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25Y - 物品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品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725Y CN2166725Y CN 93220735 CN93220735U CN2166725Y CN 2166725 Y CN2166725 Y CN 2166725Y CN 93220735 CN93220735 CN 93220735 CN 93220735 U CN93220735 U CN 93220735U CN 2166725 Y CN2166725 Y CN 216672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rticles
- cramping body
- clamping device
-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其包括座体,其上中央凸出
设有一齿轨,两侧是滑道,滑道上设有偏压装置;一夹
持体,其中央设有一凹陷的齿轮,使其可与滑道上的
齿轨啮接,而于其上滚动;及一壳体,其可将座体及夹
持体包覆于内;藉由上述夹持装置的成对或连续组
合,即可形成适当夹口用以夹持物品。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将物品夹持紧固,且很方便放入及取出的物品夹持装置。
目前常用的日常用品扫把、拖把、雨伞等物品在使用后,因无适当的置放装置,通常都直接靠墙而立于地面,然而物品立于地面若无适当的定位容易杂乱无章造成室内环保污染,且也常被碰倒而十分不便,另外像扫把、拖把等物品皆不适合直接放置立于地面,因为扫把置立于地面,其扫毛因承受重力极容易翘起变形及损害,不好扫,使清扫能力锐减,且也因容易潮湿及滋生细胞而使扫毛易烂掉,又如同拖把置于地面不容易干,会因潮湿及纳垢滋生细菌而易腐烂,然若将拖把倒立朝天放置又显得相当不雅观。而若于扫把或是拖把的手持杆绑上套索,再于墙面打上挂钉,也可作悬挂,然而一般家庭或公司机关皆不顾在墙面打钉破坏观感,更不愿为了整齐挂置,而每次购买扫把拖把因厂牌不同(长度不同)而重打钉,且挂钉因单体突出易增加小孩、老人在外活动而造成意外挫伤的危险,另外,悬挂时也会因不慎碰撞而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夹持装置,使达到极为方便物品的夹持定位,有在拿取及放置上皆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可达到在夹持物品时不受物品的材料、直径、重量、真圆度的不同而影响其夹持力,且针对高低度不同的杆状物,均能随心所欲快速简易调整至高度,达到美化环境的现代高生活水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一座体,其上中央凸出设有一齿轨,两侧是滑道,滑道上设有偏压装置,使提供一推向夹持端的力量;一夹持体,其是两半圆式轮体,其中央设有一凹陷的齿轮,使可与上述座体滑道上的齿轨啮接,而于其上滚动;及一壳体,其可将上述的座体及夹持体包覆于内;藉由上述夹持装置的成对组合,即可形成适当夹口用以夹持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座体,其上设有齿轨,齿轨的两侧是滑道,滑道上设有偏压装置;夹持体,其中央设有一凹陷的齿轮,齿轮与座体的齿轨啮接,而于其上滚动;及壳体,所述座体及夹持体包覆于壳体内,其一侧是封闭面,另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夹持体露出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所述座体设有夹持端,所述偏压装置是将座体的滑道设置成夹持端向下倾斜状。所述偏压装置是在滑座上设置一弹性体。所述夹持体的外侧呈弧面状。所述夹持装置的组合是以壳体的封闭面对应另一壳体的开口端而形成夹口。有一夹面,夹面与壳体的开口端之间形成夹口。其是将两组夹持装置呈一体设置,两组壳体的开口端互相对望而形成夹口。其包括有至少二组夹持装置,并且其呈一体设置,各组的壳体开口端间距地连接另一组壳体的封闭端而形成夹口。其包括有至少二组夹持装置,并且其呈一体设置,每两组的壳体的开口端对望并且呈间距地连接。所述壳体的封闭面是设置成具有摩擦力的表面。所述夹持体是设置成具有摩擦力的表面。
当物品欲受夹持定位时,自夹口推入即可将夹持体沿齿轨稍滚动移开,而当物品放开时,夹持体受一偏压力作用而已经微密贴着物品,而物品因受重力向下时,则因与夹持体的摩擦力作用及夹持体啮接于齿轨,所以会带动夹持体向被夹持物移动而形成夹持作用,而被夹持物愈重时其夹持力即愈大;而当要取出物品时只需将物品向上推动即可带动夹持体向后滚动移开而与物品松开,如此即可简单取出物品,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固定物品非常稳固,而且也非常方便物品的置放及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于夹持扫把的使用状态图。
图6、图7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剖面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剖面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五实施例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六实施例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的第七实施例俯视图。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物品夹持装置,其包括有:一座体11、二夹持体12、及一壳体13。
座体11,其上设有一滑道111,滑道中间设有一齿轨112,滑道上设有偏压装置,偏压装置是将滑道111设置成夹持端113向下倾斜状,使藉由重力提供一向夹持端的偏压。夹持体12,其两侧设置成半圆球体122的弧面状,其中央设有一凹陷的齿轮121,使可与上述座体11的齿轨112啮接,而于其上逐一齿格的滚动,且半圆球体122设有摩擦力较大的粗糙表面或是橡皮表面,使可增加夹持摩擦力。
