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2790U -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2790U
CN216792790U CN202123156443.4U CN202123156443U CN216792790U CN 216792790 U CN216792790 U CN 216792790U CN 202123156443 U CN202123156443 U CN 202123156443U CN 216792790 U CN216792790 U CN 216792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hell
conductive
charging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64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阳辉
仇森
刘秋顺
陈少华
罗旺
郑阳红
郑井艳
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y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64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2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2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2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具有容置腔,壳体上设有充电插头,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电件,充电插头的头部伸入到容置腔内用于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充电插头的尾部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第一导电件部分容置于壳体后端的槽位内,第一导电件设有第一导电PIN针;还包括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架,支架与壳体的后端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支架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充电插口、第二导电件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PIN针,第二导电PIN针的接触端从支架中伸出并与第一导电PIN针接触导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避免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插拔充电线。

Description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子设备例如ipad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也使与之配套使用的保护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保护壳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支架的保护壳,另一种是不带支架的保护壳,而带支架的保护壳,一般没有充电线路,不能实现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平板电子设备需充电时,需要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外接充电线才行,这样需要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插拔充电线,使用不方便,而且多次插拔,容易损坏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使用方便,可避免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插拔充电线,使得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不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平板电子设备,所述壳体上设有充电插头,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充电插头的头部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用于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充电插头的尾部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壳体后端的槽位内,第一导电件设有第一导电PIN针;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支架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充电插口、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PIN针,所述第二导电PIN针的接触端从所述支架中伸出并与所述第一导电PIN针接触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内设有安装块,所述充电插头设置到所述安装块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所述安装块的靠近容置腔的一侧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PCB板,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内设有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二充电插口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安装位,所述充电插头设置到所述安装位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所述安装位中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排线,所述导电排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收容位,所述充电插头活动插接到所述收容位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所述收容位中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后端伸出,限位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靠近,另一端与所述收容位连通;所述限位通道内收容有导电排线,所述导电排线的一端从所述限位通道的一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另一端从所述限位通道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内壁设有用于收容电容笔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前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安装座、连接件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上端分别安装到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件的后端,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安装到所述安装座的后端,安装座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第一充电插口,底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PIN针的接触端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导电PIN针接触导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磁吸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磁吸连接;所述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第一磁吸组件