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5771U -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5771U
CN216805771U CN202122741174.1U CN202122741174U CN216805771U CN 216805771 U CN216805771 U CN 216805771U CN 202122741174 U CN202122741174 U CN 202122741174U CN 216805771 U CN216805771 U CN 216805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irator
oxygen generator
air
reliability
storag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11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超武
粟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bang Conn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bang Conn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bang Conn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bang Connect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11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5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5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5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包括有制氧机、储气瓶、呼吸器以及浮力背心;该储气瓶的进气端通过延长气管连通制氧机的出气端;该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均连通储气瓶的出气端。通过设置有储气瓶,利用储气瓶先对制氧机制造的氧气进行暂存,然后再供给呼吸器,使得呼吸器的出气稳定,提升潜水者的体验效果,若制氧机出现故障,储气瓶也可以为呼吸器供气一段时间,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可靠性更高,同时,通过设置浮力背心,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上浮水面时,可对浮力背心进行充气,从而带动潜水者快速上浮,功能多样,为潜水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Description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背景技术
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
潜水呼吸机是一种能够使潜水者长时间持续潜水的装备,这种装备通常由制氧机和呼吸器组成,制氧机漂浮在水面上,呼吸器通过延长管连接制氧机,制氧机制造的氧气通过延长管输送至呼吸器中供潜水者呼吸使用,从而实现长时间的持续潜水。然而,这种由制氧机直接供氧给呼吸器的方式普遍存在供气不稳定的现象,潜水者的体验效果很差,若制氧机出现故障,呼吸器便无法出气,从而给潜水带来安全隐患,可靠性低,并且,目前的这种潜水呼吸机功能较为的单一,不能为潜水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潜水呼吸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潜水呼吸机供气不稳定、可靠性低、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包括有制氧机、储气瓶、呼吸器以及浮力背心;该储气瓶的进气端通过延长气管连通制氧机的出气端;该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均连通储气瓶的出气端。
优选的,所述储气瓶的出气端设置有三通控制阀,该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分别与三通控制阀的两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与三通控制阀的两出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制氧机包括有浮体以及制氧机本体;该浮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置腔;该制氧机本体内可转动地与浮体安装连接并悬于容置腔中。
优选的,所述制氧机本体的径向两侧对称固定有转轴,该容置腔的径向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轴孔,两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轴孔中。
优选的,所述浮体和制氧机本体的外形轮廓均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制氧机本体向上凸出浮体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设置有储气瓶,利用储气瓶先对制氧机制造的氧气进行暂存,然后再供给呼吸器,使得呼吸器的出气稳定,提升潜水者的体验效果,若制氧机出现故障,储气瓶也可以为呼吸器供气一段时间,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可靠性更高,同时,通过设置浮力背心,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上浮水面时,可对浮力背心进行充气,从而带动潜水者快速上浮,功能多样,为潜水者带来更多的便利。
二、通过将制氧机本体内可转动地与浮体安装连接并悬于浮体的容置腔中,当水面上出现风浪时,浮体上下浮动,该制氧机本体在容置腔中随浮体上下浮动而来回转动,以产生阻尼力,使得制氧机本体在容置腔中获得自平衡,避免本产品整体发生侧翻而导致制氧机本体浸泡在水中,从而很好地保护制氧机本体,保证制氧机本体的正常运行,延长了制氧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制氧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制氧机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制氧机 11、浮体
12、制氧机本体 13、转轴
101、容置腔 102、轴孔
20、储气瓶 21、三通控制阀
201、出气口 30、呼吸器
40、浮力背心 50、延长气管
61、第一气管 62、第二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制氧机10、储气瓶20、呼吸器30以及浮力背心40。
该储气瓶20的进气端通过延长气管50连通制氧机10的出气端;该呼吸器30和浮力背心40均连通储气瓶20的出气端。
