一方面,纺锤状的取栓网篮140的膨胀或收缩方便,同时,纺锤状的取栓网篮140在膨胀状态时,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方便对血栓进行抓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网篮140靠近输送回收管110的位置丝分布稀疏,网格间隙较大,在血栓抓取过程中,血栓可以从网格间隙较大的这一侧进入取栓网篮140内。取栓网篮 140靠近封堵网盘130的位置丝分布密集,网格间隙较小,因此血栓进入取栓网篮140后,网格间隙较小的一侧能够对血栓起到一定的封堵效果,避免血栓随血液流动从取栓网篮140 内脱离,使得血栓能够停留在取栓网篮140内,且能够随取栓网篮140移动直至被输送完成吸取。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自然状态下取栓保护伞20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自然状态下(即不受外力作用的状态下),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的外径可以小于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使得在不抽拉拉伸导丝120时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不与所应用的血管的内膜接触。其中,血管的原内径为血管在健康状态下本身的内径;在有血栓的情况下,血管可能会受血栓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得内径变得大于或小于原内径。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受到压缩状态下取栓保护伞20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抽拉拉伸导丝120使取栓保护伞200受到压缩的状态下,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的外径均大于等于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的外径可以比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大10~20%。为了对附着于血管内壁的血栓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理,提升对体积较大的血栓的抓取清除能力,以及适应可能已经发生形变的血管,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在轴向压缩状态下的外径可以比所应用血管的原内径大10%~20%。其中,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的外径可能与材料刚度有关(例如,刚度较大的取栓网篮140最大外径可以为其发生形变的极限,如大于该形变极限,取栓网篮140的结构将被破坏),也可能与形状结构有关(例如,球状的取栓网篮140在压缩为盘状时达到最大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支架主体生产规格、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的材料性能等因素的限制,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130在轴向压缩状态下的外径可以比所应用血管的原内径大1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回收管110与取栓保护伞的近端连接,从而可以对取栓保护伞整体的移动进行控制,用于运送和/或回收取栓保护伞。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回收管110与取栓保护伞最近端固定连接,从而对取栓保护伞的整体的移动进行控制,即通过送入输送回收管110,将取栓保护伞置入血管中既定的位置,并在取栓后,通过移回输送回收管110,对取栓保护伞进行回收。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回收管110与取栓保护伞最近端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焊接、超声焊接或粘接等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回收管110的材质可以包括聚乙烯、聚录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回收管110还可以采用内有编织或绕丝金属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导丝120活动穿过取栓保护伞内部并与取栓保护伞远端连接,且拉伸导丝120位于输送回收管110内,输送回收管110活动套设于拉伸导丝120外,拉伸导丝120能够相对输送回收管110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移动。由于取栓保护伞的远端固定于拉伸导丝120,能够随着拉伸导丝120进行移动,而取栓保护伞的近端固定于输送回收管110不动,因此控制拉伸导丝120沿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移动能够改变取栓保护伞的远端与近端之间的距离,对取栓保护伞的轴向压缩状态进行调控,从而调控取栓保护伞的膨胀情况,进而调控取栓保护伞的外径。关于调控取栓保护伞的外径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图4、图5和图6的相关描述。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保护伞200的示例性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保护伞200的示例性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取栓保护伞200的示例性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三。以下将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涉及的取栓保护伞200的膨胀状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导丝120上可以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状结构150,凸起状结构150位于支架主体膨起形成的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内部。凸起状结构150 能够对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最大膨胀状态进行限制,即能够对取栓网篮140和 /或封堵网盘130的最大外径进行限制,以避免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外径过大对血管造成损伤。