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3802U -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3802U
CN216673802U CN202220015882.9U CN202220015882U CN216673802U CN 216673802 U CN216673802 U CN 216673802U CN 202220015882 U CN202220015882 U CN 202220015882U CN 216673802 U CN216673802 U CN 216673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arranged
rod
sowing box
sow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58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霞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Ansai District Yan'a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Ansai District Yan'a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Ansai District Yan'an City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Ansai District Yan'an City
Priority to CN2022200158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3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3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38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种植技术领域,电动伸缩杆分别等距固定设置在播种箱的底面上;开槽刀分别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播种箱的后侧外壁上;移动轮分别等距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移动轮的外周壁上均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拨动板;搅拌板分别等圆角固定设置在转杆上;同步轮分别固定套设在转轴和转杆的前端,且两个同步轮之间利用同步带传送连接;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杆的下端;方便农户进行小范围的播种,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增加了栽植的密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既是蛋白质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可加工成多种多样的副食品,目前,大豆的生产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栽培方法,播种效率不高,栽植密度小,田地利用率低下,从而导致产量明显较低,收获成品果率较低,而农户若选择大型播种机,则提高了种植成本,减少了经济效益,因此亟需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方便农户进行小范围的播种,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增加了栽植的密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播种箱、进料斗、固定板和一号移动轮,播种箱的上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料斗,播种箱的底面前后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侧均通过轴和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移动轮;
它还包含:
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播种箱的顶面上;
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电动伸缩杆为数个,分别等距固定设置在播种箱的底面上,且电动伸缩杆均与蓄电池连接;
开槽刀,所述的开槽刀为数个,分别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
转轴,所述的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转轴的前端穿过播种箱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外部;
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播种箱的后侧外壁上,且转轴的后端穿过播种箱的后侧壁后,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蓄电池连接;
二号移动轮,所述的二号移动轮为数个,分别等距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二号移动轮的外周壁上均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拨动板;
转杆,所述的转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转杆的前端穿过播种箱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外部,且转杆设置在转轴的右侧;
搅拌板,所述的搅拌板为数个,分别等圆角固定设置在转杆上;
同步轮,所述的同步轮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转轴和转杆的前端,且两个同步轮之间利用同步带传送连接;
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为数个,分别贯通连接在播种箱的左侧壁上;
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固定设置在播种箱的左侧,且安装杆为倒“L”形结构设置;
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杆的下端,且电动推杆与蓄电池连接;
轮座,所述的轮座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且轮座为倒“U”形结构设置;
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轮座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
压辊,所述的压辊为数个,分别固定套设在旋转杆上,且压辊分别与对应的开槽刀、二号移动轮和出料管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进料斗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下侧向右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播种箱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推手。
