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4434U -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4434U
CN216764434U CN202122876938.8U CN202122876938U CN216764434U CN 216764434 U CN216764434 U CN 216764434U CN 202122876938 U CN202122876938 U CN 202122876938U CN 216764434 U CN216764434 U CN 216764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zone
pipe
supply system
venturi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769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蓓蓓
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nda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769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4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4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4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设备和水箱,自来水进水管并联有增压泵和文丘里射流器组成的支路模块,所述增压泵和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连接并通过穿孔管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用于将来自臭氧发生设备的臭氧与自来水混合后形成臭氧水,臭氧水进入自来水进水管与自来水混合后通过穿孔管进入水箱,所述水箱通过供水泵和用户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臭氧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后,直接或利用反应中生成的大量羟基自由基及新生态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用于水中有机物,并进入细菌的细胞内氧化胞内有机物,从而达到杀菌消毒,净水水质的目的。
但是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采用常规的臭氧投加设备无法保证水中臭氧的浓度,逃逸臭氧气体浓度大,臭氧利用率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杀菌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臭氧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设备和水箱,自来水进水管并联有增压泵和文丘里射流器组成的支路模块,所述增压泵和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连接并通过穿孔管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用于将来自臭氧发生设备的臭氧与自来水混合后形成臭氧水,臭氧水进入自来水进水管与自来水混合后通过穿孔管进入水箱,所述水箱通过供水泵和用户端连接。
所述支路模块与自来水进水管并联的管路段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用于调节自来水进水管的过水量和压力。
所述控制阀门为球阀、蝶阀或减压阀。
所述文丘里射流器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用于将来自文丘里射流器的臭氧水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自来水进行混合。
所述管道混合器为静态挡板式混合器、孔板式混合器或三通式混合器。
所述穿孔管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为3-5mm。
所述穿孔管上每隔固定间距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孔径为3mm的第二圆孔。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供水的水箱作为反应装置,通过文丘里射流器、管道混合器、穿孔管进行组合实现臭氧和自来水的有效混合,减少专用的氧化反应塔,简单易行;二是利用率高,通过文丘里射流器、管道混合器、穿孔管的结构设计,进一步增强臭氧与自来水的接触,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浓度,更有利于消毒杀菌效果;三是节能降耗,通过支路模块和自来水进水管的结合,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示:1、臭氧发生设备,2、增压泵,3、文丘里射流器,4、控制阀门,5、管道混合器,6、水箱,7、穿孔管,8、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请参阅图1,包括臭氧发生设备1、增压泵2、文丘里射流器3、控制阀门4、管道混合器5、水箱6、穿孔管7和供水泵8。
进一步地,自来水进水管并联有增压泵2和文丘里射流器3组成的支路模块,所述增压泵2和文丘里射流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文丘里射流器3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连接并通过穿孔管7延伸至水箱6内部,本实施方式通过增压泵2提升自来水的压力,利用文丘里射流器3产生的压差将臭氧气体吸入管道中,并利用高速水流将臭氧气体粉碎,形成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反应。所述穿孔管7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为3-5mm;所述穿孔管7上每隔固定间距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孔径为3mm的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进一步促进了臭氧和自来水的混合;所述文丘里射流器3用于将来自臭氧发生设备1的臭氧与自来水混合后形成臭氧水,臭氧水进入自来水进水管与自来水混合后通过穿孔管7进入水箱6,所述水箱6通过供水泵8和用户端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支路模块采用的气水比为1:1~1.5:1。
进一步地,所述支路模块与自来水进水管并联的管路段设置有控制阀门4,所述控制阀门4用于调节自来水进水管的过水量和压力,能够有效的调整吸气量,直到文丘里射流器3达到较好的吸气效果。所述控制阀门4为球阀、蝶阀或减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文丘里射流器3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连接处(也可在文丘里射流器3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连接处的之后、且位于水箱6之前)设置有管道混合器5,所述管道混合器5用于将来自文丘里射流器3的臭氧水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自来水进一步进行混合,以加强臭氧与自来水的接触反应时间,进一步进行混合后的水通过穿孔管7进入水箱6。所述管道混合器5为静态挡板式混合器、孔板式混合器或三通式混合器。
