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1862U -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1862U
CN216791862U CN202123069337.2U CN202123069337U CN216791862U CN 216791862 U CN216791862 U CN 216791862U CN 202123069337 U CN202123069337 U CN 202123069337U CN 216791862 U CN216791862 U CN 21679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uture
detecting
clamping member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93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劭
赵凯华
李厚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Heng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Heng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Heng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Heng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93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1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缝合针与所述缝合线连接,其包括:轴部,所述轴部的两端通过座部件固定于底板,以及至少两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组件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与其他检测组件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不同;当通过缝合线向缝合针施加拉力时,使得所述拉力被施加于所述检测组件,并且当所述拉力能够驱动所述检测组件转动时,获得缝合针和缝合线之间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用缝合针与医用缝合线已被广泛使用,针与线的连接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专利CN205940835U一种带线医用缝合针针线连接力测试器,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针线连接强度测试器装置,但该装置对于不同的线型和针型需要调节相应的夹具及不同重量的配重砣,操作复杂。
基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操作方便的设备用于测定缝合针与缝合线的连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缝合针与所述缝合线连接,其包括:
轴部,所述轴部的两端通过座部件固定于底板,以及
至少两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组件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与其他检测组件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不同。当通过缝合线向缝合针施加拉力时,所述缝合针被所述检测组件所阻挡,以使得所述拉力被施加于所述检测组件,并且当所述拉力能够驱动所述检测组件转动时,获得缝合针和缝合线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并使得所述配重块的中心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间隔预设距离,以便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轴心线产生力矩。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不同的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轴心线所产生的力矩不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多个配重块沿所述轴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沿所述轴部的长度方向,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轴心线所产生的力矩逐渐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配重块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夹持缝合针。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夹针部件,并通过夹针部件将所述缝合针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夹针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并且所述夹针部件的一端形成有凹口,所述夹针部件的凹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缝合线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缝合针的直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夹针部件的凹口的开口端形成为圆角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夹针部件通过紧固元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通过将夹针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缝合线向夹针部件所施加的拉力具有不同的力臂。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夹针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配重块的重心与轴部的轴心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角度值小于5°的锐角。
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缝合针和缝合线连接强度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无需换配重,无需调节夹针部位间隙的大小,直接可以检测,便于人员操作。且覆盖了市面上所有缝合线型号,测定过程中对针线无破坏性。该装置可以用于缝合线及缝合针连接强度的评价,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该指标的评价。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夹针部件与固定部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 缝合针
20 缝合线
100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110 轴部
120 检测组件
121 配重块
1211 固定部
122 夹针部件
123 紧固元件
130 座部件
140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100,包括:轴部110和至少两个检测组件120。
其中,所述轴部110的两端通过座部件130固定于底板140,所述配重块121的重心与轴部110的轴心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角度值小于5°的锐角。
所述底板140可以形成为平板状,并且在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100使用时,所述底板140可以水平设置或者大致水平设置,或者使得所述底板140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或者大致水平设置。
此时,所述座部件130设置于所述底板140,所述轴部110的两端可以固定于所述座部件130,由此所述轴部110被固定。
所述检测组件1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110;以使得每个检测组件120均能够相对于所述轴部110产生各自的力矩,在这些力矩中,存在至少一个检测组件120相对于所述轴部110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与其他检测组件120相对于所述轴部110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不同。
当本公开的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所述缝合针10与所述缝合线20连接,当通过缝合线20向缝合针10施加拉力时,所述缝合针10被所述检测组件120所阻挡,以使得所述拉力被施加于所述检测组件120,并且当所述拉力能够驱动所述检测组件120转动时,获得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检测组件12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检测组件120包括:配重块121,所述配重块12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110,并使得所述配重块121的中心与所述轴部110的轴心线间隔预设距离,以便所述配重块121相对于所述轴心线产生力矩。
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配重块121所产生的力矩为通过配重块121的重力所形成的方向向下的力矩。
而且,不同的配重块121相对于所述轴心线所产生的力矩不相同;例如,每个配重块121的质量可以不相同,可以每个配重块121的重心位置可以不相同,以此使得每个配重块121产生不同的力矩。
本公开中,如图1所示,多个配重块121沿所述轴部1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沿所述轴部110的长度方向,配重块121相对于所述轴心线所产生的力矩逐渐增加。
本公开中,所述配重块121还包括固定部1211,所述固定部1211用于夹持缝合针10,当向所述缝合线20施加拉力时,所述拉力所产生的扭矩与所述配重块121所产生的扭矩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121一体成型,并使得整个配重块121形成为L型;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固定部1211也可以单独成型,并通过机械连接(例如焊接、通过紧固元件连接等)的方式,形成为所述配重块121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组件120还包括夹针部件122,并通过夹针部件122将所述缝合针10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11。
