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3683U -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3683U
CN216693683U CN202123274195.3U CN202123274195U CN216693683U CN 216693683 U CN216693683 U CN 216693683U CN 202123274195 U CN202123274195 U CN 202123274195U CN 216693683 U CN216693683 U CN 216693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temperature measuring
heat insulatio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sulat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41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金生
冯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Q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Q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Q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Q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41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3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3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3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其中,隔热垫包括:垫子本体,垫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弹簧,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弹簧的下端与垫子本体连接;测温部件,测温部件设置与弹簧的上端连接以使测温部件伸出安装槽;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测温部件电连接,第一控制器设置在垫子本体;供电件,供电件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供电件设置在垫子本体;信号输出装置,信号输出装置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能够使测温部件与放置在隔热垫上的锅体底部保持接触,避免由于锅体变形而导致测温部件与锅体接触不良,能准确测量锅体底部温度,保障使用者安全,并避免微晶板与锅底直接接触而出现刮花情况。

Description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磁炉一般都在微晶板下面安装温度传感器,此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底的温度,以保障使用的安全性。但由于锅底往往未能完全紧贴微晶板,或锅底用久后变形而导致传感器未能与锅底接触良好,温度传感器不能及时监测到锅底加热的温度,在无法准确知晓锅底温度的情况下,使用者容易误触而被烫伤。并且,电磁炉的微晶板容易因其与锅底直接接触而出现刮花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热垫。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含上述隔热垫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隔热垫,包括:
垫子本体,所述垫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垫子本体连接;
测温部件,所述测温部件与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以使测温部件伸出所述安装槽;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测温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垫子本体;
供电件,所述供电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供电件设置在所述垫子本体;
信号输出装置,所述信号输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测温部件的下方设置弹簧,测温部件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更加紧密地与放置在隔热垫上方的锅体底部接触,避免了由于锅体变形而导致的测温部件与锅体底部接触不良现象,从而更加准确地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并且,能够很好地保护电磁炉的微晶板,避免微晶板与锅底直接接触而出现刮花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子本体的外侧壁凸出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器和供电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隔热垫放置在电磁炉炉体上时,凸出设置的安装部位于加热区域外,将不耐热的部件设置在安装部的安装腔内,使得安装腔内的部件能够保持低温状态而避免受热损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输出装置为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由于采用无线发射器对测温部件测得的温度信息进行传输,不需要在隔热垫上设置外置的导线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并且使隔热垫更加轻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垫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在隔热垫上设置指示器,能够及时地为使用者指示电磁炉的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件为电池。使用电池作为供电件,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垫还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垫的电磁炉上具有加热线圈,电磁炉启动后,加热线圈上有交变电流通过,根据楞次定律原理在感应线圈上会产生电动势,给电池充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垫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垫子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在隔热垫上设置显示装置,显示装置能够清楚地显示测温部件测量的温度数值。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温部件设有多个,其中一个的所述测温部件设为第一测温部件,其他的所述测温部件均设为第二测温部件,所述第二测温部件环绕所述第一测温部件周向布置。设置多个测温部件,能够检测不同位置的锅底温度,防止单个测温部件无法准确测出锅底温度,也可避免因锅底凹凸不平导致单个测温部件无法检测到锅底温度情况出现。