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磁吸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为四个,所述四个第一磁吸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二磁吸组件的数量与第一磁吸组件的数量对应,每个第一磁吸组件对应一个第二磁吸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磁吸件,每个第一磁吸件对应一个第二磁吸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前端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孔位,所述多个第一磁吸件分别设置到所述多个安装孔位内;所述第一磁吸件的前端外周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安装孔位的前端内壁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抵接到对应的安装孔位的第二台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卡扣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卡扣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后端的扣位,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相扣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后轴套和前轴套,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装到所述后轴套的后端,所述前轴套的后端安装到所述后轴套的前端,所述前轴套的前端套设到所述安装座后端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法兰盘,所述前轴套的前端端部伸入到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并与所述法兰盘的法兰孔配合,所述安装座可相对所述前轴套左右转动,所述法兰盘可随着安装座一起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轴套的前端端部的外周安装有多个波珠,所述法兰孔的内壁设有多个沿法兰盘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多个波珠分别用于与所述多个定位槽配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轴套的后端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后轴套的前端端部设有轴向的收容腔,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后轴套的前端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收容腔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安装腔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所述安装部的远离前轴套的一端套设到所述转轴的外周,所述后轴套的前端端部在位于所述收容腔的上方、下方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分别与收容腔连通,所述安装部可相对所述后轴套在所述两个限位槽之间进行上下转动,所述转轴、前轴套可随着所述安装部一起转动,所述安装座可随着所述前轴套一起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后端具有插接位,所述立柱的下端插接到所述插接位内,立柱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插接位的底部设有插孔,所述连接块插接到所述插孔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到底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远离第一连接器的一端穿过所述立柱内部的第一通道、所述后轴套的第二通道并与设置到所述前轴套内部的导电滑环电连接,所述导电滑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平板电子设备,所述壳体上设有充电插头,壳体的内部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充电插头的头部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用于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充电插头的尾部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支架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充电插口、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磁耦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充电插头设置到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第一安装位中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PCB板,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内设有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二充电插口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安装座、连接件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上端分别安装到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件的后端,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安装到所述安装座的后端,安装座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充电插口,底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磁吸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磁吸连接;所述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第一磁吸组件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磁吸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卡扣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卡扣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后端的扣位,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相扣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需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时,将第一充电插口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通过充电插头实现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平板电子设备无需直接外接充电线即可实现充电,可避免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插拔充电线,使用方便,使得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不容易损坏,延长了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带支架的保护壳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带支架的保护壳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带支架的保护壳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是图5所示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支架的安装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支架的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支架的连接件的后轴套去掉两个盖子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支架的连接件的后轴套去掉两个盖子和转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5所示支架的立柱和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5所示支架的底座的仰视示意图;
