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7008U -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7008U
CN216817008U CN202122116285.3U CN202122116285U CN216817008U CN 216817008 U CN216817008 U CN 216817008U CN 202122116285 U CN202122116285 U CN 202122116285U CN 216817008 U CN216817008 U CN 216817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adius
hole
rod
fib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62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仁淦
崔长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62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7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7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7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旋转盖,旋转盖通过扭簧与安装座开设有第一凹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旋转盖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其相对两端的通孔,使得旋转盖转动后通孔与第一凹槽连通,且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和,固定杆,固定杆包括杆部以及设置在杆部前端的固定部,固定部的半径大于通孔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杆部的半径不大于通孔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固定杆的长度大于通孔和第一凹槽的深度总和;并且,旋转盖和安装座为塑料件,和/或固定杆为塑料件,从而可以直接插入固定杆利用塑料件的变形挤压使得固定杆和第一凹槽固定,无需借助螺丝刀。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口防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口防尘装置是安装于光纤接口21附件近以对光纤接口21进行防尘保护的装置。光纤口防尘装置主要包括旋转盖200和安装座100。以安装为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司目前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安装方式为:旋转盖200装入扭簧400后装入安装座100的卡位,弹簧510套入螺丝500中,用螺丝刀将组装好的螺丝500锁入安装座100的螺母520里固定,最后插入光纤线10,即目前的旋转盖200和安装座100需借助螺丝刀拆装,导致拆装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
旋转盖,所述旋转盖通过扭簧与所述安装座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盖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其相对两端的通孔,使得所述旋转盖转动后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且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和,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杆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杆部前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半径大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半径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所述杆部的半径不大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半径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总和;并且,
所述旋转盖和所述安装座为塑料件,和/或所述固定杆为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向背离所述杆部的方向渐缩延伸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最小半径小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杆部后端的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依次包括前避让段、限位段和后避让段,所述通孔的限位段半径为其最小半径,所述通孔的前避让段和后避让段半径不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为光滑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还同轴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半径大于所述导向部的最小半径且小于其最大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尺寸与安装座第一凹槽尺寸以及旋转盖通孔尺寸配合,即固定杆长度大于通孔和第一凹槽的深度总和,固定杆的固定部半径大于通孔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杆部半径不大于通孔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且旋转盖和安装座为塑料件,和/或固定杆为塑料件,从而可以直接插入固定杆利用塑料件的变形挤压使得固定杆和第一凹槽固定,无需借助螺丝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口防尘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口防尘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口防尘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口防尘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口防尘装置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口防尘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10、光纤线;
20、电子设备;21、光纤接口;
100、安装座;110、第一凹槽;120、第二凹槽;130、第三凹槽;
200、旋转盖;210、通孔;211、前避让段;212、限位段;213、后避让段;
300、固定杆;310、杆部;320、固定部;321、导向部;330、手持部;
400、扭簧;500、螺丝;510、弹簧;52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包括安装座100、旋转盖200和固定杆300。安装时,安装座100固定在电子设备20靠近光纤接口21的位置,旋转盖200通过扭簧400与安装座100转动连接,从而在自由状态时,旋转盖200通过扭簧400作用力覆盖在光纤接口21上。固定杆300手动直接插入旋转盖200内,当需要插入光纤线10时,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旋转盖200并手动推动固定杆300进一步插入安装座100内,从而使得光纤接口21暴露;当拔出光纤线10后,如图5所示,手动拉动固定杆300使其脱离安装座100,进而旋转盖200在扭簧400作用下转动覆盖光纤接口21,避免灰尘进入,同时,固定杆300还能够固定在旋转盖200内,以避免其遗失。
具体地,如图4所示,安装座1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10,以供固定杆300插入并固定固定杆300。旋转盖200通过扭簧400与安装座100开设有第一凹槽110的一端转动连接,旋转盖200对应第一凹槽110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其相对两端的通孔210,使得旋转盖200转动后通孔210与第一凹槽110连通,且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固定杆300依次插入通孔210、第一凹槽110使得旋转盖200与安装座100的相对位置稳定。固定杆300包括杆部310以及设置在杆部310前端的固定部320,固定部320的半径大于通孔210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110的最大半径,杆部310的半径不大于通孔210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110的最大半径,固定杆300的长度大于通孔210和第一凹槽110的深度总和,也即固定杆300尺寸与安装座100第一凹槽110尺寸以及旋转盖200通孔210尺寸配合。
