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9842U -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9842U
CN216699842U CN202123235916.XU CN202123235916U CN216699842U CN 216699842 U CN216699842 U CN 216699842U CN 202123235916 U CN202123235916 U CN 202123235916U CN 216699842 U CN216699842 U CN 216699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ensation
control switch
transformer
outpu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59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洪
陈裕达
魏宁波
周炎朋
周家辉
周耀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i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i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i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i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59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9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9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9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Ac-Ac Conver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极性控制开关组和保护电路组;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通过设置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和极性控制开关组,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整。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稳压器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交流稳压器一般采用常规调整绕组的方式来进行输出电压的补偿,但是,这种补偿方式不可以对较高的输入电压进行补偿,而且整个电路结构复杂。
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稳压器控制结构,以实现对不同的输入电压的有效补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极性控制开关组和保护电路组;
所述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
所述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
进一步,本补偿控制结构还包括保护电路组;
所述保护电路组用于在补偿控制开关组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前,限制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
进一步,所述保护电路组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和第三保护电路;
所述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和第三输入节点;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三输出节点;
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用于连接△接法的三相电;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第2极性控制开关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二绕组串,所述第二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二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三绕组串,所述第三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三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其中,i≥2,i为正整数,j=1,2,…,i。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第一电阻和第一保护开关;
所述第一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保险丝、第二电阻和第二保护开关;
所述第二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保险丝、第三电阻和第三保护开关;
所述第三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三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保护电路组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和第三保护电路;
所述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和第四输入节点;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第三输出节点和第四输出节点;
所述第四输入节点通过导线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和第四输入节点用于连接Y接法的三相电,其中,第四输入节点用于连接零线;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第2极性控制开关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二绕组串,所述第二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二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三绕组串,所述第三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三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其中,i≥2,i为正整数,j=1,2,…,i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第一电阻和第一保护开关;
所述第一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保险丝、第二电阻和第二保护开关;
所述第二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保险丝、第三电阻和第三保护开关;
所述第三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三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极性控制开关组和保护电路组;所述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所述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所述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本补偿控制结构通过设置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和极性控制开关组,通过控制补偿变压器组的投入,和极性改变,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整,以得到所期待的输出电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补偿控制结构是结构框架图;
图2是补偿控制结构在接入△接法的三相电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补偿控制结构在接入Y接法的三相电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参考图1,提供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和极性控制开关组;
所述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
所述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
当本补偿控制结构进行工作的时候,输入电压通过输入节点组进入到本补偿控制结构。同时,本补偿控制结构还通过配合外部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输入节点组获取得到输入电压。当然,控制模块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得到输入电压。补偿变压器组已经设定好对应的匝数比,控制模块通过对应的匝数比可以知道补偿变压器组可以投入的补偿电压。其中,补偿电压的投入,是由补偿控制开关组所决定。对于补偿变压器组,其可以有多个补偿变压器所构成,当然,补偿控制开关组也是可以由多个补偿控制开关所构成。补偿控制开关与补偿变压器一一对应。极性控制开关组则是对补偿变压器组进行极性控制。从而改变补偿变压器组所产生的补偿电压的极性。从而决定是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还是反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
