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8369U -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8369U
CN216798369U CN202220106645.3U CN202220106645U CN216798369U CN 216798369 U CN216798369 U CN 216798369U CN 202220106645 U CN202220106645 U CN 202220106645U CN 216798369 U CN216798369 U CN 216798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exhaust
air
smoke
air ba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66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涛
董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yun Deco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yun Deco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yun Deco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yun Deco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66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8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8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8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包括针筒和穿刺针,针筒上连通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进气件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排烟装置包括穿刺状态和排烟状态,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的底端贯穿针筒、排烟管并延伸出排烟管的底端,第二气囊收缩;在排烟状态下,膨胀的第二气囊与位于腹壁外侧的外夹持件配合形成对所述腹壁的夹持,穿刺针从针筒中取出,针筒连接至负压单元。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排烟装置稳定地固定于腹壁上,排烟管的底部伸入至腹腔内以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操作,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腹腔内的烟雾量,不仅使术野清晰,而且减轻了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同时创伤小,易恢复。

Description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实施手术时,借助手术刀在患者身体上形成一定尺寸的创口,然后将穿刺器插入该创口,此后将所需的各种手术器械经由穿刺器而通入患者体内,以便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单孔腹腔镜手术允许医生清晰地看到盆腔及腹腔内的组织和脏器情况,可以迅速明确诊断,还可在腹腔镜下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由于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易恢复、不易感染、手术操作灵活、美观等诸多优点,目前已成为妇科领域重点关注的领域。
单孔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二氧化碳气腹,且术中会使用高频电刀、超声刀、PK仪等工具,因此在术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气、电凝烟雾等。但是,现有的单孔腹腔镜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距离很近,经进气通道进入的二氧化碳容易经排气通道抽走,而高频电刀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反而滞留于腹腔内无法及时地排出,不仅造成术野模糊不清、影响手术进程,而且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通过在腹壁上穿刺并固定排烟管,使得排烟管与单孔腹腔镜的二氧化碳的进气通道保持较远的距离,并增大烟雾排放量,从而减少腹腔内的烟雾量,保持术野清晰,减轻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包括针筒和穿刺针,所述针筒上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所述进气件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排烟装置包括穿刺状态和排烟状态,其中:在所述穿刺状态下,所述穿刺针的底端贯穿所述针筒、排烟管并延伸出排烟管的底端,所述第二气囊收缩;在所述排烟状态下,位于腹壁内侧的第二气囊在进气件通气的作用下膨胀,膨胀的第二气囊与位于腹壁外侧的外夹持件配合形成对所述腹壁的夹持,所述穿刺针从针筒中取出,所述针筒连接至负压单元。
本技术方案中,排烟装置的针筒上连接的排烟管与针筒的内部连通,以使得穿刺针能够从针筒中插入、贯穿排烟管,并从排烟管的底部延伸出以穿刺腹壁。
排烟管上设置的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能够实现排烟装置在患者腹壁上的定位。具体地,进气件与配备的或者外部的供气单元连通,供气单元可以是钢瓶、鼓风机等设备。供气单元输出的气体能够经进气管输入到进气件中,并沿着进气件与第二气囊之间的通道进入到第二气囊中,导致第二气囊膨胀,膨胀后的第二气囊外壁挤压腹壁内侧。同时,外管上设置的外夹持件用于挤压腹壁的外侧,以使得腹壁稳定地夹持于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之间,便于后续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排烟操作。
使用时,排烟装置主要包括穿刺状态和排烟状态。
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经针筒插入,经排烟管穿出,穿刺针的顶部可以固定于针筒上,也可以由医务人员灵活控制其位置,使得穿刺针的底部针头位于排烟管的外部,确保穿刺针能够穿刺腹壁,穿刺针和排烟管至少部分插入至腹腔内,插入的深度应确保此时未通气的、收缩的第二气囊进入到腹腔中。
穿刺后从针筒中拔出穿刺针,利用供气单元向进气件通气,气体进入到第二气囊后,致使第二气囊体积增大,之后关闭进气阀,向上提起针筒,直至第二气囊的顶部与腹壁内侧抵接;之后利用外夹持件挤压腹壁外侧,使得膨胀的第二气囊与外夹持件共同夹持患者腹壁,从而固定了排烟管在腹壁上的位置;接下来,针筒连接至负压单元,开启负压装置抽吸腹腔内的气体或烟雾,以大幅减少腹腔内的烟雾量,保持术野清晰,并减轻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此时排烟装置进入排烟状态。