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可以只包括1个凸起状结构150,凸起状结构150可以位于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内部的拉伸导丝120上,从而对取栓网篮140 或封堵网盘130的最大膨胀状态进行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可以包括2个凸起状结构150,如图4所示,2个凸起状结构150可以分别位于取栓网篮140与封堵网盘130内部的拉伸导丝120上,分别对取栓网篮140与封堵网盘130的最大膨胀状态进行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凸起状结构150,每个取栓网篮140和封堵网盘 130内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凸起状结构150,随着拉伸导丝120在支架主体延伸方向上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每个凸起状结构150能够最终接触到对应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近端的支架主体的未膨起部位180,凸起状结构150能够限制该对应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 近端的支架主体的未膨起部位180至对应取栓网篮140远端未膨起部位180或对应封堵网盘130远端部分的拉伸导丝继续移动,从而限制对应的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继续膨胀,从而对其最大膨胀状态进行了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状结构150为固定在拉伸导丝120上的圆环或位于拉伸导丝外表面周向某一位置的凸出部,其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不锈钢等)。在拉伸导丝120径向的方向上,凸起状结构150从拉伸导丝120上凸起。随着拉伸导丝120的移动,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会相应膨胀或压缩,当凸起状结构150接触到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端部后,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固定,即使拉伸导丝120再进行移动,此时两端都被限制的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也不会再进行膨胀或压缩,从而对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最大膨胀状态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状结构150的外径可以小于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内径,因此凸起状结构150才能够随拉伸导丝120在封堵网盘130或取栓网篮140的内部移动。由于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外径是可变化的,其内径也相应变化,凸起状结构150的外径可以小于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可变化范围内的最小内径。其中,该最小内径可以为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在输送/回收过程中的内径,例如,取栓保护伞200收纳于鞘管中时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内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状结构150的外径可以大于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的内径,以使得凸起状结构150不能通过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从而对拉伸导丝120相对取栓保护伞200的位移进行限制,进而对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最大膨胀状态(最大外径)进行控制,以避免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外径过大对血管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凸起状结构150位于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内部时,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会随着拉伸导丝120的移动而改变膨胀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外径为:自然状态下的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外径,与拉伸使得凸起状结构150产生位移对应使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压缩而增加的外径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结构确定后,其对应的外径的变化在相应的受力作用下是相对确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受力相同(同一拉伸导丝120的拉力),若取栓保护伞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取栓网篮140,每个取栓网篮140对应增加的外径是相同的;而对于结构与取栓网篮140不同的封堵网盘130,对应增加的外径可能不同。例如,编织密度较大的封堵网盘130相对于编织密度较小的取栓网篮140,可能具有更大的刚度,因此封堵网盘130对应增加的外径可能小于取栓网篮140对应增加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凸起状结构150与封堵网盘130/取栓网篮140近端的距离,能够控制该封堵网盘130/取栓网篮140的压缩程度,从而控制该封堵网盘130/取栓网篮140的最大外径。仅作为示例,封堵网盘130内部的拉伸导丝120上设置有一个凸起状结构150,自然状态下,该凸起状结构150与该封堵网盘130近端未膨起部位180之间的距离为a,抽拉拉伸导丝120使得该凸起状结构150向近端移动距离a至该未膨起部位180,该封堵网盘 130膨胀,外径增大A,该A与a对应,若a增加则A对应增加,从而实现对该封堵网盘130 的最大外径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凸起状结构150被拉伸至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时,该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至取栓保护伞远端部分的封堵网盘130和/或取栓网篮140的外径达到最大值,如图5所示。此时,该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至取栓保护伞近端部分的取栓网篮140 的外径为:自然状态下取栓网篮140的外径与拉伸使得凸起状结构150位移至该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对应使取栓网篮140压缩而增加的外径之和。