当输入电压低于所期待的输出电压时,则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从而使得输入电压与补偿电压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所期待的输出电压。当输入电压高于期待的输出电压时,则需要对输入电压进行反向补偿。从而使得输入电压与反向补偿电压进行部分电压抵消,从而得到所期待的输出电压。
本补偿控制结构通过设置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和极性控制开关组,通过控制补偿变压器组的投入,和极性改变,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整,以得到所期待的输出电压。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本补偿控制结构还包括保护电路组,所述保护电路组用于在补偿控制开关组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前,限制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由于补偿变压器组属于感性元件,因此,如果直投入补偿电压,会在补偿变压器组中产生火花,对补偿变压器组造成损害。故通过设置保护电路组,通过在投入补偿电压前,对流经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进行限制,以保护补偿变压器组。
参考图2,为了更加方便的说明本补偿控制结构的工作原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补偿控制结构对△接法的三相电进行补偿控制。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补偿变压器组采用三组变压器,每一组有三个变压器。
具体为: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针对△接法的三相电,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R、第二输入节点S和第三输入节点T。其中,第一输入节点R连接A相线,第二输入节点S连接B相线,第三输入节点T连接C相线。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U、第二输出节点V和第三输出节点W。
当然为了保护输入节点,在第一输入节点R、第二输入节点S和第三输入节点T上均有串联相应的开关或者接触器,以对输入节点进行总控制。为了保护输出节点,在第一输出节点U、第二输出节点V和第三输出节点W上串联有相应的开关或者接触器,以对输出节点进行总控制。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R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二绕组串,所述第二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二输入节点S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三绕组串,所述第三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三输入节点T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F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保护开关K5-R;
所述第一保险丝F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一保护开关K5-R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开关K5-R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第一选择端、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第一选择端、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第一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电压并没有投入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一电阻R1对串接的补偿变压器组中的各个补偿变压器进行限流,从而使得流经过各个补偿变压器的电流值较小。通过对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进行限制,使得在投入补偿电压的瞬间,补偿变压器不会产生过大感应电动势。当补偿电压投入之后,闭合第一保护开关K5-R,以对第一电阻R1进行短路,排除掉第一电阻R1的电流限制,使得补偿变压器可以以正常功率进行工作。对于第一保险丝F1则可以在流经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时,及时断开以保护补偿变压器。
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保险丝F2、第二电阻R2和第二保护开关K5-S;
所述第二保险丝F2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保险丝F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保护开关K5-S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开关K5-S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第一选择端、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第一选择端、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第一选择端。
第二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电压并没有投入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二电阻R2对串接的补偿变压器组中的各个补偿变压器进行限流,从而使得流经过各个补偿变压器的电流值较小。通过对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进行限制,使得在投入补偿电压的瞬间,补偿变压器不会产生过大感应电动势。当补偿电压投入之后,闭合第二保护开关K5-S,以对第二电阻R2进行短路,排除掉第二电阻R2的电流限制,使得补偿变压器可以以正常功率进行工作。对于第二保险丝F2则可以在流经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时,及时断开以保护补偿变压器。
所述第三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保险丝F3、第三电阻R3和第三保护开关K5-T;
所述第三保险丝F3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保险丝F3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三保护开关K5-T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护开关K5-T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第一选择端、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第一选择端、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第三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电压并没有投入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三电阻R3对串接的补偿变压器组中的各个补偿变压器进行限流,从而使得流经过各个补偿变压器的电流值较小。通过对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进行限制,使得在投入补偿电压的瞬间,补偿变压器不会产生过大感应电动势。当补偿电压投入之后,闭合第三保护开关K5-T,以对第三电阻R3进行短路,排除掉第三电阻R3的电流限制,使得补偿变压器可以以正常功率进行工作。对于第三保险丝F3则可以在流经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时,及时断开以保护补偿变压器。
假设期待的输出电压为220V,那么当输入电压改变时,控制模块会对本补偿控制结构进行如下表1的控制。
输入电压 K1 K2 K3 K4 K5
≤192V 0 1 1 1 1
193V-196V 0 0 1 1 1
197V-200V 0 1 0 1 1
201V-204V 0 0 0 1 1
205V-208V 0 1 1 0 1
209V-212V 0 0 1 0 1
213V-216V 0 1 0 0 1
217V-223V 0 0 0 0 1
224V-227V 1 0 1 1 1
228V-231V 1 1 0 1 1
232V-235V 1 0 0 1 1
236V-239V 1 1 1 0 1
240V-243V 1 0 1 0 1
244V-247V 1 1 0 0 1
≥248V 1 0 0 0 1
表1;
在表1中,K1表示为极性控制开关的集合,K2表示为第1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K3表示为第2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K4表示为第3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K5表示为保护开关的集合;
“0”表示为开关的固定端与其的第一选择端连接,“1”表示为开关的固定端与其的第二选择端连接;所述开关指的是:极性控制开关、补偿控制开关和保护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
所述第1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和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
