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1230U -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1230U
CN216721230U CN202123243808.7U CN202123243808U CN216721230U CN 216721230 U CN216721230 U CN 216721230U CN 202123243808 U CN202123243808 U CN 202123243808U CN 216721230 U CN216721230 U CN 216721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ower
baffle
support
slop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38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烨飞
马强
朱晴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Kel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Kel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Keli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Kel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38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1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1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1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光伏发电板和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坡度调节机构。该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通过设置坡度调节机构,根据屋顶的坡度旋转把手,把手的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支架转动,通过齿轮与另一齿轮的啮合带动另一转轴转动,另一转轴的转动带动另一支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支架转动到与屋顶的坡面相匹配,然后将支架与屋顶的坡面进行安装,从而达到根据不同屋顶的坡度调整支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站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方阵将太阳能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站称为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电站按照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太阳能光伏电站和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
现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很多城市建筑屋顶都铺设了光伏板,绿色环保,但目前屋顶上设置的光伏板所安装使用的支架大多角度固定,不适用具有坡度的屋顶斜面,同时在屋顶之上进行屋顶光伏电站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屋顶为斜面的时候,在建筑物屋顶上通常都没有可供安全带系挂的牢固可靠之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没有保证,并且在光伏电站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整个屋面上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光伏发电板和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坡度调节机构,所述坡度调节机构包括把手,通过旋转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支架进行转动;
所述支架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光伏发电板的两侧外表面通过滑槽与所述支架内侧表面滑动卡接,所述滑槽的内壁还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所述滑槽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紧机构和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一卡紧机构包括凸块,通过所述凸块对所述第一挡板进行卡紧;
所述第二卡紧机构包括自攻螺钉,通过所述自攻螺钉对所述第二挡板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架的一侧内壁固定套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一侧外表面分别与另一所述齿轮的一侧外表面啮合,另一所述齿轮的轴心处与另一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套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把手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支架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与另一齿轮的啮合带动另一转轴进行转动,另一转轴的转动带动另一支架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调节支架坡度的效果。
优选地,两个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齿轮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固定块的材质均为C型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对两个齿轮的一侧进行限位,避免两个齿轮在支架移动的过程中分离,C型钢的构造自重比较轻,同时便于加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减轻底部安装时的重量,从而可以减轻屋顶的承重,延长了房屋屋顶的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紧机构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凸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与滑槽连通,推动光伏发电板在滑槽内滑动带动第一挡板在滑槽内滑动并挤压凸块,凸块受挤压往凹槽内滑动并挤压弹簧,弹簧受力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槽与凸块接触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带动凸块与卡槽的内壁贴合,从而达到卡紧第一挡板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还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自攻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孔与滑槽连通,当支架上的滑槽内排列好所需的光伏发电板后,通过第二挡板将最后一个光伏发电板固定在滑槽内,第二挡板上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是对齐的,旋转自攻螺钉带动自攻螺钉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二挡板与支架进行固定,避免光伏发电板掉落出滑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坡度调节机构,根据屋顶的坡度旋转把手,把手的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支架转动,通过齿轮与另一齿轮的啮合带动另一转轴转动,另一转轴的转动带动另一支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支架转动到与屋顶的坡面相匹配,然后将支架与屋顶的坡面进行安装,从而达到根据不同屋顶的坡度调整支架的效果。
2、通过设置第一卡紧机构和第二卡紧机构,先将一个第一挡板放置在滑槽内,然后推动光伏发电板,再将另一个第一挡板与光伏发电板的下表面接触,通过依次放置第一挡板和光伏发电板,从而带动第一个第一挡板在滑槽内上移,在第一挡板移动到与凸块接触时,凸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与第一挡板上的卡槽贴合,继续在滑槽内增加第一挡板和光伏发电板,直到第一个第一挡板与滑槽最上端的凸块接触,从而带动滑槽内的其他第一挡板均与凸块贴合,然后将第二挡板与滑槽最下端的光伏发电板接触,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对齐,将自攻螺钉与第一螺纹孔对齐后旋转自攻螺钉,自攻螺钉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二挡板与支架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不需要工作人员在屋顶斜面上移动安装光伏发电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的齿轮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的光伏发电板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的弹簧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的自攻螺钉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的第二螺纹孔结构立体图。
图中:1、光伏发电板;2、支架;3、把手;31、转轴;32、齿轮;33、固定块;4、滑槽;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凸块;71、凹槽;72、弹簧;73、卡槽;8、自攻螺钉;81、第一螺纹孔;82、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光伏发电板1和支架2,两个支架2之间设置有坡度调节机构,坡度调节机构包括把手3,通过旋转把手3带动支架2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把手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31,转轴31的外表面与支架2的一侧内壁固定套接,转轴31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齿轮32,两个齿轮32的一侧外表面分别与另一齿轮32的一侧外表面啮合,另一齿轮32的轴心处与另一转轴31的一端固定套接,旋转把手3带动转轴31转动,转轴31的转动带动支架2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齿轮32进行转动,齿轮32与另一齿轮32的啮合带动另一转轴31进行转动,另一转轴31的转动带动另一支架2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调节支架2坡度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转轴31靠近齿轮32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3,支架2、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和固定块33的材质均为C型钢,固定块33对两个齿轮32的一侧进行限位,避免两个齿轮32在支架2移动的过程中分离,C型钢的构造自重比较轻,同时便于加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减轻底部安装时的重量,从而可以减轻屋顶的承重,延长了房屋屋顶的寿命;
