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1988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1988U
CN216671988U CN202122636057.9U CN202122636057U CN216671988U CN 216671988 U CN216671988 U CN 216671988U CN 202122636057 U CN202122636057 U CN 202122636057U CN 216671988 U CN216671988 U CN 216671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snap
engagement member
connector according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60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前金
嵇新泉
赵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60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1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1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1988U/zh
Priority to US17/975,933 priority patent/US2023014019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接合件。绝缘本体具有在一角部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卡扣凸起部,在角部处设置有切口部,该切口部具有作为第一侧面的一部分与第二侧面的一部分之间的过渡面的底面,该底面从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倾斜地延伸至第二侧面。导电端子适于部分地压靠在绝缘本体的第二侧面上。接合件适于设置在第二侧面的一侧,并且包括主体部和在主体部面向第二侧面的方向上从主体部延伸的翼部,在翼部中设置有卡扣开口,其中卡扣开口被构造成与卡扣凸起部过盈配合,使得接合件将导电端子部分地压靠在第二侧面上并且主体部与翼部之间的部分覆盖切口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在卡扣处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而卡扣处的间隙取决于零件的加工尺寸和精度,使得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的接合部分相对于绝缘本体会有移动,进而使得连接器本身的机械性能受到导电端子和绝缘本体之间的间隙配合的摆动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接合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一角部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卡扣凸起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角部处设置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部分之间的过渡面的底面,所述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处的平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处的平面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倾斜地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导电端子适于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接合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并且包括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面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翼部,在所述翼部中设置有卡扣开口,其中所述卡扣开口被构造成与所述卡扣凸起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接合件将所述导电端子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并且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覆盖所述切口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凸起部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一距离,所述卡扣开口的远离所述接合件的主体部的边缘与所述接合件的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口部具有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测量的第一宽度,所述接合件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由此,在组装时,所述第二侧面不会阻碍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的卡扣配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接合件将所述导电端子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之后,所述接合件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切口部的底面之间存在空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合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合件与所述导电端子是一体的。在这种情况下,接合件由与导电端子相同的具有导电性能的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合件与所述导电端子是分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到一起时,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通过胶使接合件与导电端子相结合。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合件可以不与导电端子结合,在使用中,该接合件通过与绝缘本体卡扣配合使得导电端子布置在该接合件与绝缘本体之间。所述接合件可以由具有导电性能的弹性材料制成。可替代地,该接合件可以由弹性的绝缘材料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口部的底面呈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斜面的形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翼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厚度,并且所述卡扣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凸起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侧表面呈从所述卡扣凸起部的顶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倾斜的斜面的形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两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具有翅片的接合部,所述翅片被构造成能够保持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支撑部,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部在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不能相对所述绝缘本体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合部具有开口,所述支撑部具有能够配合在所述接合部的开口中的突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绝缘本体的卡扣凸起部与导电端子的卡扣开口的过盈配合,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压靠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不能够移动,并且制备出结构紧凑并且节省材料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在图3中示出的连接器的各个部件的俯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通过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的附图中所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指代执行基本相同功能的元件或部件。
此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而非意图限制和/或约束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种”以及“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在本公开中,“包括”、“包含”、“具有”和类似术语用于列举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所述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
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种不同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项目的多个组合或多个相关联的项目中的任一个项目。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示意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接合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一角部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卡扣凸起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角部处设置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部分之间的过渡面的底面,所述底面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倾斜地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使得该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处的平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处的平面倾斜。所述导电端子适于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接合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并且包括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面向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翼部,在所述翼部中设置有卡扣开口,其中所述卡扣开口被构造成与所述卡扣凸起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接合件将所述导电端子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并且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覆盖所述切口部。
