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5870U -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5870U
CN216775870U CN202220310610.1U CN202220310610U CN216775870U CN 216775870 U CN216775870 U CN 216775870U CN 202220310610 U CN202220310610 U CN 202220310610U CN 216775870 U CN216775870 U CN 216775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rod
bag
auxiliary supporting
fishing ta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106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全智
刘竹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eiheng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eiheng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eiheng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eiheng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106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5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5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5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包括包体机构的左侧面固定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一端贯穿把手机构的下端内部与缠绕杆缠绕连接;所述包体机构的右侧面通过活动轴与主支撑腿相连接;还包括:所述主支撑腿的左侧面内部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部放置有副支撑腿,并且副支撑腿的上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把手机构的上端通过固定带与包体机构相连接;所述把手机构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该带支脚的渔具包设置有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通过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的设置,便于提高包体机构放置的稳固性,同时通过将副支撑腿收纳到容置槽内,便于对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折叠放置,避免占用较大的空间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背景技术
渔具包是一种放置鱼竿和放置钓鱼用品的包具,现有市场上的渔具包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
现有的渔具包会带有支脚,通过支脚将渔具包倾斜放置,避免渔具包与地面接触而弄脏,但是现有的渔具包的支脚结构较为简单,大多通过杆件进行支撑,因此使得后期支撑的稳固性较低,使得渔具包倾斜放置的稳固性较差;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带支脚的渔具包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渔具包会带有支脚,通过支脚将渔具包倾斜放置,避免渔具包与地面接触而弄脏,但是现有的渔具包的支脚结构较为简单,大多通过杆件进行支撑,因此使得后期支撑的稳固性较低,使得渔具包倾斜放置的稳固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包括包体机构的左侧面固定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一端贯穿把手机构的下端内部与缠绕杆缠绕连接;
所述包体机构的右侧面通过活动轴与主支撑腿相连接;
还包括:
所述主支撑腿的左侧面内部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部放置有副支撑腿,并且副支撑腿的上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杆;
所述把手机构的上端通过固定带与包体机构相连接;
所述把手机构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并且放置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杆b。
优选的,所述把手机构的内部轴承连接有缠绕杆,且缠绕杆的前后两端均贯穿把手机构的前后两侧面,并且缠绕杆的后端外侧嵌套连接有扭力弹簧,且缠绕杆的前端外侧开设有定位槽b。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缠绕杆对一定长度的连接带缠绕收卷放置。
优选的,所述主支撑腿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滑槽,并且主支撑腿的后侧面内部开设有一排通孔。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插接杆a可穿过不同位置的通孔与定位槽a 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卡合滑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定位槽a,并且定位槽a的内部为螺纹状结构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接杆稳定的在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插接杆a,且插接杆a的一端与定位槽a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插接杆a对连接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插接杆b的下端与复位弹簧相连接,且插接杆b的上端与定位槽b卡合连接,并且插接杆b通过复位弹簧构成升降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插接杆b通过与定位槽b的卡合连接,便于对缠绕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副支撑腿可通过连接杆构成旋转结构,且副支撑腿与主支撑腿呈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副支撑腿很好的进行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支脚的渔具包,通过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的配合使用,增加了对渔具包支撑的稳固性,提高了渔具包放置的稳固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有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通过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的设置,便于提高包体机构放置的稳固性,同时通过将副支撑腿收纳到容置槽内,便于对主支撑腿和副支撑腿折叠放置,避免占用较大的空间位置;
(2)安装有缠绕杆,通过缠绕杆可对连接带缠绕放置,继而便于后期将连接带拉出,从而便于调节连接带和把手机构整体的长度,以便于使用者手提、背着或是挎着,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撑腿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撑腿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杆a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机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机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接杆b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体机构;2、连接带;3、把手机构;4、主支撑腿;5、副支撑腿;6、连接杆;7、容置槽;8、通孔;9、滑槽;10、插接杆a;11、定位槽a;12、缠绕杆;13、扭力弹簧;14、复位弹簧;15、插接杆b;16、放置槽;17、定位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包括包体机构1的左侧面固定有连接带2,且连接带2的一端贯穿把手机构3的下端内部与缠绕杆12缠绕连接,如附图1所示,将整个包体机构1通过连接带2和把手机构3拎到工作区域内;