壳体13,其一侧设有一角口133,另一侧为封闭面134,并可将上述的座体11及夹持体12包覆于内,其是由一主壳体131与一底板132以高周波接合,其中封闭面134设置成具有摩擦力的表面,比如加设一橡皮块138使增加摩擦效果,其中主壳体131朝向角口133处设有一开口136及一挡块137,使夹持体12可由开口136而出,并藉由接块137阻挡使不致整体掉出,另外其背面可设有套槽135,使其可固定于墙面上。
藉由以上构造,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一定位板8而适当固定于墙面上,定位板8是以其固定孔81打钉固定于墙面上,而本实用新型则以套槽135套于其上端凸板82而将定位板8盖住以保持美观,并自螺孔83螺锁螺丝与壳体13固结;请参阅图4,在使用时可将一夹持装置的开口136端对应另一夹持装置的封闭面134而成夹口15的连续组合方式(视使用需要任意适当组装),当物品如扫把9欲受夹持定位时,可自夹口15推入推抵夹持体12外侧的弧形面122而将其自然向上(向后)挤开即可放开如图5所示,此时夹持体12因滑道111倾斜所以受重力向下使扫把9紧密接抵,另外由于夹持体12啮合于滑道的齿轨112(所以可沿一特定方向移动,不会打滑),当扫把9受重力作用向下时会因摩擦带动夹持体12沿齿轨112逐格地向下移动使与扫把9更贴合,如此即更将与扫把9紧密相互夹合,达到固定扫把9的效果,而扫把9在固定时,可随意的调整夹持的高度而整齐摆放;当要取出扫把9时。只需将扫把9稍向上带即会带动夹持体12向上移使与扫把9松开,如此即可轻易取出扫把9;由以上动作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固定物品非常稳固,而且也非常方便物品的置放及拿取。
请参阅图6、图7,是本实施例的另二种组合使用状态,如图6所示,可单一个设置于有墙角处,利用墙面作夹持面而形成夹口15;如图7所示同样以夹持装置的开口136端对应另一夹持装置的开口136端而形成夹口15(以同一实施例此种组法的夹口较大,可适用较粗大的物品),如此藉两夹持体12的夹合更加紧固。
请参阅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有:一座体21、一夹持体22、及一壳体23,其中夹持体22和壳体23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主要差别是座体21上设有一伸缩弹簧24抵于夹持体之后,藉由弹性力提供夹持体22向夹持端的偏压,如此设置同样经由上述实施例的组合方式也有良好的夹持效果。
请参阅图9、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包括有:一座体31、一夹持体32,及一壳体33,其中座体31和夹持体32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主要差别是壳体33对应座体31的夹持端延伸一夹面335,使形成一夹口35,而夹面335以设置成具有摩擦的粗糙面为较佳,如此本实施例即可单一个使用,不需要其他组件组合作用。
请参阅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包括有:二座体41、二夹持体42、及一壳体43,其中二座体41是一体成型设置并分别设有成倾斜的滑道411和设于滑道上的齿轨412,而两座体41间的间隔即形成一夹口45,二夹持体42则与第一实施例构造相同,同样啮接于齿轨412上,而壳体43则在中间也配合形成一夹口形状及设有两挡块431,并且将二座体41及夹持体42包覆于内,如此本实施例即可作为一独立使用的夹持单元。
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及第二两种实施例在设置上,可数组座体相互成串连或成并连的一体设置,再以配合较大壳体包覆,如此固定于教室的墙面,很方便学生夹持固定扫把或拖把,使其整齐悬空固定;请参阅图12,即是以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构造作串联的一体设置方式,其是各组夹持装置的座体与壳体可一体设置,使一组的壳体的开口端56呈适当间距接连另一组的壳体的封闭端57而形成多街个夹口55可夹持物品95,而每一座体上同样啮接一夹持体52;请参阅图13,即是以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构造作并联的一体设置方式,其是各组夹持装置的座体与壳体可一体设置,使每两组的壳体的开口端66对望并呈适当间距接连而形成多数个夹口65,而每一座体上同样啮接一夹持体62;请参阅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多组成双边串接一体设置的实施方式,其两边各形成数个夹口75,使其可藉以夹持物品95。
由上述的诸实施例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非常多种,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也非常广泛,凡举日常用品如扫把、拖把、雨伞、手工具、绳索等皆可利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夹口间距可视要夹持物品的宽度范围而设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夹持物品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直径、重量、真圆度的杆状物品的夹持。
2、夹持物品可随重量不同而自动调整夹持力,所以不会被破坏夹持物品的表面或材料,即物品越重夹持力越大,而越轻(其表面必然较细致)则夹持力越轻。
3、可紧固的夹持物品,使不致因碰触而掉落,达到方便及安全的效果。
4、取放皆非常方便,且可使物品整齐排置。
5、可悬空固定扫把或拖把等日常用品,使扫把的扫毛不致因翘起变形损坏,或因容易潮湿及滋生细菌而使扫毛易烂掉,而拖把利用本实用新型悬空固定,也较易于干燥且不滋生细菌而损坏。
6、物品在夹持固定上的高度上可高可低使用非常方便,比如要将扫把定位较高些,则将扫把的杆部伸上方一点即可。
7、使用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物品,不需如以往般于墙壁面打钉或是贴挂勾而破坏美感,而本实用新型虽也需固定于墙面,然而固定部分可由壳体遮盖不会影响观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藉由上述构造,达到预期的功效和目的。
Claims (11)
