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1581U -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1581U
CN216751581U CN202123344477.6U CN202123344477U CN216751581U CN 216751581 U CN216751581 U CN 216751581U CN 202123344477 U CN202123344477 U CN 202123344477U CN 216751581 U CN216751581 U CN 216751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nverter
heat dissipation
converter body
rear sid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44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ub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ub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ub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ub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444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1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1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1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属于起重电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变频器本体,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滤板,所述散热滤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与移动机构的左侧接触,所述传动机构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的后侧,解决了现有的变频器通常通过在侧壁上开设散热孔的方式对变频器进行散热处理,但在变频器长时间的使用后,散热孔内会堆积一定的灰尘,使得散热孔的散热孔径变小,从而造成散热孔的散热性能降低,导致变频器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出,影响到变频器的运行,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背景技术
起重电机及冶金用变频调速电动机为鼠笼转子电动机,它集传统的起重冶金用电动机优点及变频电机优点于一身,使电动机不仅可以满足频起动、制动、过载、逆转、超速、冲击和振动工作场合的需要,还可满足变频器控制下运行的需要,实现软启动、四象限运行等,从而减少对设备的冲击,并节约能源。
起重电机在进行工作时使用到变频器,根据起重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并对起重电机进行过流、过压、过载保护,而现有的变频器通常通过在侧壁上开设散热孔的方式对变频器进行散热处理,但在变频器长时间的使用后,散热孔内会堆积一定的灰尘,使得散热孔的散热孔径改变,从而造成散热孔的散热性能降低,导致变频器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出,影响到变频器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变频器通常通过在侧壁上开设散热孔的方式对变频器进行散热处理,但在变频器长时间的使用后,散热孔内会堆积一定的灰尘,使得散热孔的散热孔径变小,从而造成散热孔的散热性能降低,导致变频器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出,影响到变频器的运行,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滤板,所述散热滤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右侧与移动机构的左侧接触,所述传动机构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的后侧,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杆、支撑架、滚轮和连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与散热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左侧与支撑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活动连接在支撑架的内部,所述连杆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滚轮的内部并与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滚轮的左侧与传动机构的右侧接触。
为了达到带动移动机构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杆、第一锥齿轮、凸轮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后侧与变频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靠近第一锥齿轮和凸轮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凸轮固定连接,所述凸轮的右侧与滚轮的左侧接触。
为了达到对移动机构支撑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移动杆贯穿支撑板的内部,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支撑架和支撑板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架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便于移动机构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优选的,所述散热滤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配合使用的固定孔,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配合使用的通孔。
为了达到带动传动机构转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的后侧,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后侧开设有与转杆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侧与变频器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
为了达到对灰尘收集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灰盒,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集灰盒配合使用的排灰口,所述集灰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集灰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挡板配合使用的移动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通过设置散热滤板,不仅不会影响到变频器本体的散热处理,还能够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对变频器本体的运行造成影响,在散热滤板附着有灰尘时,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工作,传动机构可以带动滚轮在连杆的表面转动,同时可以推动滚轮移动,使滚轮带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又会推动移动杆移动,使移动杆带动散热滤板进行晃动,可以将附着在散热滤板上的灰尘抖落下来,可以避免因散热滤板被灰尘堵塞,影响到对变频器本体的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频器本体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频器本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灰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中,1、变频器本体;2、移动机构;201、移动杆;202、支撑架;203、滚轮;204、连杆;3、传动机构;301、转杆;302、第一锥齿轮;303、凸轮;304、轴承;4、散热滤板;5、电机;6、支撑板;7、弹簧;8、固定孔;9、通孔;10、活动孔;11、第二锥齿轮;12、防护罩;13、集灰盒;14、排灰口;15、挡板;16、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滤板4,散热滤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机构3,传动机构3的右侧与移动机构2的左侧接触,传动机构3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与传动机构3传动连接;
移动机构2包括移动杆201、支撑架202、滚轮203和连杆204,移动杆201的表面与散热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杆201的左侧与支撑架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滚轮203活动连接在支撑架202的内部,连杆204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滚轮203的内部并与支撑架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滚轮203的左侧与传动机构3的右侧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滤板4,不仅不会影响到变频器本体1的散热处理,还能够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对变频器本体1的运行造成影响,在散热滤板4附着有灰尘时,通过电机5带动传动机构3工作,传动机构3可以带动滚轮203在连杆204的表面转动,同时可以推动滚轮203移动,使滚轮203带动支撑架202移动,支撑架202又会推动移动杆201移动,使移动杆201带动散热滤板4进行晃动,可以将附着在散热滤板4上的灰尘抖落下来,可以避免因散热滤板4被灰尘堵塞,影响到对变频器本体1的散热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传动机构3包括转杆301、第一锥齿轮302、凸轮303和轴承304,轴承304的后侧与变频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304的内壁与转杆301的表面固定连接,转杆301靠近第一锥齿轮302和凸轮303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锥齿轮302和凸轮303固定连接,凸轮303的右侧与滚轮203的左侧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5带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第二锥齿轮11可以带动转杆301进行转动,转杆301又会带动凸轮303进行转动,通过凸轮303与移动机构2的表面接触,可以推动移动机构2