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4128U -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4128U
CN216754128U CN202123196832.XU CN202123196832U CN216754128U CN 216754128 U CN216754128 U CN 216754128U CN 202123196832 U CN202123196832 U CN 202123196832U CN 216754128 U CN216754128 U CN 216754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straw
cup
lower cover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68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chuang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68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4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4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412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323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90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容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和吸管杯。所述杯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吸嘴,所述吸嘴安装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下盖体在一侧与所述上盖体铰接连接,所述上盖体可卡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吸嘴一体成型,包括吸管部和保温垫部;所述保温垫部安装在所述下盖体的开口内,与所述下盖体的底壁接触;所述吸管部位于所述保温垫部的上方,自由端伸出所述下盖体的顶壁;所述上盖体卡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时,所述吸管部位于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所述吸管杯包括杯体和所述杯盖,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数量少,使用时方便组装,便于清洁和外出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容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卫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人们外出时,水杯作为盛水容器,几乎是必备的。尤其是婴幼儿,需要时常饮水,水杯的携带更是不可缺少。
现在的水杯,为了方便饮水,通常配置有吸管,为了确保吸管的卫生,一般会采用盖体去覆盖吸管,从而起到防尘、防污染的作用。同时,为了方便杯盖与吸管杯的连接,确保不会漏水,还配备有密封垫,用以避免吸管与杯盖之间、杯盖与杯体之间漏水。例如,在申请号为202022797665.3、申请日为2020年11月2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方便饮用的便携式水杯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外出时携带的水杯。具体的,该水杯包括杯身、杯盖、滤嘴和提手,所述杯身为内部中空上端有开口的腔体,所述杯盖设置在杯身的开口处并与杯身螺纹连接,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贯穿杯盖后与滤嘴相连通,所述滤嘴通过第一销轴与提手内壁连接,所述提手可拆卸安装在杯盖上,所述滤嘴上还设置有防尘翻盖,所述防尘翻盖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销轴,且防尘翻盖可沿第二销轴打开和闭合,所述便携式水杯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杯身和杯盖之间。
上述水杯的这些设计能够确保饮水卫生,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零部件过多,清洁、组装、携带等均有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盖和吸管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杯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吸嘴,所述吸嘴安装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下盖体在一侧与所述上盖体铰接连接,所述上盖体可卡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吸嘴一体成型,包括吸管部和保温垫部,保温垫部中间设置有与吸管部的内腔连通的保温垫孔;所述保温垫部安装在所述下盖体的开口内,与所述下盖体的底壁接触;所述吸管部位于所述保温垫部的上方,自由端伸出所述下盖体的顶壁;所述上盖体卡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时,所述吸管部位于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吸管部伸出所述下盖体后呈倾斜设置,由底部至自由端,所述吸管部逐渐朝向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铰接一侧的对立面倾斜。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盖体的底部设有压合垫,所述压合垫用于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卡接固定时挤压所述吸管部。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压合垫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弧形面。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吸管部包括管壁、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所述第一瓣膜和所述第二瓣膜位于所述管壁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瓣膜和所述第二瓣膜形成V型,在交界处设有切缝,沿所述管壁径向方向压迫所述第一瓣膜和所述第二瓣膜时,所述切缝形成开口允许流体通过。