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1147U -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1147U
CN216821147U CN202123175269.8U CN202123175269U CN216821147U CN 216821147 U CN216821147 U CN 216821147U CN 202123175269 U CN202123175269 U CN 202123175269U CN 216821147 U CN216821147 U CN 21682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ulture
controller
water mis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752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玉兰
姜仕豪
党康
杨成贺
时伟
章小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c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c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c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c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752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1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所述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包括:供气系统、供液系统、雾化系统、培养容器和水雾发生室;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体存储容器、配气箱、气体浓度控制器、气泵、气流计、过滤器及第一管路;所述供液系统包括贮液容器、水泵、液位计、控制器及第二管路;所述雾化系统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及时控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可改善植物培养效果,使植物在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碳源、光照、温度、湿度得到充分的满足。

Description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微繁殖是一种劳动力密集的产业,特别是植物材料的转接是其中最繁重的一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只能依靠人工完成。液体培养和气雾培养都可以不需要插苗,只需把培养材料剪切好放入培养容器中即可,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液体培养通气不好,玻璃化严重,易发生苗的堆积现象;浸没式培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气体交换问题,仍然存在溶解氧量少、剪切力大对培养物不利等因素。气雾培养具有气体交换好,不会发生苗的堆积等优势,但还是存在容器内湿度高,时有玻璃苗产生,植物瘦弱,易污染,驯化成活率低等问题。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植物培养装置,以便克服现有植物培养装置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改善培养效果,使植物在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碳源、光照、温度、湿度得到充分的满足。降低劳动力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所述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包括:供气系统、供液系统、雾化系统、培养容器和水雾发生室;
所述供气系统、供液系统分别连接培养容器,所述水雾发生室设置于培养容器的下方,所述雾化系统设置于水雾发生室;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体存储容器、配气箱、气体浓度控制器、气泵、气流计、过滤器及第一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气体存储容器,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培养容器;所述气体存储容器存储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所述气体存储容器设有电磁阀,所述气体浓度控制器分别连接配气箱及气体存储容器的电磁阀;所述气体浓度控制器用以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浓度向所述电磁阀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管路依次设置配气箱、气体浓度控制器、气泵、气流计、过滤器;
所述气体存储容器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输送由电磁阀控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气泵的作用下、经气流计、空气过滤器进入培养容器供植物培养或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所述供液系统包括贮液容器、水泵、液位计、控制器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贮液容器,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水雾发生室;
所述第二管路设有水泵,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液位计及水泵;所述控制器根据液位计的反馈,发出指令至水泵;水泵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把贮液容器中的营养液输入到水雾发生室;
所述雾化系统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时控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时控器设置于水雾发生室;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以将液态水雾化;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线路与时控器相连,时控器根据预设的控制方案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将水雾发生室内的营养液雾化通过培养层的网格进入上层的培养容器内供植物吸收利用后,形成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下层的水雾发生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培养容器体积可大可小,其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培养容器底部设有至少一培养层;培养层呈网格状,培养容器的顶部和侧面均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空气滤膜,以防止灰尘和微生物进入;水雾发生室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水雾发生室壁上安装有液位计;所述培养容器与水雾发生室之间有卡槽和密封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植物培养过程中,根据培养植物种类和生长情况调节水雾发生的频率、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流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在营养液到达第一位置时停止供液,在营养液降到第二位置时开始供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可改善植物培养效果,使植物在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碳源、光照、温度、湿度得到充分的满足,为植物生长提供创造一个最佳的培养环境。流动的水雾、溶解氧的增加、无糖培养的方式促使植物自身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形成和生长,显著提高植株的生根率和生长发育。
