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8374U -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8374U
CN216818374U CN202123080603.1U CN202123080603U CN216818374U CN 216818374 U CN216818374 U CN 216818374U CN 202123080603 U CN202123080603 U CN 202123080603U CN 216818374 U CN216818374 U CN 216818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angl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06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同凯
徐宸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806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8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8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8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发光器件阵列及微型光学结构,驱动基板内设有驱动电路;发光器件阵列设置于驱动基板的表面,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与驱动基板内的驱动电路形成电性连接;微型光学结构设置于发光器件阵列的上方,用于将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统一的出射角度。由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在显示屏的特定角度上成像,同时还能避免出现色差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Micro-LED是将LED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尺寸缩小到1~10μm,通过巨量转移到驱动基板上后,再利用物理沉积完成保护层和电极,之后进行封装完成Micro-LED的显示。其中,Micro-LED芯片经过巨量转移至驱动基板上,Micro-LED芯片与驱动基板的驱动电路做电性连接,经由驱动基板上的驱动电路操控Micro-LED芯片。当电流由驱动电路流往Micro-LED芯片时,电子与空洞在Micro-LED芯片内结合发光,光线由芯片的各个角度发出,其发光角度范围较大。现有的Micro-LED显示屏的发光角度范围介于±80度之间。
在Micro-LED显示屏的一些应用场景中,Micro-LED显示屏显示的光需要在特定范围的发光角度呈现清晰的画面,而现有的Micro-LED显示屏的发光角度范围较大,不能满足在特定发光角度范围呈现清晰画面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以满足在特定发光角度范围呈现清晰的显示画面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驱动基板,设有驱动电路;
发光器件阵列,设置于驱动基板的表面,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与驱动基板内的驱动电路形成电性连接;
微型光学结构,设置于发光器件阵列的上方,用于将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统一的出射角度。
可选地,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不同颜色的光包括第一色光、第二色光及第三色光,微型光学结构包括若干直角棱镜,直角棱镜与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若干直角棱镜中包括:
与第一色光对应的第一直角棱镜;
与第二色光对应的第二直角棱镜;及
与第三色光对应的第三直角棱镜。
可选地,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包括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及斜边,第一直角边与驱动基板平行设置,第二直角边沿远离发光器件阵列的方向延伸,第一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1、第二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2及第三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3的取值不同。
可选地,微型光学结构还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基板设置于直角棱镜和发光器件阵列之间,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透明基板相贴合。
可选地,微型光学结构还包括: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设置于透明基板靠近发光器件阵列的一侧,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与直角棱镜一一对应。
可选地,微透镜阵列为凸透镜阵列或凹透镜阵列。
可选地,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同一颜色的光,发光器件阵列与微型光学结构之间设置有色彩转换层阵列,色彩转换层阵列中的色彩转换层与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用于将发光器件阵列中各个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或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同一颜色的光,发光器件阵列与微透镜阵列之间设置有色彩转换层阵列,色彩转换层阵列中的色彩转换层与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用于将发光器件阵列中各个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
可选地,色彩转换层阵列中包括第一色彩转换层、第二色彩转换层及第三色彩转换层,第一色彩转换层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一色光,第二色彩转换层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二色光,第三色彩转换层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三色光。
可选地,发光器件阵列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及第三发光器件,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第一色光,第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第二色光,第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第三色光。
可选地,微型光学结构包括:
偏振片,入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光经偏振片后产生偏振光;
双折射晶体,设置在偏振片远离发光器件阵列一侧,用于对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偏振光沿相同的出射角度射出。
可选地,还包括防干涉层,防干涉层设置于驱动基板之上,且填充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隙中。
可选地,防干涉层为反射层或吸光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的显示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装置及显示器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装置通过微型光学结构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折射至特定出射角度,以实现在某一特定角度的成像,并采用不同颜色的光作为光源,将不同颜色的光经微型光学结构折射至相同的出射角度,避免了由于不同颜色波长的光经微型光学结构后产生的出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色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器包括上述显示装置,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不同颜色或波长的光照射至相同的直角棱镜时产生不同的折射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的直角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述直角棱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001 显示装置
