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8384U -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 Google Patents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8384U
CN216798384U CN202122246283.6U CN202122246283U CN216798384U CN 216798384 U CN216798384 U CN 216798384U CN 202122246283 U CN202122246283 U CN 202122246283U CN 216798384 U CN216798384 U CN 216798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infusion
adjusting sleeve
infusion tub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62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462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8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8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8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涉及内科输液架领域,包括支架主体和接触层,支架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支架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调节套,调节套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螺栓,调节套的外圈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丝、限位圈、加热圈和接触层,将输液管插接到输液袋的袋口,将输液管的滴壶卡接到限位圈内,启动加热丝,加热丝对加热圈进行加热,热量通过该导热片进行导热,将热量传输到限位圈内,对限位圈内的药物进行加热,防止药物过凉,半球形的接触层与滴壶相接触,接触层增加限位圈与滴壶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滴壶移位,在对输液管进行固定的同时对输液管内的药物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输液架领域,具体为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背景技术
输液架是用于为吊挂药液瓶或袋配套用品,是医护必备设备,主要有折叠伸缩式、天轨式、立式等,各种形式都有各自优缺点,在医院输液,往往会用到输液架,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现有的内科输液架,结构比较简单,输液袋有些质量较重,单纯利用挂钩很容易掉落,容易砸伤患者或者扯掉输液头,影响患者输液,且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很容易散落,容易挂到一些物体造成拉扯,导致使用者受伤,在冬季,由于温度底,在输液时药物过凉,也会影响患者的输液质量,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输液袋安装不稳定、输液管容易散落和输液时药物过凉的问题,提供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接触层,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调节套的外圈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槽和导热片,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圈,所述加热圈的外圈设置有加热丝,所述调节套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安装有挂钩,所述固定架的两侧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内部通过缓冲片连接有承接圈。
优选的,所述接触层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接触层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多个所述接触层呈半圆形,且多个所述接触层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加热圈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圈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的直径大于支架主体和固定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和固定螺栓拆卸连接,且所述支架主体通过调节套和固定螺栓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外圈设置有多个支撑腿,且多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安装有行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挂钩、承接圈和定位圈,将支架主体利用支撑座底部的行动轮将支架进行移动,医务人员将输液袋挂在挂钩上,将输液袋的底部放置在定位圈上,输液袋的袋口抵接在承接圈的内,承接圈对输液袋进行支撑,防止输液袋掉落,保持输液袋的安装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丝、限位圈、加热圈和接触层,将输液管插接到输液袋的袋口,将输液管的滴壶卡接到限位圈内,启动加热丝,加热丝对加热圈进行加热,热量通过该导热片进行导热,将热量传输到限位圈内,对限位圈内的药物进行加热,防止药物过凉,半球形的接触层与滴壶相接触,接触层增加限位圈与滴壶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滴壶移位,在对输液管进行固定的同时对输液管内的药物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圈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主体;2、支撑座;3、调节套;4、固定螺栓;5、固定圈;6、连接杆;7、限位圈;8、固定架;9、定位圈;10、安装座;11、挂钩; 12、连接架;13、缓冲片;14、承接圈;15、安装槽;16、导热片;17、接触层;18、加热圈;19、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4,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包括支架主体1、支撑座 2、调节套3、固定螺栓4、固定圈5、连接杆6、限位圈7、固定架8、定位圈9、安装座10、挂钩11、连接架12、缓冲片13、承接圈14、安装槽15、导热片16、接触层17、加热圈18和加热丝19,支架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2,支架主体1的顶部连接有调节套3,调节套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螺栓 4,调节套3的外圈通过连接杆6连接有固定圈5,固定圈5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圈7,限位圈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槽15和导热片16,安装槽1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圈18,加热圈18的外圈设置有加热丝19,调节套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8,固定架8的顶部连接有安装座10,安装座10的两侧均安装有挂钩11,固定架8的两侧通过连接架12连接有定位圈9,定位圈9的内部通过缓冲片13连接有承接圈14,支撑座2的外圈设置有多个支撑腿,且多个支撑腿的底部均安装有行动轮,当有患者需要输液时,将支架主体1利用支撑座2底部的行动轮将支架进行移动。
请着重参阅图3和4,接触层1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接触层17呈环形分布,多个接触层17呈半圆形,且多个接触层17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半球形的接触层17与滴壶相接触,接触层17增加限位圈7与滴壶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滴壶移位。