一种电磁炉,包括:炉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隔热垫,所述炉体具有加热线圈、第二控制器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表面,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信号输出装置通讯连接。
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隔热垫的电磁炉,测温部件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放置在隔热垫上方的锅体底部接触,避免了由于锅体变形而导致的测温部件与锅体底部接触不良现象,从而使电磁炉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锅体底部的温度,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用户能够通过显示面板了解电磁炉的状态信息,更好地控制电磁炉的温度,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垫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垫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炉体;110、加热线圈;200、锅体;300、隔热垫;310、测温部件;320、弹簧;330、安装部;331、蓝牙天线;332、指示器;333、电池;340、感应线圈;350、PCB电路板;400、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隔热垫300包括有垫子本体、测温部件310、弹簧320、第一控制器、供电件和信号输出装置,第一控制器和供电件均设置在垫子本体上,测温部件310、信号输出装置和供电件均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供电件为测温部件310、信号输出装置和第一控制器提供电源。测温部件310下方设置有弹簧320,具体的,隔热垫300的垫子本体上表面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槽,弹簧320和测温部件310均设在安装槽内,弹簧320的下端与垫子本体连接,弹簧320的上端与测温部件310连接,促使测温部件310在弹簧320的作用下伸出安装槽,并与放置在隔热垫300上的锅体200的底部保持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在测温部件310下方设置弹簧320,锅体200放置在隔热垫300上方时,弹簧320受锅体200的压力而处于压缩状态,测温部件310在弹簧320的作用下能够与锅体200底部保持接触。当锅体200用久或摔落后变形,锅体200放置在隔热垫300上时,弹簧320仍受到锅体200的压力而处于压缩状态,仍能够使测温部件310与锅体200底部保持接触,避免由于锅体200变形而导致测温部件310与锅体200接触不良,从而更加准确地测量锅体200底部的温度,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测温部件3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部件310设有多个,其中一个的测温部件310设为第一测温部件,其他的测温部件310均设为第二测温部件,第二测温部件环绕第一测温部件周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测温部件310设有四个,隔热垫300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测温部件310,也即第一测温部件,并环绕隔热垫300的中心位置圆周设置三个测温部件310,也即第二测温部件。当使用多个测温部件310时,多个测温部件310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到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能够对各个测温部件310传输的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和计算,得出温度平均值。
可以理解的是,测温部件310可以是数字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热敏电阻,还可以是温差电偶等类型的测温部件310,可以根据测温范围的大小和精度要求选用。可以理解的是,测温部件310通过与锅底接触测量锅底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弹簧320的上端与测温部件3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胶黏等方式连接。弹簧320设置在安装槽内,弹簧320的下端与隔热垫300的垫子本体可以是固定连接的,例如通过胶黏、焊接等方式将弹簧320的下端与垫子本体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簧320与隔热垫300的垫子本体之间也可以是活动连接的,弹簧320可以是放置在安装槽内与垫子本体接触,而不与垫子本体固定,弹簧320与连接在弹簧320上端的测温部件310能够拆出垫子本体。
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30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一一列举,隔热垫300的形状不影响其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还设置有显示装置,如显示屏,显示装置设在垫子本体的上表面,显示装置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促使显示装置能够清楚显示测温部件310测量的温度数值。另外,显示装置还设有控制开关,如触摸键,能够切换供电件的供电状态和断电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设有安装部330,安装部330设置在加热线圈110加热的区域外,安装部330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与安装槽连通,第一控制器和供电件均设置在安装腔内。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中不耐热的部件可以设置在安装部330上,当隔热垫放置在电磁炉的炉体100上时,安装部330设置在电磁炉的炉体100的加热区域外,设置在安装部330上的部件能够保持低温状态而避免受热损坏。如图2所示,隔热垫300的垫子本体外侧部凸出形成有安装部330,安装部330呈耳朵状,能够更好地观察设置在安装部330的元件状态,同时能够使安装部330的温度不受加热线圈110加热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330也可以是三角状、方块状等其他形状的,在此不一一列举。安装部330也可以设置在垫子本体的上部,但要确保安装部330设置在炉体100的加热线圈110形成的加热区域之外,以保证安装部330不被炉体100的加热线圈110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上的信号输出装置为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设置在安装腔内,无线发射器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隔热垫300能够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将测温部件310测得的温度信号传递出去。