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管壁的横切面呈椭圆形,所述切缝的长度方向与椭圆形的短轴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瓣膜的顶部、所述第二瓣膜的顶部距离所述吸管部的自由端端部的距离范围为5mm至15mm。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盖体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位于所述第二凸环的外侧,所述保温垫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相抵;所述下盖体的底壁、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所述保温垫部围合形成环形气室。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盖体上设有吸管孔,所述吸管部的自由端由所述吸管孔伸出所述下盖体;在所述吸管孔的侧壁与所述吸管部之间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缺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缺口设置在所述吸管部的外壁和/或所述吸管孔的侧壁顶部;所述吸管孔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导气缺口,所述保温垫部与所述环形气室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通气膜片,所述单向通气膜片用于单向导通气体;由所述第一导气缺口,经所述气体通道,至所述第二导气缺口以及所述单向通气膜片,形成气体单向流通路径。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温垫部的底壁向下凸起设有加厚部,所述杯盖盖在储液容器的开口处,所述加厚部伸入储液容器的开口内。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的中部设有所述环形槽;所述单向通气膜片位于所述环形气室和所述环形槽之间。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的边缘呈弧形。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厚部的轴线处向下凸出设有连接孔部,所述连接孔部形成有与所述保温垫孔相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小于保温垫孔的内径,所述连接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保温垫孔的内径,从而在所述保温垫孔与所述连接孔之间形成有台阶。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与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贴合。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沿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设有从所述保温垫部的顶面向上凸出的上环形凸起,所述上环形凸起凸出所述保温垫部的顶面而伸入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与所述第一凸环外壁之间,用于为所述保温垫部定位。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沿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设有从所述保温垫部的底面向下凸出的下环形凸起,所述下环形凸起凸出所述保温垫部的底面,用于在所述下盖体内接所述储液容器时围护在储液容器的开口外侧。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盖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保温垫部的外围;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贴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保温垫部贴合。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于所述下盖体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按钮,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通过所述按钮卡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按钮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盖体的顶壁高度。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按钮与所述下盖体滑动配合;所述按钮上设有按片,所述按片与所述按钮滑动配合,所述按片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按钮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按片上设有凸出点位,所述按钮上设有凹陷点位;所述凸出点位与所述凹陷点位重合时所述按片用于提供按压位置,所述凸出点位脱离所述凹陷点位时所述按片用于锁紧所述上盖体。
如上所述的杯盖,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按片在按压面设有弧面凸起;所述弧面凸起轮廓呈圆形,圆心与所述按片的圆心重合。
一种吸管杯,包括作为储液容器用于盛放液体的杯体和所述杯盖;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可拆卸的连接。
如上所述的吸管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杯体包括内层、外层和真空层,所述真空层位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
如上所述的吸管杯,进一步优选为:沿所述杯体的轴线方向,由杯底到杯口,所述杯体的半径先增大后减小。
如上所述的吸管杯,进一步优选为:于所述杯体的杯口处,所述杯体外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用于与所述杯盖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底边呈波浪形。