仅作为示例,当凸起状结构150位于支架主体最远端的封堵网盘130内时,当凸起状结构150拉伸至被支架主体近端的未膨起部位180阻挡而不能移动时,使得封堵网盘130内的拉伸导丝120不能移动,从而使得封堵网盘130获得最大外径,如图5所示。当凸起状结构150位于支架主体的其他非最近端的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时,当凸起状结构150拉伸至被支架主体近端的未膨起部位180阻挡而不能移动时,此时相应的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即使拉伸导丝120再移动,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再减小,从而使得相应的取栓网篮140或封堵网盘130获得最大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有的凸起状结构150(例如,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内的拉伸导丝上均设置有凸起状结构150)均拉伸至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180时,拉伸导丝120无法继续向输送回收管110内的方向移动,此时封堵网盘130和取栓网篮140的外径均达到最大值,如图6所示。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纳状态下取栓保护伞200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鞘管,鞘管活动套设在输送回收管110外部。在输送取栓装置100的过程中,取栓保护伞收纳于鞘管远端的内腔中,如图7所示。鞘管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刺入血管后,取栓装置100可以通过鞘管输送至血管内或从血管内撤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普通鞘、抗折鞘(内有网管)或可调弯鞘(远端可调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的近端可以设置有用于抽吸血栓的抽吸装置,抽吸装置连接有抽吸泵。抽吸泵能够通过抽吸装置将取栓网篮140抓取出来的血栓以及封堵网盘130拦截带出的血栓抽走。在一些实施例中,抽吸装置可以为吸栓导管,抽吸泵可以为微型直流无刷水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装载鞘,用于将取栓保护伞200装载于鞘管内。例如,先将取栓保护伞200装入装载鞘内,再将装载鞘对准鞘管,将取栓保护伞200由装载鞘中推入鞘管内。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刻度指示装置和手柄的示例性结构300示意图。以下将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涉及的刻度指示装置和手柄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取栓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刻度指示装置160,拉伸导丝120活动穿过刻度指示装置160,以使得刻度指示装置160能够读取拉伸导丝120位移数值和/或读取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刻度指示装置160可以设置在固定回收管110上,例如,在输送回收管110上设置带有刻度线的透明窗口,同时拉伸导丝120上设置有对应的刻度标记,以实现刻度指示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刻度指示装置160可以用于读取拉伸导丝120位移数值,使操作人员能够了解拉伸导丝120的位移信息,提升操作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刻度指示装置160还可以进一步地读取取栓网篮140 和/或封堵网盘130的外径,使得操作人员对于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膨胀状态的信息掌控更及时、精确,从而提升血栓抓取清除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拉伸导丝120位移数值与取栓网篮140和/或封堵网盘130的外径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临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还包括手柄170,手柄170与拉伸导丝120连接。手柄170能够控制拉伸导丝120的移动进而对取栓保护伞的膨胀状态进行调控。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70可以直接对拉伸导丝120进行推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70可以采用卷线式转轮手柄(例如,风筝手柄)等方式对拉伸导丝120的位移进行控制。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70可以包括握柄171和拉柄172,握柄171可以与输送回收管110固定连接,拉伸导丝120穿过握柄171与拉柄17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171可以为环形柄状(例如,剪刀握柄),也可以为其他方便抓握且不容易滑落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柄172可以为方便抓握的圆盘形、方形、椭圆形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171内部拉伸导丝120所穿过的部分为中空结构,拉柄172可以在其近握柄171端设置能够活动插入该中空结构中的软塞173,当插入软塞173时,握柄171和拉柄172的位置能够相对固定,方便收纳,当拔出软塞173时,能够使用拉柄172抽拉拉伸导丝120。软塞173可以为丁基橡胶塞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柄171内部的拉伸导丝120外可以套设弹簧174,弹簧174的一端可以与输送回收管110连接,另一端可以与拉柄172和/或软塞173连接。当软塞173插入握柄171的中空结构中时,弹簧174为压缩状态,在拔出软塞173后,在弹簧174的作用力下,拉柄172能够自动弹出,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显影标识,显影标识设置于取栓保护伞。显影标识主要用于显影定位,以帮助操作人员实时了解取栓保护伞的位置信息,从而提升取栓装置100的工作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显影标识通过物理缠绕、物理挤压、医用胶粘、激光焊接、高分子材料熔融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取栓保护伞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显影标识由不透视射线的材料制成,示例性的,例如铂、铱、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栓装置100用于静脉、深静脉、肺动脉血栓或腔静脉、门静脉癌栓的机械性取栓。肺动脉血栓主要是由于右心和静脉来源的血栓,血栓体积大,取栓装置100 能够适用于该大血管径、大取栓量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所披露的取栓装置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取栓网篮能够对血栓进行采集,其网孔密度较小,减少了对血栓的切割,能够相对完整地进行取栓,减少血栓破碎;(2)网孔密度较大的封堵网盘能够进一步对破碎散落的血栓进行拦截,防止脱落的血栓随血液流动向其他部位流动堵塞血管,提升了血栓清除的效果;(3)封堵网盘与取栓网篮的外径可精确调控,大大提升了取栓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操作精度,同时也提升了取栓装置的血栓清除能力,降低了取栓装置对血管的损伤;(4)取栓网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或多个,设计灵活。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回收管、拉伸导丝和取栓保护伞;所述输送回收管活动套设于所述拉伸导丝外,所述输送回收管与所述取栓保护伞近端连接,所述拉伸导丝活动穿过所述取栓保护伞内部并与所述取栓保护伞远端连接;
所述取栓保护伞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自体膨起,在远端形成封堵网盘,且在近端形成至少一个取栓网篮;