所述第2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和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
所述第3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和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
所述保护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保护开关K5-R、第二保护开关K5-S和第三保护开关K5-T。
通过预先设置,使得:
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匝数比为:220:4;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4V交流电;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匝数比为:220:8;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8V交流电;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匝数比为:220:16;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16V交流电;
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匝数比为:220:4;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4V交流电;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匝数比为:220:8;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8V交流电;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匝数比为:220:16;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16V交流电;
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匝数比为:220:4;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4V交流电;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匝数比为:220:8;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8V交流电;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匝数比为:220:16;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16V交流电;
基于以上设置,当输入电压为192V时,先通过控制K1为“0”,K2为“1”,K3为“1”,K4为“1”。由于K5是为保护开关的集合,保护开关会在K1、K2、K3和K4控制完毕后,才会对K5进行控制,以保证在投入补偿电压前,对流经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进行限制。
当K1为“0”时,则说明投入到输入电压的是补偿电压为正向的。故,K2为“1”则产生正向的补偿电压为3.49V,K3为“1”则产生正向的补偿电压为:6.98V,K4为“1”则产生正向的补偿电压为:13.96;因此,将输入电压192V与补偿电压进行叠加,则得到:216.43V,得到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偏差仅仅为1.6%,符合工程上偏差的要求。
当输入电压为247V时,先通过控制K1为“1”,K2为“1”,K3为“0”,K4为“0”。由于K5是为保护开关的集合,保护开关会在K1、K2、K3和K4控制完毕后,才会对K5进行控制,以保证在投入补偿电压前,对流经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进行限制。
当K1为“1”时,则说明投入到输入电压的是补偿电压为反向的。故,K2为“1”则不产生反向的补偿电压,K3为“0”则产生反向的补偿电压为8.9V,K4为“0”则产生反向的补偿电压为17.96V;因此,将输入电压247V与补偿电压进行部分抵消,则得到:220.14V,得到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偏差仅仅为0.06%,符合工程上偏差的要求。
表1中其他情况的工作原理如上面所述,这里就不重复描述了。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补偿控制结构对Y接法的三相电进行补偿控制。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补偿变压器组采用三组变压器,每一组有三个变压器。
具体为: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针对Y接法的三相电,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R、第二输入节点S、第三输入节点T和第四输入节点N。其中,第一输入节点R连接A相线,第二输入节点S连接B相线,第三输入节点T连接C相线,第四输入节点N连接地相线。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U、第二输出节点V、第三输出节点W和第四输出节点N1。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
所述第一输入节点R、第二输入节点S、第三输入节点T和第四输入节点N用于连接Y接法的三相电,其中,第四输入节点N用于连接零线。
当然为了保护输入节点,在第一输入节点R、第二输入节点S和第三输入节点T上均有串联相应的开关或者接触器,以对输入节点进行总控制。为了保护输出节点,在第一输出节点U、第二输出节点V和第三输出节点W上串联有相应的开关或者接触器,以对输出节点进行总控制。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R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二绕组串,所述第二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二输入节点S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三绕组串,所述第三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三输入节点T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N1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F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保护开关K5-R;
所述第一保险丝F1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U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一保护开关K5-R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开关K5-R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的第一选择端、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的第一选择端、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第一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电压并没有投入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一电阻R1对串接的补偿变压器组中的各个补偿变压器进行限流,从而使得流经过各个补偿变压器的电流值较小。通过对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进行限制,使得在投入补偿电压的瞬间,补偿变压器不会产生过大感应电动势。当补偿电压投入之后,闭合第一保护开关K5-R,以对第一电阻R1进行短路,排除掉第一电阻R1的电流限制,使得补偿变压器可以以正常功率进行工作。对于第一保险丝F1则可以在流经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时,及时断开以保护补偿变压器。
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保险丝F2、第二电阻R2和第二保护开关K5-S;
所述第二保险丝F2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V连接,所述第二保险丝F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保护开关K5-S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开关K5-S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的第一选择端、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的第一选择端、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的第一选择端。
第二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电压并没有投入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二电阻R2对串接的补偿变压器组中的各个补偿变压器进行限流,从而使得流经过各个补偿变压器的电流值较小。通过对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进行限制,使得在投入补偿电压的瞬间,补偿变压器不会产生过大感应电动势。当补偿电压投入之后,闭合第二保护开关K5-S,以对第二电阻R2进行短路,排除掉第二电阻R2的电流限制,使得补偿变压器可以以正常功率进行工作。对于第二保险丝F2则可以在流经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时,及时断开以保护补偿变压器。