请着重参阅图3和4,加热圈1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加热圈18呈环形分布,加热丝19对加热圈18进行加热,热量通过该导热片16进行导热,将热量传输到限位圈7内,对限位圈7内的药物进行加热,防止药物过凉。
请着重参阅图1,调节套3的直径大于支架主体1和固定架8的直径,方便将支架主体1和固定架8向调节套3内滑动。
请着重参阅图1,调节套3和固定螺栓4拆卸连接,且支架主体1通过调节套3和固定螺栓4与固定架8滑动连接,用调节套3和固定螺栓4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将固定螺栓4和调节套3进行拆卸,从而调节支架主体1和固定架8之间的高度,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当有患者需要输液时,将支架主体1利用支撑座2底部的行动轮将支架进行移动,医务人员将输液袋挂在挂钩11上,将输液袋的底部放置在定位圈9上,输液袋的袋口抵接在承接圈14的内,承接圈14对输液袋进行支撑,防止输液袋掉落,之后将输液管插接到输液袋的袋口,将输液管的滴壶卡接到限位圈7内,启动加热丝19,加热丝19对加热圈18进行加热,热量通过该导热片16进行导热,将热量传输到限位圈7内,对限位圈7内的药物进行加热,防止药物过凉,半球形的接触层17与滴壶相接触,接触层17增加限位圈7与滴壶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滴壶移位,利用调节套 3和固定螺栓4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将固定螺栓4和调节套3进行拆卸,从而调节支架主体1和固定架8之间的高度,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包括支架主体(1)和接触层(1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架主体(1)的顶部连接有调节套(3),所述调节套(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螺栓(4),所述调节套(3)的外圈通过连接杆(6)连接有固定圈(5),所述固定圈(5)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圈(7),所述限位圈(7)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槽(15)和导热片(16),所述安装槽(1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圈(18),所述加热圈(18)的外圈设置有加热丝(19),所述调节套(3)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顶部连接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两侧均安装有挂钩(11),所述固定架(8)的两侧通过连接架(12)连接有定位圈(9),所述定位圈(9)的内部通过缓冲片(13)连接有承接圈(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接触层(17)呈环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触层(17)呈半圆形,且多个所述接触层(17)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1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加热圈(18)呈环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3)的直径大于支架主体(1)和固定架(8)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3)和固定螺栓(4)拆卸连接,且所述支架主体(1)通过调节套(3)和固定螺栓(4)与固定架(8)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外圈设置有多个支撑腿,且多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安装有行动轮。
CN202122246283.6U 2021-09-16 2021-09-16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Active CN216798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6283.6U CN216798384U (zh) 2021-09-16 2021-09-16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6283.6U CN216798384U (zh) 2021-09-16 2021-09-16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8384U true CN216798384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6283.6U Active CN216798384U (zh) 2021-09-16 2021-09-16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8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7080A (zh) 一种医疗病床用便于调节高度防折叠输液管的输液架
CN216798384U (zh) 便于输液管固定的内科输液架
CN211301486U (zh) 一种儿童内科用输液架
CN211584704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滴药器
CN211357204U (zh) 一种内科输液护理装置
CN211096618U (zh) 一种具有液体自动加热结构的输液架
CN210873404U (zh) 一种便携式输液固定装置
CN214762595U (zh) 一种兼具加热和托举功能的输液吊杆
CN110841133A (zh) 一种智能儿科护理用输液装置
CN213219919U (zh)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吊瓶悬挂装置
CN213251963U (zh) 一种瓶装液体固定输液架
CN216294892U (zh) 一种新型红外输液报警器
CN216536388U (zh) 一种心内科用输液支架装置
CN111773471A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CN111760119A (zh) 一种多功能拼接式输液架
CN212490994U (zh) 一种医用输液监控装置
CN213220094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输液护理装置
CN215690526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输液架
CN219022728U (zh) 一种急诊科用输液管加热装置
CN211835594U (zh) 门诊科用吊挂式输液架
CN216855408U (zh) 一种医疗护理输液架
CN213491093U (zh) 一种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护理用输液支架
CN210020614U (zh) 一种医院护理用输液装置
CN215309072U (zh) 一种智能型自动输液架
CN214970125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Yang

Inventor after: Chen Yang

Inventor before: Chen Y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7

Address after: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Gastroenter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Chiping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No. 1057 Wenhua Road, Chiping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2100

Patentee after: Wang Yang

Address before: No. 18, group 1, Chenxing, Chenlong village, Huzhuang Town,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300

Patentee before: Chen Y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