把手机构3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6,且放置槽16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4,并且放置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杆b15,插接杆b15的下端与复位弹簧14相连接,且插接杆b15的上端与定位槽b17卡合连接,并且插接杆b15通过复位弹簧14构成升降结构,当需要背着整个包体机构1时,这时如附图1和附图5-7所示,先将插接杆b15拉动,使得插接杆b15与定位槽b17分离,这时插接杆b15在放置槽16内对复位弹簧14挤压,使得复位弹簧14蓄力,然后插接杆b15与定位槽b17分离后,缠绕杆12在扭力弹簧 13蓄力的作用下自动旋转,继而使得缠绕杆12外侧缠绕连接的连接带2可被拉出,因此增大了连接带2和把手机构3的整体长度,然后便可通过连接带2 和把手机构3将包体机构1背着了,便于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把手机构3 的内部轴承连接有缠绕杆12,且缠绕杆12的前后两端均贯穿把手机构3的前后两侧面,并且缠绕杆12的后端外侧嵌套连接有扭力弹簧13,且缠绕杆12 的前端外侧开设有定位槽b17;
包体机构1的右侧面通过活动轴与主支撑腿4相连接;还包括:
主支撑腿4的左侧面内部开设有容置槽7,且容置槽7的内部放置有副支撑腿5,并且副支撑腿5的上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杆6,当移动到工作区域后,如附图1-4所示,先将主支撑腿4通过顶端的活动轴进行旋转,然后将主支撑腿4的底端与地面接触,接着再将副支撑腿5在连接杆6的外侧进行转动,使得副支撑腿5从容置槽7内出来;
把手机构3的上端通过固定带与包体机构1相连接;主支撑腿4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滑槽9,并且主支撑腿4的后侧面内部开设有一排通孔8,滑槽 9的内部卡合滑动连接有连接杆6的一端,且连接杆6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定位槽a11,并且定位槽a11的内部为螺纹状结构设置,通孔8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插接杆a10,且插接杆a10的一端与定位槽a11螺纹连接,然后再将插接杆a10向外旋转,使得插接杆a10与定位槽a11分离,接着将副支撑腿5和连接杆6向下拉动,这时连接杆6的一端在滑槽9内滑动,当副支撑腿5 的底端与地面接触时,停止副支撑腿5的拉出,然后再将插接杆a10插入到对应位置的通孔8内进行旋转,使得插接杆a10一边旋转一边进入到定位槽 a11内,从而使得插接杆a10对副支撑腿5和连接杆6进行固定,然后通过主支撑腿4和副支撑腿5的配合,可提高了包体机构1倾斜放置的稳固性,便于包体机构1很好的进行使用,副支撑腿5可通过连接杆6构成旋转结构,且副支撑腿5与主支撑腿4呈一一对应设置。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支脚的渔具包时,首先,当需要背着整个包体机构1时,先将插接杆b15拉动,缠绕杆12在扭力弹簧13蓄力的作用下自动旋转,继而使得缠绕杆12外侧缠绕连接的连接带2可被拉出,然后便可通过连接带2和把手机构3将包体机构1背着了;
先将主支撑腿4通过顶端的活动轴进行旋转,接着再将副支撑腿5在连接杆6的外侧进行转动,然后再将插接杆a10向外旋转,接着将副支撑腿5 和连接杆6向下拉动,当副支撑腿5的底端与地面接触时,停止副支撑腿5 的拉出,然后再将插接杆a10插入到对应位置的通孔8内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插接杆a10对副支撑腿5和连接杆6进行固定,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包括包体机构(1)的左侧面固定有连接带(2),且连接带(2)的一端贯穿把手机构(3)的下端内部与缠绕杆(12)缠绕连接;
所述包体机构(1)的右侧面通过活动轴与主支撑腿(4)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支撑腿(4)的左侧面内部开设有容置槽(7),且容置槽(7)的内部放置有副支撑腿(5),并且副支撑腿(5)的上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杆(6);
所述把手机构(3)的上端通过固定带与包体机构(1)相连接;
所述把手机构(3)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6),且放置槽(16)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4),并且放置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杆b(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机构(3)的内部轴承连接有缠绕杆(12),且缠绕杆(12)的前后两端均贯穿把手机构(3)的前后两侧面,并且缠绕杆(12)的后端外侧嵌套连接有扭力弹簧(13),且缠绕杆(12)的前端外侧开设有定位槽b(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腿(4)的前侧面内部开设有滑槽(9),并且主支撑腿(4)的后侧面内部开设有一排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的内部卡合滑动连接有连接杆(6)的一端,且连接杆(6)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定位槽a(11),并且定位槽a(11)的内部为螺纹状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插接杆a(10),且插接杆a(10)的一端与定位槽a(1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b(15)的下端与复位弹簧(14)相连接,且插接杆b(15)的上端与定位槽b(17)卡合连接,并且插接杆b(15)通过复位弹簧(14)构成升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腿(5)可通过连接杆(6)构成旋转结构,且副支撑腿(5)与主支撑腿(4)呈一一对应设置。
CN202220310610.1U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Active CN216775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0610.1U CN216775870U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0610.1U CN216775870U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5870U true CN216775870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10610.1U Active CN216775870U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5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75870U (zh) 一种带支脚的渔具包
CN210950564U (zh) 一种林业测绘仪固定支架装置
CN212036762U (zh) 一种学生专用连体型桌椅
CN215738292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衣架
CN210219193U (zh) 一种工程测绘用辅助装置
CN212593881U (zh) 一种跆拳道训练沙袋装置
CN213301231U (zh) 一种工程造价预算用测量装置
CN217261819U (zh) 一种提拉握把强度高的环保纸袋
CN209733123U (zh) 一种带羊角堵头的美术画架
CN220290426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多功能展示板
CN216154479U (zh) 便于取用的轮胎保护链放置架
CN215076330U (zh) 一种新型双夹式三脚油画架
CN215369015U (zh) 一种输电线路角钢塔休息平台
CN213562543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塑料工具箱
CN214189151U (zh)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折叠式绘画架
CN216053817U (zh) 一种旗杆可伸缩的旗帜
CN214525678U (zh) 一种抗压承重的铁箱体结构
CN220379386U (zh) 一种折叠式拍摄支架
CN213785959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办公桌
CN211154585U (zh) 一种调整式箱柜旋转机构
CN219138525U (zh) 一种移动方便的支架游泳池
CN218852186U (zh) 一种具有抗污渍茶几天然石面板
CN212817945U (zh) 一种改进优化型球内胆缠纱装置
CN219828695U (zh) 一种露营灯
CN220255456U (zh) 一种用于钓台的连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