该制氧机10用于漂浮在水面上不断地制造氧气,该制氧机10包括有浮体11以及制氧机本体12;该浮体11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置腔101;该制氧机本体12可转动地与浮体11安装连接并悬于容置腔101中,制氧机本体1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制氧机本体1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作详细叙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体11和制氧机本体12的外形轮廓均为圆形,所述制氧机本体12向上凸出浮体11的上表面,以便对制氧机本体12进行操控;所述制氧机本体12的径向两侧对称固定有转轴13,该容置腔101的径向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轴孔102,两转轴13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轴孔102中。使用时,浮体11浮在水面上并托住制氧机本体12,使制氧机本体12保持在水面上,当水面上出现风浪时,浮体11上下浮动,该制氧机本体12在容置腔101中随浮体11上下浮动而来回转动,以产生阻尼力,使得制氧机本体12在容置腔101中获得自平衡,避免本产品整体发生侧翻而导致制氧机本体12浸泡在水中,从而很好地保护制氧机本体12。
该储气瓶20用于对氧气进行暂存,储气瓶20的出气端设置有三通控制阀21,该呼吸器30和浮力背心40分别与三通控制阀21的两出气口201连通,所述呼吸器30和浮力背心40分别通过第一气管61和第二气管62与三通控制阀21的两出气口201连通。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制氧机10放置在水面上,将储气瓶20和浮力背心40背在潜水者的背上,然后,潜水者即可用嘴咬住呼吸器30进行潜水,在水下,制氧机10产生的氧气通过延长气管50输送至储气瓶20中进行暂存,当潜水者需要呼吸时,打开三通控制阀21上相应的按钮,使得储气瓶20内的氧气输送至呼吸器30中供潜水者呼吸使用,当潜水者需要快速上浮水面时,打开三通控制阀21上相应的按钮,使得储气瓶20内的氧气输送至呼浮力背心40中,浮力背心40被快速充气,以带动潜水者快速上浮水面,当储气瓶20内氧气不足时,制氧机10自动开启,以对储气瓶20进行补气,使储气瓶20内保持有足够的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首先,通过设置有储气瓶,利用储气瓶先对制氧机制造的氧气进行暂存,然后再供给呼吸器,使得呼吸器的出气稳定,提升潜水者的体验效果,若制氧机出现故障,储气瓶也可以为呼吸器供气一段时间,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可靠性更高,同时,通过设置浮力背心,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快速上浮水面时,可对浮力背心进行充气,从而带动潜水者快速上浮,功能多样,为潜水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其次,通过将制氧机本体内可转动地与浮体安装连接并悬于浮体的容置腔中,当水面上出现风浪时,浮体上下浮动,该制氧机本体在容置腔中随浮体上下浮动而来回转动,以产生阻尼力,使得制氧机本体在容置腔中获得自平衡,避免本产品整体发生侧翻而导致制氧机本体浸泡在水中,从而很好地保护制氧机本体,保证制氧机本体的正常运行,延长了制氧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制氧机、储气瓶、呼吸器以及浮力背心;该储气瓶的进气端通过延长气管连通制氧机的出气端;该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均连通储气瓶的出气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的出气端设置有三通控制阀,该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分别与三通控制阀的两出气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和浮力背心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与三通控制阀的两出气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包括有浮体以及制氧机本体;该浮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置腔;该制氧机本体内可转动地与浮体安装连接并悬于容置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本体的径向两侧对称固定有转轴,该容置腔的径向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轴孔,两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轴孔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和制氧机本体的外形轮廓均为圆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本体向上凸出浮体的上表面。
CN202122741174.1U 2021-11-10 2021-11-10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Active CN216805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1174.1U CN216805771U (zh) 2021-11-10 2021-11-10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1174.1U CN216805771U (zh) 2021-11-10 2021-11-10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5771U true CN216805771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1174.1U Active CN216805771U (zh) 2021-11-10 2021-11-10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5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4583B (zh) 一种水下救援装备
CN208007250U (zh) 一种自带动力可遥控的救生圈
CN207311796U (zh) 一种小型三维度运动水下机器人
CN206243387U (zh) 一种利用洋流能发电的浮标
CN108216524B (zh)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208842597U (zh)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装置
CN101531243A (zh) 水上救生球
CN108216528A (zh) 一种穿戴式潜水装备
CN216805771U (zh)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CN203946255U (zh) 海上救生衣
CN216443764U (zh) 带有气瓶的潜水呼吸机
CN103036481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多功能发电机
CN111071412A (zh) 一种具有自救功能的航海衣
CN113844625A (zh) 多功能高可靠性的潜水呼吸机
CN204432998U (zh) 溺水救生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溺水救生设备
CN106218817A (zh) 一种防沉没浮标
CN201231852Y (zh) 水域电动救生装置
CN203439243U (zh) 一种遥控迷你气垫救生船
CN101104437A (zh) 隐形救生衣
CN201703555U (zh) 自携式电动潜水呼吸器
CN209581817U (zh) 一种重力感应双向推进器及应用该推进器的水上援助机器人
CN207029502U (zh) 一种具有双重防护功能的防溺水项圈
CN207843272U (zh) 一种穿戴式潜水装备
CN111613016A (zh) 一种水下自救报警装置
CN217416078U (zh) 水肺潜水推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