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9260U -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9260U
CN216809260U CN202220081745.5U CN202220081745U CN216809260U CN 216809260 U CN216809260 U CN 216809260U CN 202220081745 U CN202220081745 U CN 202220081745U CN 216809260 U CN216809260 U CN 216809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n
air
dehumidifying
pipelin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17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振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yi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17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9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9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9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用于抽排包括至少一层烘箱层的定型机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其包括:置于烘箱层上方的汇排管道,设置于汇排管道一端的抽风装置以及若干连通汇排管道与烘箱层的抽湿管道;汇排管道远离所述抽风装置的一端密封设置,抽湿管道沿烘箱层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错落分布,以均匀抽取烘箱层内带有湿气的热空气。通过本申请,抽湿管道的均匀排布并采用抽风装置抽取经抽湿管道汇集于汇排管道内的带有一定湿度的热空气,从而实现了对于烘箱层内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的均匀抽取,避免了因排湿不均匀所导致的面料定型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机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背景技术
布料在印染后通常需要采用拉幅式定型机对布料进行拉幅烘干等工艺。拉幅式热定型机包括有收尾连接设置的多个烘箱以形成烘箱层,通过吹风腔对烘箱层内的布料进行烘干。在吹风腔吹出热风的过程中,同时需要采用抽湿风机对烘箱层内经过烘干后产生的含有一定湿度的热空气,使烘箱层内保持湿度平衡,以达到面料加工的要求。
尤其的,为了解决拉幅定型机的占用生产场地大的缺陷,现有技术揭示了具有上下两层烘箱层的双层定型机。申请人经检索后发现申请号为201711097015.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多层拉幅定型机,在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设置在机箱顶部的内排湿管,内排湿管设置有若干与机箱内部连通的进气孔,同时内排湿管还具有至少一个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出气口,从而实现将机箱内带有一定湿度的热空气排出机箱。申请人认为,由于内排湿管的排布位置不合理且该方案采用气压差将带有一定湿度的热空气排出,故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导致排湿不均匀。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定型机排湿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定型机的烘箱层在排湿时可能会产生的排湿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用于抽排包括至少一层烘箱层的定型机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包括:
置于烘箱层上方的汇排管道,设置于所述汇排管道一端的抽风装置以及若干连通所述汇排管道与烘箱层的抽湿管道;
所述汇排管道远离所述抽风装置的一端密封设置,所述抽湿管道沿烘箱层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错落分布,以均匀抽取烘箱层内带有湿气的热空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汇排管道的数量与烘箱层的层数相同,所述汇排管道与烘箱层呈一一对应设置,用以抽排出相应烘箱层内带有湿度的热空气且不同层的烘箱层间互不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抽湿管道在烘箱层的延伸方向上的间隔相等,且所述抽湿管道沿烘箱层的横向方向呈周期性等间隔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抽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汇排管道连通,所述抽湿管道远离于汇排管道的一端连通于对应的需要抽排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的烘箱层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抽风装置包括进风口、抽风机以及出风管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汇排管道连接,所述抽风机用于将汇排管道内带有湿气的热空气自进风口抽取至出风管道,以排出定型机或进行余热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烘箱层内设置与所述抽风机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预设湿度值;
当烘箱层内的湿度达到预设的湿度值时,所述抽风机开始抽湿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汇排管道的径向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抽湿管道的径向横截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抽湿管道自上层的烘箱层内竖直穿过并连通于下层的烘箱层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申请中,烘箱层的上方设置汇排管道,汇排管道的一端设置抽风装置且汇排管道远离抽风装置的一端呈密封设置,汇排管道上连接若干与烘箱层连通的抽湿管道,抽湿管道沿着烘箱层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错落分布,通过抽湿管道的均匀排布并采用抽风装置抽取经抽湿管道汇集于汇排管道内的带有一定湿度的热空气,从而实现了对于烘箱层内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的均匀抽取,避免了因排湿不均匀所导致的面料定型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的第三种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的第四种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烘箱层10的延伸方向(即烘箱收尾相连的排布方向)为纵向,垂直于烘箱层10的延伸方向为横向。
