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3993U -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3993U
CN216763993U CN202123420053.3U CN202123420053U CN216763993U CN 216763993 U CN216763993 U CN 216763993U CN 202123420053 U CN202123420053 U CN 202123420053U CN 216763993 U CN216763993 U CN 216763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machanism
elevator
protection
fixing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00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y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y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00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3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3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3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包括:防护机构、固定孔和启动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套设在电梯开关的外侧,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外侧设置有遮罩结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启动机构,所述启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遮罩结构的吸引机构,所述启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阻挡机构的移动结构,所述防护机构的拐角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该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将防护机构安装在电梯开关的外侧,然后使用螺栓穿过固定孔与墙壁进行连接,从而快速的对防护机构进行连接,还可以将防护机构的侧面涂抹胶水,从而将防护机构粘连在电梯的墙壁上,进而实现快速的对防护机构进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背景技术
电梯可以使人更加轻松的从低处移动至高处,使得生活更加便捷,而在当电梯出现意外时,需要通过电梯开关来将电梯的层门打开,从而通过电梯的层门来观察电梯的内部状况,可是当电梯开关裸露在外时,当外界人员直接触碰到电梯开关使得电梯层门打开时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使用电梯锁来对电梯开关进行防护,进而避免非专业人员将电梯的层门打开,可是一般的电梯锁在使用时有一些缺点,一般的电梯锁在使用时不可以的进行安装,从而使得在对电梯锁进行安装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电梯锁在使用时不可以的进行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包括:防护机构、固定孔和启动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套设在电梯开关的外侧,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外侧设置有遮罩结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启动机构,所述启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遮罩结构的吸引机构,所述启动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阻挡机构的移动结构,所述防护机构的拐角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机构安装在电梯开关的外侧,然后使用螺栓穿过固定孔与墙壁进行连接,从而快速的对防护机构进行连接,还可以将防护机构的侧面涂抹胶水,从而将防护机构粘连在电梯的墙壁上,进而实现对电梯开关的防护,在特殊情况时,可以直接破坏防护机构露出电梯开关,进而在电梯发生意外时外界人员可以及时的打开电梯层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罩结构包括遮盖板,所述遮盖板等角度滑动设置在防护机构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盖板和防护机构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所以防护机构内的气体会推动遮盖板向外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遮盖板对防护机构的侧面开口进行遮盖,进而避免防护机构易被外界人员打开,导致防护机构不可以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柱、固定架、固定板和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柱等角度设置在防护机构的内部,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防护机构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架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会推动固定架向内移动,从而避免固定架露出在外界,而固定板可以对防护机构的开口进行封闭,从而避免防护机构打开,同时固定架会在固定柱的内部进行滑动,避免固定架出现错位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挂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固定架侧面的第一挂钩位置与数量不相同,所以可以增加了非专业人员打开装置的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引机构包括磁条,所述磁条设置在启动机构的侧面,所述磁条和固定槽为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槽设置在防护机构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启动机构贴附在防护机构的侧面时,磁条会对应的嵌入到固定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启动机构和防护机构的固定,此时磁条会对遮盖板进行吸附,从而使得遮盖板缩入到防护机构的内部,进而使得防护机构的侧面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连接架、第二弹簧和第二挂钩,所述连接架滑动设置在启动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启动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和第一挂钩为卡合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防护机构和启动机构安装完毕后,通过按压连接架使其缩入到启动机构的内部,当连接架进入到防护机构的内部后,由于第二挂钩具有弹性,所以第二挂钩和第一挂钩接触后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连接架可以继续移动,之后第二挂钩和第一挂钩卡合,通过移动连接架带动第二挂钩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挂钩带动第一挂钩、固定架和固定板移动,使得防护机构的开口打开,进而露出电梯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1.当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将防护机构安装在电梯开关的外侧,然后使用螺栓穿过固定孔与墙壁进行连接,从而快速的对防护机构进行连接,还可以将防护机构的侧面涂抹胶水,从而将防护机构粘连在电梯的墙壁上,进而实现快速的对防护机构进行安装,防护机构可以避免外界人员使用电梯开关造成事故,而在特殊情况时,可以直接破坏防护机构露出电梯开关,进而在电梯发生意外时外界人员可以及时的打开电梯层门;