图14是图5所示支架的底座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壳体的充电插头从收容位中拔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带支架的保护壳的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4是图22所示带支架的保护壳的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25、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10和支架80。壳体10的前端具有容置腔12用于容置平板电子设备,如ipad平板电脑,对平板电子设备起到保护作用。支架80与壳体10的后端连接,用于支撑壳体10。使用时通过支架80可实现将平板电子设备稳固的支撑在桌面等地,方便阅读、观看视频等,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使用方便。
请参照图1、图3、图5至图7,壳体10上设有充电插头24,壳体10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导电件22,充电插头24的头部242伸入到容置腔12内用于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充电插头24的尾部与第一导电件22电连接。壳体10后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与第一导电件22对应的槽位14,第一导电件22部分容置于壳体10后端的槽位14内,第一导电件22设有第一导电PIN针222。支架80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91(见图12),支架80的内部设有电路板92和第二导电件102,第一充电插口91、第二导电件102与电路板92电连接,第二导电件102设有第二导电PIN针1022,第二导电PIN针1022的接触端从支架80中伸出并与第一导电PIN针222接触导通。通过该种结构,第一充电插口91、电路板92、第二导电件102、第二导电PIN针1022、第一导电PIN针222、第一导电件22、充电插头24构成了完整的充电线路,可实现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平板电子设备放置到容置腔12内,并使充电插头24的头部242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然后将第一充电插口91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通过充电插头24实现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平板电子设备无需直接外接充电线即可实现充电,可避免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插拔充电线,使得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不容易损坏,延长了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容置腔12连通的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内设有安装块244,充电插头24设置到安装块244内,充电插头24的头部242从安装块244的靠近容置腔12的一侧伸出并伸入到容置腔12内。壳体10的内部设有PCB板26,充电插头24的尾部通过PCB板26与第一导电件2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头24的尾部与PCB板26之间、PCB板26和第一导电件22之间分别通过导电排线30实现电连接,导电排线30例如FPC软排线等等。
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内设有第二充电插口28,第二充电插口28与PCB板26电连接。通过设置的PCB板26和第二充电插口28,在平板电子设备需充电时,也可通过第二充电插口28外接充电线,来实现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可进一步避免在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上插拔充电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22、第二导电件102均为一金属板。第一导电件22、第二导电件102分别具有贯通孔,第一导电PIN针222设置到第一导电件22的贯通孔内,第二导电PIN针1022设置到第二导电件102的贯通孔内。
第一导电件22呈十字型,对应的,槽位14的形状与第一导电件22的形状相适配,也呈十字型。第一导电件22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与壳体10后端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度,两个部分设有两排第一导电PIN针222,第二导电件102与第一导电件22的其中一个部分对应,呈45度倾斜设置,如图7所示,第二导电件102设有一排第二导电PIN针1022,在实际使用时,将第一导电件22的两个部分的两排第一导电PIN针222分别与第二导电件102的第二导电PIN针1022接触,使得壳体10可沿横向或竖向连接到支架80。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PIN针222的数量为九个,第二导电PIN针1022的数量为五个,可以理解地,第一导电PIN针222、第二导电PIN针10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一导电件22的贯通孔的数量与第一导电PIN针222的数量对应,第二导电件102的贯通孔的数量与第二导电PIN针1022的数量对应。
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头24为TYPE-C公头,第一充电插口91、第二充电插口28均为TYPE-C母头,可以理解地,充电插头24、第一充电插口91、第二充电插口28的类型还可以是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容置腔1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内壁设有用于收容电容笔的收容槽122,收容槽122延伸至壳体10的前端。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0a、第一盖板10b和第二盖板10c,壳体本体10a的前端具有上述的容置腔12,第一盖板10b、第二盖板10c设置到壳体本体10a的后端。第一盖板10b和第二盖板10c呈并排设置。壳体本体10a的后端在对应第一盖板10b的位置具有安装腔10d,安装腔10d的底部设有供第一导电件22、两个导电排线30卡入的三个第一安装槽(图上未示出),从而对第一导电件22、两个导电排线30起到定位作用。壳体本体10a的后端在对应第二盖板10c的一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槽(图上未示出),PCB板26设置到第二安装槽内。其中用来安装第一导电件22的第一安装槽与容置腔12连通,容置腔12的底部设有挡片126,如图1所示,挡片126对用来安装第一导电件22的第一安装槽起到覆盖作用。可以理解地,也可以是,用来安装第一导电件22的第一安装槽位与容置腔12是不连通的,此时容置腔12的底部可以不设置挡片126。壳体本体10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容置腔12连通的第一安装位。第一盖板10b具有上述的槽位14。本实施例的挡片126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请参照图1、图2、图5至图7,支架80包括底座90、位于底座90上方的安装座100、立柱100和连接件130。立柱100的下端、上端分别安装到底座90的后端、连接件130的后端,连接件130的前端安装到安装座100的后端,安装座100的前端与壳体1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支架80如外出时,直接将壳体10从支架80上拆卸下来即可,携带、使用方便。底座90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91(见图12),底座90的内部设有电路板92,安装座100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导电件102,第二导电PIN针1022的接触端从安装座100的前端伸出并与第一导电PIN针222接触导通。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0的前端与壳体10的后端采用磁吸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拆装壳体10。具体的,安装座100的前端通过磁吸结构与壳体10的后端磁吸连接。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到安装座100前端的第一磁吸组件以及设置到壳体10内部的第二磁吸组件,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磁吸连接。