请参图1至图4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定型机排湿系统布置于烘箱层10的上方,用于抽排包括至少一层烘箱层10的定型机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主要以具有两层烘箱层的双层定型机作示例性阐释,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申请人认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合理的应用到具有不同层数的烘箱层的定型机上。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汇排管道20包括第一汇排管道21以及第二汇排管道;烘箱层10包括上烘箱层11以及烘箱层12;抽湿管道包括第一抽湿管道31、第二抽湿管道32、第三抽湿管道33、第四抽湿管道34、第五抽湿管道41、第六抽湿管道42、第七抽湿管道43以及第八抽湿管道44;抽风装置包括第一抽风装置51以及第二抽风装置52,第一抽风装置51与第二抽风装置52均包括进风口、抽风机以及出风管道。
结合图1至图4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该定型机排湿系统,包括:置于烘箱层10上方的汇排管道20,设置于汇排管道20一端的抽风装置以及若干连通汇排管道20与烘箱层10的抽湿管道。汇排管道20远离抽风装置的一端由密封盖密封,抽湿管道沿烘箱层10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错落分布,以均匀抽取烘箱层10内带有湿度的热空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定型机具有两层的烘箱层10,因而烘箱层10包括由上至下贴合设置的上烘箱层11以及下烘箱层12,上烘箱层11与下烘箱层12相互独立且互不连通。上烘箱层11围合形成上烘干腔111,下烘箱层12围合形成下烘干腔121。汇排管道20包括横向依次固定于上烘箱层11上方的第一汇排管道21以及第二汇排管道22,其中,第一汇排管道21用于抽排生成于上烘干腔111内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第二汇排管道22用于抽排生成于下烘干腔121内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第一汇排管道21与第二汇排管道22相互独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合理延伸,当定型机的烘箱层10为三层时,排湿系统应设置三根汇排管道20。以此类推,汇排管道20的数量与烘箱层10的层数相同,汇排管道20与烘箱层10呈一一对应设置,用于独立的汇集并排出相应烘箱层10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
结合图1至图4所示,第一汇排管道21上纵向依次布置与上烘箱层11连通的第一抽湿管道31、第二抽湿管道32、第三抽湿管道33以及第四抽湿管道34,用以独立抽排上烘箱层11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抽湿管道与烘箱层10连通位置处形成抽湿口,抽湿口在烘箱层10的收尾连接的排布方向(即延伸方向或纵向)上呈周期性V字型布置,并均匀布置于烘箱层10的横向两侧。具体的,相邻的两个抽湿管道与烘箱层10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烘箱层10的延伸方向(即纵向方向)上的间隔相等,例如,第一抽湿管道31与第二抽湿管道32与上烘箱层11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纵向方向上的间隔L1与第二抽湿管道32与第三抽湿管道33与上烘箱层11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纵向方向上的间隔L2相等,其余排湿管道在纵向方向上的排布方式以此类推。抽湿管道与烘箱层10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烘箱层10的横向方向上呈周期性等间隔分布。具体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抽湿管道与烘箱层10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烘箱层10的横向方向上形成间隔且所有相邻的两个抽湿管道与烘箱层10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烘箱层10的横向方向上形成的间隔相等。例如,第一抽湿管道31与第二抽湿管道32与上烘箱层11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上烘箱层11的横向方向上形成间隔W1,第二抽湿管道32与第三抽湿管道33与上烘箱层11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烘箱层10的横向方向上形成间隔W2,间隔W1与间隔W2相等,第一抽湿管道31与第三抽湿管道33与上烘箱层11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横向方向上不形成间隔(即第一抽湿管道31与第三抽湿管道33与上烘箱层11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在纵向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从而实现抽湿管道沿烘箱层10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错落分布,以均匀抽取上烘箱层11内产生的带有湿气的热空气。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4所示,第二汇排管道22上纵向依次布置与下烘箱层12连通的第五抽湿管道41、第六抽湿管道42、第七抽湿管道43以及第八抽湿管道44,用于独立抽排下烘箱层12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第五抽湿管道41、第六抽湿管道42、第七抽湿管道43以及第八抽湿管道44与下烘箱层12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的排列方式与第一抽湿管道31、第二抽湿管道32、第三抽湿管道33以及第四抽湿管道34与上烘箱层12连通后形成的抽湿口的排列方式相同,以均匀抽取下烘箱12内产生的带有湿气的热空气,故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申请人仅以八根抽湿管道作排布的示例性说明,因此对于抽湿管道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需能满足均匀的抽取烘箱层10内产生的带有湿气的热空气即可。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抽湿管道的一端与汇排管道20连通,同时,抽湿管道远离汇排管道20的一端连通于对应烘箱层10的顶端。具体的,以第一汇排管道21以及第一抽湿管道42的连接关系为例作具体阐述,第一抽湿管道42的一端连接第一汇排管道21,同时,第一抽湿管道42远离第一汇排管道21的一端设置于上烘箱层11的顶盖112(即上烘箱层11的顶端)并与上烘干腔111连通。由于空气在加热后,质量不变且体积膨胀,从而使得空气的密度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密度小的物质向上流动,因此,将第一抽湿管道21固定于顶盖112上并与上烘干腔111连通可以避免大量的热空气不进入第一抽湿管道21内而粘覆于上烘箱层11的上方。其余汇排管道及抽湿管道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汇排管道21及第一抽湿管道42的连接关系相同,故在此不做赘述。