2.当需要将防护机构打开时,需要将阻挡机构向外移动,从而露出内部的电梯开关,而遮盖结构可以避免外界物体进入到防护机构的内部,从而对装置进行双层防护,避免装置在使用时造成外界人员使用电梯层门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和启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启动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机构;11、固定孔;12、固定槽;13、遮盖板;14、固定柱;15、固定架;16、固定板;17、第一弹簧;18、第一挂钩;2、启动机构;21、磁条;22、连接架;23、第二弹簧;24、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包括:防护机构1、固定孔11和启动机构2,防护机构1套设在电梯开关的外侧,防护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防护机构1的内部外侧设置有遮罩结构,防护机构1的外侧设置有启动机构2,启动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遮罩结构的吸引机构,启动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阻挡机构的移动结构,防护机构1的拐角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1。
将防护机构1安装在电梯开关的外侧,然后使用螺栓穿过固定孔11与墙壁进行连接,从而快速的对防护机构1进行连接,还可以将防护机构1的侧面涂抹胶水,从而将防护机构1粘连在电梯的墙壁上,进而实现对电梯开关的防护,在特殊情况时,可以直接破坏防护机构1露出电梯开关,进而在电梯发生意外时外界人员可以及时的打开电梯层门。
遮罩结构包括遮盖板13,遮盖板13等角度滑动设置在防护机构1的内部;遮盖板13和防护机构1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所以防护机构1内的气体会推动遮盖板13向外进行移动,从而使得遮盖板13对防护机构1的侧面开口进行遮盖,进而避免防护机构1易被外界人员打开,导致防护机构1不可以正常使用;阻挡机构包括固定柱14、固定架15、固定板16和第一弹簧17,固定柱14等角度设置在防护机构1的内部,固定柱1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7,防护机构1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与固定架15相连接;第一弹簧17会推动固定架15向内移动,从而避免固定架15露出在外界,而固定板16可以对防护机构1的开口进行封闭,从而避免防护机构1打开,同时固定架15会在固定柱14的内部进行滑动,避免固定架15出现错位的现象;固定架15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挂钩18;不同的固定架15侧面的第一挂钩18位置与数量不相同,所以可以增加了非专业人员打开装置的难度;吸引机构包括磁条21,磁条21设置在启动机构2的侧面,磁条21和固定槽12为卡合连接,固定槽12设置在防护机构1的内部;当将启动机构2贴附在防护机构1的侧面时,磁条21会对应的嵌入到固定槽12的内部,从而实现启动机构2和防护机构1的固定,此时磁条21会对遮盖板13进行吸附,从而使得遮盖板13缩入到防护机构1的内部,进而使得防护机构1的侧面打开;移动结构包括连接架22、第二弹簧23和第二挂钩24,连接架22滑动设置在启动机构2的内部,连接架2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设置在启动机构2的内部,连接架2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挂钩24,第二挂钩24和第一挂钩18为卡合连接;当将防护机构1和启动机构2安装完毕后,通过按压连接架22使其缩入到启动机构2的内部,当连接架22进入到防护机构1的内部后,由于第二挂钩24具有弹性,所以第二挂钩24和第一挂钩18接触后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连接架22可以继续移动,之后第二挂钩24和第一挂钩18卡合,通过移动连接架22带动第二挂钩24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挂钩24带动第一挂钩18、固定架15和固定板16移动,使得防护机构1的开口打开,进而露出电梯开关。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安装的电梯锁时,通过螺栓或是胶水将防护机构1迅速的安装在电梯开关的外侧,此时需要使用专门的启动机构2才可以将防护机构1打开,从而对电梯开关进行使用时,进而避免外界人员误触电梯开关,造成电梯层门打开,增加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1)、固定孔(11)和启动机构(2),所述防护机构(1)套设在电梯开关的外侧,所述防护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阻挡机构,所述防护机构(1)的内部外侧设置有遮罩结构,所述防护机构(1)的外侧设置有启动机构(2),所述启动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遮罩结构的吸引机构,所述启动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打开阻挡机构的移动结构,所述防护机构(1)的拐角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罩结构包括遮盖板(13),所述遮盖板(13)等角度滑动设置在防护机构(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柱(14)、固定架(15)、固定板(16)和第一弹簧(17),所述固定柱(14)等角度设置在防护机构(1)的内部,所述固定柱(1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7),所述防护机构(1)的中心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与固定架(1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5)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挂钩(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包括磁条(21),所述磁条(21)设置在启动机构(2)的侧面,所述磁条(21)和固定槽(12)为卡合连接,所述固定槽(12)设置在防护机构(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连接架(22)、第二弹簧(23)和第二挂钩(24),所述连接架(22)滑动设置在启动机构(2)的内部,所述连接架(2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设置在启动机构(2)的内部,所述连接架(2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挂钩(24),所述第二挂钩(24)和第一挂钩(18)为卡合连接。
CN202123420053.3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Active CN216763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0053.3U CN21676399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0053.3U CN21676399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3993U true CN216763993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0053.3U Active CN21676399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3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6399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锁
CN211342608U (zh) 一种带逃生口的防火门
CN207360066U (zh) 一种顶置电池装饰罩及设有该顶置电池装饰罩的车辆
CN206266058U (zh) 一种电梯安全窗锁闭装置
CN203645524U (zh) 变流器柜
CN205000828U (zh) 一种平开式防水防盗组合纱窗
JP5660568B2 (ja) 扉体を備える隔て板
CN214059589U (zh) 电梯及其防脱结构
CN101832074B (zh) 新型逃生门锁
CN209291743U (zh) 一种引导式电梯操纵箱
CN205477178U (zh) 带镶嵌式纱窗的推拉门窗
CN207160858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窗户
CN207211566U (zh) 防火护栏
CN211230057U (zh) 一种推拉门窗扇的插入式挡水密封结构
CN110778260A (zh) 核电厂应急指挥中心的出入口的建筑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CN217009928U (zh) 一种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CN220620599U (zh) 一种可吸声的建筑幕墙
CN216429433U (zh) 一种防辐射便于安装的移动门
CN215671884U (zh) 一种儿童防护门窗
CN209539093U (zh) 一种内装防坠落推拉窗
CN218206503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窗户
CN211122978U (zh) 一种用于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防窃电防窃线组合器
CN211342700U (zh) 一种铝合金平开窗用提拉纱窗
CN211287291U (zh) 一种双轨道金刚网的推拉窗
CN215376396U (zh) 一种防断电锁死的智能门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