100 驱动基板
200 发光器件阵列
201 第一发光器件
202 第二发光器件
203 第三发光器件
300 透明填充物
400 微型光学结构
401 微透镜阵列
402 透明基板或偏振片
403 若干直角棱镜或双折射晶体
404 第一直角棱镜
405 第二直角棱镜
406 第三直角棱镜
4001 第一直角边
4002 第二直角边
4003 斜边
4004 粗化微结构
500 色彩转换层阵列
501 第一色彩转换层
502 第二色彩转换层
503 第三色彩转换层
600 吸光层
700 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须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能够实现在显示屏的特定角度上成像,同时还能避免出现色差问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发光器件阵列及微型光学结构,其中,驱动基板包括驱动电路,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与驱动电路形成电性连接;微型光学结构设置于发光阵列的上方,用于将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统一的出射角度。
具体地,参照图1,驱动基板100包括驱动电路,一方面作为整个显示屏的载体,用于支撑发光器件阵列200以及其上部的微型光学结构400;另一方面,用于连接并驱动发光器件阵列20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基板100包括但不限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驱动基板100,该TFT驱动基板100为玻璃驱动基板,包括与单个发光器件连接的驱动电路,由驱动电路控制发光器件的亮灭。
发光器件阵列200作为显示装置001的光源,设置于驱动基板100的表面。发光器件阵列200发出的光可以为同一颜色的光,也可以包括多种颜色的光。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同一颜色的光,此时,为了保证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光包括不同颜色的光,在微型光学结构400与发光器件阵列200之间还设置有色彩转换层阵列500,色彩转换层阵列500中的色彩转换层与发光器件阵列200中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用于将发光器件阵列200中各个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可选地,发光器件为微型LED芯片,微型LED芯片包括但不限于微型蓝光LED芯片、微型紫光LED芯片或微型紫外光LED芯片。色彩转换层阵列中包括第一色彩转换层501、第二色彩转换层502及第三色彩转换层503,第一色彩转换层501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一色光,第二色彩转换层502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二色光,第三色彩转换层503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三色光。此时,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光包括第一色光、第二色光及第三色光,第一色光、第二色光及第三色光为不同颜色的光。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色光为红光,第二色光为绿光,第三色光为蓝光。色彩转换层500可以由将荧光粉或量子点掺杂于树脂材料中形成,位于色彩转换层内的荧光粉颗粒或者量子点受发光器件所辐射光线的激发产生预定波长的光线。第一色彩转换层501被发光器件所辐射光线的激发产生红光,第二色彩转换层502被发光器件所辐射光线激发产生绿光,第三色彩转换层503被发光器件辐射光线激发产生蓝光。第一色彩转换层501、第二色彩转换层502和第三色彩转换层503一一对应于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以对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颜色转换。以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蓝光为例,第一色彩转换层501可以由红色有机荧光染料构成,红色有机荧光染料的吸收光谱位于430nm~580nm和580~660nm,可以吸收蓝光和绿光,转换出红光;第二色彩转换层502可以由绿色有机荧光染料构成,其吸收光谱位于430nm~580nm,可吸收蓝光,转换出绿光;第三色彩转换层503可以直接为无色透明材料构成,透过蓝光。以上描述均是示例性的,可以理解的是,发光器件发出光的颜色以及色彩转换层的组成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微型光学结构400设置于发光器件阵列200的上方,用于将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400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统一的出射角度,本实施例所述的出射角度为光的出射方向与水平面(驱动基板所在的平面)的夹角。
参照图1,微型光学结构400包括若干直角棱镜,且直角棱镜与发光器件阵列200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若干直角棱镜包括对应于第一色光的第一直角棱镜404、对应于第二色光的第二直角棱镜405及对应于第三色光的第三直角棱镜406。
如图4、5所示,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包括第一直角边4001、第二直角边4002以及斜边4003,第一直角边4001与驱动基板100平行设置,第二直角边4002沿远离发光器件的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第一直角棱镜404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1、第二直角棱镜405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2及第三直角棱镜406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3的取值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公式:
n1*sinθ折射=m*λ (1)
其中:n1为直角棱镜的折射率;
θ折射为光的折射角;
m为空气的折射率,取值为1;
λ为入射光的波长。
由公式(1)可知,当不同波长的光照射至相同的直角棱镜时,将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导致显示出现色差,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或5,通过改变不同颜色的光在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4001与斜边4003的夹角θ(即入射角),能够改变光的出射角度,进而将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相同的出射角度θ’,进而有效改善色差问题。
具体地,如图5所示,直角棱镜对应的第一直角边4001与斜边4003的夹角等于光的入射角θ入射,根据折射定律:
n1*sinθ入射=n2*sinθ折射 (2)
其中:n1为直角棱镜的折射率;
n2为空气的折射率;
θ入射为光的入射角;
θ折射为光的出射角。
由公式(2)可知,改变第一色光、第二色光及第三色光射入第一直角棱镜4001、第二直角棱镜4002及第三直角棱镜4003的入射角(即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所对应的第一直角边4001与斜边4003的夹角),能够改变光的出射角θ折射,即将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相同的出射角度θ’。
如图5所示,
tanθ=d2/d1 (3)
其中:θ为直角棱镜的截面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夹角(入射角);
d1为直角棱镜的截面三角形的第二直角边的长度;
d2为直角棱镜的截面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的长度。
由公式(3)可知,可以通过改变直角棱镜中d2和d1的数值以对入射角θ入射进行改变。
可选地,参照图1,直角棱镜的表面还设置有粗化微结构4004,该粗化微结构4004能够增大出光面的面积,提高出光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1,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基板402,透明基板402设置于直角棱镜和发光器件阵列之间。该透明基板402用于支撑直角棱镜,并可以透过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本实施例中,色彩转换层阵列500与透明基板402可以形成为同一结构,此时荧光粉或量子点可以混合入形成透明基板402的树脂内。