优选地,所述的推手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通过安装环固定设置有挂钩。
优选地,所述的播种箱前后壁的开孔中嵌设固定有观察条。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杆的横板上侧固定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左侧贯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下端贯通连接有倒“E”形喷管,喷管的下端贯通连有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方便农户进行小范围的播种,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增加了栽植的密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播种箱1、进料斗2、导向板3、蓄电池4、推手5、固定套6、螺纹杆7、挂钩8、固定板9、一号移动轮10、电动伸缩杆11、开槽刀12、转轴13、二号移动轮14、拨动板15、转杆16、搅拌板17、安装杆18、电动推杆19、轮座20、压辊21、水箱22、输送管23、喷管24、喷头25、出料管26、同步轮 27、同步带28、观察条29、驱动电机30、旋转杆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播种箱1、进料斗2、固定板9和一号移动轮10,播种箱1的上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料斗2,播种箱1的底面前后对称铆接固定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外侧均通过轴和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移动轮10;
它还包含:
蓄电池4,所述的蓄电池4铆接固定在播种箱1的顶面上;
电动伸缩杆11,所述的电动伸缩杆11为三个,分别等距铆接固定在播种箱1的底面上,且电动伸缩杆11均与蓄电池4连接;
开槽刀12,所述的开槽刀12为三个,分别铆接固定在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上;
转轴13,所述的转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1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转轴13的前端穿过播种箱1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外部;
驱动电机30,所述的驱动电机30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播种箱1的后侧外壁上,且转轴13的后端穿过播种箱1的后侧壁后,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0与蓄电池4连接;
二号移动轮14,所述的二号移动轮14为三个,分别等距固定套设在转轴 13上,且二号移动轮14的外周壁上均等圆角铆接固定有数个拨动板15;
转杆16,所述的转杆1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1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转杆16的前端穿过播种箱1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外部,且转杆16设置在转轴13的右侧;
搅拌板17,所述的搅拌板17为数个,分别等圆角铆接固定在转杆16上;
同步轮27,所述的同步轮27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转轴13和转杆16 的前端,且两个同步轮27之间利用同步带28传送连接;
出料管26,所述的出料管26为三个,分别贯通连接在播种箱1的左侧壁上;
安装杆18,所述的安装杆18铆接固定在播种箱1的左侧,且安装杆18 为倒“L”形结构设置;
电动推杆19,所述的电动推杆19铆接固定在安装杆18的下端,且电动推杆19与蓄电池4连接;
轮座20,所述的轮座20铆接固定在电动推杆19的输出端上,且轮座20 为倒“U”形结构设置;
旋转杆31,所述的旋转杆3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轮座20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
压辊21,所述的压辊21为三个,分别固定套设在旋转杆31上,且压辊 21分别与对应的开槽刀12、二号移动轮14和出料管26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进料斗2的下侧铆接固定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下侧向右倾斜设置,使得大豆不会一下子掉入拨动板15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播种箱1的右侧铆接固定有推手5。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推手5的右侧铆接固定有固定套6,固定套 6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设置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上端通过安装环固定有挂钩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播种箱1前后壁的开孔中嵌设固定有观察条29。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安装杆18的横板上侧铆接固定有水箱22,水箱22的左侧贯通连接有输送管23,输送管23的下端贯通连接有倒“E”形喷管24,喷管24的下端贯通连有喷头2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若农户选择手动,则握住推手5行走,若农户选择用机器带动播种,且将挂钩8与外部的牵引装置连接,利用电动伸缩杆11带动开槽刀12下降,使其伸入土壤中开槽,将大豆的种子从进料斗2 中倒入,打开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带动转轴13旋转,转轴13带动二号移动轮14旋转,拨动板15旋转,将大豆拨到出料管26中,同时,转轴13 在同步轮27和同步带28的作用下,带动转杆16旋转,转杆16带动搅拌板 17旋转,从而将大豆搅拌,使大豆处于运动状态,更方便掉入出料管26中;
利用电动推杆19带动轮座20下降,使得压辊21压到土壤上,在播种完毕后覆土,同时,往水箱22中注入水,水从喷管24和喷头25中流出,方便在播种完进行浇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转轴13、拨动板15和出料管26,增加了播种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2、设置有固定套6、螺纹杆7和挂钩8,方便将挂钩8安装,使得挂钩8 与外部牵引装置连接;
3、设置有观察条29,能够及时观察到大豆剩余的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它包含播种箱(1)、进料斗(2)、固定板(9)和一号移动轮(10),播种箱(1)的上侧壁贯通连接有进料斗(2),播种箱(1)的底面前后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外侧均通过轴和轴承旋转设置有一号移动轮(10);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蓄电池(4),所述的蓄电池(4)固定设置在播种箱(1)的顶面上;