第一磁吸组件为四个,四个第一磁吸组件分别位于安装座100的前端的四个角上,第二磁吸组件的数量与第一磁吸组件的数量对应,也为四个。每个第一磁吸组件对应一个第二磁吸组件。第二导电件102位于四个第一磁吸组件之间,第一导电件22位于四个第二磁吸组件之间。四个第二磁吸组件分别与挡片126的四个角对应。
第一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吸件105,第二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磁吸件32,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第一磁吸件105分别对应一个第二磁吸件32。安装座100的前端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孔位104(见图7),多个第一磁吸件105分别设置到多个安装孔位104内。多个第二磁吸件32分别设置到壳体本体10a的安装腔10d的底部的多个第三安装槽(图上未示出)内,以对多个第二磁吸件32起到定位作用,该多个第三安装槽与容置腔12连通,挡片126对多个第三安装槽起到覆盖作用。可以理解地,也可以是,该多第三安装槽与容置腔12不连通。
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磁吸组件包括三个第一磁吸件105,对应的,每个第二磁吸组件包括三个第二磁吸件32。三个第一磁吸件105中,其中一个第一磁吸件105的磁极为N极,其余两个第一磁吸件105的磁极为S极,对应地,如图4所示,三个第二磁吸件32中,其中一个第二磁吸件32的磁极为S极,其余两个第二磁吸件32的磁极为N极。可以理解地,也可以是,三个第一磁吸件105的磁极相同,例如为N极,三个第二磁吸件32的磁极相同,例如为S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一磁吸件105、第二磁吸件32均为磁铁,第一磁吸件105、第二磁吸件3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结合图8所示,第一磁吸件105的前端外周形成有第一台阶1052,安装孔位104的前端内壁形成有第二台阶1042,第一台阶1052抵接到对应的安装孔位104的第二台阶1042,在将壳体10从支架80上拆卸下来时,可避免将第一磁吸件105带出。
进一步地,安装孔位104的内壁形成有沿安装孔位104的轴向延伸的凸棱1044,凸棱1044的设置可增加与第一磁吸件105之间的摩擦力,在将壳体10从支架80上拆卸下来时,可进一步避免将第一磁吸件105带出。凸棱104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凸棱1044均匀分布,可以理解地,凸棱104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座100的前端设有装饰片140,装饰片140具有供第二导电PIN针1022的接触端穿过的过孔1402,装饰片140对第一磁吸件105起到覆盖作用,同时起到装饰作用。
连接件130包括前轴套132和后轴套134。前轴套132的后端安装到后轴套134的前端,前轴套132的前端呈环状,前轴套132的前端套设到安装座100后端的安装孔107内,安装座100的内部设有法兰盘108,前轴套132的前端端部伸入到安装座100的内部并与法兰盘108的法兰孔1082配合,安装座100可相对前轴套132左右转动,法兰盘108可随着安装座100一起转动。通过安装座100的转动,可实现调整壳体10的左右方向上的角度,当使用者需要调整平板电子设备的左右方向上的角度时,通过转动安装座100即可实现调整角度,操作方便。
如图6和图7所示,前轴套132的前端端部的外周安装有多个波珠1322,法兰孔1082的内壁设有多个沿法兰盘108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槽1084,多个波珠1322分别用于与多个定位槽1084配合。通过该种结构,在安装座100相对前轴套132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当波珠1322与对应的定位槽1084配合时,可实现对安装座100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波珠132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波珠1322分别位于前轴套132的前端端部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定位槽1084的数量、位置与波珠1322的数量、位置对应,该位置的波珠1322和定位槽1084可将安装座100定位在横向状态或竖向状态,从而通过壳体10可实现将平板电子设备定位在横向状态或竖向状态。
结合图9至图11所示,前轴套132的后端安装到后轴套134的前端的具体方式为:前轴套132的后端形成有安装部1324,后轴套134的前端端部设有轴向的收容腔1342,安装部1324安装到收容腔1342内。后轴套134的前端内部设有安装腔1344,安装腔1344与收容腔1342呈十字交叉设置,安装腔1344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1346,安装部1324的远离前轴套132的一端呈环状并套设到转轴1346的外周,且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与转轴1346固定在一起。后轴套134的前端端部在位于收容腔1342的上方、下方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槽1348a、1348b,两个限位槽1348a、1348b分别与收容腔1342连通,安装部1324可相对后轴套134在两个限位槽1348a、1348b之间进行上下转动,转轴1346、前轴套132可随着安装部1324一起转动,安装座100可随着前轴套132一起转动。通过将安装部1324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可实现调整壳体10的角度,当使用者需要调整平板电子设备的上下方向上的角度时,通过转动前轴套1324即可实现调整角度,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348a与收容腔134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限位槽1348b与收容腔134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即安装部1324上下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20度,可以理解地,转动的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后轴套13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孔位,两个孔位与安装腔1344连通,两个孔位的设置,方便将转轴1346安装到安装腔1344,两个孔位内分别安装有两个盖子1350,结构紧凑,两个盖子1350可对转轴1346的两端起到限位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立柱110的上端安装到后轴套134的后端,具体的,后轴套134的后端底部具有安装位1341,立柱110的上端插接到安装位1341内并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固定到后轴套134,以实现将立柱110的上端安装到连接件130的后端。
结合图12所示,底座90的后端具有插接位93,立柱110的下端插接到插接位93内。立柱110的下端设有插装位,连接块112的一端插接到插装位内并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固定到立柱110的下端,从而实现将连接块112安装到立柱110的下端。插接位93的底部设有插孔932(见图7),连接块112插装到插孔932内并通过紧固件200例如螺钉等固定到底座90。