如上所述的吸管杯,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杯垫。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的杯盖中,吸嘴为硅胶材质,一体成型,整体为一个部件,既能够实现吸管的功能,又能够实现密封垫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使用时方便组装,便于清洁和外出携带。同时,吸管部和保温垫部为一体式,在杯盖配合杯体或者水袋等储水(或其他液体)容器使用时,保温垫部能够防止下盖体与吸管部之间的缝隙外漏液体。另外,保温垫部位于下盖体的开口内,接触下盖体的底壁,在使用时还能在减少液体的热量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杯中,主要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与杯盖可拆卸的连接,在注入液体后杯盖紧固在杯体上。吸管杯仅由杯体和杯盖两个部件组成,零部件少,方便外出时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体未锁紧状态下的卡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体锁紧状态下的卡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剖视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压合垫;2-上盖体;3-吸管部;4-下盖体;5-按钮;6-卡接槽;7-切缝;8-环形气室;9-卡接片;10-按片;11-单向通气膜片;12-连接孔;13-环形槽;14-通气槽;15-吸管孔;16-连接套;17-第一导气缺口;18-第二导气缺口;19-杯垫;20-内层;21-真空层;22-第二凸环;23-第一凸环;24-凹陷点位;25-凸出点位;26-保温垫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1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剖视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的爆炸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管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体未锁紧状态下的卡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体锁紧状态下的卡接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剖视图二;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盖,主要包括上盖体2、下盖体4和吸嘴。吸嘴安装在下盖体4上,下盖体4在一侧与上盖体2铰接连接,下盖体4可以与上盖体2卡接固定。当上盖体2卡接固定在下盖体4上时,吸嘴的吸管部3位于上盖体2和下盖体4之间,能够保护吸嘴不受污染。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杯盖中,吸嘴为硅胶材质,一体成型,包括吸管部3和保温垫部26,保温垫部26中间设置有与吸管部3的内腔连通的保温垫孔。具体的,保温垫部26安装在下盖体4的开口内,与下盖体4的底壁接触,吸管部3位于保温垫部26的上方,自由端伸出下盖体4的顶壁。本实用新型的吸嘴整体为一个部件,既能够实现吸管的功能,又能够实现密封垫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使用时方便组装,便于清洁和外出携带。保温垫部26同时具备密封(防止液体洒漏)和保温(减少液面热量散失)功能。吸管部3和保温垫部26为一体式,能够防止下盖体4与吸管部3之间的缝隙外漏液体。保温垫部26位于下盖体4的开口内,接触下盖体4的底壁,保温垫部26的中部设有保温垫孔,该保温垫孔与吸管部3的内腔连通,以使得液体通过,在使用时覆盖在储液容器开口处,能够减少液体的热量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
作为对杯盖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如下改良方案: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吸管部3伸出下盖体4后呈倾斜设置,由底部至自由端,吸管部3逐渐朝向上盖体2与下盖体4铰接一侧的对立面倾斜,方便使用者饮水(或牛奶、果汁等其他液体)。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上盖体2的底部设有压合垫1,压合垫1为硅胶材质,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弧形面,无棱角,能够在上盖体2与下盖体4卡接固定时挤压吸管部3,并且不会对吸管部3形成压痕。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吸管部3包括管壁、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管壁、第一瓣膜、第二瓣膜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位于管壁的内壁上,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形成V型,在交界处设有切缝7。当沿管壁径向方向压迫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时,切缝7形成开口能够允许流体通过。与此对应的,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吸管部3饮用液体时会轻咬管壁,在作用力下切缝7形成开口,允许使用者通过吸管饮用液体;失去使用者的作用力后,切缝7处于闭合状态,能够避免储液容器中的液体由吸管部3向外溢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形成的V型的尖朝向背离吸管部3自由端的方向。管壁的横切面呈椭圆形,切缝7的长度方向与椭圆形的短轴方向平行,方便切缝7形成开口。第一瓣膜、第二瓣膜距离吸管部3的自由端端部的距离范围为5mm至15mm,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并且,当压合垫1压到吸管部3时,压合垫1上的弧形面恰压在吸管部于切缝7与保温垫部26之间的位置,不会压迫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体4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凸环23和第二凸环22,第一凸环23位于第二凸环22的外侧,保温垫部26分别与第一凸环23、第二凸环22相抵。在使用时,下盖体4的底面、第一凸环23、第二凸环22、保温垫部26围合形成环形气室8,能够进一步减少液体通过杯盖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而减少液体的热量散失。