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8073U -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8073U
CN216798073U CN202123004682.8U CN202123004682U CN216798073U CN 216798073 U CN216798073 U CN 216798073U CN 202123004682 U CN202123004682 U CN 202123004682U CN 216798073 U CN216798073 U CN 216798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sheet
groups
air
prone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46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卫虹
刘晓彬
刘春燕
罗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uha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30046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8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8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8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包括气垫和布单,所述气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气垫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二圆槽,所述气垫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气垫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魔术贴毛面与两组魔术贴刺面的贴合,能够保证气垫与布单在进行卷压时容易卷紧且不易松散,确保对患者翻身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气垫,可使得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身体与气垫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局部压强变小,防止患者身体出现压疮的情况,并且患者可以将头部与膝盖位置分别放于第一圆槽和两组第二圆槽内,能够提升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背景技术
俯卧位通气是临床上治疗一些重症患者使用的机械通气方法,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时的一种体位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肺部通气时血流比例的失调,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同时在患者自身重力作用下,让肺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得到引流,减少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目前在临床上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会使用两张矩形棉质的翻身单通过“夹心饼”式进行翻身,但是单纯的俩张翻身单在进行卷压时不易卷紧容易松散,在为患者翻身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固定住患者从而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操作者费力,并且患者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俯卧位,皮肤容易受到压迫,出现压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患者翻身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固定住患者和容易出现压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包括气垫和布单,所述气垫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所述气垫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二圆槽,所述气垫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气垫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气垫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布单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布单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硅胶棒,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气垫底部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部与气垫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一圆形凹块,所述第一圆形凹块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形凹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橡胶片,且第一橡胶片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形凹块凹槽的直径,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套设有充气管,且充气管的内部与进气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充气管的端部设置有充气泵。
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气垫底部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与气垫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二圆形凹块,所述第二圆形凹块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顶部穿透过第二圆形凹块的上表面,并且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延伸至排气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片,且第二橡胶片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凹块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块。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组所述第一滑槽的左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杆,且两组限位杆的相对面均与第二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布单是具有上下层的双层结构,且材质均为纯绵布。
优选的,所述布单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硅胶棒,且四组硅胶棒均两两对应设置在两组魔术贴刺面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魔术贴毛面与两组魔术贴刺面的贴合,能够保证气垫与布单在进行卷压时容易卷紧且不易松散,确保对患者翻身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气垫,可使得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身体与气垫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局部压强变小,防止患者身体出现压疮的情况,并且患者可以将头部与膝盖位置分别放于第一圆槽和两组第二圆槽内,能够提升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的舒适度;
1、通过设置魔术贴毛面、魔术贴刺面和硅胶棒,当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需要翻身时,可先将布单放在患者身体下,然后将气垫平铺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然后分别将两组魔术贴刺面与两组魔术贴毛面贴合,再将气垫和布单的两端进行卷压直至卷压紧实,然后分别握住两组硅胶棒处按步骤为患者进行180°翻身,翻身完成后将布单取下即可;
2、通过设置气垫、进气组件和排气组件,当患者翻过身后,启动充气泵为气垫内部充气,当气体进入到进气管内并通过第一通孔后,第一橡胶片受气体压力被向上顶开,此时气体可流通至气垫内部,当气垫充气完成后停止充气泵,此时气垫内部的气压远大于外界,第一橡胶片被向外顶出并进入到第一通孔的凹槽内,将第一通孔堵住,可防止气垫内部气体的泄漏,由于气垫具有弹性,患者与气垫的接触面积会增大,使接触的局部压强减小,从而达到防止患者身体出现压疮的目的,并且患者的头部和膝盖可以放在第一圆槽和两组第二圆槽内,可提升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气垫;101、第一圆槽;102、第二圆槽;103、魔术贴毛面;200、布单;201、魔术贴刺面;202、硅胶棒;300、进气组件;301、进气管;302、第一圆形凹块;303、第一通孔;304、第一固定杆;305、第一支撑杆;306、第一橡胶片;307、充气管; 308、充气泵;400、排气组件;401、排气管;402、第二圆形凹块; 403、第二通孔;404、第二固定杆;405、第二橡胶片;406、圆块; 407、第一滑槽;408、第二滑槽;40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包括气垫100和布单200,气垫 10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101,气垫10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二圆槽102,气垫10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03,气垫100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组件300,气垫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400,布单20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刺面201,布单 200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硅胶棒202,进气组件300包括固定安装在气垫100底部的进气管301,且进气管301的内部与气垫 100的内部相互连通,进气管301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一圆形凹块 302,第一圆形凹块30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303,第一圆形凹块30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304,第一固定杆304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5,且第一支撑杆305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进气管30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30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橡胶片306,且第一橡胶片306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形凹块302 凹槽的直径,进气管301的外表面套设有充气管307,且充气管307 的内部与进气管301的内部相互连通,充气管307的端部设置有充气泵308,通过设置进气组件300,可便于对气垫100进行充气,并且充气过后可使得气垫100内的气体无法泄漏;