连接块112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器114(见图6),底座90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器94(见图7),第一连接器114与第二连接器94配合,第一连接器114电连接有导线,导线的远离第一连接器114的一端穿过立柱110内部的第一通道116(见图6和图7)、后轴套134的第二通道1349(见图7和图11)并与设置到前轴套132内部的导电滑环1325(见图6和图7)电连接,导电滑环1325与第二导电件105电连接,第二连接器94与电路板92电连接。
导电滑环1325采用定子和转子的结构,定子固定到前轴套132的内部并与导线的远离第一连接器114的一端电连接,转子与第二导电件102电连接,通过设置的导电滑环1325可确保将电流传递给第二导电件105。
如图11所示,后轴套134的第二通道1349与后轴套134的其中一个孔位呈正交设置,方便过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为TYPE-C带板母头,第二连接器94为TYPE-C带板公头,便于安装。
通过设置的连接块112、第一连接器114、第二连接器94,方便立柱110和底座90的组装,并能保证充电线路的完整性。在实际使用时,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可将立柱110与底座90分开,方便包装,可减小包装体积,减少占用空间,在使用者使用时,可自行组装立柱110和底座90,具体组装时,先将立柱110的下端插接到底座90的插接位93内,并使立柱110下端安装的连接块112插接到底座90的插孔932内,并将连接块112和底座90通过紧固件200例如螺钉连接在一起即可,组装方便。在将连接块112插接到底座90的插孔932内时,第一连接器114与第二连接器94配合,从而电流可经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传递给导线。
如图12和13所示,底座90的底端设有凹槽96,凹槽96的一侧内壁设有上述的第一充电插口91。充电线可收容在凹槽96内,组装立柱110和底座90时用来拧紧紧固件200例如螺钉的六角扳手210等辅助配件也可收容在凹槽96内,为了防止六角扳手210等掉落,如图14所示,在底座90的内部设有两个磁铁220,两个磁铁200位于凹槽96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角上,通过两个磁铁220将六角扳手210等吸住,从而可防止六角扳手210等掉落。
如图7所示,底座90的顶端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无线充电发射线圈95,无线充电发射线圈95与电路板92电连接,通过设置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95可实现对外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底座90的顶端设有装饰片150,装饰片150对无线充电发射线圈95起到覆盖作用,同时起到装饰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安装座100包括相互扣合的安装座本体100a和前盖100b。安装座本体100a的后端设有上述的安装孔107。法兰盘108通过紧固件等固定到安装座本体100a内的底部。第二导电件102设置到前盖100b后端的中间位置,前盖100b前端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上述的安装孔位104。前盖100b的前端设有上述的装饰片140。底座90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本体90a和上盖90b。底座本体90a的底端设有上述的凹槽96,上盖90b的顶端设有上述的安装孔并设有上述的装饰片150。上盖90b的后端具有上述的插接位93。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充电插头24的尾部通过导电排线30与第一导电件22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容置腔12连通的安装位,充电插头24设置到安装位内,充电插头24的头部242从安装位中伸出并伸入到容置腔12内。壳体10的内部设有导电排线30,导电排线30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22电连接,另一端与充电插头24的尾部电连接。
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收容槽122和笔套124,笔套124位于收容槽122的一端,电容笔可收容于收容槽122内,电容笔的笔头可插接到笔套124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0a和盖板10b。壳体本体10a的前端具有上述的容置腔12,盖板10b设置到壳体本体10a的后端。安装腔10d的底部设有供第一导电件22、导电排线30、第二磁吸件32、第一导电PIN针222卡入的第一安装槽10e、第二安装槽10f、第三安装槽10g、第四安装槽10h,从而可对第一导电件22、导电排线30、第二磁吸件32、第一导电PIN针222起到定位作用。壳体本体10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容置腔12连通的安装位。壳体本体10a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上述的收容槽122和笔套124。盖板10b具有上述的槽位14。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7至图18,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壳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容置腔12连通的收容位15,收容位15的形状与充电插头24的形状对应,充电插头24活动插接到收容位15内,充电插头24的头部242从收容位15中伸出并伸入到容置腔12内。壳体10的内部设有限位通道16,限位通道16部分从壳体10的后端伸出,限位通道16的一端与第一导电件22相靠近,另一端与收容位15连通。限位通道16内收容有导电排线30,导电排线30的一端从限位通道16的一端伸出并与第一导电件22电连接,另一端从限位通道16的另一端伸出并与充电插头24的尾部电连接。在实际应用时,当不需要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时,直接将充电插头24从收容位15中拔出即可,如图19所示,在需要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时,重新将充电插头24插接到收容位15内即可,使用方便。限位通道16的设置,可对导电排线30起到限位作用,方便插拔充电插头24。
进一步地,导电排线30呈伸缩状,方便插拔充电插头24。
本实施的限位通道16设置到壳体本体10a的安装腔10d的底部,限位通道16部分从盖板10b的通槽14a中伸出。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20和图21,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安装座100的前端与壳体10的后端采用卡扣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同样可达到方便拆装壳体10的效果。
具体的,安装座100的前端通过卡扣结构与壳体10的后端卡扣连接。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到安装座100前端的卡扣106以及设置到壳体10后端的扣位17,卡扣106与扣位17相扣合。
本实施例中,卡扣106为两个,两个卡扣106分别设置到安装座本体100a的前端的两侧,对应的,扣位17也为两个,壳体10的第一盖板10b设有安装板36,两个扣位17分别设置到安装板36的两侧,第一导电件22部分容置于安装板36的槽位14内,并位于两个扣位17之间。可以理解地,卡扣106、扣位17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22至图24,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架80和壳体10之间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实现电连接。