电动伸缩杆(11),所述的电动伸缩杆(11)为数个,分别等距固定设置在播种箱(1)的底面上,且电动伸缩杆(11)均与蓄电池(4)连接;
开槽刀(12),所述的开槽刀(12)为数个,分别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上;
转轴(13),所述的转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1)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转轴(13)的前端穿过播种箱(1)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外部;
驱动电机(30),所述的驱动电机(30)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播种箱(1)的后侧外壁上,且转轴(13)的后端穿过播种箱(1)的后侧壁后,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0)与蓄电池(4)连接;
二号移动轮(14),所述的二号移动轮(14)为数个,分别等距固定套设在转轴(13)上,且二号移动轮(14)的外周壁上均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拨动板(15);
转杆(16),所述的转杆(1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播种箱(1)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转杆(16)的前端穿过播种箱(1)的前侧壁后,露设在外部,且转杆(16)设置在转轴(13)的右侧;
搅拌板(17),所述的搅拌板(17)为数个,分别等圆角固定设置在转杆(16)上;
同步轮(27),所述的同步轮(27)为两个,分别固定套设在转轴(13) 和转杆(16)的前端,且两个同步轮(27)之间利用同步带(28)传送连接;
出料管(26),所述的出料管(26)为数个,分别贯通连接在播种箱(1)的左侧壁上;
安装杆(18),所述的安装杆(18)固定设置在播种箱(1)的左侧,且安装杆(18)为倒“L”形结构设置;
电动推杆(19),所述的电动推杆(19)固定设置在安装杆(18)的下端,且电动推杆(19)与蓄电池(4)连接;
轮座(20),所述的轮座(20)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19)的输出端上,且轮座(20)为倒“U”形结构设置;
旋转杆(31),所述的旋转杆(3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轮座(20)的前后两侧内壁旋接;
压辊(21),所述的压辊(21)为数个,分别固定套设在旋转杆(31)上,且压辊(21)分别与对应的开槽刀(12)、二号移动轮(14)和出料管(26)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斗(2)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下侧向右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箱(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推手(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手(5)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套(6),固定套(6)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设置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上端通过安装环固定设置有挂钩(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箱(1)前后壁的开孔中嵌设固定有观察条(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杆(18)的横板上侧固定设置有水箱(22),水箱(22)的左侧贯通连接有输送管(23),输送管(23)的下端贯通连接有倒“E”形喷管(24),喷管(24)的下端贯通连有喷头(25)。
CN202220015882.9U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673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5882.9U CN216673802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5882.9U CN216673802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3802U true CN216673802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5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58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673802U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3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1764U (zh) 一种化肥喷洒装置
CN216673802U (zh) 一种大豆多功能播种装置
CN214508522U (zh) 一种有机茶叶种植前土壤处理装置
CN205284918U (zh) 一种芡实剥壳机
CN111418309B (zh) 一种平铺式蔬菜种子均匀播种设备
CN211064882U (zh) 一种稻虾专用清洗装置
CN215428300U (zh) 一种精油饲料添加剂的均匀搅拌装置
CN102626251A (zh) 一种可移动式西瓜种子清洗机
CN205072048U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青饲料打浆机
CN211881463U (zh) 一种市政园林土壤环保处理育苗绿化装置
CN209772210U (zh) 一种用于家禽养殖的饲料预处理装置
CN20413218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供给装置
CN209563180U (zh) 一种高效的农业播种用机械
CN202135680U (zh) 一种可移动式西瓜种子清洗机
CN207978326U (zh) 小麦施肥一体化装置
CN206825733U (zh) 一种均匀散料的塑料颗粒脱水装置
CN105105300A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青饲料打浆机
CN219999966U (zh) 一种具有高效拌料的玉米种拌料机
CN206525132U (zh)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用肥箱搅拌装置
CN215872637U (zh) 一种播种机料斗余料清扫装置
CN219741190U (zh)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拌种装置
CN210226128U (zh) 一种大豆播种装置
CN212936705U (zh) 一种玉米种植施肥用喷洒装置
CN219272172U (zh) 一种香菇提取液搅拌二次蒸馏罐
CN211706475U (zh) 一种有机肥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