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8075U -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8075U
CN216798075U CN202123089083.0U CN202123089083U CN216798075U CN 216798075 U CN216798075 U CN 216798075U CN 202123089083 U CN202123089083 U CN 202123089083U CN 216798075 U CN216798075 U CN 216798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tress
venous thrombosis
bedridden patient
lower limbs
pati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90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强改玲
李妍
张海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30890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8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8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8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包括床垫,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左上角处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右上角处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床垫的上表面等间距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前方设置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左右对称连接有床垫的上表面前端,所述气囊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床垫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电磁按摩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普通的床垫具备了按摩功能,可以在病人长时期卧床时对其进行身体按摩,避免静脉血栓的出现,且整个床垫还可以通过电热管加热,方便在冬天进行使用,同时该床垫表面还不易滋细菌。

Description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一般病人在长时间卧床时,就很容易因为上述的三种情况之一导致出现静脉血栓,还有尤其是腰部和手上,股动脉有伤口时,会用弹性绷带加压止血,绷带勒的时间过长,躺的时间过长,腰背部就会产生疼痛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包括床垫,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左上角处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床垫的上表面右上角处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床垫的上表面等间距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前方设置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左右对称连接有床垫的上表面前端,所述气囊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床垫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电磁按摩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绳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床垫,所述通孔于床垫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囊和空腔连通,所述气囊在床垫上等间距设置,所述气囊的宽度尺寸为5㎝。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壁连接有绝缘橡胶,所述绝缘橡胶的底部粘贴在床垫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电磁按摩器的外表面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在床垫的左端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磁按摩器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穿插在床垫的内部,所述电热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在床垫的右端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热管的下方设置有等间距开设在床垫下表面的凹口,所述凹口的内部连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床垫的内部包括抑菌层、防水层和弹性层,所述抑菌层和防水层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层连接在防水层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带与固定绳,从而在必要时可以将床垫绑在患者身上,避免患者无自主意识的翻身导致身体无法解除按摩器。
2、本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通过设置吸盘,吸盘均匀分布在床垫下表面,这样就可以通过吸盘使得床垫与床体进行连接固定,且还便于拆卸。
3、本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通过设置空腔,空腔内部安装电磁按摩器,电磁按摩器对人体进行按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同时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绝缘橡胶,可以进行防漏电保护。
4、本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通过设置电热管,电热管穿插在床垫底部,避免受到压力过大而损坏,通过电热管对床垫进行加热,可以使得床垫便于在冬天时具有一定温度,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垫;101、抑菌层;102、防水层;103、弹性层;2、固定带;3、第一魔术贴;4、第二魔术贴;5、气囊;6、固定绳;7、通孔;8、第一电源;9、第二电源;10、空腔;11、绝缘橡胶;12、电磁按摩器;13、电线;14、电热管;15、凹口;16、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包括床垫1,床垫1的上表面左上角处连接有固定带2,固定带2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固定带2可以将患者的腰部裹住,固定带2的另一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魔术贴3,床垫1的上表面右上角处连接有第二魔术贴4,第一魔术贴3与第二魔术贴4二者连接,从而使得固定带2被固定在床垫1上,进而使得床垫1可以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床垫1的上表面等间距连接有气囊5,气囊5内部不充气,气囊5的前方设置有固定绳6,固定绳6左右对称连接有床垫1的上表面前端,固定绳6可以将患者的腿部与床垫1固定在一起,气囊5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床垫1内部的空腔10,空腔10用以安装按摩器件,空腔10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电磁按摩器12,为现有技术较为常规的小型按摩设备,电磁按摩器12对人体进行按摩。
具体的,固定绳6的内侧设置有通孔7,通孔7贯穿床垫1,通孔7于床垫1左右对称设置,固定绳6通过通孔7穿过床垫1,进而方便与另一个固定绳6连接打结。
进一步的,气囊5和空腔10连通,气囊5在床垫1上等间距设置,气囊5的宽度尺寸为5㎝,气囊5内不充气,使其表面处于松弛状态,这样就使得按摩器件在顶出按摩时不会受到阻碍。
进一步的,气囊5的内壁连接有绝缘橡胶11,绝缘橡胶11的底部粘贴在床垫1的内壁上,绝缘橡胶11进行防漏电保护。