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体4上设有吸管孔15,吸管部3的自由端由吸管孔15伸出下盖体4,在吸管孔15的侧壁与吸管部3之间形成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缺口17与大气连通,第一导气缺口17设置在吸管部3的外壁和/或吸管孔15的侧壁顶部;吸管孔15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导气缺口18,保温垫部26与环形气室8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通气膜片11。由第一导气缺口17,经气体通道,至第二导气缺口18以及单向通气膜片11,能够形成气体单向流通路径,方便在饮水过程中外界气体进入到储液容器内。使用时,单向通气膜片11单向导通气体,气体由外界依次通过第一导气缺口17、气体通道、第二导气缺口18进入到环形气室8,由环形气室8经过单向通气膜片11进入到液面处,不仅能够平衡储液容器内外的气压,还能够阻碍储液容器内的液体由此漏出。在结构上,单向通气膜片11的轮廓呈长圆形,在垂直于轮廓的方向呈锥形,尖端朝下,中间设有透气缝,能够仅允许气体由上到下流通。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单向流通时可以有多种设计形式。
其一,如图2和图3所示,吸管孔15与吸管部3间隙配合,便于吸嘴在下盖体4上的拆装。为了平衡储液容器内外的气压,设有连通大气的第一导气缺口17,第一导气缺口17并连通吸管孔15与吸管部3之间的间隙,吸管孔15与吸管部3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导气缺口18,进而形成由第一导气缺口17至间隙(吸管孔15与吸管部3之间的间隙),由间隙(吸管孔15与吸管部3之间的间隙)至第二导气缺口18,由第二导气缺口18至单向通气膜片11的单向进气通道。作为具体可实现形式,第一导气缺口17可以设置在吸管部3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吸管孔15的侧壁顶部,还可以同时设置在吸管部3的外壁和吸管孔15的侧壁顶部,此时更便于进气。
其二,如图12所示,吸管孔15与吸管部3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吸管孔15的侧壁设有通气槽14,第一导气缺口17设置在吸管部3的外壁上,与通气槽14相通,第二导气缺口18设置在吸管孔15的侧壁上,与通气槽14相通,进而形成由第一导气缺口17至通气槽14,由通气槽14至第二导气缺口18,由第二导气缺口18至单向通气膜片11的单向进气通道。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垫部26的底壁向下凸出设有加厚部,当杯盖连接储液容器时,加厚部能够伸入到储液容器的开口内,从而对储液容器的开口处起到保温作用。
加厚部的轴线处向下凸出设有连接孔部12,连接孔部12形成有与保温垫孔以及吸管部内腔相通的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径小于保温垫孔的内径,连接孔部12的外径大于保温垫孔的内径,从而在所述保温垫孔与所述连接孔之间形成有台阶,利用该台阶可以在连接孔部12内安装有延长管,能够从储液容器的底部吸水。加厚部的边缘优选呈弧形,方便杯盖与储液容器的开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加厚部的中部设有环形槽13,单向通气膜片11位于环形气室8和环形槽13之间,在使用时,液体由吸管部3或吸管部3以及延长管流出,而气体由环形气室8通过单向透气膜片进入环形槽13,气体的流通路径在液体的流通路径的外侧,能够避免饮用时喝到气泡以及减小对液面的扰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垫部26的外沿与下盖体4的内壁周面贴合。当杯盖连接储液容器时,外沿的轮廓在储液容器开口处轮廓的外侧,从而能够密封储液容器和杯盖之间的缝隙,避免液体渗漏。作为优选方案,保温垫部26的外沿设有上环形凸起,该上环形凸起卡合在第一凸环23与下盖体4的内壁之间,能够确保密封效果。进一步的,上环形凸起凸出保温垫部26的顶面,能够为保温垫部26在下盖体4上的安装提供定位。更进一步的,在保温垫部26的底面沿着外沿向下凸出设置有下环形凸起,在杯盖外接储液容器时,下环形凸起能够围护在储液容器的开口外侧,使得储液容器的开口处外沿位于加厚部与下环形凸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垫部26在起到密封下盖体4与吸管部3之间缝隙作用的同时,不仅能起到保温作用,还能够密封杯盖与储液容器之间的缝隙。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将保温垫部26处的结构设计为分体形式,例如保温垫部26不再具有密封杯盖与储液容器之间缝隙的功能,该功能由密封圈代替。具体方案为下盖体4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位于保温垫部26的外围;密封圈的外壁与下盖体4的内壁周面贴合,密封圈的内壁与保温垫部26贴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于下盖体4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按钮5(下盖体4在一侧与上盖体2铰接连接,此处的“一侧”、“另一侧”是指一个直径的两端),上盖体2与下盖体4通过按钮5卡接固定。当按动按钮5时,按钮5与上盖体2脱离,吸嘴发生弹性复位,上盖体2在吸嘴的弹力作用下翻转,从而打开。按钮5的顶部高度低于下盖体4的顶壁高度,使用者在饮用时更为方便,不会碰到下巴。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按钮5与下盖体4滑动配合,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按钮5包括弹簧和卡接片9。具体的,卡接片9设有卡接凸起,上盖体2的内壁设有卡接槽6,卡接凸起与卡接槽6卡接固定;下盖体4上设有安装位,卡接片9位于安装位内,与安装位滑动配合;弹簧一端与卡接片9相抵,另一端与下盖体4相抵,能够提供弹力来支撑卡接片9的滑动。
进一步的,如图5、图6、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按钮5上设有按片10,按片10安装在卡接片9上,与卡接片9滑动配合,按片10的滑动方向与卡接片9的滑动方向垂直。按片10上设有凸出点位25,卡接片9上设有凹陷点位24。当上盖体2与卡接片9卡接固定时,按片10的使用方法为:当凸出点位25与凹陷点位24重合时,此时按压按片10,能够开启上盖体;当向上推动按片10,使凸出点位25脱离凹陷点位24时,按片10的上端与上盖体2贴合,能够锁紧上盖体,此时按压按片10时上盖体无法打开,能够防止上盖体2意外开启。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按片10在按压面设有弧面凸起,弧面凸起轮廓呈圆形,圆心与所述按片的圆心重合,外形饱满,能够改善推动时的手感,提高舒适度。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吸管杯,该吸管杯包括作为储液容器用来盛放液体的杯体和上述杯盖。杯盖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方案,由于吸管杯采用了上述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杯体与杯盖可拆卸的连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卡接固定等,在注入液体后杯盖紧固在杯体上。吸管杯仅由杯体和杯盖两个部件组成,零部件少,方便外出时携带和使用。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在不增加杯体高度的情况下增大杯体的容量,杯体外形呈大肚子型,即:沿杯体的轴线方向,由杯底到杯口,杯体的半径先增大后减小,能够合理利用空间体积,增大杯体容量。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杯体为可保温的杯体,具体包括内层20、外层和真空层21,真空层21位于内层20和外层之间,能够减少杯体内存储液体的热量散失。