具体地,缝合针10可以直接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11,例如所述固定部1211上形成有容纳缝合针10和/或缝合线20的凹口,所述固定部1211的凹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缝合线20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缝合针10的直径;当将缝合针10直接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11时,可以将缝合线2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211的凹口内,通过缝合针10与固定部1211的一个表面接触,使得夹针部件122能够对缝合针10进行阻挡。
或者,直接将缝合针1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211的凹口内,并通过缝合针10与固定部1211的凹口的过盈配合,实现缝合针10的固定。
另一方面,所述缝合针10也可以间接固定于固定部1211,例如所述缝合针10通过夹针部件122间接固定于固定部1211,此时,所述固定部1211形成有凹槽,所述夹针部件122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夹针部件122的一端形成有凹口,所述夹针部件122的凹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缝合线20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缝合针10的直径。
以此,当对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的连接强度进行检测时,可以将缝合线20放置于所述夹针部件122的凹口内,并通过缝合针10与夹针部件122的一个表面接触,使得夹针部件122能够对缝合针10进行阻挡。
当然,所述缝合针10也可以被直接固定在所述夹针部件122的凹口内,此时直接将缝合针10设置于所述夹针部件122的凹口内即可,例如,所述夹针部件122的凹口的宽度形成为略小于缝合针10的直径,并通过缝合针10与夹针部件122的凹口的过盈配合,实现缝合针10的规定。
而且,不同的夹针部件122所形成凹口的宽度可以不相同,以使得不同的夹针部件122可以设置不同尺寸的缝合线。
为防止夹针部件122损坏缝合线20,所述夹针部件122的凹口的开口端形成为圆角状,以通过该圆角的设置,能够对缝合线20进行导向。
为实现夹针部件122的固定,本公开中,所述固定部1211的凹槽的一个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元件123可以为螺钉,螺钉被拧入至所述螺纹孔内,并使得所述螺钉与夹针部件122的接触,使得所述夹针部件122通过紧固元件123固定于所述固定部1211。
当然,所述夹针部件122也可以与所述固定部1211一体成型。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夹针部件与固定部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而且,如图4所示,通过所述紧固元件123,也可以使得所述夹针部件122位于不同的高度,即所述夹针部件122的下表面与固定部1211的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H可以被调节,由此,通过对夹针部件122的位置调节,所述缝合线20所施加的拉力可以具有不同的力臂。
当将所述轴部110与底板140相固定时,使得所述配重块121靠近所述轴部110的一端与底板140的表面具有一定的间隙,例如,所述间隙可以为1mm左右,当然,所述间隙可以被调整,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配重块121。
相应地,当所述配重块121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40的上表面接触时,会使得所述配重块121的重心与轴部110的轴心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角度值小于5°的锐角。
由此,本公开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能够适应于市面上所有缝合线型号;当不同型号的缝合线在检测时,可以选择与之对应的检测组件120,不需要更换配重块,不需要调节夹具,直接对缝合线进行检测,便于人员操作。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地,当不同的线径的缝合线与缝合针连接,针线连接强度不同,选择相应的检测组件120,此时,所述检测组件120所能检测的力可以由手持拉力计预先检测出,把检测样品缝合针10和缝合线20连接处卡在夹针部件122上的凹口内,固定部1211上设有凹槽,夹针部件122通过紧固元件紧固在固定部1211的凹槽内,沿着缝合线20方向水平施加一定的力,使配重块121抬起,针线不分离即符合标准,为合格品。
本公开能够解决针线连接强度指标评价的问题,即通过本公开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可以判定针线连接强度是否合格,但并不能测出针线连接强度具体数值。因此,本公开可以用于生产过程中检测,简单,易操作,且对针线无破坏性。通过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测定合格后的样品可以通过单纱强力机进行针线连接强度具体数值的检测,以便对其检测效果进行评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所述缝合针与所述缝合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部,所述轴部的两端通过座部件固定于底板,以及
至少两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组件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与其他检测组件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产生的扭矩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部,并使得所述配重块的中心与所述轴部的轴心线间隔预设距离,以便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轴心线产生力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轴心线所产生的力矩不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配重块沿所述轴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沿所述轴部的长度方向,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轴心线所产生的力矩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夹持缝合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夹针部件,并通过夹针部件将所述缝合针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夹针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并且所述夹针部件的一端形成有凹口,所述夹针部件的凹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缝合线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缝合针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针部件的凹口的开口端形成为圆角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针部件通过紧固元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夹针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不同位置,使得所述缝合线向夹针部件所施加的拉力具有不同的力臂。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针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重心与轴部的轴心线所确定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角度值小于5°的锐角。
CN202123069337.2U 2021-12-08 2021-12-08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79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337.2U CN216791862U (zh) 2021-12-08 2021-12-08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9337.2U CN216791862U (zh) 2021-12-08 2021-12-08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1862U true CN216791862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9337.2U Active CN216791862U (zh) 2021-12-08 2021-12-08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1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91862U (zh) 缝合针和缝合线的连接强度检测装置
CN208109602U (zh) 双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及原位微观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CN215262812U (zh) 一种测试夹具及柔性器件循环弯曲拉伸测试装置
CN203616327U (zh) 一种血栓弹力测量装置
CN216484891U (zh) 一种工业在线酸碱浓度检测用氢氧化钠浓度分析仪
CN214622126U (zh) 一种电源线弯折试验机
CN108427019A (zh) 用于电路板故障检测的治具
CN209728032U (zh) 一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用电压测量装置
CN208537294U (zh) 精轧螺纹钢筋拉伸夹持装置
CN213812125U (zh) 一种线包成品检测用手动测试架
CN21700762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蓄电池内阻测试装备
CN207020061U (zh) 一种灯头扭力测试仪
CN208187299U (zh) 锂离子电池卷芯的检验治具
CN113252094A (zh) 传感器性能检测的装置
CN213239724U (zh) 一种橡胶疲劳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CN206848366U (zh) 导电纱线的检测装置
CN219915988U (zh) 一种光纤跳线四向性检测用适配器
CN219368738U (zh) 一种竖向构件安装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9065108U (zh) 一种拉力检测机
CN219870683U (zh) 一种缝合线针线强度检测装置
CN216718029U (zh) 一种自适应闭环精确控制的电源线拉力、扭矩试验机
CN216082276U (zh) 一种带针医用缝合线的针线连接强度测试装置
CN218155903U (zh) 一种测量绞合线线径的治具
CN209841521U (zh) 导线测试设备
CN212608753U (zh) 一种高速弹力丝机的卷绕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