进一步的,电磁按摩器12的外表面连接有电线13,电线13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源8,第一电源8连接在床垫1的左端内部,第一电源8表面设置有开关,在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开启后,其通过电线13为电磁按摩器12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电磁按摩器12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管14,电热管14穿插在床垫1的内部,电热管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源9,第二电源9连接在床垫1的右端内部,第二电源9配置相应的控制开关,并与第一电源8共用一个外部电源,电热管14可以对床垫1表面进行加热升温,使其在冬天时也便于使用。
进一步的,电热管14的下方设置有等间距开设在床垫1下表面的凹口15,凹口15的内部连接有吸盘16,通过吸盘16使得床垫1便于固定在床体上。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通过吸盘16将床垫1吸附固定在床体上,此时患者躺在床垫1上,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固定带2和固定绳6将床垫1与患者固定起来,接着通过开关打开第一电源8使得电磁按摩器12工作,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按摩,在电磁按摩器12工作时,通过绝缘橡胶11可以进行防漏电保护,在冬天时,还可以打开第二电源9使得电热管14工作,为床垫1加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1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床垫1的内部包括抑菌层101、防水层102和弹性层103,抑菌层101和防水层102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弹性层103连接在防水层102的内部,通过竹炭纤维制作成的抑菌层101,可以抑制细菌的滋生,而高分子透气材料制作的防水层102在外层将弹性层103包裹,避免床垫1吸收过多水分(参见图3)。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在患者躺在床垫1上时,其表面皮肤直接与抑菌层101接触,此时通过抑菌层101的作用,使得细菌不易滋生,同时在清洗床垫1时,通过防水层102的保护,使得床垫1不会吸收过多水分,便于晾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包括床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1)的上表面左上角处连接有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的另一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魔术贴(3),所述床垫(1)的上表面右上角处连接有第二魔术贴(4),所述床垫(1)的上表面等间距连接有气囊(5),所述气囊(5)的前方设置有固定绳(6),所述固定绳(6)左右对称连接有床垫(1)的上表面前端,所述气囊(5)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床垫(1)内部的空腔(10),所述空腔(10)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电磁按摩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绳(6)的内侧设置有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床垫(1),所述通孔(7)于床垫(1)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和空腔(10)连通,所述气囊(5)在床垫(1)上等间距设置,所述气囊(5)的宽度尺寸为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的内壁连接有绝缘橡胶(11),所述绝缘橡胶(11)的底部粘贴在床垫(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按摩器(12)的外表面连接有电线(13),所述电线(13)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源(8),所述第一电源(8)连接在床垫(1)的左端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按摩器(12)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管(14),所述电热管(14)穿插在床垫(1)的内部,所述电热管(1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源(9),所述第二电源(9)连接在床垫(1)的右端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14)的下方设置有等间距开设在床垫(1)下表面的凹口(15),所述凹口(15)的内部连接有吸盘(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1)的内部包括抑菌层(101)、防水层(102)和弹性层(103),所述抑菌层(101)和防水层(102)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弹性层(103)连接在防水层(102)的内部。
CN202123089083.0U 2021-12-10 2021-12-10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Active CN216798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9083.0U CN216798075U (zh) 2021-12-10 2021-12-10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9083.0U CN216798075U (zh) 2021-12-10 2021-12-10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8075U true CN21679807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1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9083.0U Active CN216798075U (zh) 2021-12-10 2021-12-10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8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8939B1 (en) External pressure therapy apparatus
JP2022189920A (ja) 治療用圧迫装置及び使用方法
US20090260639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Inflatable Devices
CN206896454U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专用袜
CN209751354U (zh) 一种医用冰袋
CN108514470B (zh) 用于骨科病人患处的防压护理装置
CN216798075U (zh) 卧床患者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装置
WO2008000111A1 (fr) Vêtement pour mesurer le pouls de nouveaux-nés ou de nourrissons
CN218045655U (zh) 一种新型防压疮垫
CN213031035U (zh) 一种用于改善静脉回流的压力可调式下肢弹性绷带
CN215132658U (zh) 一种防止肢体深静脉血栓装置
US20220387248A1 (en)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CN210228801U (zh) 一种输液加温手套
CN212382809U (zh) 一种胃肠蠕动辅助护理设备
CN211243557U (zh) 一种心血管穿刺夹
CN209004622U (zh) 预防深静脉血栓治疗仪腿套
CN110236912A (zh) 一种防止卧床老年病人下肢肌肉萎缩按摩装置
CN220175369U (zh) 一种足部理疗装置
CN208641037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术袜
CN208926768U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敷固定袋
CN201366002Y (zh) 胸部充气护垫
CN214596158U (zh) 一种透析病人的手臂热敷装置
CN204411124U (zh) 一种多功能担架
CN216933644U (zh) 一种组合式小儿下肢牵引套筒
CN210331089U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抗菌隔离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