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0381U -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0381U
CN216670381U CN202220050326.5U CN202220050326U CN216670381U CN 216670381 U CN216670381 U CN 216670381U CN 202220050326 U CN202220050326 U CN 202220050326U CN 216670381 U CN216670381 U CN 216670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zoom
lens group
zoom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03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扬辉
若林央
李佳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s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s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s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s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503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0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0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0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变焦镜头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次包括固定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以及固定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组(G2)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组(G3)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切换。由此,能够提供一种体积小、畸变小、高像素且实现全焦段4K高分辨率成像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能够良好地满足视频会议领域中的对变焦镜头的性能需求。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会议领域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在企业的远程交流管理中的应用变得非常广泛。视频会议非常注重会议的逼真性和互动性。另外,在视频会议中,用于摄像的成像光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像光学系统的性能对视频会议的使用效果有明显的影响。目前市面上的视频会议所采用的镜头以定焦类镜头为主,变焦类镜头还比较少。
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变焦镜头具有焦距可变的优点。因此,变焦镜头可以适用于多种视讯成像场景,在视频会议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市场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但是,这种变焦镜头在开发设计上难度大,成本较高,并且存在广角端视场角度大、图像捕捉范围广、畸变低、高像素等要求。另外,还存在小型化及低成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体积小、畸变小且高像素的、能够良好地适应于视频会议领域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次包括固定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固定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
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2.5≤FG1/Fw≤-1.5,
6.5≤FG2/Fw≤8.5,
4.5≤FG3/Fw≤6.5,
5.5≤FG4/Fw≤7.5,
其中,FG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G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FG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FG4为所述第四透镜组的焦距,
Fw为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焦距。
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2<ΔD/TTL<0.35,
其中,ΔD为所述第三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切换为望远端时的移动距离,TTL为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总长。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与所述第十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
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Vd6-Vd7|>30,
|Vd9-Vd10|>40,
其中,Vd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
Vd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
Vd9为所述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
Vd10为所述第十透镜的色散系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至所述第十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
优选地,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ET1/CT1<2.1,
ET2/CT2<2.1,
CT8/ET8<1.5,
CT11/ET11<2.0,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C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
E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
CT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
ET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边缘厚度,
CT11为所述第十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ET11为所述第十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水平视场角大于或等于80度。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配置有光阑。
根据本公开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通过合理地配置光学系统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使得在一定的总长的条件下至少可实现3倍变焦,同时广角端时的水平视场角达到80度以上。另外,本公开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具有整体体积小、各焦段畸变小、高像素、能够实现全焦段4K高分辨率成像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能够良好地满足视频会议领域中的对变焦镜头的性能需求。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透镜截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望远端时的透镜截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光学畸变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MTF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离焦曲线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望远端时的光学畸变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望远端时的MTF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望远端时的离焦曲线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变焦镜头光学系统;G1~G4:第一透镜组~第四透镜组;L1~L11:第一透镜~第十一透镜;STOP:光阑;BPF:带通滤光片;IMA: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次包括固定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固定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其中,通过使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能够进行对焦,通过使第三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能够进行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切换。