所述封堵网盘在所述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取栓网篮在所述支架主体延伸方向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网盘和所述取栓网篮均为具有弹性的网状结构,且所述封堵网盘的网孔密度大于所述取栓网篮的网孔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取栓网篮和所述封堵网盘的外径均小于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抽拉所述拉伸导丝使所述取栓保护伞受到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取栓网篮和所述封堵网盘的外径均大于等于所应用的血管的原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导丝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状结构,所述凸起状结构位于所述支架主体膨起形成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状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支架主体膨起形成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内径,且所述凸起状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起状结构位于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内部时,该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为:自然状态下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与拉伸使得所述凸起状结构产生位移对应使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压缩而增加的外径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起状结构被拉伸至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时,该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至所述取栓保护伞远端部分的所述封堵网盘和/或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达到最大值,该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至所述取栓保护伞近端部分的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为:自然状态下所述取栓网篮的外径,与拉伸使得所述凸起状结构位移至该所述支架主体未膨起部位对应使所述取栓网篮压缩而增加的外径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刻度指示装置,所述拉伸导丝活动穿过所述刻度指示装置,以使得所述刻度指示装置能够读取所述拉伸导丝位移数值和/或读取所述取栓网篮和/或封堵网盘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装置用于静脉、深静脉、肺动脉血栓或腔静脉、门静脉癌栓的机械性取栓。
CN202122902991.0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取栓装置 Active CN216823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2991.0U CN216823581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取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2991.0U CN216823581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取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3581U true CN216823581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2991.0U Active CN216823581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取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3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4777A (zh) 一种取栓装置
US11712256B2 (en)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occlusive clot from a blood vessel
EP3858291A1 (en) Dual layer icad device
US20210228224A1 (en) Thrombectomy devices and methods
US925923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ulmonary embolism
DK2763606T3 (en)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US2015037439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small vessel thromboembolisms
CN110522539B (zh)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65277B (zh) 取栓装置
WO201500678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ulmonary embolism
US20230346403A1 (en) Floating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clots from a blood vessel
WO2013016435A1 (en) Intravascular thromboembolectomy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5662534B (zh) 一种带有刺状结构的血管取栓装置及其血栓治疗仪
CN110575225A (zh) 取栓装置以及介入医疗系统
CN112702961A (zh) 激光开槽抓取装置
US11376028B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obstructive material from body lumens
US20210353317A1 (en) Dual layer icad device
CN113951976A (zh) 血管开通装置
CN216439267U (zh) 血管开通装置
US20210307767A1 (en) Mechanical venous clot retrieval
CN216823581U (zh) 一种取栓装置
US20230277200A1 (en) Clot retrieval device for removing heterogeneous clots from a blood vessel
US20190209190A1 (en) Thrombus retriever
US20240066264A1 (en) Collapsible and expandable support frames for catheter tips
US20230414232A1 (en) Catheter tip expandable in co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