排烟结束后,拆除外夹持件,之后排出第二气囊中的气体,使得第二气囊收缩后,取出排烟管即可。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可以将排烟装置稳定地固定于腹壁上,排烟管的底部伸入至腹腔内以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操作,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腹腔内的烟雾量,不仅使术野清晰,而且减轻了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同时创伤小,易恢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夹持件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外夹持件为固定夹。外夹持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固定夹。在第二气囊膨胀并抵接腹壁内侧后,可根据腹壁的厚度灵活地将外夹持件夹持在排烟管的任一位置,以确保固定夹的下表面抵接腹壁的外侧,从而与膨胀的第二气囊相配合、稳定地夹持腹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夹持件的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外夹持件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进气件连通。本技术方案中,排烟管上采用双气囊的方式,在第一气囊膨胀后,将腹壁稳定地夹持于两个气囊之间。第一气囊的作用原理与第二气囊一致,在未通入气体时,第一气囊收缩并贴附于排烟管上,当外部气体通过供气单元、进气管、进气件进入到第一气囊中后,第一气囊膨胀,且第一气囊的下表面抵接至腹壁的外侧,从而与膨胀的第二气囊共同夹持腹壁。本技术方案中,利用进气件通气后,可快速地实现第一、第二气囊的膨胀,进而快速地将排烟管固定在腹壁上,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作为气囊和进气件之间的通道的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进气件通过第一气道连通至第一气囊的内部,进气件通过第二气道连通至第二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位于所述排烟管的壁面中。
进一步地,作为气囊和进气件之间的通道的另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进气件通过第一气管连通至第一气囊的内部,进气件通过第二气管连通至第二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位于所述排烟管内部。通过额外增设的气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小排烟管的壁厚,但位于排烟管内的气管减小了排烟管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针筒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穿刺针上设置有针柄,所述针柄与连接口螺纹连接。连接口设置于针筒的顶部外侧以用于固定穿刺针。本技术方案中,穿刺针的顶部设置有针柄,针柄的内表面可以与连接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例如针柄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反之亦然,以使得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相对于针筒固定,以提高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单元通过抽吸管连接至所述连接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通过进气管连接至所述进气件。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用于辅助医务人员掌握排烟管在腹腔内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管采用PVC制成。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医用材料,具备一定的硬度和形变能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可以将排烟装置稳定地固定于腹壁上,排烟管的底部伸入至腹腔内以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操作,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腹腔内的烟雾量,不仅使术野清晰,而且减轻了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同时创伤小,易恢复;
2、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夹作为外夹持件,可根据腹壁的厚度灵活地将外夹持件夹持在排烟管的任一位置,以确保固定夹的下表面抵接腹壁的外侧,从而与膨胀的第二气囊相配合、稳定地夹持腹壁;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囊的固定方式,利用进气件通气后,可快速地实现第一、第二气囊的膨胀,进而快速地将排烟管固定在腹壁上,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排烟装置处于穿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结构的排烟装置处于穿刺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排烟装置处于穿刺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排烟装置处于排烟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一种结构的外夹持件的排烟装置固定于腹壁上进行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另一种结构的外夹持件的排烟装置固定于腹壁上进行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针筒,2-穿刺针,3-针柄,4-排烟管,5-进气件,6-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抽吸管,9-负压单元,10-进气管,11-进气单元,12-第一气道,13-第二气道,14-连接口,15-进气口,16-固定夹,17-腹壁,18-第一气管,19-第二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包括针筒1和穿刺针2,所述针筒1上连通有排烟管4,所述排烟管4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7,所述进气件与所述第二气囊7连通;所述排烟装置包括穿刺状态和排烟状态,其中:
在所述穿刺状态下,所述穿刺针2的底端贯穿所述针筒1、排烟管4并延伸出排烟管4的底端,所述第二气囊7收缩;
在所述排烟状态下,位于腹壁17内侧的第二气囊7在进气件5通气的作用下膨胀,膨胀的第二气囊7与位于腹壁17外侧的外夹持件配合形成对所述腹壁17的夹持,所述穿刺针2从针筒1中取出,所述针筒1连接至负压单元9。
使用时,在穿刺状态下,如图1至图3所示,穿刺针经针筒插入,经排烟管穿出,穿刺针的顶部可以固定于针筒上,也可以由医务人员灵活控制其位置,使得穿刺针的底部针头位于排烟管的外部,确保穿刺针能够穿刺腹壁,穿刺针和排烟管至少部分插入至腹腔内,插入的深度应确保此时未通气的、收缩的第二气囊进入到腹腔中。
穿刺后从针筒中拔出穿刺针,如图4所示,利用供气单元向进气件通气,气体进入到第二气囊后,致使第二气囊体积增大,之后关闭进气阀,向上提起针筒,直至第二气囊的顶部与腹壁内侧抵接;之后利用外夹持件挤压腹壁外侧,使得膨胀的第二气囊与外夹持件共同夹持患者腹壁,从而固定了排烟管在腹壁上的位置;接下来,针筒连接至负压单元,开启负压装置抽吸腹腔内的气体或烟雾,以大幅减少腹腔内的烟雾量,保持术野清晰,并减轻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此时排烟装置进入排烟状态。
排烟结束后,拆除外夹持件,之后排出第二气囊中的气体,使得第二气囊收缩后,取出排烟管即可。
