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7847U -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7847U
CN216687847U CN202220353432.0U CN202220353432U CN216687847U CN 216687847 U CN216687847 U CN 216687847U CN 202220353432 U CN202220353432 U CN 202220353432U CN 216687847 U CN216687847 U CN 216687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ol
oxygen
tank
air suppl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34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向辉
吴楚辉
袁丁
谢佳炜
何梓灏
林喜松
黄东升
姚远鹏
何明玉
张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angxi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Nan'ao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ngxi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Nan'ao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ngxi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Nan'ao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ngxin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34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7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7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7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池,原料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向输送管,分向输送管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级含氧处理池、二级含氧处理池和鼓风组件,一级含氧处理池设置于二级含氧处理池的一侧,一级含氧处理池和二级含氧处理池的一个共同端固定设有集流输送管,集流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级分析池,一级分析池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二级分析池。该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根据进水瞬时流量对供气量的输出进行最大和最小值限幅,保证阀门开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行,从而达到曝气精确分配与控制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是市政工程项目的能耗大户,其中鼓风曝气环节消耗的电量约占全厂的40%~70%。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供气量,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工艺控制的水平,降低污水处理过程的能耗,对系统的控制核心进行分析。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控制的要求,选择提出了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对一组或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进行优化智能控制的观点,为污水处理厂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但,部分污水厂使用的蝶阀由于其自身工作特性,调节特性和步进精度很差,属于非线性调节阀,无法达到曝气精确分配与控制的需要。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池,所述原料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向输送管,所述分向输送管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级含氧处理池、二级含氧处理池和鼓风组件,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设置于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的一侧,所述鼓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远离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的一侧,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和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的一个共同端固定设有集流输送管,所述集流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级分析池,所述一级分析池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一级沉淀池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二级分析池,所述二级分析池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流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和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的结构相同并处于对称分布,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包括氧化沟、缺氧池和厌氧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氧化沟的容积大于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厌氧池的容积,所述厌氧池的顶端设有密封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鼓风组件包括三个鼓风机和固定平台,三个鼓风机等距排列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侧面,所述鼓风机顶端通过导管接入所述分向输送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鼓风机的供气出口汇总处固定有加装热式空气流量计,所述加装热式空气流量计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管、回流泵、栅格池和排出池,所述回流管和所述回流泵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排出池通过管道与回流泵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栅格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入管,所述导入管与回流管连接处设有选择型泵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装置的进水水量和水质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波动,进而造成生化池不同时段对曝气量的需求变化,需要曝气的气体分配给中央控制系统,并配合鼓风机和装热式空气流量计测算流量值,实现实时响应调整各组氧化沟需气量的变化需求,实现据进水瞬时流量对供气量的输出进行最大和最小值限幅,保证阀门开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行,从而达到曝气精确分配与控制的需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运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
1、原料池;
2、分向输送管;
3、一级含氧处理池;
4、二级含氧处理池;401、氧化沟;402、缺氧池;403、厌氧池;
5、鼓风组件;501、鼓风机;502、固定平台;
6、集流输送管;
7、一级分析池;
8、一级沉淀池;
9、二级沉淀池;
10、二级分析池;
11、回流组件;1101、回流管;1102、回流泵;1103、栅格池;1104、排出池;1105、导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池1,原料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向输送管2,分向输送管2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级含氧处理池3、二级含氧处理池4和鼓风组件5,一级含氧处理池3设置于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一侧,鼓风组件5设置于一级含氧处理池3远离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一侧,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一个共同端固定设有集流输送管6,集流输送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级分析池7,一级分析池7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一级沉淀池8和二级沉淀池9,一级沉淀池8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二级分析池10,二级分析池10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流组件11。