具体的,壳体10的内部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位于壳体10内部的中间位置并靠近壳体10的后端。PCB板26分别通过导电排线30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充电插头24的尾部电连接,从而实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与充电插头24的尾部之间的电连接。支架80的安装座100的内部设有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通过导电滑环1325、导线、第一连接器114、第二连接器94与电路板92电连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靠近安装座100的前端。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磁耦合连接。在实际应用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通过磁耦合方式传递电能给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从而通过充电插头24实现给平板电子设备充电。
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109设置到安装座100的前盖100b后端的线圈安装槽内,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设置到壳体本体100a的安装腔100d底部的线圈安装槽内。
本实施例的安装座100的前端与壳体10的后端也采用磁吸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通过导电排线30直接与充电插头24的尾部电连接,该种实施方式中,其壳体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中壳体10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25和图26,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安装座100的前端与壳体10的后端采用卡扣连接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具体的,安装座100的前端通过卡扣结构与壳体10的后端卡扣连接。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到安装座100的前端的卡扣106以及设置到壳体10后端的扣位17,卡扣106与扣位17相扣合。
本实施例中,卡扣106为两个,两个卡扣106分别设置到安装座本体100a的前端的两侧,对应的,扣位17也为两个,壳体10的第一盖板10b设有安装板36,两个扣位17分别设置到安装板36的两侧,无线充电接收线圈34与安装板36对应,并位于两个扣位17之间。可以理解地,卡扣106、扣位17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平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充电插头,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充电插头的头部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用于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充电插头的尾部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部分容置于所述壳体后端的槽位内,第一导电件设有第一导电PIN针;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支架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充电插口、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PIN针,所述第二导电PIN针的接触端从所述支架中伸出并与所述第一导电PIN针接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内设有安装块,所述充电插头设置到所述安装块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所述安装块的靠近容置腔的一侧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PCB板,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内设有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二充电插口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安装位,所述充电插头设置到所述安装位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所述安装位中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排线,所述导电排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收容位,所述充电插头活动插接到所述收容位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所述收容位中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部分从所述壳体的后端伸出,限位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相靠近,另一端与所述收容位连通;所述限位通道内收容有导电排线,所述导电排线的一端从所述限位通道的一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另一端从所述限位通道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内壁设有用于收容电容笔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安装座、连接件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上端分别安装到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件的后端,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安装到所述安装座的后端,安装座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第一充电插口,底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PIN针的接触端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伸出并与所述第一导电PIN针接触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磁吸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磁吸连接;所述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第一磁吸组件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磁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为四个,所述四个第一磁吸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二磁吸组件的数量与第一磁吸组件的数量对应,每个第一磁吸组件对应一个第二磁吸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多个第二磁吸件,每个第一磁吸件对应一个第二磁吸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孔位,所述多个第一磁吸件分别设置到所述多个安装孔位内;所述第一磁吸件的前端外周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安装孔位的前端内壁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抵接到对应的安装孔位的第二台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卡扣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卡扣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后端的扣位,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相扣合。