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6598U -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6598U
CN216766598U CN202123439905.3U CN202123439905U CN216766598U CN 216766598 U CN216766598 U CN 216766598U CN 202123439905 U CN202123439905 U CN 202123439905U CN 216766598 U CN216766598 U CN 216766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anel
supporting
delta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99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绍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ongchong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ongchong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ongchong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ongchong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99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6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6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6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且与底板平行的面板,底板和面板之间连接有同时垂直于底板和面板的支撑件,支撑件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件阵列于底板和面板之间,且支撑件呈往复弯折结构。本申请中,通过在底板和面板之间设置立式支撑的支撑件,使得支撑件加工难度降低并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且支撑件能够对底板和面板提供良好的连接和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饰结构加工难度大且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用于装饰的装饰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具有夹层芯结构的复合板,其结构一般包括面板、底板和位于面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撑结构,由于复合板具有平整度高、质地轻以及隔热隔音等优点,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装饰结构中。
现有的复合板中,位于中部的支撑结构形式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包括瓦楞支撑结构以及蜂窝支撑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10969343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瓦楞板,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第一铝合金层、第一瓦楞芯层、第二铝合金层、第二瓦楞芯层和第三铝合金层;其中,第一瓦楞芯层与第二瓦楞芯层交错设置,采用此结构的复合板,能够补强瓦楞板的性能强度,减少各向异性等。又如公开号为CN10228701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铝蜂窝保温复合板,有面板和底板,在面板和底板之间复合有铝蜂窝芯,具有与铝蜂窝板相同的质轻、强度高、刚度大、保温、隔音、减震、阻燃等特点。
虽然现有的复合板结构均具有轻质、高强度以及隔音保温等优点,但是发明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复合板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无论是瓦楞支撑结构的复合板还是蜂窝支撑结构的复合板,在加工时,由于支撑结构与面板和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造成将支撑结构复合于底板和面板上时,支撑结构与底板和面板的连接强度较低,复合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撕裂等问题;另外,由于目前的支撑结构中,支撑结构的宽度与底板和面板的宽度相等,而支撑结构的长度较长,这就使得在支撑结构上加工出蜂窝结构或者瓦楞结构的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且不易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以解决现有装饰结构加工难度大且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且与底板平行的面板,底板和面板之间连接有同时垂直于底板和面板的支撑件,支撑件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件阵列于底板和面板之间,且支撑件呈往复弯折结构。
本方案的原理是:实际应用时,支撑件是同时垂直于底板和面板的,由实际产品可知,装饰结构中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是远小于底板(或者面板)的长度或者宽度的,因此在生产本申请中的装饰结构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蜂窝支撑结构或者瓦楞支撑结构,本申请的支撑件宽度(此处支撑件的宽度是指支撑件位于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大小)大幅度减小,且若干支撑件是阵列于底板和面板之间,相邻支撑件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因此可以方便且快速地将支撑件布置于底板和面板之间,以便高效地实现连续性生产,从而进行全自动化生产;同时,由于支撑件呈往复弯折结构,使得支撑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面板和底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的复合面积较大,以使装饰结构具有较强的抗撕裂性能。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有效降低生产加工难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的面积较大,在支撑结构上加工瓦楞结构或者蜂窝结构时加工难度较大的情况。本申请中将现有技术中一整块支撑结构分为若干支撑件,且支撑件是阵列于底板和面板之间,使得支撑件的面积大幅度减小,从而方便快速地加工出支撑件并方便地将支撑件布置于底板和面板之间,从而降低装饰结构的加工难度。
2.有效提升装饰结构的整体强度:现有技术中,无论是蜂窝支撑结构还是瓦楞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位于底板和面板之间的支撑面均为倾斜面结构,而装饰结构在受到外力时一般是沿着垂直于底板和面板方向,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在受力时容易因受力而发生局部形变。本申请中,由于支撑件是垂直地设置于底板和面板之间,即支撑件的设置方向是平行于底板和面板的受力方向,因此支撑件能够对底板和面板起到更有效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装饰结构的强度;而且本申请中,由于支撑件是呈往复弯折结构,往复弯折结构易于加工,且通过设置往复弯折结构,可以有效增大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的复合面积增大,提升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的连接强度和抗撕裂性能。
3.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复合板时,很多加工步骤都需要人工完成,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本申请中,由于支撑件是同时垂直于底板和面板,因此在进行复合而添加复合的连接材料时,可以方便地在支撑件的两端添加复合连接材料,从而使得整个加工过程可以自动完成,有利于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
