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5987U -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5987U
CN216745987U CN202122961878.XU CN202122961878U CN216745987U CN 216745987 U CN216745987 U CN 216745987U CN 202122961878 U CN202122961878 U CN 202122961878U CN 216745987 U CN216745987 U CN 216745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acklight
platform
testing platfor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18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
王开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M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18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5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5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5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到工作台的机体、安装到工作台的检测平台和安装到机体的拍摄机构,所述检测平台位于所述机体的前方,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具有与待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反射镜,所述四个反射镜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并相对所述检测平台向上倾斜,四个反射镜分别与待检测产品的四个侧壁对应,所述拍摄机构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并正对所述检测区,拍摄机构用于与计算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拍摄图像来实现对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且不会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车载背光源的五金壳一般包括底壁以及形成到底壁四周的四个侧壁,底壁及四个侧壁的表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后续显示器等成品的发光效果,因而在将五金壳组装成背光源前通常需要对五金壳的底壁及四个侧壁的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主要采用人眼观察,人眼观察的检测方式存在主观性强、检测精度差、误判率高、漏检率高等缺点,并且检测时需要与背光源五金壳接触,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通过拍摄图像来实现对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且无需与背光源五金壳接触,不会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到工作台的机体、安装到工作台的检测平台和安装到机体的拍摄机构,所述检测平台位于所述机体的前方,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具有与待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反射镜,所述四个反射镜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并相对所述检测平台向上倾斜,四个反射镜分别与待检测产品的四个侧壁对应,所述拍摄机构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并正对所述检测区,拍摄机构用于与计算机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平台为透明的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的下方设有若干条形光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条形光源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支撑件的顶端,所述两个支撑件的底端分别安装到一底板,所述底板安装到工作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在对应所述检测区的位置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安装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吸嘴的吸附端与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平齐,真空吸嘴的底端与抽真空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检测平台上方的框形件,所述框形件与所述检测区对应,框形件包括四个安装板,所述四个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四个反射镜的远离所述检测区的一侧,所述四个反射镜分别通过固定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四个安装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区为两个,所述拍摄机构、框形件也分别为两个;所述两个框形件的前侧、后侧分别安装到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框形件和两个连接板形成一框架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前侧滑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框架结构安装到所述支撑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支撑架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块对应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调节块设有轴向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块设有轴向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前侧形成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上下微调机构,所述上下微调机构的前侧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前侧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顶板的前方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所述拍摄机构安装到所述第二侧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拍摄机构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相机和安装到相机的镜头,所述镜头正对所述检测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反射镜可将背光源五金壳的四个侧壁的外表面投射出来的图像反射到拍摄机构,从而通过拍摄机构可实现对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进行拍摄,再通过拍摄的图像实现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的平整度检测,无需与背光源五金壳接触即可实现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检测精度、效率,降低了漏检率,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且不会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检测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检测设备的反射镜和框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检测设备的拍摄机构、上下微调机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主要用于背光源五金壳表面的平整度的检测。