具备上述结构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通过合理地配置光学系统中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使得在一定的总长的条件下至少可实现3倍变焦,同时广角端时的水平视场角达到80度以上。另外,该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具有整体体积小、各焦段畸变小、高像素、能够实现全焦段4K高分辨率成像的优点。因此,该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能够良好地满足视频会议领域中的对变焦镜头的性能需求。
举例而言,可以是,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三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四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
更具体地说,例如可以是,第一透镜是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的透镜,第二透镜是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凹面的透镜,第三透镜是物侧面为凸面且像侧面为平面的透镜,第四透镜是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透镜,第五透镜是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透镜,第六透镜是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透镜,第七透镜是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的透镜,第八透镜是物侧面为凹面且像侧面为凸面的透镜,第九透镜是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透镜,第十透镜是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的透镜,第十一透镜是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透镜。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式。
-2.5≤FG1/Fw≤-1.5
6.5≤FG2/Fw≤8.5
4.5≤FG3/Fw≤6.5
5.5≤FG4/Fw≤7.5
其中,FG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G2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G3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G4为第四透镜组的焦距,Fw为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焦距。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上述条件式所规定的光焦度分配关系的透镜组的组合结构有益于提高光线的传递性,更好地实现变焦和对焦。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式。
0.2<ΔD/TTL<0.35
其中,ΔD为第三透镜组在变焦镜头光学系统从广角端切换为望远端时的移动距离,TTL为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总长。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实现尽可能大的变倍比,从而更好地限制镜头的总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另外,可以将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另外,可以将第九透镜与第十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通过使用接合透镜,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色差,确保超高解像力。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式。
|Vd6-Vd7|>30
|Vd9-Vd10|>40
其中,Vd6为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Vd7为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Vd9为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Vd10为第十透镜的色散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的色散系数关系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使相接合的透镜的材料存在较大的阿贝数差值,因此能够有效地改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色差,从而提升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解像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八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十一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八透镜及第十一透镜设为非球面透镜,因此具有非球面面型的自由度大、对光线的偏折及像差的校正能力都明显强于球面的优点,有利于提升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和校正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畸变。另外,通过利用塑胶材料来制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八透镜,来降低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通过使第二透镜和第十一透镜各自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能够有效地校正镜头的畸变和不同口径处的光线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也就是说,当将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91、将第九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92时,|R91|=|R92|。通过使第九透镜的两个透镜面的曲率半径值的大小相等,能够有效地降低镜片的加工组装的难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此外,球面镜加工只有最小边缘厚度或者最小中心厚度的限定要求,非球面的成型制造有厚薄比例的限定要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非球面镜片还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式。
ET1/CT1<2.1
ET2/CT2<2.1
CT8/ET8<1.5
CT11/ET11<2.0
其中,CT1为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ET1为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CT2为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ET2为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CT8为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ET8为第八透镜的边缘厚度,CT11为第十一透镜的中心厚度,ET11为第十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为满足上述结构关系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八透镜及第十一透镜,有利于镜片的成型工艺,尤其是有利于塑胶镜片的成型性与均匀性,使得镜片易于加工制作。
另外,可以是,在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配置有光阑,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调节光束强度,变焦镜头广角端时的光圈能够达到F2.0。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于实施例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透镜截面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望远端时的透镜截面结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G1、第二透镜组G2、光阑STOP、第三透镜组G3、第四透镜组G4、带通滤光片BPF以及成像面IMA。第一透镜组G1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第二透镜组G2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第五透镜L5,第三透镜组G3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以及第八透镜L8,第四透镜组G4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以及第十一透镜L11。
