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9765U -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9765U
CN216819765U CN202220077406.XU CN202220077406U CN216819765U CN 216819765 U CN216819765 U CN 216819765U CN 202220077406 U CN202220077406 U CN 202220077406U CN 216819765 U CN216819765 U CN 216819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d
plate
carousel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74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满良
于凤全
郭立佳
于国华
贾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uangyixin Environment Co ltd
Beijing Pinggu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uangyixin Environment Co ltd
Beijing Pinggu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uangyixin Environment Co ltd, Beijing Pinggu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uangyixin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774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9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9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9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上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结构。本申请具有对支撑底座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通过支撑底座对光伏板进行角度的调节,能够根据光照的角度来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提高光伏板接收光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板支撑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社会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太阳能产品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板组件是目前最常见的转换太阳能的装置,为了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光伏板组件均斜向设置于支撑底座上,将支撑底座固定在安装位置,进而将光伏板进行安装固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底座一般是通过多个支撑杆焊接固定,进而将光伏板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达到固定的效果,但是支撑底座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降低了光伏板接收光照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支撑底座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通过支撑底座对光伏板进行角度的调节,能够根据光照的角度来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提高光伏板接收光照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上铰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进而通过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底板铰接,能够调节支撑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角度,对支撑底座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通过支撑底座对光伏板进行角度的调节,能够根据光照的角度来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提高光伏板接收光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螺杆滑动连接,所述外管靠近所述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盘,使得转盘带动螺杆自外管的内部伸出或者缩回,从而调节整体的支撑杆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转盘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沿着所述转盘的周向开设多个,所述外管上滑动连接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背离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锁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当所述锁定块与所述锁定槽相对时,所述锁定块能够伸入到所述锁定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盘,使得位于转盘上的锁定槽分别一一与锁定块相对,当调节完成支撑杆的长度后,第一弹性件推动锁定块进入到锁定槽的内部,进而通过锁定块将转盘进行固定,减少在平时转盘发生转动造成支撑杆的长度变化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外管的侧壁靠近转盘的一端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沿着所述外管的周向开设多个,所述球槽与所述转盘相对,且所述球槽与所述外管的圆心连线、所述锁定槽与所述外管的圆心连线相同,所述转盘靠近所述球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靠近所述卡槽的槽底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滚珠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使得位于转盘内部的滚珠能够一一伸入到卡槽的内部,进而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滚珠卡入到卡槽的内部来限制转动的角度,且由于球槽与外管的圆心连线、锁定槽与外管的圆心连线相同,从而当滚珠卡入到卡槽的内部时,锁定块和锁定槽相对,便于操作人员将锁定块伸入到锁定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滑移槽的底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滑移槽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能够自所述连通孔的内部滑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支撑杆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纳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能够自滑移槽的内部相对滑动,进而当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移动到连通孔的位置处时,支撑杆能够自连通孔的内部滑出,从而便于将支撑杆和支撑板相对脱离,且支撑杆能够伸入到容纳槽的内部,便于将支撑板和底板进行收纳。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竖直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直径大于所述避让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杆自避让孔的位置伸入,且固定环的直径大于避让孔的直径,使得能够通过固定杆将底板固定在地面上,提高底板与地面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铰接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固定孔相对的位置套设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与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驱动杆,使得驱动杆带动驱动环向上移动,且驱动环带动固定板进行翻转,从而增大固定板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底板和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上方固定套设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棘轮和棘爪的相对配合,现在了棘轮只能单向转动,进而限制了驱动杆只能单向转动,从而减少驱动杆转动造成驱动环向下移动造成的固定板缩回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进而通过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底板铰接,能够调节支撑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角度,对支撑底座进行角度调节,进而通过支撑底座对光伏板进行角度的调节,能够根据光照的角度来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提高光伏板接收光照的效果。