该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到工作台(图上未示出)的机体10、安装到工作台的检测平台20和安装到机体10的拍摄机构30。检测平台20位于机体10的前方,检测平台20的顶端具有与待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区22,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检测区22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反射镜40,四个反射镜40位于检测平台20的上方并相对检测平台20向上倾斜,四个反射镜40分别与待检测产品的四个侧壁对应。拍摄机构30位于检测平台20的上方并正对检测区22。拍摄机构30用于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该种结构,在实际对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时,先将背光源五金壳放置到检测区22,通过四个反射镜40可将背光源五金壳的四个侧壁的外表面投射出来的图像反射到拍摄机构30,从而通过拍摄机构30可对背光源五金壳的底壁的内表面、四个侧壁的外表面进行拍摄,从而得到背光源五金壳的底壁的内表面、四个侧壁的外表面的图像,拍摄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后,通过计算机对接收的图像进行平整度分析即可得到背光源五金壳的底壁的表面、四个侧壁的表面的平整度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反射镜40可将背光源五金壳的四个侧壁的外表面投射出来的图像反射到拍摄机构30,从而通过拍摄机构30可实现对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进行拍摄,再通过拍摄的图像实现背光源五金壳的表面的平整度检测,无需与背光源五金壳接触即可实现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检测精度、效率,检测精度可达±0.01mm(毫米),检测效率可达0.5S(秒)/片,降低了漏检率,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且不会存在二次污染等风险。
本实施例中,检测区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检测区22沿检测平台20的长度方向呈并排设置,对应的,拍摄机构30的数量也为两个,反射镜40的数量为八个。可以理解地,检测区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检测平台20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支撑柱(图上未示出),支撑柱安装到工作台,从而通过支撑柱实现将检测平台20安装到工作台。检测平台20为透明的检测平台。透明的检测平台优选为例如超白玻璃检测平台。检测平台20的下方设有若干条形光源50,条形光源50可对拍摄机构30的拍摄提供光源。本实施例中,检测平台20在对应检测平台20的四周的位置、检测平台20的中部的位置分别设有五个条形光源50。可以理解地,条形光源5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条形光源5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支撑件52的顶端,两个支撑件52的底端分别安装到一底板54,底板54安装到工作台。本实施例中,条形光源50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转轴,两个支撑件52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转轴的远离对应的条形光源50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安装孔中。通过该种结构,可实现对条形光源50的照射角度进行调整,以使拍摄机构30能够实现最佳的拍摄效果。
检测平台20的顶端在对应检测区22的位置设有贯通孔,贯通孔内安装有真空吸嘴24,真空吸嘴24的吸附端与检测平台20的顶端平齐,真空吸嘴24的底端凸出于检测平台20的底端并与抽真空设备连接,通过抽真空设备可实现对真空吸嘴24进行抽真空,从而通过真空吸嘴24可将放置到检测区22的待检测产品进行吸附,以实现固定住待检测产品,防止待检测产品移位。本实施例中,检测区2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检测区22的真空吸嘴24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地,真空吸嘴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还包括位于检测平台20上方的框形件60,结合图3所示,框形件60与检测区22对应,框形件60包括四个安装板62,四个安装板62分别位于四个反射镜40的远离检测区22的一侧,四个反射镜40分别通过固定板42可转动地安装到四个安装板62。通过固定板42可转动地安装到四个安装板62,这样可对反射镜4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源五金壳。本实施例的反射镜40相对检测平台20向上倾斜的角度为45度。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四个安装板62中,将位于框形件6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安装板62、位于框形件6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安装板62分别定义为两个短安装板、两个长安装板,其中一个短安装板的两端分别插接到两个长安装板的其中一端内并分别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等固定在一起,另外一个短安装板的两端分别插接到两个长安装板的另外一端内并分别通过紧固件例如螺丝等固定在一起。四个反射镜40分别安装到四个固定板42,其中,与框形件的长度方向对应的两个固定板42分别采用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长安装板,与框形件60的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个固定板42分别采用铰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短安装板。
本实施例中,四个固定板42的尺寸相同,与框形件60的长度方向对应的两个反射镜40,其长度大于与框形件60的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个反射镜40的长度,其宽度与框形件60的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个反射镜40的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检测区22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框形件60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框形件60的前侧、后侧分别安装到两个连接板64,通过两个连接板64可实现将两个框形件60连接在一起。两个框形件60和两个连接板64形成一框架结构。
机体10的前侧滑动设置有支撑架70,框架结构安装到支撑架70。具体的,支撑架70包括滑动板72和两个支臂74。机体10的前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沿机体10的轴向延伸的滑轨12,滑动板72的后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滑块722,两个滑块722滑动设置到两个滑轨12,滑动板72的前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支臂74,框架结构的左侧、右侧(即两个框形件60的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安装到两个支臂74。
进一步地,机体10的前侧设有第一调节块14,支撑架70的滑动板72的前侧设有与第一调节块14对应的第二调节块76,第二调节块76位于第一调节块14的正下方,第一调节块14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调节块76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栓80,通过转动调节螺栓80,从而在两个滑轨12的作用下可带动支撑架70的滑动板72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框架结构可带动反射镜40向上或向下移动,如此即可实现对反射镜40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背光源五金壳。
进一步地,机体10的前侧形成有顶板16,顶板16的顶端与机体10的顶端平齐。顶板16的顶端安装有上下微调机构90,上下微调机构90位于顶板16的远离机体10的一端。上下微调机构90的前侧安装有第一侧板91,第一侧板91的前侧安装有第二侧板92,第二侧板92位于顶板16的前方并位于检测平台20的上方,拍摄机构30安装到第二侧板92。通过上下微调机构90可对拍摄机构30的拍摄距离进行调整,以使拍摄机构30能够实现最佳的拍摄效果。