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后轴套和前轴套,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装到所述后轴套的后端,所述前轴套的后端安装到所述后轴套的前端,所述前轴套的前端套设到所述安装座后端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法兰盘,所述前轴套的前端端部伸入到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并与所述法兰盘的法兰孔配合,所述安装座可相对所述前轴套左右转动,所述法兰盘可随着安装座一起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套的前端端部的外周安装有多个波珠,所述法兰孔的内壁设有多个沿法兰盘的轴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多个波珠分别用于与所述多个定位槽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套的后端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后轴套的前端端部设有轴向的收容腔,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后轴套的前端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收容腔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安装腔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所述安装部的远离前轴套的一端套设到所述转轴的外周,所述后轴套的前端端部在位于所述收容腔的上方、下方的位置分别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分别与收容腔连通,所述安装部可相对所述后轴套在所述两个限位槽之间进行上下转动,所述转轴、前轴套可随着所述安装部一起转动,所述安装座可随着所述前轴套一起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后端具有插接位,所述立柱的下端插接到所述插接位内,立柱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插接位的底部设有插孔,所述连接块插接到所述插孔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到底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远离第一连接器的一端穿过所述立柱内部的第一通道、所述后轴套的第二通道并与设置到所述前轴套内部的导电滑环电连接,所述导电滑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8.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容置腔用于容置平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充电插头,壳体的内部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充电插头的头部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用于与平板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配合,充电插头的尾部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充电插口,支架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充电插口、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磁耦合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安装位,所述充电插头设置到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充电插头的头部从第一安装位中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PCB板,所述充电插头的尾部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内设有第二充电插口,所述第二充电插口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安装座、连接件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上端分别安装到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件的后端,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安装到所述安装座的后端,安装座的前端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充电插口,底座的内部设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有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磁吸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磁吸连接;所述磁吸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第一磁吸组件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磁吸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带支架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前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卡扣连接;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到所述安装座前端的卡扣以及设置到所述壳体后端的扣位,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相扣合。
CN202123156443.4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Active CN216792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6443.4U CN21679279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6443.4U CN21679279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2790U true CN216792790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6443.4U Active CN21679279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2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2054B2 (en) Stan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7216645U (zh) 一种支架以及电子装置
CN216792790U (zh) 一种带支架的保护壳
CN218735363U (zh) 电源装置及接口定位结构
CN216794673U (zh) 一种带充电模组的保护壳
CN107800170B (zh) 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及显示器
CN214313799U (zh) 一种分离式连接头
CN202260049U (zh) 一种电源转接接头
CN215580486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1930299U (zh) 磁吸充电座及磁吸充电组件
CN208461486U (zh) 背夹电池
TWM614440U (zh) 具有磁吸定位功能的插頭式無線充電器
CN218940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移动电源组件
CN215258937U (zh) 支架
CN109687542B (zh)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13410700B (zh) 电源适配器
CN216930260U (zh) 耳机组件
CN218348306U (zh) 连接壳体及支架
CN220822670U (zh) 一种充电宝及保护套
CN112887867B (zh) 耳机组件
CN219419774U (zh) 一种防尘的usb无线充电插排
CN2188971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18569884U (zh) 充电器及支撑系统、充电器收纳系统、数据线收纳系统
CN221487394U (zh) 一种具有移动电源功能的充电座
CN220774866U (zh) 一种数码设备的外置附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