在现有技术中,在制造过程中通常存在误差,使得初始组装时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可能不能完美地对准,因而使得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之间呈现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通过本公开的设计,特别是通过在绝缘本体中设置切口部,使得在将导电端子组装到绝缘本体上时,即使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在初始不对准的情况下,通过稍微使接合件在切口部处朝向绝缘本体弯曲,使得卡扣开口能够移动到与开口凸起部对准的位置。在组装完成后,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紧密卡紧在一起,变成过盈配合。通过所述卡扣凸起部与所述卡扣开口的过盈配合,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与绝缘本体的接触部分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不能够移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10和绝缘本体20以及接合件10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10是电源端子。但是,该导电端子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端子,例如信号端子,本公开不对此进行限制。该导电端子由具有导电性能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铜或铜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所述绝缘本体20由诸如塑胶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
如图1和图3较佳地示出的,所述绝缘本体被构造成沿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Y、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Z延伸。
绝缘本体2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XY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YZ,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垂直。所述第一和/或第二侧面可以呈平面,或者也可以呈曲面,在本公开中不对此进行限定。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0被支撑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即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与所述导电端子接触的表面。
在所述第一侧面XY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凸起的卡扣凸起部201。所述导电端子10具有与所述卡扣凸起部201相对应的卡扣开口101,所述卡扣开口101被构造成与所述卡扣凸起部201过盈配合,将导电端子10与所述绝缘本体20组装在一起。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面XY上形成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导电端子的翼部103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的厚度,并且所述卡扣凸起部201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如图4较佳地示出的,所述卡扣凸起部201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YZ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YZ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一距离D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凸起部201的靠近所述第二侧面YZ的侧表面呈从该卡扣凸起部201的顶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XY倾斜的斜面的形式,以便于导电端子的卡扣开口101的外边缘部分越过该卡扣凸起部201,从而使得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卡扣配合。所述卡扣凸起部201也可以呈方块状、圆柱状、半球形等形状,本公开不对此进行限定。该卡扣凸起部201的横截面积小于导电端子的卡扣开口101的面积。
所述绝缘本体20设置有切口部202,所述切口部202的底面作为所述第一侧面XY与所述第二侧面YZ之间的过渡面以非直角的角部的形式连接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换言之,所述切口部202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XY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YZ的一部分之间的过渡面的底面,所述底面从所述第一侧面XY所在的平面倾斜地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YZ使得该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处的平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处的平面倾斜。如图5较佳地示出的,在所述接合件102将导电端子10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第二侧面YZ上之后,所述接合件102的主体部与翼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切口部202的底面之间存在空隙。如图3所示,该切口部202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测量的第一宽度W1。
所述接合件102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该接合件102具有主体部和翼部103,该翼部103在所述主体部面向所述第二侧面YZ的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延伸,所述卡扣开口101设置在该翼部103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个接合件102上的翼部103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翼部10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等,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制。优选地,该翼部103垂直于该接合件102的主体部延伸。
如图4较佳地示出,所述卡扣开口101的远离所述接合件102的主体部的边缘与所述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侧面YZ的表面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距离D2小于或等于如上所述的卡扣凸起部201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YZ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YZ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一距离D1。
在将接合件102的卡扣开口101与绝缘本体的卡扣凸起部201接合时,因为所述切口部202的存在,尽管所述第二距离D2小于所述第一距离D1,也能够使该卡扣开口101与卡扣凸起部201卡扣配合。在组装完成后,借助所述接合件102的弹性,使得卡扣开口101的外边缘与卡扣凸起部201的侧表面卡紧在一起,从而实现卡扣开口101与卡扣凸起部201的过盈配合,进而使得导电端子10的压靠在绝缘本体上的部分不能够相对于绝缘本体20移动。换言之,在该卡扣凸起部201配合到所述卡扣开口101中之后,所述接合件102处于张紧状态。
如图1和图3较佳地示出,所述接合件102的与所述切口部202对应的部分(即,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宽度W2,其中所述第二宽度W2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W1。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翼部10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W2。
所述接合件102与导电端子10可以是一体的,使得该接合件102是导电端子10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接合件102由具有导电性能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与导电端子相同的材料。可替代地,接合件102与导电端子10可以是分开的部件,在将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到一起时,可以首先将接合件102与导电端子10相结合,例如通过焊接或者通过胶使接合件102与导电端子10相结合。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合件102可以不与导电端子10结合,在使用中,该接合件102通过与绝缘本体20卡扣配合使得导电端子10布置在该接合件102与绝缘本体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接合件102可以由具有导电性能的弹性材料制成,或者该接合件102可以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材料制成。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0具有两个连接部203,所述导电端子10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03的外侧面。在两个连接部203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其他端子,例如信号端子。所述导电端子10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弹性臂107,所述弹性臂107被支撑在所述连接部203的外侧面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20还包括两个支撑部204,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XY和所述第二侧面YZ。相应地,所述导电端子10还包括具有翅片106的接合部105,所述翅片106被构造成能够保持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支撑部204,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0的接合部105在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三方向Z不能相对所述绝缘本体20移动。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04在面向翅片106的侧面中设置有凹部,所述翅片106能够被容纳到该凹部中,使得接合部105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于支撑部204不能移动。优选地,所述支撑部204中的凹部在第三方向上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翅片106的厚度。