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上下微调机构90包括底座93、安装块94、丝杆95、连接块96、手柄97和两个导向杆98。底座93安装到顶板16的顶端,底座93位于顶板16的远离机体10的一端。两个导向杆98的一端固定安装到底座93顶端的两个安装孔中,另一端活动穿过安装块94并固定安装到连接块96的两个贯通孔中。丝杆95的一端与安装块94的第一螺孔螺纹配合,另一端穿过连接块96的第二螺孔并与手柄97连接,丝杆95与第二螺孔螺纹配合,丝杆95位于两个导向杆98之间。手柄97位于连接块96的上方。第一侧板91安装到安装块94的前侧,通过转动手柄97,在两个导向杆98的作用下即可通过丝杆95带动安装块94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一侧板91、第二侧板92可带动拍摄机构30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对拍摄机构30的拍摄距离进行调整。
拍摄机构30包括安装到第二侧板92的相机32和安装到相机32的镜头34,镜头34正对检测区22。相机32例如为CCD相机等。
本实施例中,拍摄机构30为两个,因而上下微调机构90、第一侧板91和第二侧板92均为两个。两个上下微调机构90分别位于顶板16的左侧、右侧。两个第二侧板92分别安装到两个第一侧板91的前侧,两个第二侧板92分别垂直于两个第一侧板91且两者呈相对设置。两个拍摄机构30的相机32分别安装到两个第二侧板92的相对的一侧并呈相对设置。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到工作台的机体、安装到工作台的检测平台和安装到机体的拍摄机构,所述检测平台位于所述机体的前方,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具有与待检测产品对应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反射镜,所述四个反射镜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并相对所述检测平台向上倾斜,四个反射镜分别与待检测产品的四个侧壁对应,所述拍摄机构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并正对所述检测区,拍摄机构用于与计算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为透明的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的下方设有若干条形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光源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到两个支撑件的顶端,所述两个支撑件的底端分别安装到一底板,所述底板安装到工作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在对应所述检测区的位置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安装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吸嘴的吸附端与所述检测平台的顶端平齐,真空吸嘴的底端与抽真空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检测平台上方的框形件,所述框形件与所述检测区对应,框形件包括四个安装板,所述四个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四个反射镜的远离所述检测区的一侧,所述四个反射镜分别通过固定板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四个安装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为两个,所述拍摄机构、框形件也分别为两个;所述两个框形件的前侧、后侧分别安装到两个连接板,所述两个框形件和两个连接板形成一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前侧滑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框架结构安装到所述支撑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支撑架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块对应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块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调节块设有轴向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调节块设有轴向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螺纹配合有调节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前侧形成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上下微调机构,所述上下微调机构的前侧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前侧安装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顶板的前方并位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上方,所述拍摄机构安装到所述第二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机构包括安装到所述第二侧板的相机和安装到相机的镜头,所述镜头正对所述检测区。
CN202122961878.X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Active CN216745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1878.XU CN216745987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1878.XU CN216745987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5987U true CN216745987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1878.XU Active CN216745987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5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0445B (zh) 一种基于远心光学技术的视觉测量仪
KR20050113634A (ko) 투명기판 단면부의 검사장치 및 그 검사방법
CN217277925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外观检测装置
CN116735602A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CN210534006U (zh) 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机
CN216745987U (zh) 一种背光源平整度检测设备
CN108387584B (zh) 一种大尺寸导光板检测平台
CN109596624A (zh) 一种可旋式多角度视觉检测装置
CN113740259A (zh) 带观察窗的上光源和采用该上光源的线扫成像用光源
CN215833292U (zh) 一种视觉检测设备的光源装置及视觉检测设备
CN111323944A (zh) 光学检测设备
CN215414976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15184367A (zh) 一种用于光伏玻璃的侧边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4720487A (zh) 一种玻璃原片的检测装置
CN111141732B (zh) 一种多方位视觉检测装置
CN106839983A (zh) 应力二次元检测一体机
CN112710231A (zh) 发光键盘的视觉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12067613A (zh) 外观检测装置
CN219957385U (zh) 一种aoi检测设备的宽度调整装置
CN111323427A (zh) 一种用于导光板质量检测的检验装置
CN212301369U (zh) 一种玻璃面板的生产设备及其外观检测系统
CN211602956U (zh) 取像装置
CN218411063U (zh) 检测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6484704U (zh) 一种玻璃盖板检测设备
CN218066975U (zh) 一种适用于Mini TV背光成品的背光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