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连接下烘箱层12的第四抽湿管道41、第五抽湿管道42、第六抽湿管道43以及第七抽湿管道44需要竖直穿过上烘干箱层11并连通于下烘箱层12的上盖112,从而使得上述的第四抽湿管道41、第五抽湿管道42、第六抽湿管道43以及第七抽湿管道44的延伸方向与热空气向上的流动方向吻合,以尽量避免热空气在抽湿管道内堆积;由于热空气内夹杂大量纺织物定型后产生的易燃物(例如毛絮纤维),在抽湿管道内堆积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结合图1至图4所述,第一汇排管道21的一端连接第一抽风装置51,第一汇排管道21远离第一抽风装置51的一端设置第一密封盖211,以活动密封第一汇排管道21,当定型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拆下第一密封盖211以清洗第一汇排管道21的内部;第二汇排管道22的一端连接第二抽风装置52,第二汇排管道22源流第二抽风装置52的一端设置第二密封盖221,以活动密封第二汇排管道22。申请人以第一抽风装置51及第一汇排管道21作示例性说明,第一抽风装置51包括进风口(未示出)、抽风机511以及出风管道512。进风口与第一汇排管道21连通,抽风机511用于将第一汇排管道21内带有湿气的热空气抽取至出风管道512,并通过出风管道512排出或者接入下一装置以进行余热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合理延伸,上烘箱层11内设置与抽风机511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未示出)。湿度传感器预设湿度值,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上烘箱层11内的湿度大于预设的湿度值时,抽风机511开始抽湿工作。同理,下烘箱层12内也设置与第二抽风装置52的抽风机(未标出)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定型机包括有收尾连接设置的多个烘箱以形成烘箱层,该定型机排湿系统用于抽排包括至少一层烘箱层的定型机内产生的带有湿度的热空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于最上方的烘箱层上方的汇排管道,设置于所述汇排管道一端的抽风装置以及若干连通所述汇排管道与烘箱层的抽湿管道;
所述汇排管道远离所述抽风装置的一端密封设置,所述抽湿管道沿烘箱层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错落分布,以均匀抽取烘箱层内带有湿气的热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排管道的数量与烘箱层的层数相同,所述汇排管道与烘箱层之间呈一对一连通,用以独立抽排出烘箱层内带有湿度的热空气且不同层的烘箱层间相互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湿管道与烘箱层连通位置处形成抽湿口,所述抽湿口在烘箱层的收尾连接的排布方向上呈周期性V字型布置,并均匀布置于烘箱层的横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汇排管道连通,所述抽湿管道远离于汇排管道的一端连通于对应的需要抽排带有湿度的热空气的烘箱层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包括进风口、抽风机以及出风管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汇排管道连接,所述抽风机用于将汇排管道内带有湿气的热空气自进风口抽取至出风管道,以排出定型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层内设置与所述抽风机电性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预设湿度值;
当烘箱层内的湿度达到预设的湿度值时,所述抽风机开始抽湿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排管道的径向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抽湿管道的径向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型机包括至少两层烘箱层时,所述抽湿管道自上层的烘箱层内竖直穿过并连通于下层的烘箱层的顶端。
CN202220081745.5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Active CN216809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1745.5U CN216809260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1745.5U CN216809260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9260U true CN216809260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4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1745.5U Active CN216809260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9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47555A1 (zh) 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烘烤箱体
CN104136871A (zh) 用于纺织织物的干燥机
CN109289455A (zh) 一种硅胶加热循环除湿装置
CN216809260U (zh) 一种定型机排湿系统
CN103202650A (zh) 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EP3257425B1 (en) Dish-washing machine
CN206862058U (zh) 一种纺织布料干燥机
CN105466175A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干燥机
CN108534481A (zh) 一种衣物烘干机废热的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9254458U (zh) 一种硅胶加热循环除湿装置
CN210740987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烘干装置
CN205066332U (zh) 节能型碳结构材料烘干除湿装置
CN205058866U (zh) 一种自动打印收料烘干维护系统
CN210684317U (zh) 一种造纸机透平真空系统
CN215302940U (zh) 一种可减少生产上内部水蒸气的洋葱用烘干机
CN212538671U (zh) 一种电加热网带烘干机
CN105758142B (zh) 一种纺织布匹后干燥设备
CN205662633U (zh) 一种纤丝烘干装置
CN110440570A (zh) 一种蚕丝被烘干装置的旋转机构
CN205403362U (zh) 一种双风道热泵热风装置
CN205066384U (zh) 一种饲料冷却器的除湿干燥装置
CN209802011U (zh) 一种光触媒除味抗污石材胶面烘干机
CN209470441U (zh) 一种酵素生产用原料烘干装置
CN215373234U (zh) 一种基于胶合板生产的单板干燥装置
CN105318669A (zh) 一种纺织用的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