进一步的,排气组件400包括固定安装在气垫100底部的排气管401,排气管401的内部与气垫100的内部相互连通,排气管401 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二圆形凹块402,第二圆形凹块40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403,排气管4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404,且第二固定杆404的顶部穿透过第二圆形凹块402的上表面,并且第二固定杆404的底部延伸至排气管401的外侧,第二固定杆404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片405,且第二橡胶片405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凹块402凹槽的直径,第二固定杆4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块406,通过设置排气组件400,可在为患者翻身时,将气垫100内部的气体排出,便于对患者进行翻身;
进一步的,排气管401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07,两组第一滑槽407的左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408,两组第二滑槽408 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杆409,且两组限位杆409的相对面均与第二固定杆4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组第一滑槽407与两组第二滑槽408,当为气垫100放气时,可将两组限位杆409的端部均旋转至两组第二滑槽408,由于受到气垫100内气体向外排出的压力,可使得两组限位杆409的端部固定在两组第二滑槽408内,使第二橡胶片405处于常开状态,直至气垫100内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的,布单200是具有上下层的双层结构,且材质均为纯绵布,能够使得与患者身体接触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布单200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硅胶棒202,且四组硅胶棒202均两两对应设置在两组魔术贴刺面201的外侧,通过设置四组硅胶棒202,在医护人员为患者翻身时,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双手的力都集中在硅胶棒202上,使得为患者翻身时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在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前,先将布单200放置在患者身体下,然后将气垫100平铺在患者身体上,并将第一圆槽101 对准患者的头部,两组第二圆槽102对准患者的膝盖处,然后分别将两组魔术贴刺面201与两组魔术贴毛面103进行贴合,再将气垫100和布单200的两端进行卷压直至卷压紧实,然后分别握住两组硅胶棒202处按步骤为患者进行180°翻身,翻身完成后将布单200 取下,随后启动充气泵308为气垫100的内部进行充气,当气体通过第一通孔303进入到进气管301内后,气体会将第一橡胶片306 向上顶开,从而保证气体顺利进入到气垫100内部,当气垫100充满气后停止充气泵308,此时气垫100内部的气体向外界流动,并将第一橡胶片306挤压到第一圆形凹块302的凹槽内,将第一通孔303 堵住,从而防止气垫100内部气体向外界流出,当患者结束俯卧位通气后,需要将气垫100内部的气体放出后将患者翻身,此时可向内按压圆块406,圆块406带动第二橡胶片405从第二圆形凹块402 内凹槽移出,此时气体通过第二通孔403被排到外界,并且通过旋转圆块406,将两组限位杆409的端部从第一滑槽407内旋转至两组第二滑槽408内,由于气垫100内部气体持续向外排出,第二橡胶片405受到向外的力并带动两组限位杆409挤压两组第二滑槽408 的内壁,故而可实现第二橡胶片405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直到气垫 100内气体完全排出为止,随后再将患者进行翻身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包括气垫(100)和布单(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10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槽(101),所述气垫(10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二圆槽(102),所述气垫(10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03),所述气垫(100)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组件(300),所述气垫(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400),所述布单(20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刺面(201),所述布单(200)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硅胶棒(202),所述进气组件(300)包括固定安装在气垫(100)底部的进气管(301),且进气管(301)的内部与气垫(100)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301)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一圆形凹块(302),所述第一圆形凹块(30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303),所述第一圆形凹块(30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304),所述第一固定杆(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05),且第一支撑杆(305)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进气管(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0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橡胶片(306),且第一橡胶片(306)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形凹块(302)凹槽的直径,所述进气管(301)的外表面套设有充气管(307),且充气管(307)的内部与进气管(30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充气管(307)的端部设置有充气泵(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400)包括固定安装在气垫(100)底部的排气管(401),所述排气管(401)的内部与气垫(100)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排气管(401)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二圆形凹块(402),所述第二圆形凹块(40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403),所述排气管(4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杆(404),且第二固定杆(404)的顶部穿透过第二圆形凹块(402)的上表面,并且第二固定杆(404)的底部延伸至排气管(401)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杆(40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片(405),且第二橡胶片(405)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凹块(402)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杆(4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块(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01)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07),两组所述第一滑槽(407)的左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408),两组所述第二滑槽(408)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杆(409),且两组限位杆(409)的相对面均与第二固定杆(4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单(200)是具有上下层的双层结构,且材质均为纯绵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单(200)的内部设置有四组硅胶棒(202),且四组硅胶棒(202)均两两对应设置在两组魔术贴刺面(201)的外侧。
CN202123004682.8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Active CN216798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4682.8U CN21679807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4682.8U CN21679807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8073U true CN216798073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1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4682.8U Active CN21679807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8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32100U (zh) 一种pvc充气甲状腺手术体位垫
CN206508162U (zh) Cpr术后康复罩
CN216798073U (zh) 一种用于俯卧位通气的翻身单
CN206325059U (zh) 高效防晃动输液架
CN201088645Y (zh) 口角撑开器
CN108421110A (zh) 一种儿科用负压洗胃装置
CN109431776B (zh) 一种心内科双重呼吸装置
CN109431741B (zh) 一种心内科应急检测固定架
CN211068571U (zh) 一种改进型气管切开导管
CN109568115A (zh) 一种呼吸辅助装置
CN206761907U (zh) 一种便携式下肢静脉辅助循环装置
CN206507949U (zh) 一种磁共振检查用呼吸调节装置
CN212940283U (zh) 俯卧位通气枕
CN211050577U (zh) 一种心内科用的呼吸装置
CN208552456U (zh) 一种心肺复苏机
CN210843928U (zh) 医用俯卧位通气气垫
CN108057158A (zh) 一种可整体压缩的挤压式人工呼吸装置
CN210582906U (zh) 一种自助充气式体位引流垫
CN221013742U (zh) 一种一体式俯卧位通气枕
CN219332914U (zh) 一种用于睡眠呼吸健康护理装置的鼻腔涂药支架
CN216364467U (zh) 一种具有加热药包功能的按摩床垫
CN219878517U (zh) 烧伤翻身床俯卧位头枕
CN210250857U (zh)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气囊扩张导管
CN216222127U (zh) 预防脑血管堵塞的护理头枕
CN219941072U (zh) 改善肺部通气的俯卧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