2.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使得位于转盘内部的滚珠能够一一伸入到卡槽的内部,进而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滚珠卡入到卡槽的内部来限制转动的角度,且由于球槽与外管的圆心连线、锁定槽与外管的圆心连线相同,从而当滚珠卡入到卡槽的内部时,锁定块和锁定槽相对,便于操作人员将锁定块伸入到锁定槽的内部。
3.通过转动驱动杆,使得驱动杆带动驱动环向上移动,且驱动环带动固定板进行翻转,从而增大固定板与地面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底板和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支撑杆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固定杆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固定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容纳槽;12、避让孔;2、支撑板;21、滑移槽;22、限位槽;221、限位块;222、第三弹簧;23、连通孔;3、支撑杆;31、螺杆;32、外管;321、卡固槽;322、球槽;323、锁定槽;324、连接板;325、锁定杆;326、锁定块;327、第二弹簧;33、转盘;331、卡固板;332、卡槽;333、滚珠;334、第一弹簧;34、卡杆;4、固定结构;41、固定杆;411、固定环;412、固定孔;413、棘爪;42、驱动杆;421、驱动环;422、棘轮;43、固定板;431、滑槽;44、铰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参照图1、图2,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底板1,位于底板1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板2,且位于支撑板2和底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底端与底板1铰接设置,且支撑杆3的另外一端对支撑板2进行支撑。支撑杆3的长度能够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角度。位于底板1背离与支撑板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1的固定结构4。
参照图2、图3,支撑杆3包括有靠近支撑板2一侧的螺杆31,且位于支撑杆3的外侧靠近底板1的一侧套设有外管32,螺杆31与外管32之间滑动连接,且位于外管32靠近支撑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33,转盘33背离螺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固板331,卡固板331为圆环形结构且卡固板331与转盘33之间同轴设置,转盘33与螺杆31之间螺纹连接,且转盘33与外管32之间转动连接。
外管32相对于卡固板331的位置开设有卡固槽321,卡固槽321为与外管32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且卡固板331能够伸入到卡固槽321的内部且卡固板331与外管32之间转动连接。外管32相对于卡固槽321的槽底开设有球槽322,球槽322沿着外管32周向等距设置多个。
卡固板331靠近外管32的一侧沿着外管32的径向开设有卡槽332,位于卡槽3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333,滚珠333靠近卡槽332的槽底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334,第一弹簧334的一端与滚珠333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334的另外一端与卡固板331固定连接。
当操作人员转动转盘33时,转盘33能够带动滚珠333沿着外管32的周向转动,进而将滚珠333一一伸入到球槽322的内部。
位于外管32的外侧侧壁底端开设有锁定槽323,锁定槽323沿着外管32的周向等距开设多个,锁定槽323的数量与球槽322的数量相同,且球槽322与外管32的圆心之间的连线、锁定槽323与外管32的圆心的连线相对重合。
位于外管32的外侧侧壁相对于锁定槽32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4,连接板324靠近锁定槽32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锁定杆325,锁定杆325的轴线与外管32的轴线平行设置。位于锁定杆325背离连接板3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定块326,锁定块326与锁定槽323相对,位于锁定杆325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27,第二弹簧327的一端与锁定块326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327的另外一端与连接板324固定连接。
当锁定块326与锁定槽323相对时,第二弹簧327能够推动锁定块326进入到锁定槽323的内部,通过锁定块326将转盘33进行锁定,减少转盘33的转动。当锁定块326自锁定槽323的内部脱离后,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33,进而能够调节螺杆31自外管32的内部伸出的长度,进而调节总体的支撑杆3的长度。
通过转动转盘33,使得滚珠333能够一一伸入到球槽322的内部,且球槽322与锁定槽323相对,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转盘33使得滚珠333进入到球槽322的内部时,锁定块326能够进入到锁定槽323的内部。
参照图4、图5,支撑板2靠近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滑移槽21,滑移槽21沿着自支撑板2靠近与底板1铰接点的一端到背离与底板1铰接点的一端的开设,滑移槽21的截面为“T”形结构。
支撑板2相对于滑移槽21背离支撑板2和底板1铰接处的一端水平开设有限位槽22,位于限位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21,限位块221背离支撑板2和底板1铰接点的一端、滑移槽21背离支撑板2和底板1铰接点的一端,两处侧壁留有距离。
限位块221靠近限位槽22的槽底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三弹簧222,第三弹簧222的一端与限位块221固定连接,且第三弹簧222的另外一端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支撑板2相对于滑移槽21靠近支撑板2与底板1铰接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孔23,且连通孔23与滑移槽21相对连通。
螺杆31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34,卡杆34的轴线与螺杆31的轴线垂直设置,卡杆34和螺杆31之间形成“T”形结构,且卡杆34伸入到滑移槽21的内部。卡杆34与支撑板2之间滑动连接且能够位于滑移槽21的内部相对转动,且卡杆34的长度与连通孔23的长度相同,进而卡杆34能够自连通孔23的位置自滑移槽21的内部滑出。
参照图1、图5,底板1的上表面相对于支撑杆3的位置竖直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为与螺杆31、卡杆34结构相同的“T”形结构,外管32靠近底板1的一端位于容纳槽11背离与支撑板2铰接的一端的内部,且外管32与底板1之间铰接设置,使得当卡杆34自连通孔23的位置滑出后,能够进入到容纳槽11的内部。
参照图6、图7,固定结构4包括有竖直设置的固定杆41,底板1相对于固定杆41竖直开设有避让孔12,固定杆41自避让孔12的内部穿过且与底板1滑动连接。位于固定杆41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11,固定环411的外径大于避让孔12的直径,进而固定环411能够卡在底板1的上方。
位于固定杆41的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2,驱动杆42的顶端自固定环411的内部伸出且与固定环411转动连接。固定杆41的侧壁相对开设有固定孔412,驱动杆42相对于固定孔412的位置同轴套设有驱动环421,驱动环421与驱动杆42之间螺纹连接,且位于驱动环421的外侧相对于固定孔412的位置铰接设置有固定板43。
固定杆41位于固定孔412的顶端铰接设置有铰接板44,固定板43靠近铰接板4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431,铰接板44伸入到滑槽431的内部,且铰接板44与固定板43滑动连接。进而通过转动驱动杆42,驱动杆42带动驱动环421沿着高度方向向上移动,进而驱动环421推动固定板43进行翻转,进而增大固定板43和地面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便于将固定杆41固定在地面内。