第一透镜L1的光焦度为负,为凸凹透镜。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为负,为凸凹透镜,并且物侧面具有反曲点。第三透镜L3的光焦度为正,为凸平透镜。第四透镜L4的光焦度为正,为凹凸透镜。第五透镜L5的光焦度为负,为凹凸透镜。第六透镜L6的光焦度为正,为双凸透镜。第七透镜L7的光焦度为负,为双凹透镜。第八透镜L8的光焦度为正,为凹凸透镜。第九透镜L9的光焦度为正,为双凸透镜。第十透镜L10的光焦度为负,为双凹透镜。第十一透镜L11的光焦度为正,为双凸透镜,并且物侧面具有反曲点。由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并且第十一透镜L11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因此可以有效地校正镜头的畸变和不同口径处的光线像差。
例如,当将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组G4的焦距分别设为FG1~FG4、将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焦距设为Fw时,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组G4的焦距满足以下条件式:-2.5≤FG1/Fw≤-1.5,6.5≤FG2/Fw≤8.5,4.5≤FG3/Fw≤6.5,5.5≤FG4/Fw≤7.5。通过使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组G4的光焦度满足上述分配关系,能够提高光线的传递性,更好地实现变焦与对焦。
当将第三透镜组G3在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从广角端变焦至望远端时的移动距离设为ΔD,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总长设为TTL时,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满足以下条件式:0.2<ΔD/TTL<0.35。通过使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实现尽可能大的变倍比,从而更好地限制镜头的总长。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组成胶合透镜,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组成胶合透镜,第九透镜L9与第十透镜L10组成胶合透镜。通过设置胶合透镜,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色差,确保超高解像力。
例如,当将第六透镜L6的色散系数设为Vd6、第七透镜L7的色散系数设为Vd7、第九透镜L9的色散系数设为Vd9、第十透镜L10的色散系数设为Vd10时,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满足以下条件式:|Vd6-Vd7|>30,|Vd9-Vd10|>40。通过使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九透镜L9及第十透镜L10满足上述色散系数关系,可以使得相胶合的透镜的材料存在较大的阿贝数差值,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色差及提升系统解像力。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八透镜L8皆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十一透镜L11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九透镜L9及第十透镜L10皆为玻璃球面透镜。通过设置非球面面型,能够提升透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及对像差的校正能力,有利于提升镜头分辨率和校正镜头畸变。同时,通过塑胶材料的使用,能够降低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成本。
优选的是,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即,当将第九透镜L9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91、将第九透镜L9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92时,|R91|=|R92|。通过使第九透镜L9的两个透镜面的曲率半径值大小相等,可以有效降低镜片的加工组装的难度,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例如,当将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设为CT1、将第一透镜L1的边缘厚度设为ET1、将第二透镜L2的中心厚度设为CT2、将第二透镜L2的边缘厚度设为ET2、将第八透镜L8的中心厚度设为CT8、将第八透镜L8的边缘厚度设为ET8、将第十一透镜L11的中心厚度设为CT11、将第十一透镜L11的边缘厚度设为ET11时,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八透镜L8及第十一透镜L11满足以下条件式:ET1/CT1<2.1,ET2/CT2<2.1,CT8/ET8<1.5,CT11/ET11<2.0。通过使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八透镜L8及第十一透镜L11满足上述结构关系,有利于非球面镜片的成型工艺,尤其是有利于塑胶镜片的成型性与均匀性,使镜片易于加工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三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孔径光阑等光阑STOP,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调节光束强度,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光圈可以达到F2.0。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焦距Fw=3.43mm,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望远端时的焦距Ft=10.42mm,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总长TTL=62.36mm。
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设计参数可以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463433010000111
Figure BDA0003463433010000121
在上表中,表面半径及厚度单位均为毫米;标记“*”的面表示非球面,非球面透镜的面型满足以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463433010000122
上式中,参数c为透镜表面半径所对应的曲率。y为径向坐标,径向坐标的单位与透镜的长度单位相同。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当k系数小于-1时,透镜的面型曲线为双曲线,当k系数等于-1时,透镜的面型曲线为抛物线,当k系数介于-1到0之间时,透镜的面型曲线为椭圆,当k系数等于0时,透镜的面型曲线为圆形,当k系数大于0时,透镜的面型曲线为扁椭圆形。a4、a6、a8、a10分别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径向坐标所对应的非球面系数。详细的非球面相关参数如下表2所示。
表面序号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S1 3.86 -3.78E-04 5.95E-06 -4.22E-08 0.00
S2 -0.53 -8.94E-04 9.50E-06 -2.43E-08 0.00
S3 -0.02 -2.20E-03 4.23E-05 -3.13E-07 0.00
S4 -1.81 -1.49E-03 5.11E-05 -6.11E-07 0.00
S14 -12.58 -1.50E-03 2.29E-05 -1.95E-07 -1.22E-08
S15 -7.05 -1.58E-03 4.59E-05 -1.33E-06 1.91E-08
S19 -2601.30 -3.83E-04 -5.37E-05 3.39E-06 -1.73E-07
S20 0.02 1.03E-04 -5.83E-05 2.85E-06 -1.14E-07
本实施列中,第一透镜组G1至第四透镜组G4的焦距如下表3所示:
透镜组序号 FG1 FG2 FG3 FG4
焦距 -6.43 26.13 18.88 22.96
本实施列中,第一透镜L1至第十一透镜L11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的比值或边缘厚度与中心厚度的比值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463433010000131
当如图1至图2所示那样移动第三透镜组G3使得从广角端变焦至望远端时,可变间隔数值如下表5所示:
表面序号 间隔 广角端 望远端
S4 D1 15.60 3.06
S9 D2 9.33 2.30