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发射器可以是蓝牙天线331,能够与带有蓝牙接收器的设备无线通讯连接;无线发射器还可以是红外发射器,能够与带有红外接收器的设备无线通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还设有指示器332,指示器332安装在安装部330,指示器332与第一控制器连接。在隔热垫300上安装指示器332,能够及时地告知使用者电磁炉的状态,在锅体200底部温度过高时,指示器332可以作出过温报警提示,在安装有无线发射器的隔热垫300中,指示器332还可以提示使用者无线连接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指示器332可以是指示灯,利用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指示状态,或者利用亮灯的颜色来指示状态。指示器332也可以是指示铃,通过发出声音的方式告知使用者电磁炉的状态,例如在锅底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使用者注意控制电磁炉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的供电件为电池333,电池333安装在安装部330。使用电池333为第一控制器供电,电压、电流稳定,结构简单,更换方便。可以理解的是,电池333可以是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等类型的电池333,电池333为本领域常见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其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在此不作过多的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333为可充电电池,可以减少电池333的更换频率,使用寿命长,更经济实惠,更为环保。可以理解的是,可充电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也可以是铅酸蓄电池,或者是镍镉电池等,电池333的材料在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各种材料的电池333的原理和结构,在此不作过多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电池333可以是纽扣电池,也可以是柱状电池,或者是其他形状的电池333,电池333的形状和大小在此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使用锂离子纽扣电池,锂离子纽扣电池为可充电电池,其外形尺寸小,占用的空间小,并且储电容量较大,放电电压平稳,使用寿命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设有感应线圈340,感应线圈340设置在电磁炉的炉体100的加热线圈110上方,在电磁炉启动后,加热线圈110上有交变电流通过,根据楞次定律的原理,感应线圈340上会产生电动势,该电动势经过处理后得到直流电压提供给电池。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可充电电池的隔热垫300,感应线圈340产生的电动势能够给电池333充电。可以理解的是,若使用蓝牙通讯的隔热垫300,感应线圈340产生的电动势还能够启动蓝牙配对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感应线圈340为常规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与之相关的电磁感应原理、变压器原理等,在此不作过多的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PLC控制器等,第一控制器能实现简单的控制测温部件310的测温的功能便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包括PCB电路板350,PCB电路板350设置在安装部330内。PCB电路板350集成了交流电转换电路,测温部件310检测得到的电信号能够通过PCB电路板350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的垫子本体采用的是阻热或低导热的材料制成的。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300的垫子本体采用的材料可以是纳米硅气凝胶隔热膜,以玻纤为骨架,以硅气凝为填充料复合制成,也可以是橡胶材质或石棉网等材质。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磁炉包括有炉体100和隔热垫300。炉体100具有加热线圈110、第二控制器和信号接收装置,加热线圈110与第二控制器连接,信号接收装置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加热线圈110实现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PLC控制器等,第二控制器能实现简单的控制加热线圈110加热的功能便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能够将锅体200放置于加热线圈110的上方,加热线圈110能够对锅体200进行加热。隔热垫300设置于加热线圈110与锅体200之间,隔热垫300上的信号输出装置与炉体100上的信号接收装置能够通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锅体200应该是铁材质导磁性良好的平底锅,包括不锈铁锅、不锈钢锅、铸锅、搪瓷锅等,也可以是电磁炉配用的复合底锅,这样的锅体200加热较为均匀。若锅体200是玻璃锅、砂锅等,容易加热不均,出现烧糊,甚至是爆锅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锅体20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棱台、圆台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炉的隔热垫300是可拆卸设置在炉体100上方的,更方便隔热垫300的清洁。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300也可以是与炉体100固定连接的,例如胶黏在炉体100上,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炉的炉体100还设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控制器获取到的电磁炉信息能够通过显示面板显示出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电磁炉的锅体200底部温度、火力、烹饪时间、模式等状态信息,则隔热垫300可以不用设置显示装置。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300上的显示装置与炉体100上的显示面板可以同时设置,若隔热垫300的显示装置与炉体100的显示面板同时设置,炉体100断电后,炉体100的信号接收装置不能接收隔热垫300的信号,炉体100上的显示面板从而不能显示锅体200底部的温度等信息,但隔热垫300上的显示装置仍能够正常地显示锅体200底部的温度等信息。