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可以将排烟装置稳定地固定于腹壁上,排烟管的底部伸入至腹腔内以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操作,进而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腹腔内的烟雾量,不仅使术野清晰,而且减轻了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同时创伤小,易恢复。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针筒1上设置有连接口14,所述穿刺针2上设置有针柄3,所述针柄3与连接口14螺纹连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连接口14连接负压单元9的抽吸管8,以实现烟雾经排烟管、针筒、抽吸管,从腹腔中抽离。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进气单元11,所述进气单元11通过进气管10连接至所述进气件5。所述进气单元可优选采用带有减压阀的钢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4上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可以便于医务人员了解排烟管在腹腔内的深度。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4采用PVC制成。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所述外夹持件为固定夹16。在第二气囊膨胀并抵接腹壁内侧后,可根据腹壁的厚度灵活地将外夹持件夹持在排烟管的任一位置,以确保固定夹的下表面抵接腹壁的外侧,从而与膨胀的第二气囊相配合、稳定地夹持腹壁。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外夹持件为第一气囊6,所述第一气囊6与进气件5连通。本实施例采用双气囊的夹持方式,在进气件通气后,能够快速地实现第一、第二气囊的膨胀,进而快速地将排烟管固定在腹壁上,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件5通过第一气道12连通至第一气囊6的内部,进气件5通过第二气道13连通至第二气囊7的内部,所述第一气道12、第二气道13位于所述排烟管4的壁面中。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进气件5通过第一气管18连通至第一气囊6的内部,进气件5通过第二气管19连通至第二气囊7的内部,所述第一气管18、第二气管19位于所述排烟管4内部。通过额外增设的气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小排烟管的壁厚,但位于排烟管内的气管减小了排烟管的流通面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可以存在交叉,或者由进气件上的同一根气道一份为二形成第一、第二气道。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是两根相互独立,不存在相互影响的气道。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和穿刺针(2),所述针筒(1)上连通有排烟管(4),所述排烟管(4)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7),所述进气件与所述第二气囊(7)连通;所述排烟装置包括穿刺状态和排烟状态,其中:
在所述穿刺状态下,所述穿刺针(2)的底端贯穿所述针筒(1)、排烟管(4)并延伸出排烟管(4)的底端,所述第二气囊(7)收缩;
在所述排烟状态下,位于腹壁(17)内侧的第二气囊(7)在进气件(5)通气的作用下膨胀,膨胀的第二气囊(7)与位于腹壁(17)外侧的外夹持件配合形成对所述腹壁(17)的夹持,所述穿刺针(2)从针筒(1)中取出,所述针筒(1)连接至负压单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件为固定夹(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件为第一气囊(6),所述第一气囊(6)与进气件(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5)通过第一气道(12)连通至第一气囊(6)的内部,进气件(5)通过第二气道(13)连通至第二气囊(7)的内部,所述第一气道(12)、第二气道(13)位于所述排烟管(4)的壁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5)通过第一气管(18)连通至第一气囊(6)的内部,进气件(5)通过第二气管(19)连通至第二气囊(7)的内部,所述第一气管(18)、第二气管(19)位于所述排烟管(4)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上设置有连接口(14),所述穿刺针(2)上设置有针柄(3),所述针柄(3)与连接口(14)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单元(9)通过抽吸管(8)连接至所述连接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单元(11),所述进气单元(11)通过进气管(10)连接至所述进气件(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4)上设置有刻度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4)采用PVC制成。
CN202220106645.3U 2022-01-14 2022-01-14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Active CN216798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6645.3U CN216798369U (zh) 2022-01-14 2022-01-14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6645.3U CN216798369U (zh) 2022-01-14 2022-01-14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8369U true CN216798369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6645.3U Active CN216798369U (zh) 2022-01-14 2022-01-14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8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6737B (zh) 用于涉及烟气排出的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分支多管腔管组
CN209789973U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器
CN216798369U (zh) 单孔腹腔镜手术排烟装置
CN209404892U (zh) 一种腹腔手术用二氧化碳送气及抽吸系统
CN114469321B (zh) 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
CN113598970B (zh) 一种单孔腹腔镜手术用防刺伤循环排烟装置及排烟方法
CN210521067U (zh) 一种无充气腔镜手术用穿刺器
CN213190165U (zh) 腹腔镜术中辅助排烟装置
CN212235455U (zh) 一种腹腔镜用可调吸引器
CN110507397B (zh) 一种气体循环穿刺系统
CN212234606U (zh) 胸腔穿刺引流抽吸装置
CN111701096A (zh) 一种腹腔镜用可调吸引器
CN219814289U (zh) 一种带有烟雾去除装置的腹腔镜手术器械
CN111481284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防误吸冲吸器
CN218870425U (zh) 一种穿刺鞘及其保护装置
CN216676673U (zh) 一种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皮下隧道建立的扩张器
CN215079421U (zh) 一种单孔腹腔镜烟雾处理装置
CN114931426B (zh) 一次性使用循环过滤冲洗吸引装置及其系统
CN220309499U (zh) 一种具有多种排烟控制方式的气腹机
CN219538475U (zh) 一种腔镜手术排烟过滤器
CN219166377U (zh) 一种腹腔镜排烟装置
CN219089576U (zh) 一种穿刺套管以及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穿刺器
CN212308016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防误吸冲吸器
CN217186347U (zh) 穿刺器和手术系统
CN217611359U (zh) 腹腔镜用电凝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