1、一种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座体,其上设有齿轨,齿轨的两侧是滑道,滑道上设有偏压装置;夹持体,其中央设有一凹陷的齿轮,齿轮与座体的齿轨啮接,而于其上滚动;及壳体,所述座体及夹持体包覆于壳体内,其一侧是封闭面,另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夹持体露出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体设有夹持端,所述偏压装置是将座体的滑道设置成夹持端向下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偏压装置是在滑座上设置一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体的外侧呈弧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装置的组合是以壳体的封闭面对应另一壳体的开口端而形成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一夹面,夹面与壳体的开口端之间形成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其是将两组夹持装置呈一体设置,两组壳体的开口端互相对望而形成夹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有至少二组夹持装置,并且其呈一体设置,各组的壳体开口端间距地连接另一组壳体的封闭端而形成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有至少二组夹持装置,并且其呈一体设置,每两组的壳体的开口端对望并且呈间距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的封闭面是设置成具有摩擦力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物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体是设置成具有摩擦力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220735 CN2166725Y (zh) | 1993-08-16 | 1993-08-16 | 物品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220735 CN2166725Y (zh) | 1993-08-16 | 1993-08-16 | 物品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725Y true CN2166725Y (zh) | 1994-06-01 |
Family
ID=33799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3220735 Expired - Lifetime CN2166725Y (zh) | 1993-08-16 | 1993-08-16 | 物品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725Y (zh) |
-
1993
- 1993-08-16 CN CN 93220735 patent/CN216672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44505A (en) | Equipment storage frame | |
CA1255633A (en) | Modular wrap organizer | |
US5704582A (en) | Self-adjusting support blocks | |
CN2166725Y (zh) | 物品夹持装置 | |
CN207421665U (zh) |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手机夹具 | |
US20080264883A1 (en) | Lally Column Sotage Device | |
US6863196B1 (en) | Apparatus for hanging hats | |
US20030024161A1 (en) | Apparatus for fastening containers for plants and storage onto balusters | |
US20220410363A1 (en) | Flexible magnetic mat | |
US20060032828A1 (en) | Holder for organization and storage | |
CN214897103U (zh) | 一种视觉传达教学装置 | |
WO1995020222A1 (en) | A holder for flat articles and a wall mounting device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a holder | |
CN2439812Y (zh) | 组合式置物架 | |
CN2521149Y (zh) | 一种可调、便携及垃圾袋吊挂、置放两用的垃圾袋架结构 | |
CN209824547U (zh) | 一种能够自行改变观展角度的机电一体化花盆 | |
CN2367199Y (zh) | 手工具吊架 | |
CN1149351A (zh) | Cd卡盒储存架 | |
CN213786387U (zh) | 一种床 | |
CN1242815A (zh) | 固定的容器支架 | |
CN213664221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餐桌 | |
US20020043594A1 (en) | Stand for flexible conduit | |
CN2149550Y (zh) | 一种石英灯及其延长线座装置 | |
CN217610091U (zh) | 一种可调节式cd碟片放置架 | |
CN218875410U (zh) | 一种多功能玩具加工工具用放置箱 | |
CN2604558Y (zh) | 夹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IP01 |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010213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859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