另外,第二控制器在接受第一控制器所发的温度平均值后,根据温度平均值的情况控制炉体100工作,比如,温度平均值高于设定值,则第二控制器能够控制炉体100的加热线圈110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300上的信号输出装置为无线发射器,而炉体100上的信号接收装置为无线接收器,无线发射器与无线接收器能够配对收发信号,隔热垫300的无线发射器将测温部件310测得的温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炉体100的无线接收器,从而能够实现第一控制器将温度平均值传输到炉体100的第二控制器。
可以理解的是,当无线发射器是蓝牙天线331,无线接收器则是蓝牙接收器,隔热垫300通过蓝牙通讯的方式与炉体100无线连接,隔热垫300所采集的温度信号能够通过蓝牙传输到炉体100上。当无线发射器是红外发射器,对应的无线接收器则是红外接收器,隔热垫300通过红外线传输的方式将温度信号传输到炉体100。
可以理解的是,炉体100上的无线接收器还可以接收终端设备的信号,如手机等,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控制炉体100的停止或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炉体100与隔热垫300之间也可以使用导线将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即隔热垫300的信号输出装置与炉体100的信号接收装置均为接线端子,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之间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炉体100是嵌入在灶台400上部的,隔热垫300设置在炉体100的加热线圈110上方,锅体200则放置在隔热垫300的上方。若没有隔热垫300,锅体200将直接接触灶台400的台面,通过设置阻热或低导热材质的隔热垫300,可以更好地保护灶台400的台面,避免刮花或弄脏灶台400的台面,并且灶台400不直接接触高温锅底,灶台400的台面对材质的要求不再苛刻,台面不容易因热涨冷缩而破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子本体,所述垫子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垫子本体连接;
测温部件,所述测温部件与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以使测温部件伸出所述安装槽;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测温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垫子本体;
供电件,所述供电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供电件设置在所述垫子本体;
信号输出装置,所述信号输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子本体的外侧壁凸出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控制器和供电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装置为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指示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件为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还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垫子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部件设有多个,其中一个的所述测温部件设为第一测温部件,其他的所述测温部件均设为第二测温部件,所述第二测温部件环绕所述第一测温部件周向布置。
9.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隔热垫,所述炉体具有加热线圈、第二控制器和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表面,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信号输出装置通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CN202123274195.3U 2021-12-22 2021-12-22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Active CN216693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4195.3U CN216693683U (zh) 2021-12-22 2021-12-22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4195.3U CN216693683U (zh) 2021-12-22 2021-12-22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3683U true CN216693683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4195.3U Active CN216693683U (zh) 2021-12-22 2021-12-22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3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2392U (zh) 食品加热烹饪器
CN201067347Y (zh) 精确控温装置
CN205197727U (zh) 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智能测温炊具
CN105640299A (zh) 具有火力提示的智能炊具
CN206137862U (zh) 一种智能烹饪控制装置
CN107713846A (zh) 控温三合一智能锅具
CN105125058A (zh) 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智能测温炊具
KR101279547B1 (ko) 자체 발열 용기
CN216693683U (zh) 隔热垫及包含其的电磁炉
CN205197743U (zh) 一种电磁炉用锅具
CN208610569U (zh) 烹饪器具
CN109892934A (zh) 一种智能温控水杯
CN201445325U (zh) 分离式电饭煲
CN109744856A (zh) 无线测温装置、无线测温锅具及无线测温锅灶系统
CN20855109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7455654U (zh) 一种接触式精准温控电磁炉
CN211933700U (zh) 烹煮用提醒装置
CN218044754U (zh)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器具
CN203539099U (zh) 一种新型电热水壶
CN208659068U (zh) 控温三合一智能锅具
CN216693648U (zh) 烹饪器具
CN206817549U (zh) 感温垫和电磁加热烹饪系统
CN206880596U (zh) 一种新型保温容器
CN216790253U (zh) 一种电加热灶具
CN217744018U (zh)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的自动断电开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