S15 D3 2.64 22.21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光学畸变,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MTF,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广角端时的离焦曲线,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望远端时的光学畸变,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望远端时的MTF,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的望远端时的离焦曲线。
根据本实施例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1,通过采用上述的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组G4共11枚透镜的优化设计,使得该变焦镜头能够实现3倍变焦,系统总长在62.5mm以内,系统体积较小。广角端时的水平视场角达到80度以上,能够拥有较大的视角且广角端时的光圈可以做到F2.0。广角端时,全视场角为90.4°,光学畸变为-7.7%。望远端时,全视场角为32.8°,光学畸变为4.3%,系统的全焦段畸变小。系统的像质高,能实现全焦段4K高分辨率成像,可以良好地满足视频会议领域中的对变焦镜头的性能需求。另外,通过采用塑胶非球面透镜,能够使变焦镜头的成本较低。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次包括固定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固定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通过使所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
通过使所述第三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和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次配置的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以及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2.5≤FG1/Fw≤-1.5,
6.5≤FG2/Fw≤8.5,
4.5≤FG3/Fw≤6.5,
5.5≤FG4/Fw≤7.5,
其中,FG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G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FG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FG4为所述第四透镜组的焦距,
Fw为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0.2<ΔD/TTL<0.35,
其中,ΔD为所述第三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切换为望远端时的移动距离,
TTL为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总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与所述第七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与所述第十透镜接合而构成接合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Vd6-Vd7|>30,
|Vd9-Vd10|>40,
其中,Vd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
Vd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
Vd9为所述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
Vd10为所述第十透镜的色散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八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至所述第十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所述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具有反曲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九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
ET1/CT1<2.1,
ET2/CT2<2.1,
CT8/ET8<1.5,
CT11/ET11<2.0,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C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
ET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厚度,
CT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
ET8为所述第八透镜的边缘厚度,
CT11为所述第十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ET11为所述第十一透镜的边缘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焦镜头光学系统的广角端时的水平视场角大于或等于8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配置有光阑。
CN202220050326.5U 2022-01-10 2022-01-10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Active CN216670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0326.5U CN216670381U (zh) 2022-01-10 2022-01-10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0326.5U CN216670381U (zh) 2022-01-10 2022-01-10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0381U true CN216670381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0326.5U Active CN216670381U (zh) 2022-01-10 2022-01-10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03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1376A (zh) * 2022-10-10 2022-11-04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16338918A (zh) * 2023-05-29 2023-06-27 武昌理工学院 一种投影变焦镜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1376A (zh) * 2022-10-10 2022-11-04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15291376B (zh) * 2022-10-10 2023-04-07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16338918A (zh) * 2023-05-29 2023-06-27 武昌理工学院 一种投影变焦镜头
CN116338918B (zh) * 2023-05-29 2023-07-28 武昌理工学院 一种投影变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70381U (zh)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CN111505814B (zh) 一种高解像力摄像装置和高清变焦镜头
CN111562664B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0174755B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1562662A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01261355A (zh) 变焦镜头
EP2060944B1 (en) Compact zoom lens
CN106338816B (zh) 一种超高清广角变焦光学系统
CN109975964B (zh) 一种三波段复消色差紫外光学系统
CN102129121B (zh) 变焦镜头
CN217587744U (zh) 广角低畸变镜头
CN115576087A (zh) 一种中画幅双焦距镜头光学系统
CN217385974U (zh) 变焦镜头
CN214795394U (zh) 鱼眼镜头光学系统
CN113625437B (zh) 一种大变倍比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CN115113376A (zh) 广角低畸变镜头
CN115236843A (zh) 变焦镜头
CN111897113B (zh) 一种水下电影变焦光学系统
CN211826695U (zh) 一种高分辨率的变焦镜头
CN211180378U (zh) 一种大通光日夜两用的变焦镜头
CN112965227A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209895083U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209895082U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0174756B (zh) 一种变焦镜头
CN116449547A (zh) 变焦镜头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