本实用新型可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及营养物质,并可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光合作用调节培养容器内的气流速度,补充CO2气体,调节培养容器内的温度和湿度。气雾培养协调了液相和气相矛盾,强制通风增强了气体交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培育的植株健壮、质量好,驯化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遗传相同、生理一致、生长发育正常的植株。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现有组培技术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可以使用体积大或小的培养容器,把繁琐的转苗工作变得简单,显著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减轻工人转苗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植物快繁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实用新型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的表述只是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的实现方式不受步骤实现的顺序限制。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
植物无糖培养微繁殖是以CO2替代培养基中的糖作为碳源,采用环境控制手段,为容器中小植株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营养等条件,促使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快速繁殖。具有植物生长快、品质好、成活率高,不易污染等特点。因此,把植物无糖培养和气雾培结合起来,无疑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的一个极好方法。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述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包括:供气系统、供液系统、雾化系统、培养容器7和水雾发生室10。所述供气系统、供液系统分别连接培养容器7,所述水雾发生室10设置于所述培养容器7的下方,所述雾化系统设置于水雾发生室10。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体存储容器1、配气箱2、气体浓度控制器3、气泵4、气流计5、过滤器6及第一管路17。所述第一管路17的一端连接所述气体存储容器1,所述第一管路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培养容器7;所述气体存储容器1存储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所述气体存储容器1设有电磁阀,所述气体浓度控制器3分别连接配气箱2及气体存储容器1的电磁阀;所述气体浓度控制器3用以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并向所述电磁阀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管路17依次设置配气箱2、气体浓度控制器3、气泵4、气流计5、过滤器6。
所述气体存储容器1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输送由电磁阀控制,与空气混合后,在气泵的作用下、经气流计、空气过滤器进入培养容器供植物培养或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气体由出气口8排出;二氧化碳浓度由电磁阀和气体浓度控制器相联来控制,气体的流速由气流计控制。
所述供液系统包括贮液容器13、水泵14、液位计15、控制器16及第二管路18;所述第二管路18的一端连接贮液容器13,所述第二管路18的另一端连接水雾发生室10。
所述第二管路18设有水泵14;所述控制器16分别连接水泵14及安装在水雾发生室壁上的液位计15;所述控制器16根据液位计15的反馈,发出指令至水泵14;水泵14根据控制器16的指令把贮液容器13中的营养液输入到水雾发生室10。控制器16的控制逻辑可以是:在营养液到达第一位置如可以是上位时停止供液,在营养液降到第二位置如可以是下位时开始供液。
所述雾化系统包括超声波发生器11、时控器12;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1、时控器12设置于水雾发生室10;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1用以将液态水雾化;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线路与时控器相连,时控器12根据预设的控制方案控制超声波发生器11工作。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将水雾发生室内的营养液雾化通过培养层的网格进入上层的培养容器内供植物吸收利用后,形成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下层的水雾发生室。
所述培养容器7体积可大可小,其顶部设有至少一出气口8,所述培养容器7底部设有至少一培养层9;培养层呈网格状,培养容器的顶部和侧面均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空气滤膜,以防止灰尘和微生物进入;水雾发生室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水雾发生室壁上安装有液位计;所述培养容器与水雾发生室之间有卡槽和密封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场景中,在植物培养过程中,根据培养植物物种类和生长情况调节水雾发生的频率、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流速度。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一种上述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供气控制步骤:所述气体存储容器1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输送由电磁阀控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气泵的作用下、经气流计、空气过滤器进入培养容器供植物培养或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供液控制步骤:控制器根据液位计的反馈,发出指令给水泵;水泵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把贮液容器中的营养液输入到水雾发生室;
雾化控制步骤:时控器设定水雾发生时间,超声波发生器将水雾发生室内的营养液雾化通过培养层的网格进入上层的培养容器内供植物吸收利用后,形成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下层的水雾发生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植物培养过程中,根据培养物种类和生长情况调节水雾发生的频率、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流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可改善植物培养效果,使植物在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碳源、光照、温度、湿度得到充分的满足。特别是可及时补充营养液、并可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光合作用调节培养容器内的气流速度,补充CO2气体,调节培养容器内的温度和湿度。