同时,旋转盖200和安装座100为塑料件,或固定杆300为塑料件,或旋转盖200、安装座100以及固定杆300均为塑料件,此时通过直接插入固定杆300利用塑料件的变形挤压使得固定杆300和第一凹槽110固定,无需借助螺丝500刀,达到拆装便捷的目的。优选地,固定杆300为光滑表面,即杆部310和固定部320均为光滑表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小固定杆300进出时的摩擦阻力,提高拆装便捷度。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杆300、通孔210以及第一凹槽110的周向截面优选为尺寸配合的圆形,以提高插拔便捷度。
优选地,固定部320向背离杆部310的方向渐缩延伸有导向部321,导向部321的最小半径小于通孔210的最小半径,从而使得固定杆300更易进入通孔210以及第一凹槽110,提高安装便捷度。进一步地,安装座100在第一凹槽110的槽底还同轴开设有第二凹槽120,第二凹槽120的半径大于导向部321的最小半径且小于其最大半径,从而使得导向部321能够通过变形部分进入第二凹槽120,从而提高固定杆300与安装座100连接的稳定性。
固定杆3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杆部310后端的手持部330,手持部330可以为增加与手指摩擦的凸点或凸棱,也可以为便于手持的体积较大的盖帽,本实施例中采用后者。
通孔210优选依次包括前避让段211、限位段212和后避让段213,通孔210的限位段212半径为其最小半径,通孔210的前避让段211和后避让段213半径不小于固定部320的半径,从而固定部320受阻距离仅为限位段212,即减小固定杆300在通孔210内的受阻距离,提高了安装的便捷度。
如图6所示,优选地,安装座100沿第一凹槽110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130,从而使得第一凹槽110周向上更易变形,提高固定杆300的插入便捷度。第三凹槽130与第一凹槽110可以不连通,也可以连通,本实施例中为连通,也即形成了减少了部分第一凹槽110槽壁,剩余的第一凹槽110槽壁形成了类似侧棱结构,从而便于固定杆300插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尺寸与安装座第一凹槽尺寸以及旋转盖通孔尺寸配合,即固定杆长度大于通孔和第一凹槽的深度总和,固定杆的固定部半径大于通孔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杆部半径不大于通孔的最小半径和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且旋转盖和安装座为塑料件,和/或固定杆为塑料件,从而可以直接插入固定杆利用塑料件的变形挤压使得固定杆和第一凹槽固定,无需借助螺丝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
旋转盖,所述旋转盖通过扭簧与所述安装座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盖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其相对两端的通孔,使得所述旋转盖转动后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且两者的中心轴线重合;和,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杆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杆部前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半径大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半径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所述杆部的半径不大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半径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最大半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总和;并且,
所述旋转盖和所述安装座为塑料件,和/或所述固定杆为塑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向背离所述杆部的方向渐缩延伸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最小半径小于所述通孔的最小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杆部后端的手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依次包括前避让段、限位段和后避让段,所述通孔的限位段半径为其最小半径,所述通孔的前避让段和后避让段半径不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沿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光滑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口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还同轴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半径大于所述导向部的最小半径且小于其最大半径。
CN202122116285.3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Active CN216817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6285.3U CN216817008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6285.3U CN216817008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7008U true CN216817008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6285.3U Active CN216817008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7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4196B2 (en) Shielded modular jack assembly
CN215732537U (zh) 单向随意拉数据线
JP5738493B2 (ja) 差込みコネクタ
CN216817008U (zh) 一种光纤口防尘装置
US201102567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ust-proof device with self-driven arrangement
US6764322B1 (en) Power plug receptacle having safety cover
CN2733674Y (zh) 旋转式防触安全插座
CN210897745U (zh) 智能家具及其插座保护套
CN214409388U (zh) 便于插拔的光模块外壳及光模块
CN214837557U (zh) 一种按键锁扣装置
CN214225495U (zh) 一种高密度拉杆易插拔lc连接器
CN210269948U (zh) 具有表盖的电表
CN211908430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9786263U (zh) 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及五孔插座
CN204349122U (zh) 一种保险丝组件及具有该保险丝组件的连接器
CN113690672B (zh) 一种外接插口保护装置
CN112421284A (zh) 一种可防单极插入的插座
CN111262085A (zh) 一种一体式外壳的工业插头及其应用
CN215379476U (zh) 输入面板组件及充电面板组件
CN214673328U (zh) 电缆转接头
CN214740394U (zh) 帐篷龙骨转动机构及帐篷
CN215418419U (zh) 一种带防尘塞的电池包
CN212462217U (zh) 一种保护门组件及插座
CN214227217U (zh) 一种外壳抽拉式lc连接器
CN219176600U (zh) 伸缩杆及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