所述第三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保险丝F3、第三电阻R3和第三保护开关K5-T;
所述第三保险丝F3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保险丝F3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第三保护开关K5-T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护开关K5-T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的第一选择端、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的第一选择端、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第三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当补偿电压并没有投入的时候,此时,通过第三电阻R3对串接的补偿变压器组中的各个补偿变压器进行限流,从而使得流经过各个补偿变压器的电流值较小。通过对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进行限制,使得在投入补偿电压的瞬间,补偿变压器不会产生过大感应电动势。当补偿电压投入之后,闭合第三保护开关K5-T,以对第三电阻R3进行短路,排除掉第三电阻R3的电流限制,使得补偿变压器可以以正常功率进行工作。对于第三保险丝F3则可以在流经补偿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时,及时断开以保护补偿变压器。
假设期待的输出电压为220V,那么当输入电压改变时,控制模块会对本补偿控制结构进行如下表2的控制。
输入电压 K1 K2 K3 K4 K5
≤192V 0 1 1 1 1
193V-196V 0 0 1 1 1
197V-200V 0 1 0 1 1
201V-204V 0 0 0 1 1
205V-208V 0 1 1 0 1
209V-212V 0 0 1 0 1
213V-216V 0 1 0 0 1
217V-223V 0 0 0 0 1
224V-227V 1 0 1 1 1
228V-231V 1 1 0 1 1
232V-235V 1 0 0 1 1
236V-239V 1 1 1 0 1
240V-243V 1 0 1 0 1
244V-247V 1 1 0 0 1
≥248V 1 0 0 0 1
表2;
在表2中,K1表示为极性控制开关的集合,K2表示为第1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K3表示为第2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K4表示为第3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K5表示为保护开关的集合;
“0”表示为开关的固定端与其的第一选择端连接,“1”表示为开关的固定端与其的第二选择端连接;所述开关指的是:极性控制开关、补偿控制开关和保护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K1-R、第2极性控制开关K1-S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K1-T。
所述第1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R、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S和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K2-T;
所述第2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R、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S和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K3-T;
所述第3补偿控制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R、第二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S和第三组第3补偿控制开关K4-T。
所述保护开关的集合包括:第一保护开关K5-R、第二保护开关K5-S和第三保护开关K5-T。
通过预先设置,使得:
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T1-R的匝数比为:220:4;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4V交流电;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T2-R的匝数比为:220:8;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8V交流电;第一组第3补偿变压器T3-R的匝数比为:220:16;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16V交流电;
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T1-S的匝数比为:220:4;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4V交流电;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T2-S的匝数比为:220:8;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8V交流电;第二组第3补偿变压器T3-S的匝数比为:220:16;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16V交流电;
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T1-T的匝数比为:220:4;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4V交流电;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T2-T的匝数比为:220:8;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8V交流电;第三组第3补偿变压器T3-T的匝数比为:220:16;即当初级绕组输入220V交流电时,其的次级绕组输出16V交流电;
基于以上设置,当输入电压为192V时,先通过控制K1为“0”,K2为“1”,K3为“1”,K4为“1”。由于K5是为保护开关的集合,保护开关会在K1、K2、K3和K4控制完毕后,才会对K5进行控制,以保证在投入补偿电压前,对流经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进行限制。
当K1为“0”时,则说明投入到输入电压的是补偿电压为正向的。故,K2为“1”则产生正向的补偿电压为3.49V,K3为“1”则产生正向的补偿电压为:6.98V,K4为“1”则产生正向的补偿电压为:13.96;因此,将输入电压192V与补偿电压进行叠加,则得到:216.43V,得到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偏差仅仅为1.6%,符合工程上偏差的要求。
当输入电压为247V时,先通过控制K1为“1”,K2为“1”,K3为“0”,K4为“0”。由于K5是为保护开关的集合,保护开关会在K1、K2、K3和K4控制完毕后,才会对K5进行控制,以保证在投入补偿电压前,对流经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进行限制。
当K1为“1”时,则说明投入到输入电压的是补偿电压为反向的。故,K2为“1”则不产生反向的补偿电压,K3为“0”则产生反向的补偿电压为8.9V,K4为“0”则产生反向的补偿电压为17.96V;因此,将输入电压247V与补偿电压进行部分抵消,则得到:220.14V,得到输出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偏差仅仅为0.06%,符合工程上偏差的要求。
表2中其他情况的工作原理如上面所述,这里就不重复描述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节点组、输出节点组、补偿变压器组、补偿控制开关组、极性控制开关组和保护电路组;
所述输入节点组用于连接输入相线,以得到输入电压;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用于输出补偿电压,以对输入电压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用于控制补偿电压的极性,当补偿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同,则为对输入电压正向补偿,当补偿电压的极性相反,则为对输入电压反向补偿;
所述输出节点组用于输出进行正向补偿或者反向补偿后的输入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电路组;
所述保护电路组用于在补偿控制开关组对输入电压投入补偿电压前,限制补偿变压器组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组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和第三保护电路;
所述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和第三输入节点;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三输出节点;
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用于连接△接法的三相电;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第2极性控制开关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二绕组串,所述第二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二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三绕组串,所述第三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三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W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其中,i≥2,i为正整数,j=1,2,…,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第一电阻和第一保护开关;