支架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4,光伏发电板1的两侧外表面通过滑槽4与支架2内侧表面滑动卡接,滑槽4的内壁还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
滑槽4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紧机构和第二卡紧机构,第一卡紧机构包括凸块7,通过凸块7对第一挡板5进行卡紧;
进一步地,第一卡紧机构还包括凹槽71,凹槽71开设在滑槽4的内侧壁,凹槽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72,弹簧72的自由端与凸块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凹槽71与滑槽4连通,推动光伏发电板1在滑槽4内滑动带动第一挡板5在滑槽4内滑动并挤压凸块7,凸块7受挤压往凹槽71内滑动并挤压弹簧72,弹簧72受力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73,卡槽73的内壁与凸块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当卡槽73与凸块7接触时,弹簧72产生的弹力带动凸块7与卡槽73的内壁贴合,从而达到卡紧第一挡板5的效果;
第二卡紧机构包括自攻螺钉8,通过自攻螺钉8对第二挡板6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卡紧机构还包括第一螺纹孔81,第一螺纹孔81开设在支架2的另一端,第二挡板6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2,自攻螺钉8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81与第二螺纹孔82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81与滑槽4连通,当支架2上的滑槽4内排列好所需的光伏发电板1后,通过第二挡板6将最后一个光伏发电板1固定在滑槽4内,第二挡板6上的第二螺纹孔82与第一螺纹孔81的位置是对齐的,旋转自攻螺钉8带动自攻螺钉8与第一螺纹孔81和第二螺纹孔82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二挡板6与支架2进行固定,避免光伏发电板1掉落出滑槽4。
工作原理:先将支架2的坡度调整到与屋顶的坡面贴合,通过旋转把手3,把手3的转动带动转轴31转动,转轴31的转动带动齿轮32转动,同时带动支架2转动,通过齿轮32与另一齿轮32的啮合带动另一转轴31转动,另一转轴31的转动带动另一支架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支架2转动到与屋顶的坡面相匹配,然后将支架2与屋顶的坡面进行安装;
然后将光伏发电板1安装在支架2上,依次在支架2的滑槽4内插入一个第一挡板5和光伏发电板1,通过插入的第一挡板5和光伏发电板1将第一个第一挡板5在滑槽4内上移到与最上端的凸块7接触,凸块7通过凹槽71内弹簧72的弹力与第一挡板5上的卡槽73贴合卡紧,同时带动滑槽4内的其他第一挡板5上的卡槽73均与凸块7贴合卡紧;
之后将第二挡板6与滑槽4最下端的光伏发电板1接触,第一螺纹孔81与第二螺纹孔82对齐,将自攻螺钉8与第一螺纹孔81对齐后旋转自攻螺钉8,自攻螺钉8与第一螺纹孔81和第二螺纹孔82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二挡板6与支架2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包括光伏发电板(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2)之间设置有坡度调节机构,所述坡度调节机构包括把手(3),通过旋转所述把手(3)带动所述支架(2)进行转动;
所述支架(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4),所述光伏发电板(1)的两侧外表面通过滑槽(4)与所述支架(2)内侧表面滑动卡接,所述滑槽(4)的内壁还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
所述滑槽(4)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紧机构和第二卡紧机构,所述第一卡紧机构包括凸块(7),通过所述凸块(7)对所述第一挡板(5)进行卡紧;
所述第二卡紧机构包括自攻螺钉(8),通过所述自攻螺钉(8)对所述第二挡板(6)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架(2)的一侧内壁固定套接,所述转轴(31)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齿轮(32),两个所述齿轮(32)的一侧外表面分别与另一所述齿轮(32)的一侧外表面啮合,另一所述齿轮(32)的轴心处与另一所述转轴(31)的一端固定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轴(31)靠近所述齿轮(32)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3),所述支架(2)、所述第一挡板(5)、所述第二挡板(6)和所述固定块(33)的材质均为C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紧机构还包括凹槽(71),所述凹槽(71)开设在所述滑槽(4)的内侧壁,所述凹槽(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72),所述弹簧(72)的自由端与所述凸块(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73),所述卡槽(73)的内壁与所述凸块(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紧机构还包括第一螺纹孔(81),所述第一螺纹孔(81)开设在所述支架(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板(6)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2),所述自攻螺钉(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8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82)的内壁螺纹连接。
CN202123243808.7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Active CN216721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3808.7U CN21672123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3808.7U CN21672123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1230U true CN216721230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3808.7U Active CN216721230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12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287A (zh) * 2022-09-14 2022-10-18 南通巨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架
CN117081476A (zh) * 2023-07-19 2023-11-17 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适应性光伏屋顶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287A (zh) * 2022-09-14 2022-10-18 南通巨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架
CN117081476A (zh) * 2023-07-19 2023-11-17 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适应性光伏屋顶结构
CN117081476B (zh) * 2023-07-19 2024-03-19 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适应性光伏屋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21230U (zh) 一种带坡度的屋顶光伏电站
CN210867581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用支架
CN111030582A (zh) 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太阳能板自动调节装置
CN215682203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安装功能的光伏发电充能板
CN207884560U (zh) 一种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
CN21621668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光伏组件
CN207166418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架
CN21433784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伏电板支撑架
CN111120974A (zh) 一种路灯用太阳能电池板
CN113258643B (zh) 一种环保太阳能锂电池充电装置
CN212992269U (zh) 一种太阳能板机械调节架
CN2105365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光伏铝材用型材框
CN210578366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08539836U (zh) 一种石墨烯光伏电池板
CN208424282U (zh) 一种用于户外组合式太阳能组件
CN214851074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
CN111293969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水泵的太阳能驱动装置
CN218217191U (zh) 可调节式高效太阳能支架
CN220421720U (zh) 一种地面光伏固定支架
CN217335509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节能环保新能源太阳能板
CN213783199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可调节的支架
CN219107387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盖板玻璃
CN219715697U (zh) 钠离子电池充放电测试装置
CN216122299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太阳能板安装结构
CN218264615U (zh) 一种具有转接夹具功能的光伏屋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