移动,从而使散热滤板4进行移动并散热滤板4晃动,能够将附着在散热滤板4上的灰尘抖落下来,保证散热滤板4的散热及过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移动杆201贯穿支撑板6的内部,移动杆20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7,弹簧7靠近支撑架202和支撑板6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架202和支撑板6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板6,可以便于将移动机构2限制在固定位置移动,通过设置弹簧7,通过弹簧7的弹力作用,可以使移动机构2复位,从而使移动机构2带动散热滤板4复位,以此使散热滤板4能够进行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散热滤板4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201配合使用的固定孔8,支撑板6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201配合使用的通孔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孔8,可以便于移动杆201的表面与散热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得移动杆201能够带动散热滤板4晃动,通过设置通孔9,可以便于移动杆201贯穿支撑板6内部并在其的内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转杆301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开设有与转杆301配合使用的活动孔10,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302相啮合,电机5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罩12,防护罩12的前侧与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5带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302相啮合,可以使第二锥齿轮11带动第一锥齿轮302转动,从而可以方便转杆301带动凸轮303转动,通过设置活动孔10,可以便于转杆301的后侧穿过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通过设置防护罩12,可以对电机5以及第一锥齿轮302和第二锥齿轮11的传动连接进行防护,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因素对其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灰盒13,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集灰盒13配合使用的排灰口14,集灰盒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15,集灰盒1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挡板15配合使用的移动槽1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集灰盒13,可以对散热滤板4抖落下来的灰尘进行收集,方便进行集中处理,通过设置排灰口14,可以方便灰尘落入集灰盒13内,通过挡板15在移动槽16内移动,可以使挡板15退出集灰盒13的内部,从而能够对集灰盒13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工作原理:首先,在散热滤板4附着有灰尘时,通过电机5带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302相啮合,可以使第二锥齿轮11带动第一锥齿轮302转动,第一锥齿轮302带动转杆301在活动孔10内转动,可以使转杆301带动凸轮303转动,可以使滚轮203在凸轮303的表面转动,并推动滚轮203移动,使滚轮203带动支撑架202移动,支撑架202又会推动移动杆201在通孔9内移动,支撑架202移动同时会对弹簧7造成挤压使其收缩,使得移动杆201可以推动散热滤板4移动,通过凸轮303持续转动,凸轮303解除对滚轮203的推动时,通过弹簧7复位,并使散热滤板4复位,能够使散热滤板4产生晃动,将附着在散热滤板4上的灰尘通过排灰口14抖落至集灰盒13内,通过挡板15在移动槽16内移动,可以使挡板15退出集灰盒13的内部,对集灰盒13内的灰尘进行集中清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滤板(4),所述散热滤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的右侧与移动机构(2)的左侧接触,所述传动机构(3)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与传动机构(3)传动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移动杆(201)、支撑架(202)、滚轮(203)和连杆(204),所述移动杆(201)的表面与散热滤板(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01)的左侧与支撑架(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03)活动连接在支撑架(202)的内部,所述连杆(204)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滚轮(203)的内部并与支撑架(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03)的左侧与传动机构(3)的右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转杆(301)、第一锥齿轮(302)、凸轮(303)和轴承(304),所述轴承(304)的后侧与变频器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304)的内壁与转杆(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301)靠近第一锥齿轮(302)和凸轮(303)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锥齿轮(302)和凸轮(303)固定连接,所述凸轮(303)的右侧与滚轮(203)的左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移动杆(201)贯穿支撑板(6)的内部,所述移动杆(20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靠近支撑架(202)和支撑板(6)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架(202)和支撑板(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滤板(4)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201)配合使用的固定孔(8),所述支撑板(6)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杆(201)配合使用的通孔(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1)的后侧延伸至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开设有与转杆(301)配合使用的活动孔(10),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302)相啮合,所述电机(5)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的前侧与变频器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灰盒(13),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集灰盒(13)配合使用的排灰口(14),所述集灰盒(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15),所述集灰盒(13)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挡板(15)配合使用的移动槽(16)。
CN202123344477.6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Active CN216751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4477.6U CN216751581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4477.6U CN216751581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1581U true CN216751581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4477.6U Active CN216751581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1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0228B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路由器散热辅助装置
CN110708933B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互联网控制柜
CN216751581U (zh) 一种防负载起重电机变频器
CN112416102A (zh) 一种计算机用辅助防尘散热组件
CN110410810B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环保烟囱
CN110049660B (zh) 一种大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机房服务器装置
CN203733052U (zh) 一种计算机的防尘装置
CN111600231B (zh) 一种带有静电除尘功能的高效电力机柜散热系统
CN219304966U (zh) 一种具有散热除尘吸尘功能的交换机
CN209129651U (zh) 一种矿山开采用集尘设备
CN211859359U (zh) 一种小水电站一体化调度设备
CN213241931U (zh) 一种具有除潮功能的半导体器件储存装置
CN211306954U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墙面钻孔装置
CN211678881U (zh) 一种可清洁太阳能光伏组件
CN114665484A (zh) 一种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N112466164A (zh) 一种方便汉语言文学查询阅读装置
CN210007598U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变频器
CN218386166U (zh) 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电动刮漆器
CN111983642A (zh) 一种北斗卫星定位芯片防撞固定装置
CN215539318U (zh) 方便清理的机电工程环保除尘装置
CN212329206U (zh) 一种移动集尘罩装置
CN216878333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降尘装置
CN214233165U (zh) 一种旋风式环保型除尘设备
CN213186913U (zh) 一种高性能计算机管理结构
CN110683370A (zh) 一种农业采摘机器人的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