所述第一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保险丝、第二电阻和第二保护开关;
所述第二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保险丝、第三电阻和第三保护开关;
所述第三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三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组包括:第一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和第三保护电路;
所述输入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和第四输入节点;
所述输出节点组包括: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第三输出节点和第四输出节点;
所述第四输入节点通过导线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节点、第二输入节点、第三输入节点和第四输入节点用于连接Y接法的三相电,其中,第四输入节点用于连接零线;
所述补偿变压器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
所述补偿控制开关组包括:第一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一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二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1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2补偿控制开关、…、第三组第i补偿控制开关;
所述极性控制开关组包括:第1极性控制开关、第2极性控制开关和第3极性控制开关;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一绕组串,所述第一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一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一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二绕组串,所述第二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二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二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二保护电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在一起得到第三绕组串,所述第三绕组串的首端抽头与第三输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串的尾端抽头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1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2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第三组第i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部抽头均与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部抽头与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通过第三保护电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二选择端与第四输出节点连接;
其中,i≥2,i为正整数,j=1,2,…,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丝、第一电阻和第一保护开关;
所述第一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一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1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一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保险丝、第二电阻和第二保护开关;
所述第二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二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2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二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保护电路包括:第三保险丝、第三电阻和第三保护开关;
所述第三保险丝的一端与第三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三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三保护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保护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3极性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和第三组第j补偿控制开关的第一选择端连接。
CN202123235916.X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Active CN216699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5916.XU CN216699842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5916.XU CN216699842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9842U true CN216699842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5916.XU Active CN216699842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9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12018004721T5 (de) DC/DC Wandler
DE102014102593A1 (de) Stromversorgungseinrichtung
DE112012005868T5 (de) DC-DC-Wandler
DE112011104839T5 (de) DC-DC-Wandler
US20110242855A1 (en) Power Converter
US20230369958A1 (en) Cascaded multi-port converter and three-phase medium-voltage input system
DE112015002279T5 (de) Energie-umsetzungsvorrichtung
EP2451065A2 (de) Tiefsetzsteller
GB2580748A (en) Controlling voltage in AC power lines
CN109039072A (zh) 一种双极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20160172984A1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Singh et al. Design and control of two stage battery charger for low voltage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high gain buck-boost PFC AC-DC converter
CN216699842U (zh)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CN114204826A (zh) 一种稳压器的补偿控制结构
CN206313442U (zh) 一种二次谐波电流的抑制装置
CN109634341B (zh) 一种具有双向apfc的补偿型稳压电源
CN206211568U (zh) 一种外部可调的线补偿电路
CN207664876U (zh) 可调节变压器变比dc-dc功率变换器
Li et al. Research on" Soft Start-up" of VSC-HVDC in power system restoration after blackouts
CN102097955A (zh)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运行试验用电压源
DE112020004720T5 (de) Leistungswandler
EP3893388B1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lving common mode voltage interference
DE69400381T2 (de) Selbstgeführte Spannungskonvertierungseinrichtung
Patil et al. An innovative transient free TBSC compensator with closed loop control for fast varying dynamic load
AU654869B2 (en) Rectif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