如图7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于杯体的杯口处,杯体外套接有连接套16,连接套16热塑成型,紧固在杯体的外侧,连接套16上设有螺纹,用来与杯盖可拆卸的连接,连接套16的底边呈波浪形。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杯体的底部设有杯垫19,杯垫19为硅胶材质,使用者在户外使用时,杯垫19能够保护杯体在放置时不被磕碰。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减少热量散失,仅仅是拿保持热量举例,在使用时,还可以用于保冷。因此,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15)

1.一种杯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和吸嘴,所述吸嘴安装在所述下盖体上,所述下盖体在一侧与所述上盖体铰接连接,所述上盖体可卡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包括吸管部和保温垫部,保温垫部中间设置有与吸管部的内腔连通的保温垫孔;
所述保温垫部安装在所述下盖体的开口内,与所述下盖体的底壁接触;
所述吸管部位于所述保温垫部的上方,自由端伸出所述下盖体的顶壁;
所述上盖体卡接固定在所述下盖体上时,所述吸管部位于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体的底部设有压合垫,所述压合垫用于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卡接固定时挤压所述吸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一体成型,
所述吸管部包括管壁、第一瓣膜和第二瓣膜;
所述第一瓣膜和所述第二瓣膜位于所述管壁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瓣膜和所述第二瓣膜形成V型,在交界处设有切缝,沿所述管壁径向方向压迫所述第一瓣膜和所述第二瓣膜时,所述切缝形成开口允许流体通过;
所述管壁的横切面呈椭圆形,所述切缝的长度方向与椭圆形的短轴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体上设有吸管孔,所述吸管部的自由端由所述吸管孔伸出所述下盖体;
在所述吸管孔的侧壁与所述吸管部之间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缺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缺口设置在所述吸管部的外壁和/或所述吸管孔的侧壁顶部;
所述吸管孔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导气缺口,
所述保温垫部设有单向通气膜片,所述单向通气膜片用于单向导通气体;
由所述第一导气缺口,经所述气体通道,至所述第二导气缺口以及所述单向通气膜片,形成气体单向流通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体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位于所述第二凸环的外侧,所述保温垫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相抵;
所述下盖体的底壁、所述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凸环、所述保温垫部围合形成环形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体上设有吸管孔,所述吸管部的自由端由所述吸管孔伸出所述下盖体;
在所述吸管孔的侧壁与所述吸管部之间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缺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缺口设置在所述吸管部的外壁和/或所述吸管孔的侧壁顶部;
所述吸管孔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导气缺口,
所述保温垫部与所述环形气室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单向通气膜片,所述单向通气膜片用于单向导通气体;
由所述第一导气缺口,经所述气体通道,至所述第二导气缺口以及所述单向通气膜片,形成气体单向流通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垫部的底壁向下凸出设有加厚部,所述杯盖盖在储液容器的开口处,所述加厚部伸入储液容器的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垫部的底壁向下凸出设有加厚部,所述杯盖盖在储液容器的开口处,所述加厚部伸入储液容器的开口内;
所述加厚部的中部设有环形槽;
所述下盖体上设有吸管孔,所述吸管部的自由端由所述吸管孔伸出所述下盖体;
在所述吸管孔的侧壁与所述吸管部之间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通过第一导气缺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缺口设置在所述吸管部的外壁和/或所述吸管孔的侧壁顶部;
所述吸管孔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导气缺口,
所述保温垫部设有单向通气膜片,所述单向通气膜片用于单向导通气体;
由所述第一导气缺口,经所述气体通道,至所述第二导气缺口以及所述单向通气膜片,形成气体单向流通路径,
所述单向通气膜片位于所述环形气室和所述环形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厚部的轴线处向下凸出设有连接孔部,所述连接孔部形成有与所述保温垫孔相通的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小于保温垫孔的内径,