其中,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结构相同并处于对称分布,二级含氧处理池4包括氧化沟401、缺氧池402和厌氧池403,利用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二级含氧处理池4对污水进行同步处理,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效率。
其中,氧化沟401的容积大于缺氧池402和厌氧池403的容积,厌氧池403的顶端设有密封面板,利用氧化沟401、缺氧池402和厌氧池403分别进行氧化处理、缺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提高了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二级含氧处理池4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其中,鼓风组件5包括三个鼓风机501和固定平台502,三个鼓风机501等距排列在固定平台502的侧面,鼓风机501顶端通过导管接入分向输送管2中,利用鼓风机501带动分向输送管2中的污水移动,便于对污水进行精确导向。
其中,鼓风机501的供气出口汇总处固定有加装热式空气流量计,加装热式空气流量计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收流量检测信号,并发送到中控上位机的中控系统进行汇总计算,结合各组氧化沟401溶解氧分析仪测量数值,通过系统运算出各组氧化沟401合理需要供气量,系统根据各组氧化沟401给定供气量。
其中,回流组件11包括回流管1101、回流泵1102、栅格池1103和排出池1104,回流管1101和回流泵1102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排出池1104通过管道与回流泵1102固定连接,利用回流泵1102对二级分析池10内部的污水进行抽取,并将污水导入栅格池1103进行检测,实现污水的安全排出。
其中,栅格池1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入管1105,导入管1105与回流管1101连接处设有选择型泵体,利用选择型泵体决定污水的流向,从而实现在污水通过安全监测后进行排出。
工作原理:本申请,区别于现有的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让使用者简单明了的理解工作原理;
使用时,污水首先在原料池1中蓄积,然后利用鼓风组件5中的鼓风机501精确对污水进行导向,并使污水进入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二级含氧处理池4中,同时PLC控制器接收流量检测信号,并发送到中控上位机的中控系统进行汇总计算,结合各组氧化沟401溶解氧分析仪测量数值,通过系统运算出各组氧化沟401合理需要供气量,系统根据各组氧化沟401给定供气量,然后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二级含氧处理池4对污水进行同步处理,氧化沟401、缺氧池402和厌氧池403分别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缺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然后处理后的污水经过集流输送管6进入一级分析池7,然后分别进行一级沉淀池8和二级沉淀池9进行沉淀,再通过二级分析池10进行二次分析,在分析结束后,回流泵1102对二级分析池10内部的污水进行抽取,并将污水导入栅格池1103进行检测,实现污水的安全排出,这样即可实现整个系统对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的优化智能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向输送管(2),所述分向输送管(2)的输出端固定有一级含氧处理池(3)、二级含氧处理池(4)和鼓风组件(5),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3)设置于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一侧,所述鼓风组件(5)设置于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3)远离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一侧,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一个共同端固定设有集流输送管(6),所述集流输送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级分析池(7),所述一级分析池(7)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一级沉淀池(8)和二级沉淀池(9),所述一级沉淀池(8)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二级分析池(10),所述二级分析池(10)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流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含氧处理池(3)和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4)的结构相同并处于对称分布,所述二级含氧处理池(4)包括氧化沟(401)、缺氧池(402)和厌氧池(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401)的容积大于所述缺氧池(402)和所述厌氧池(403)的容积,所述厌氧池(403)的顶端设有密封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组件(5)包括三个鼓风机(501)和固定平台(502),三个鼓风机(501)等距排列在所述固定平台(502)的侧面,所述鼓风机(501)顶端通过导管接入所述分向输送管(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501)的供气出口汇总处固定有加装热式空气流量计,所述加装热式空气流量计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11)包括回流管(1101)、回流泵(1102)、栅格池(1103)和排出池(1104),所述回流管(1101)和所述回流泵(1102)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排出池(1104)通过管道与回流泵(110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池(1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入管(1105),所述导入管(1105)与回流管(1101)连接处设有选择型泵体。
CN202220353432.0U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Active CN216687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3432.0U CN216687847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3432.0U CN216687847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7847U true CN21668784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9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3432.0U Active CN216687847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7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837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精确曝气系统
CN107986428B (zh) 一种污水处理精确曝气方法
CN104843945B (zh) 一种新型低能耗mbr污水处理成套装备
CN109704463B (zh) 一种aao工艺污水处理厂碳源优化投加系统
CN202054663U (zh) 污废水生物池溶解氧自动控制系统
CN10959280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趋近循优精确曝气方法
CN110204067A (zh) 一种曝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0795894U (zh) 一种全自动曝气节能控制系统
CN210855457U (zh) 一种曝气控制系统
CN102053615B (zh) 非稳态分段进水深度脱氮除磷过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6687847U (zh) 一种多组氧化沟污水处理供气量优化智能控制系统
CN209740814U (zh) 一种aao工艺污水处理厂碳源优化投加系统
CN111747561A (zh) 一种火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水质自动控制系统
CN111960613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精确除磷加药系统
CN207845269U (zh) 基于实时our的恒do控制系统
CN106219618A (zh) 基于多配水点的一体化智能泵站及其出水分配控制方法
CN210656392U (zh) 一种基于导叶可调式鼓风机的精确曝气系统
CN211283894U (zh) 一种曝气控制系统
CN212655595U (zh) 火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水质自动控制系统
CN2078774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CN209685395U (zh) 一种自动化智能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CN209944823U (zh) 一种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流量控制系统
CN201936179U (zh) 非稳态改良分段进水深度脱氮除磷过程控制系统
CN113277687A (zh) 一种降低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能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744957A (zh) 一种矿井水井下与地面协同预处理系统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