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0938U -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938U
CN216720938U CN202121639835.3U CN202121639835U CN216720938U CN 216720938 U CN216720938 U CN 216720938U CN 202121639835 U CN202121639835 U CN 202121639835U CN 216720938 U CN216720938 U CN 216720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mos
polar
charg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98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yuan Xinn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yuan Xinn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yuan Xinn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yuan Xinn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398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0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无极性充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的型号为EM78P301N通过电平信号检测电池、电芯电压与极性,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采用2个P MOS,2个N MOS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这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极性任意接都可充电,做到了防呆充电,能够有效避免异常充电情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性充电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充电装置应用比较广泛,传统充电设备都需要电芯、电池正负极与充电设备相对应才能充电,并且每种装置需求的充电环境有所不同,单一接口,正负极相对固定匹配,且不能随着充电的进程灵活改变充电功率,充电完成时,自动断电功能不够完备,多余的电能储存于设备电路中无法宣泄,频繁充电会导致电路温度升高,却没有相应的监测手段和降温保护举措,轻则会降低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严重的会破坏被充电设备的电池结构,甚至发生爆炸,导致重大火灾事故。
另外具有无极性充电装置的造价相对比较高,小范围内流通,市场上没能达到普及,且还有大量的固定极性的充电器,因此该方面的技术前景广阔,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充电器存在的固定极性的问题,以及没有相应的电能泄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无极性充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的型号为EM78P301N通过相应的电平信号检测电池、电芯电压与极性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 MOS Q2和Q3,N MOS Q7和Q8的工作,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采用2个P MOS,2个N MOS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J1,J3为电源端,J2,J4为输出充电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 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
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接在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EM78P301N 的电源接口处。
所述控制电路的主芯片EM78P301N U1的1管脚经过一个1K电阻 R17接J5 CON5 4管脚,2管脚经过一个1K的电阻R28接所述J5 CON5 的3管脚,3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7端,4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2L端,5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2H端,6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0端,7管脚接地,8管脚接5V电压,9管脚的第一引脚经过一个104P的电容接地,第二引脚经过一个10K的电阻R29接地,第三引脚经过一个10K电阻R30接8管脚5V电压, 10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2端,12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1H端,13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1L端,14管脚接一个1K 的电阻R16接所述J5 CON5 5管脚,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EM78P301N。
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由2个P MOS Q2和Q3,2个N MOS Q7和 Q8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 对负载进行充电,通过4-5、12-13通信管脚与所述主芯片进行信号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采用一个主芯片,2个P MOS Q2、 Q3,2个N MOSQ7、Q8与四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电路主芯片型号为EM78P301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市面上没有的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可以灵活的检测充电电池的极性,能够依据主芯片不同的指令导通相应的 MOS对负载进行充电;采用市场上常见的稳压电源供应实现电压的相对稳定输出,此外主芯片连接相应的泄放电路,快速释放多余的电能储备,能够有效避免异常充电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主芯片供电电路;
图2为主芯片控制电路;
图3为无极性充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无极性充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的型号为 EM78P301N通过相应的电平信号检测电池、电芯电压与极性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 MOS Q2和Q3,N MOS Q7和Q8的工作,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采用2个P MOS,2个N MOS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J1,J3为电源端,J2,J4为输出充电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 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
如图1所示,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接在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EM78P301N的电源接口处。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路的主芯片EM78P301N U1的1管脚经过一个1K电阻R17接J5 CON5 4管脚,2管脚经过一个1K的电阻R28 接所述J5 CON5的3管脚,3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7端,4 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2L端,5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2H端,6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0端,7管脚接地,8管脚接5V 电压,9管脚的第一引脚经过一个104P的电容接地,第二引脚经过一个10K的电阻R29接地,第三引脚经过一个10K电阻R30接8管脚 5V电压,10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2端,12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1H端,13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1L端,14管脚接一个1K的电阻R16接所述J5 CON5 5管脚,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 EM78P301N。
如图3所示,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由2个P MOS Q2和Q3,2个N MOS Q7和Q8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通过4-5、12-13通信管脚与所述主芯片进行信号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采用一个主芯片,2个P MOS Q2、Q3,2个N MOS Q7、Q8与四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电路主芯片型号为EM78P301N。

Claims (4)

1.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无极性充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的型号为EM78P301N通过相应的电平信号检测电池、电芯电压与极性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 MOS Q2和Q3,N MOS Q7和Q8的工作,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采用2个P MOS,2个N MOS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J1,J3为电源端,J2,J4为输出充电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芯片的型号为78L05,所述供电电路稳定输出5V电压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接在所述控制电路主芯片EM78P301N的电源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的主芯片EM78P301N U1的1管脚经过一个1K电阻R17接J5 CON5 4管脚,2管脚经过一个1K的电阻R28接所述J5 CON5的3管脚,3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7端,4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2L端,5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2H端,6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0端,7管脚接地,8管脚接5V电压,9管脚的第一引脚经过一个104P的电容接地,第二引脚经过一个10K的电阻R29接地,第三引脚经过一个10K电阻R30接8管脚5V电压,10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ADC2端,12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1H端,13管脚接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P1L端,14管脚接一个1K的电阻R16接所述J5 CON5 5管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性充电电路由2个P MOS Q2和Q3,2个N MOS Q7和Q8与4个三极管构成无极性检测电路,在不接任何电池、电芯负载时4个MOS均为关闭状态,当有电池、电芯接入时J2,J4通过主芯片检测负载的电压与极性,通过主芯片指令导通相对应两个充电MOS对负载进行充电,通过4-5、12-13通信管脚与所述主芯片进行信号传递。
CN202121639835.3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Active CN216720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9835.3U CN216720938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9835.3U CN216720938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938U true CN216720938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9835.3U Active CN216720938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09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8147A (zh) * 2022-07-14 2022-08-19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芯片以及电源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8147A (zh) * 2022-07-14 2022-08-19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芯片以及电源模块
CN114928147B (zh) * 2022-07-14 2022-11-18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芯片以及电源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4519B (zh) 锂电池保护控制asic芯片系统
CN101409455B (zh) 一种电池系统的电压平衡装置及电压平衡方法
CN101055999B (zh) 充电/放电保护电路和供电装置
CN202712892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负载检测电路
CN102570403B (zh) 锂电池充电放电的温度保护电路
CN202190065U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
WO2008137764A1 (en) Fine-controlled battery-charging system
CN202121027U (zh) 一种带有高精度电流保护电路的电池
CN216720938U (zh) 一种智能型无极性充电电路
CN101800433A (zh) 一种基于保护芯片的锂电池防过充的实现方法及实现电路
CN104779669A (zh) 带充电保护电路的锂离子电池组
CN105449312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加热控制电路
CN203813423U (zh) 一种通用型锂电池保护系统
CN204045405U (zh) 一种物理电池
CN107040025B (zh) 一种蓄电池单体专用的集成电路的实现方法
CN202014088U (zh) 太阳能系统蓄电池过放电保护器
CN102832674B (zh) 一种锂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
CN203104045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主电路
CN107086635A (zh) 一种带有双控加温功能的储能充放电控制器
CN202798079U (zh) 一种锂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
CN202150694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以及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组
CN101707266B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02218007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
CN100547877C (zh) 正负组合脉冲充电机的自动停充控制电路
CN206004359U (zh) 一种锂电池组串联长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