可选地,参照图1,在透明基板402靠近发光器件阵列200的一侧设置有微透镜阵列401,其中,微透镜阵列401设置于透明基板402靠近发光器件阵列200的一侧,微透镜阵列401中的微透镜与直角棱镜阵列403中的直角棱镜一一对应。该微透镜阵列401能够对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会聚,并增大出光表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效。可选地,微透镜阵列401可以为凸透镜阵列或者凹透镜阵列。可选地,透明基板402、直角棱镜阵列403及微透镜阵列401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玻璃、有机玻璃或其他透明的无色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401为凹透镜阵列。在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微透镜阵列401为凸透镜阵列,该微透镜阵列具备聚光作用,能够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会聚。
在本实施例中,微型光学结构400与发光器件阵列200之间还设置有一定的间隔,该间隔可以采用空气、氮气或不同的胶材进行填充以形成透明填充物300,其中,透明填充物300与微型光学结构400的折射率不同。
为了减少发光器件发出的单一色光往周围散射,造成光学干涉,在相邻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防干涉层,防干涉层设置于驱动基板100之上,且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以将相邻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进行隔离,避免光线串扰。在本实施例中,防干涉层为吸光层600;可选地,防干涉层的厚度大于发光器件的厚度,进而避免发光器件从顶端发射出去的光线与相邻的发光器件产生光线串扰。参照图1,防干涉层的厚度等于驱动基板100至透明基板402的垂直距离,该吸光层600为黑胶层。
在可选实施例中,在相邻发光器件之间设置的防干涉层也可以为反射层,在发光器件发出的单一色光往周围散射时,这些色光会被反射层反射,以提高垂直方向光的出射量和防止相邻发光器件出光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可以是凹透镜或凸透镜,发光器件之间可以设置反射层或吸光层或者是在吸光层的表面涂覆反射层,上述微透镜阵列、发光器件之间设置的层材料可以为上述任意的组合形式。
本实施例采用微型光学结构将光反射至特定角度,采用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源,使得不同颜色的光经微型光学结构后,形成相同的出射角度,进而能够产生没有色差的影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的色彩转换层阵列500设置于微透镜阵列401与发光器件阵列200之间,用于将发光器件阵列200发出的光转换为所需颜色的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器件阵列发出的光包括不同颜色的光,以保证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400的光包括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在发光器件阵列200与微型光学结构500之间或发光器件阵列200与微透镜阵列之间无需设置色彩转换层阵列。
具体地,如图7所示,发光器件阵列200中包括第一发光器件201、第二发光器件202及第三发光器件203,第一发光器件201发出的光为第一色光、第二发光器件202发出的光为第二色光,第三发光器件203发出的光为第三色光,可选地,发光器件为微型LED芯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201为微型红光LED芯片,第二发光器件202为微型绿光LED芯片,第三发光器件203为微型蓝光LED芯片。该发光器件也可以是其他任意能够发射出所需颜色的微LED芯片。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发光器件之间设置的防干涉层为反射层700,具体地,反射层700为白胶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层700也可以由高反射率的材料制成,例如,Ag反射层。反射层700的厚度等于驱动基板100至透明基板402的垂直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401为凸透镜阵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器件阵列发出的光包括不同颜色的光,以保证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400的光包括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在发光器件阵列200与微型光学结构500之间或发光器件阵列200与微透镜阵列之间无需设置色彩转换层阵列。发光器件阵列200中包括第一发光器件201、第二发光器件202及第三发光器件203,第一发光器件201发出的光为第一色光、第二发光器件202发出的光为第二色光,第三发光器件203发出的光为第三色光,可选地,发光器件为微型LED芯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201为微型红光LED芯片,第二发光器件202为微型绿光LED芯片,第三发光器件203为微型蓝光LED芯片。
微型光学结构400包括偏振片402以及设置在偏振片402远离发光器件阵列200一侧的双折射晶体403,入射至微型光学结构400的光经偏振片402后产生偏振光;双折射晶体403对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偏振光沿相同的出射角度射出。可选地,双折射晶体403形成为直角棱镜阵列,直角棱镜阵列中的各个直角棱镜相同。可选地,微型光学结构400还包括微透镜阵列401,在本实施例中,微透镜阵列为凹透镜阵列。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发光器件之间设置的防干涉层为反射层700,具体地,反射层700为白胶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上述实施例1~4中任一显示装置001。同样地,该显示器能够实现在某一特殊角度上的成像,并且采用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发光器件阵列作为光源,使得不同颜色的光经微型光学结构后,形成相同的出射角度,进而能够产生没有色差的影像。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装置通过微型光学结构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折射至特定角度,以实现在某一特定角度的成像,并采用不同颜色的光作为光源,将不同颜色的光经微型光学结构折射至相同的出射角度,避免了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经微型光学结构后产生的出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色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器均包括上述显示装置,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基板,设有驱动电路;
发光器件阵列,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与所述驱动基板内的驱动电路形成电性连接;
微型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阵列的上方,用于将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至统一的出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至微型光学结构的不同颜色的光包括第一色光、第二色光及第三色光;所述微型光学结构包括若干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与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所述若干直角棱镜中包括:
与所述第一色光对应的第一直角棱镜;
与所述第二色光对应的第二直角棱镜;及