所述连接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保温垫孔的内径,从而在所述保温垫孔与所述连接孔之间形成有台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管部伸出所述下盖体后呈倾斜设置,由底部至自由端,所述吸管部逐渐朝向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铰接一侧的对立面倾斜;
所述压合垫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弧形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与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贴合,
沿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设有从所述保温垫部的顶面向上凸出的上环形凸起,
所述上环形凸起凸出所述保温垫部的顶面而伸入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与所述第一凸环外壁之间,用于为所述保温垫部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与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贴合,
沿所述保温垫部的外沿设有从所述保温垫部的底面向下凸出的下环形凸起,所述下环形凸起凸出所述保温垫部的底面,用于在所述下盖体内接所述储液容器时围护在储液容器的开口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保温垫部的外围;
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下盖体的内壁周面贴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保温垫部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下盖体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按钮,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通过所述按钮卡接固定;
所述按钮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下盖体的顶壁高度;
所述按钮与所述下盖体滑动配合;
所述按钮上设有按片,所述按片与所述按钮滑动配合,所述按片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按钮的滑动方向垂直;
所述按片上设有凸出点位,所述按钮上设有凹陷点位;
所述凸出点位与所述凹陷点位重合时所述按片用于提供按压位置,所述凸出点位脱离所述凹陷点位时所述按片用于锁紧所述上盖体;
所述按片在按压面设有弧面凸起;所述弧面凸起轮廓呈圆形,圆心与所述按片的圆心重合。
15.一种吸管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储液容器用于盛放液体的杯体;和
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杯盖;
所述杯体与所述杯盖可拆卸的连接。
CN202123196832.X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Active CN216754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6832.XU CN216754128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PCT/CN2022/136323 WO2023098900A1 (zh) 2021-12-17 2022-12-02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6832.XU CN216754128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4128U true CN216754128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7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6832.XU Active CN216754128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4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900A1 (zh) * 2021-12-17 2023-06-08 北京申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900A1 (zh) * 2021-12-17 2023-06-08 北京申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6165B2 (en) Drinking container having slidable cover and drinking straw
CN216754128U (zh)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US20020011494A1 (en) Splash proof lid assembly
US20100127006A1 (en) Drinking container lid with soft spout
CN114052452A (zh)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CN210842543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CN217815172U (zh) 一种回气阀和回气容器
CA2503645A1 (en) Container closure
WO2023098900A1 (zh) 一种杯盖和吸管杯
CN210581981U (zh) 一种杯盖透气系统和杯盖
KR200474060Y1 (ko) 유아용 음료용기
CN220315882U (zh) 冷热饮共用含防漏塞一体式一次性杯盖
CN214509992U (zh) 一种运动水杯
CN217565574U (zh) 一种弹跳两用盖及水壶
CN213075306U (zh) 一种双方式饮水杯
CN112674576B (zh) 一种可拆卸且可调节出水量的新型饮料容器
CN215604731U (zh) 一种保温碗
CN217309786U (zh) 杯盖及杯具
CN220403716U (zh) 一种吸管杯
CN217510236U (zh) 杯盖以及杯具
CN214964294U (zh) 一种双口水壶
CN215777084U (zh) 杯盖及杯具
CN218127961U (zh) 一种双饮杯
CN212853172U (zh) 泡饮杯
CN215820509U (zh) 具有吸管上盖的杯盖以及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