驱动杆42位于固定环411上方同轴套设有棘轮422,棘轮422与驱动杆42固定连接。位于固定环41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棘爪413,棘爪413与棘轮422啮合连接,从而通过棘轮422和棘爪413的相对配合,使得棘轮422只能单向转动,进而驱动杆42只能单向转动,减少驱动杆42方向转动带动驱动环421向下移动造成固定板43缩回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转盘33,转盘33驱动螺杆31自外管32的内部伸出,使得支撑杆3的总体长度边长,进而能够支撑杆3卡在限位块221、滑移槽21背离底板1的一侧之间,进而通过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能够调节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角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平设置的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上铰接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靠近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铰接设置,所述支撑杆(3)为长度可调的伸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有螺杆(31),所述螺杆(31)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外管(32),所述外管(32)与所述螺杆(31)滑动连接,所述外管(32)靠近所述螺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33),所述转盘(33)与所述螺杆(3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3)靠近所述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锁定槽(323),所述锁定槽(323)沿着所述转盘(33)的周向开设多个,所述外管(32)上滑动连接有锁定块(326),所述锁定块(326)背离所述转盘(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4),所述连接板(324)与锁定块(32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当所述锁定块(326)与所述锁定槽(323)相对时,所述锁定块(326)能够伸入到所述锁定槽(32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2)的侧壁靠近转盘(33)的一端开设有球槽(322),所述球槽(322)沿着所述外管(32)的周向开设多个,所述球槽(322)与所述转盘(33)相对,且所述球槽(322)与所述外管(32)的圆心连线、所述锁定槽(323)与所述外管(32)的圆心连线相同,所述转盘(33)靠近所述球槽(32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32),所述卡槽(3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珠(333),所述滚珠(333)靠近所述卡槽(332)的槽底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滚珠(333)的一端与所述转盘(3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支撑杆(3)的一侧开设有滑移槽(21),所述支撑板(2)位于所述滑移槽(21)的底端开设有连通孔(23),所述支撑杆(3)位于所述滑移槽(21)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靠近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能够自所述连通孔(23)的内部滑出,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支撑杆(3)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纳槽(1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竖直开设有避让孔(12),所述避让孔(12)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41),所述固定杆(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11),所述固定环(411)的直径大于所述避让孔(1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1)的内部同轴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2),所述驱动杆(42)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412),所述固定杆(41)相对于所述固定孔(412)的位置铰接设置有铰接板(44),所述铰接板(44)背离所述固定杆(4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板(43),所述驱动杆(42)与所述固定孔(412)相对的位置套设有驱动环(421),所述驱动环(421)与所述驱动杆(42)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环(421)与所述固定板(43)铰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2)位于所述固定环(411)的上方固定套设有棘轮(422),所述棘轮(42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413),所述棘爪(413)与所述固定环(411)转动连接。
CN202220077406.X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Active CN216819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7406.XU CN216819765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7406.XU CN216819765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9765U true CN21681976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7406.XU Active CN216819765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9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5341B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光电板安装支架
CN113162530A (zh) 一种有效防止台风造成损害的光伏支架装置
CN216819765U (zh) 一种光伏板支撑底座
CN216313008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11070381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支撑装置
CN211151877U (zh) 一种可调式光伏支架安装装置
CN201766528U (zh) 太阳能装置
CN20965921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CN219576932U (zh) 一种太阳能折叠式光伏组件
CN208707574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07339758U (zh) 一种太阳能板支撑装置
CN210327468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联动式独柱旋转跟踪装置
CN213602588U (zh) 一种户外用光伏发电系统可调角度一体化支架
CN208433934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6531199U (zh) 一种拼接式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框架
CN219041701U (zh) 一种光伏柔性支架端部支撑结构
CN20908887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CN219592321U (zh) 一种阳台光伏组件结构
CN217767634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移动信号灯
CN220629235U (zh) 一种便于支撑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16672914U (zh) 一种光伏电站固定可调支架
CN220807173U (zh) 一种钢管杆安装用防倾斜装置
CN116614069B (zh) 一种光伏支架用方向调节装置
CN219893239U (zh) 一种安全型光伏支架
CN220693049U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光伏发电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