4.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利用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的面积较大,而支撑结构的加工原料一般为固定尺寸大小,因此在加工中由于生产装饰结构的长度变化,容易造成支撑结构的材料浪费。本申请中,将现有整块的支撑结构改为若干阵列设置的支撑件,使得每个支撑件的宽度减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将固定尺寸大小的支撑结构原料分切呈若干支撑件,从而有效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往复弯折结构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波浪形、W型或者U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本方案中,通过将支撑板设置成锯齿形、波浪形、W型或者U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此处锯齿形、波浪形、W型或者U型是指往复弯折结构中往复弯折重复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使得同一支撑板上可以设置成相同往复弯折结构,相邻支撑板之间的往复弯折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同时还可以在同一支撑板上同时成型多种往复弯折结构,从而在装饰结构不同的使用场景等下,在同一支撑板不同位置设置不同形状的往复弯折结构,从而使得支撑板在装饰结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强度区域,综合控制生产成本以及结构强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部,加强部上设有与底板或者面板正对的接触面。
本方案中,通过在支撑件的两端设置加强部,并在加强部上设置接触面,一方面可以提升支撑件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撑件能够对底板和面板起到更加稳定的支撑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加强部,使得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的复合强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触面上设有容纳部。
本方案中,通过在接触面上设置容纳部,从而在向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之间添加复合连接材料时,利用容纳部的容纳性,使得复合连接材料能够方便、快速且充分地复合于支撑件与底板和面板之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相邻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L,支撑板往复弯折结构的波距为H,其中H:L=1:(0.5~2)。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相邻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用于往复弯折结构中波距的尺寸关系,使得支撑板能够对底板和面板起到良好的连接支撑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支撑板的用材,节约生产成本。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为D,面板的厚度为δ1,底板的厚度为δ2,其中D=(δ1+δ2)×1.4。
本方案中,将支撑板的宽度大小与面板以及底板的厚度形成比例关系,从而使得底板与面板之间的距离(忽略复合连接材料的厚度,即支撑板的宽度大小)与底板和面板的厚度综合形成对应关系,从而使得装饰结构整体的强度高且耗材少。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δ3,其中δ1≥δ3≥δ2。
对于普通装饰结构,将底板、面板和支撑板的厚度关系设置为δ1≥δ3≥δ2,面板的厚度最大,支撑板次之,底板的厚度最小,使得装饰结构具有较高强度的面板结构,使用过程中面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冲击,使用起来装饰结构的面板不易损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δ3,其中δ3≥δ1≥δ2。
本方案中,将底板、面板和支撑板的厚度关系设置为δ3≥δ1≥δ2,使得支撑板的厚度最大,从而使得支撑板可以对底板和面板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从而使得装饰结构可以用于承重等重载场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面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多层夹板,底板与夹板之间、夹板与夹板之间以及夹板与面板之间均设有支撑件。
本方案中,当装饰结构的整体厚度较大时,可以设置多层支撑板,并在上下层支撑板之间设置夹层板,从而使得支撑板的宽度处于合适大小,以便整个装饰结构的结构稳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加强筋。
本方案中,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加强筋,使得支撑板的强度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支撑板能够对底板和面板起到更加稳定的支撑和连接,有效提升装饰结构的强度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的支撑板的纵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的支撑板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面板2、支撑板3、加强筋4、轧制端5、接触面6、容纳槽7。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上方且与底板1平行的面板2,底板1和面板2之间连接有同时垂直于底板1和面板2的支撑件,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支撑板3,支撑板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支撑板3沿着水平方向阵列于底板1和面板2之间。
结合图1和图2,支撑板3呈往复弯折结构,其往复弯折结构的横截面呈齿形、波浪形、W型或者U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图2中示出了支撑板3呈波浪形的结构示意,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条支撑板3上的往复弯折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以外的其他实施例中,同一条支撑板3上的往复弯折结构可以是上述形状的组合,例如同一条支撑板3上,位于中间位置的往复弯折结构呈波浪形,而位于支撑板3前后两端处的往复弯折结构呈W型,从而使支撑板3前后两端的往复弯折结构更加的密实,支撑板3的两端能够对底板1和面板2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相邻支撑板3的往复弯折结构是相同的,在本实施例以外的其他实施例中,相邻支撑板3的往复弯折结构可以是上述形状的组合,且相邻多个支撑板3中具有相同往复弯折结构的支撑板3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例如六条支撑板3中,可以包括三条齿形结构的支撑板3(用A表示)和三条波浪形结构的支撑板3(用B表示),五条支撑板3的排布方式可以是AAABBB,也可以是AABABB,还可以是AABBBA,这些都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此处不再赘述其他组合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相邻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为L,支撑板3往复弯折结构的波距为H,其中H:L=(0.5~2),优选H:L=1:1,使得相邻支撑板3对应的波峰之间以及同一支撑板3上的相邻波峰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的受力结构,从而使得支撑板3能够对底板1和面板2起到稳定支撑连接作用。结合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面板2的厚度为δ1,底板1的厚度为δ2,支撑板3的厚度为δ3,支撑板3的宽度为D(此处支撑板3的宽度即指位于底板1和面板2之间支撑板3的尺寸大小),其中D=(δ1+δ2)×1.4,且δ1≥δ3≥δ2,优选δ1:δ3:δ2=1:1.2:1.4,使得面板2的厚度最大,以使得面板2能够承受相对较强的冲击,且本实施例中装饰结构的整体厚度(即底板1的底面距离面板2的顶面的距离)范围为7~400mm。
如图2所示,支撑板3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生产制作支撑板3的结构时,可采用辊压机一次性将支撑板3辊压成型,同时通过设置凸轮结构,将加强筋4一次性辊压成型,此处不再赘述其具体成型过程。