本实施方式的臭氧投加的原理如下:
A)通过文丘里射流器3将臭氧带入水中,并进行初步混合;
B)通过管道混合器5加强混合效果,提高臭氧在水中的浓度;
C)通过穿孔管7将气水混合体分布在水箱6中,提高臭氧与自来水水的有效接触时间。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针对某办公区处理量为12m3/h,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臭氧发生设备1的臭氧发生量为50g/H,气体流量为0.6m3/h,支路模块采用流量为3m3/h、扬程为20m的增压泵2,采用DN25的文丘里射流器3可满足需求。自来水进水管采用流量9m3/h进行设计,选用DN50的蝶阀作为控制阀门4,管道混合器5采用DN65的静态挡板式混合器,水箱6的体积为3m3,高度为2m,采用DN25的穿孔管7,穿孔管7上每隔0.5m排布一根曝气管,曝气管上每米设置10个孔径为3mm的小孔,小孔采用斜下45°进行钻孔,小孔在曝气管上左右两侧均匀分布,净化后的水通过供水泵8供给不同楼宇用户饮用。
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并检测水质,详细检测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本实施方式臭氧利用率高,未有明显的臭氧气体逃逸产生臭味,臭氧可有效地去除各种细菌、病毒,在杀菌消毒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有效保证了直饮水的质量。
表1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的直饮水检测结果分析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菌落总数 CFU/ml <10
总大肠菌群 每100ml中数量 0
COD<sub>Mn</sub> mg/L <2
臭氧 mg/L ≥0.01
色度 <5
臭和味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设备(1)和水箱(6),自来水进水管并联有增压泵(2)和文丘里射流器(3)组成的支路模块,所述增压泵(2)和文丘里射流器(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文丘里射流器(3)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连接并通过穿孔管(7)延伸至水箱(6)内部,所述文丘里射流器(3)用于将来自臭氧发生设备(1)的臭氧与自来水混合后形成臭氧水,臭氧水进入自来水进水管与自来水混合后通过穿孔管(7)进入水箱(6),所述水箱(6)通过供水泵(8)和用户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模块与自来水进水管并联的管路段设置有控制阀门(4),所述控制阀门(4)用于调节自来水进水管的过水量和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4)为球阀、蝶阀或减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射流器(3)的出水端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管道混合器(5),所述管道混合器(5)用于将来自文丘里射流器(3)的臭氧水和自来水进水管的自来水进行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5)为静态挡板式混合器、孔板式混合器或三通式混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7)开设有若干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7)上每隔固定间距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孔径为3mm的第二圆孔。
CN202122876938.8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Active CN216764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6938.8U CN216764434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76938.8U CN216764434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4434U true CN216764434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76938.8U Active CN216764434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4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3694B (zh) 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内循环臭氧接触反应塔
CN101070216A (zh) 一体式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14400168U (zh) 一种地上式集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4310663B (zh) 一种羟基自由基强氧化处理高藻水的组合系统
CN103043869B (zh) 一种利用自动回流反应器的资源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3613229A (zh) 强化电化学耦合催化氧化装置及工艺
CN216764434U (zh) 一种管道直饮水供水系统
CN111170577B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一体化设备
CN205892959U (zh) 一种组合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4781274U (zh) 一种臭氧紫外联合氧化消毒装置
CN213556340U (zh) 一种工业窑炉尾气除臭装置
CN101993147A (zh) 涡流固定微生物曝气池
CN214781329U (zh) 微纳米mbbr小型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393863U (zh) 一种养殖废水臭氧处理设备
CN203440190U (zh) 多元微电解复合二元催化氧化装置
CN207418400U (zh) 节能曝气头
CN208071416U (zh) 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中的好氧生化系统
CN210261474U (zh) 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置
CN217458966U (zh) 催化臭氧耦合臭氧-过氧化氢反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0012713U (zh) 一种两段催化氧化式医药废水处理装置
CN205974000U (zh) 一种给水厂用生物粉末活性炭循环净化系统
CN205241459U (zh) 多功能新型净化槽
CN212102371U (zh) 一种微气泡臭氧氧化协同电芬顿处理废水的装置
CN217709046U (zh)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治理的高效节能动态离子膜增氧设备
CN205011553U (zh) 一种屠宰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