与所述第三色光对应的第三直角棱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包括第二直角边、第一直角边及斜边,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所述驱动基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直角边沿远离所述发光器件阵列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1、所述第二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2及所述第三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θ3的取值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光学结构还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设置于所述直角棱镜和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之间,所述直角棱镜的截面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与所述透明基板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光学结构还包括: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靠近所述发光器件阵列的一侧,所述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与所述直角棱镜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为凸透镜阵列或凹透镜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同一颜色的光,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与所述微型光学结构之间设置有色彩转换层阵列,所述色彩转换层阵列中的色彩转换层与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用于将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各个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或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同一颜色的光,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与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设置有色彩转换层阵列,所述色彩转换层阵列中的色彩转换层与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用于将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中各个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转换层阵列中包括第一色彩转换层、第二色彩转换层及第三色彩转换层,所述第一色彩转换层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一色光,所述第二色彩转换层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二色光,所述第三色彩转换层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转换为第三色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阵列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及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第一色光,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第二色光,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为第三色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光学结构包括:
偏振片,入射至所述微型光学结构的光经所述偏振片后产生偏振光;
双折射晶体,设置在所述偏振片远离所述发光器件阵列一侧,用于对所述偏振光进行折射,使所述偏振光沿相同的出射角度射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干涉层,所述防干涉层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之上,且填充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隙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涉层为反射层或吸光层。
13.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123080603.1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Active CN216818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0603.1U CN216818374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0603.1U CN216818374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8374U true CN216818374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0603.1U Active CN216818374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8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4593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9146419B1 (en) Quantum rod based color pixel backlight for LCD
US8770773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90231847A1 (en) Led illuminating device
CN107407467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KR101969462B1 (ko) 광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730044A (zh) 定向照明设备和隐私显示器
CN107407834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JP7122832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10310330A1 (en) Thin backlight syste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212655B (zh) 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180095329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TW202037981A (zh) 發光二極體背光模組
WO2017024654A1 (zh)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KR10104065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922735B2 (en) Backlight syste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7450218B (zh) 光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21188B1 (ko) 미니 led 또는 마이크로 led를 광원으로 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1087731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05374B2 (en) Optical member,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member
CN110828645A (zh) 一种发光元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843702U (zh) 面光源模组
KR2019004104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6818374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JP6907071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