本实用新型可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及营养物质,气雾培养协调了液相和气相的矛盾,强制通风增强了气体交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培育的植株健壮、质量好,驯化成活率高。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遗传相同、生理一致、生长发育正常的植株。并可以显著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减轻工人转苗作业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植物快繁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效果或优点可因多种因素干扰而可能不能在实施例中体现,对于效果或优点的描述不用于对实施例进行限制。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4)

1.一种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包括:供气系统、供液系统、雾化系统、培养容器和水雾发生室;
所述供气系统、供液系统分别连接培养容器,所述水雾发生室设置于培养容器的下方,所述雾化系统设置于水雾发生室;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气体存储容器、配气箱、气体浓度控制器、气泵、气流计、过滤器及第一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气体存储容器,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培养容器;所述气体存储容器存储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所述气体存储容器设有电磁阀,所述气体浓度控制器分别连接配气箱及气体存储容器的电磁阀;所述气体浓度控制器用以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浓度向所述电磁阀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管路依次设置配气箱、气体浓度控制器、气泵、气流计、过滤器;
所述气体存储容器内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输送由电磁阀控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气泵的作用下、经气流计、空气过滤器进入培养容器供植物培养或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
所述供液系统包括贮液容器、水泵、液位计、控制器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贮液容器,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连接水雾发生室;
所述第二管路设有水泵,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液位计及水泵;所述控制器根据液位计的反馈,发出指令至水泵;水泵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把贮液容器中的营养液输入到水雾发生室;
所述雾化系统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时控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时控器设置于水雾发生室;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以将液态水雾化;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线路与时控器相连,时控器根据预设的控制方案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将水雾发生室内的营养液雾化通过培养层的网格进入上层的培养容器内供植物吸收利用后,形成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下层的水雾发生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容器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出气口,所述培养容器底部设有至少一培养层;培养层呈网格状,培养容器的顶部和侧面均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安装有空气滤膜,以防止灰尘和微生物进入;水雾发生室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水雾发生室壁上安装有液位计;所述培养容器与水雾发生室之间有卡槽和密封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营养液到达第一位置时停止供液,在营养液降到第二位置时开始供液。
CN202123175269.8U 2021-12-16 2021-12-16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Active CN21682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5269.8U CN216821147U (zh) 2021-12-16 2021-12-16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5269.8U CN216821147U (zh) 2021-12-16 2021-12-16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1147U true CN216821147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75269.8U Active CN216821147U (zh) 2021-12-16 2021-12-16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1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1206B (zh) 一种水肥气一体化滴灌系统及滴灌方法
CN205385765U (zh) 全天候植物智能水培、雾培无土栽培机
CN105123488A (zh) 植物组培生根、炼苗一体化的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CN111248078A (zh) 一种智能蔬菜气雾种植装置
CN103583350A (zh) 室内全天候全自动无土栽培培养箱
CN102150585A (zh) 一种基于滴灌管网的温室冠层环境调控系统与方法
CN203136705U (zh) 一种立体气雾栽培装置
CN216821147U (zh)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
CN114051919A (zh) 气雾式植物无糖培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培养植物的方法
CN103733918A (zh) 一种温室智能型温控调光保湿育苗装置
CN113179932A (zh) 一种农业无土栽培用微喷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715072A (zh) 植物生长系统
CN203748375U (zh) 隔离式给雾的植物培育箱
CN205018018U (zh) 植物组培生根、炼苗一体化的培养装置
CN202663914U (zh) 植物生长系统
CN203761997U (zh) 一种用于植物无土栽培的增氧装置
CN110771491A (zh) 一种高效微雾植物培养装置
CN209768510U (zh) 一种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CN114532197A (zh) 一种涡状线式水肥气一体化地下滴灌装置及滴灌方法
CN208286083U (zh) 一种循环水肥无土栽培装置
CN107087518A (zh) 一种蔬菜种子育苗设备
CN203523479U (zh) 室内全天候全自动无土栽培培养箱
CN113197092B (zh) 一种气液循环扦插培养架
CN201938165U (zh) 增氧式无土栽培灌溉装置
CN206699008U (zh) 一种用于作物种子的雾化培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