本实施例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由于支撑板3是垂直地位于底板1和面板2之间,当使用本实施例的装饰结构时,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受到外力的方向平行,因此支撑板3能够对底板1和面板2起到稳定支撑连接作用,使得整个装饰结构的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在将支撑板3复合于底板1和面板2之间时,只需在支撑板3的顶端端面以及底端端面涂刷复合连接材料,然后将支撑板3依次布置阵列于底板1和面板2之间,即可使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快速且方便地成型,生产加工的工序十分简单且高效,能够方便地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有效提升装饰结构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部,加强部上设有与底板1或者面板2正对的接触面6,本实施例中,加强部包括一体成型于支撑板3顶端和底端的轧制端5,接触面6设置于轧制端5的顶部以及底部,使得支撑板3的纵剖面呈工字型。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轧制端5以及轧制端5上的接触面6,使得支撑板3整体呈工字钢结构,从而使得支撑板3相比于竖直板状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当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复合时,由于接触面6与底板1的顶面或者面板2的底面呈面接触状态,使得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的接触面6积增大,从而使得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复合后的连接强度更大,使得装饰结构的稳定性更强。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接触面6上设置有容纳部,本实施例中,容纳部包括开设于接触面6上的容纳槽7,容纳槽7沿着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容纳槽7的两端未贯穿支撑板3的两端,以便容纳槽7具有良好的容纳防流失效果,具体的,可以在一体成型轧制端5时同时一体成型容纳槽7。在本实施例以外的其他实施例中,容纳槽7的数量可以是多条,同时也可以将容纳部设置为网格状结构或者其他形状,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容纳部,在将支撑板3复合于底板1和面板2之间时,可以使得复合连接材料能够更加方便地布置到接触面6上,并通过容纳部的容纳作用,使得复合连接材料能够稳定地位于容纳部内,从而在后续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复合过程中稳定且快速地实现复合。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面板2、底板1和支撑板3的厚度关系为δ3≥δ1≥δ2,优选δ3:δ1:δ2=1:1.2:1.4。本实施例中,将支撑板3的厚度设置的最大,从而使得支撑板3的强度最高,当支撑板3与底板1和面板2复合后,支撑板3能够对面板2起到高强度的支撑,从而使得装饰结构可以用于承重等重载场合。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和面板2之间设置有多层相互平行的夹板,底板1与夹板之间、上下相邻夹板之间、夹板和面板2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板3,以便在生产厚度较大的装饰结构时,能够在底板1和面板2之间设置多层支撑板3,既能保证生产的产品厚度达到要求,又能使支撑板3的宽度在设定的范围内,确保支撑板3能够对底板1和面板2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且与底板平行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连接有同时垂直于底板和面板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件阵列于底板和面板之间,且支撑件呈往复弯折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往复弯折结构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波浪形、W型或者U型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部,加强部上设有与底板或者面板正对的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上设有容纳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L,支撑板往复弯折结构的波距为H,其中H:L=1:(0.5~2)。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为D,面板的厚度为δ1,底板的厚度为δ2,其中D=(δ1+δ2)×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δ3,其中δ1≥δ3≥δ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δ3,其中δ3≥δ1≥δ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多层夹板,底板与夹板之间、相邻夹板与夹板之间以及夹板与面板之间均设有支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加强筋。
CN202123439905.3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Active CN216766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9905.3U CN216766598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9905.3U CN216766598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6598U true CN216766598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9905.3U Active CN216766598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65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013A (zh) * 2021-12-31 2022-03-04 重庆东憧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支撑装饰结构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013A (zh) * 2021-12-31 2022-03-04 重庆东憧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支撑装饰结构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66598U (zh)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CN211499300U (zh) 一种震后可更换的开缝波纹钢板剪力墙
CN201810971U (zh) 一种波浪腹板h型钢
CN114150827A (zh) 一种立式支撑的装饰结构
CN110654072A (zh) 一种剪切加强型蜂窝板
CN101922231A (zh) 简约型承力式模板桁架
CN110905123A (zh) 一种钢木组合箱形梁
CN202509667U (zh) 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12593659A (zh) 一种采用型钢增强的工程竹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7099274U (zh) 一种多功能装饰结构
CN113685715B (zh) 一种点阵芯子结构及其采用的切割嵌锁制备方法
CN206048913U (zh) 正交卡芯金属蜂窝板
CN101906871A (zh) 简易型承力式模板桁架
CN212336578U (zh) 一种便于组合拼装的建筑装饰板
CN212957081U (zh) 一种设置有薄壁轻钢墙板的墙体结构
CN212773158U (zh) 一种节能梁中骨架及节能梁
CN209956099U (zh) 一种高强度可模块化设计复合材料车厢底板
CN210976164U (zh) 冷弯薄壁型钢剪力墙
CN201747061U (zh) 楼板中的简易型模板构件
CN209780039U (zh) 钢木组合柱
CN203821826U (zh) 铝合金建筑模板
CN210556230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仓储货架用双面托盘
CN112502340A (zh) 一种楼承板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4995171U (zh) 波纹板及复合板
CN220031383U (zh) 一种三层全柚木交叉结构的新型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