所述支撑部204的面向所述导电端子10的一侧具体突出部205,并且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部105具有开口108,该接合部105的开口大于支撑部204的突出部,使得支撑部204的突出部能够穿过该接合部105的开口,从而防止导电端子10相对于绝缘本体移动。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的构造,特别是借助于设置在绝缘本体的切口部,使得现有设计中的卡扣开口与卡扣凸起部的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能够变成过盈配合,进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与绝缘本体的接触部分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不能够移动,并且使得组装后的导电端子的触点高度取决于该导电端子本身,不受端子与绝缘本体间隙配合的摆动干扰。而且不需要太高机械性能的材料,同时也缩小了产品的尺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20),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在一角部处相邻的第一侧面(XY)和第二侧面(YZ),在所述第一侧面(XY)上设置有卡扣凸起部(201),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角部处设置有切口部(202),所述切口部(202)具有作为所述第一侧面(XY)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YZ)的一部分之间的过渡面的底面,所述底面从所述第一侧面(XY)所在的平面倾斜地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YZ)使得该底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处的平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处的平面倾斜;
导电端子(10),所述导电端子适于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绝缘本体(20)的所述第二侧面(YZ)上;和
接合件(102),所述接合件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YZ)的一侧,并且包括主体部和在所述主体部面向所述第二侧面(YZ)的第一方向上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翼部(103),在所述翼部(103)中设置有卡扣开口(101),其中所述卡扣开口(101)被构造成与所述卡扣凸起部(201)过盈配合,使得所述接合件(102)将所述导电端子(10)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第二侧面(YZ)上并且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覆盖所述切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卡扣凸起部(201)的远离所述第二侧面(YZ)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YZ)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一距离(D1),所述卡扣开口(101)的远离所述接合件(102)的主体部的边缘与所述接合件(102)的主体部的面向所述第二侧面(YZ)的表面所处的平面相距第二距离(D2),其中所述第二距离(D2)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D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切口部(202)具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Y)上测量的第一宽度(W1),所述接合件(102)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之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第二宽度(W2),其中所述第二宽度(W2)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W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件(102)由弹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接合件(102)将所述导电端子(10)部分地压靠在所述第二侧面(YZ)上之后,所述接合件(102)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翼部(103)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切口部(202)的所述底面之间存在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件(102)与所述导电端子(10)是一体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件(102)与所述导电端子(10)是分开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侧面(XY)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被构造成适于接纳所述翼部(103),并且所述凹陷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Z)上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翼部(103)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的厚度,所述卡扣凸起部(201)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卡扣凸起部(201)的靠近所述第二侧面(YZ)的侧表面呈从所述卡扣凸起部(201)的顶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XY)倾斜的斜面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20)还包括两个支撑部(204),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XY)和所述第二侧面(YZ),所述导电端子(10)还包括具有翅片(106)的接合部(105),所述翅片(106)被构造成能够保持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支撑部(204),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0)的接合部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不能相对所述绝缘本体(20)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部(105)具有开口(108),所述支撑部(204)具有能够配合在所述接合部(105)的开口中的突出部(205)。
CN202122636057.9U 2021-10-29 2021-10-29 连接器 Active CN216671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6057.9U CN216671988U (zh) 2021-10-29 2021-10-29 连接器
US17/975,933 US20230140195A1 (en) 2021-10-29 2022-10-28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6057.9U CN216671988U (zh) 2021-10-29 2021-10-29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1988U true CN216671988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6057.9U Active CN216671988U (zh) 2021-10-29 2021-10-2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40195A1 (zh)
CN (1) CN21667198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40195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02440B1 (ko) 하우징과 접촉부 사이에 과응력 방지 수단을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US89612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component,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US784598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EP0929128B1 (en) Coaxial connector
EP1115183B1 (en) Movable terminal,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20000076746A (ko) 전기 단자
WO200706363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13095B2 (en) Contact
EP121576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04319227A (ja)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GB2044557A (en) Electrical contact
US607709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tabilizing structure for spacer and terminal
US7179134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wire of one article to a contact of another article
US6893281B2 (en) Hous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onnecting method
CN216671988U (zh) 连接器
US20050130506A1 (en) Connector
US7033194B1 (en) Standardized electrical terminal
WO2011077264A2 (en) Floating connector and system
US7109841B2 (en) Surface-mount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8498415U (zh)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H09219232A (ja) 電気端子
JP3989696B2 (ja) コネクタ
US20010000499A1 (en) Switch-equipped coaxial connector
CN114784533A (zh) 一种电连接件和浮动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