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5737U -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5737U
CN216665737U CN202122111945.9U CN202122111945U CN216665737U CN 216665737 U CN216665737 U CN 216665737U CN 202122111945 U CN202122111945 U CN 202122111945U CN 216665737 U CN216665737 U CN 216665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igniter
cylinder
engine body
pre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19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119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5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5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5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发动机本体,其顶面通过正时皮带连接于驱动盘的底端;左右两侧气缸体顶面缸盖的中部分别贯穿安装有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包括:发动机本体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散热器;其中,发动机本体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贴合设置有片式散热器;其中,发动机本体正面输油泵导管的外部贯穿连接于柴油加热器的底端。该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通过气缸内加装点火系统,增加相匹配的涡轮等可以提高压力的组件,同时通过加热器以及机油预热器对发动机以及柴油进行升温,满足高原5000米及低温零下-40℃条件下轻松启动,启动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Description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柴油通过高压进行压燃之后工作,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
而现在大多数的柴油发动机在使用工作的过程中,柴油发动在高原氧气缺少时的情况下启动困难,特别在高原低温条件下(零下-40℃温度)很难启动,甚至无法启动,在低温条件下柴油在喷油过程中形成一层结蜡,发动机在压缩过程中很难燃烧,所以要解决柴油发动机在高原以及低温(零下-40℃)条件下,发动机正常运行及启动难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了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柴油发动机在使用工作的过程中,柴油发动在高原氧气缺少时的情况下启动困难,特别在高原低温条件下(零下-40℃温度)很难启动,甚至无法启动,在低温条件下柴油在喷油过程中形成一层结蜡,发动机在压缩过程中很难燃烧,所以要解决柴油发动机在高原以及低温(零下-40℃)条件下,发动机正常运行及启动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用以针对高原地区所使用的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本体,其顶面通过正时皮带连接于驱动盘的底端;
发动机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气缸体,且左右两侧气缸体顶面缸盖的中部分别贯穿安装有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
包括:
发动机本体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散热器,且空气散热器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进气歧管的底端;
其中,发动机本体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贴合设置有片式散热器,且发动机本体的正面右侧上方通过固定连接的输油泵贯穿连接于气缸体的内部;
其中,发动机本体正面输油泵导管的外部贯穿连接于柴油加热器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正面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的左侧和副预热点火器的左侧分别与主空气预热器和副空气预热器相互连接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均通过发动机本体顶面的交流发电管相互连接设置,通过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进行预点火。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的气缸体分别与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分别与主空气预热器和副空气预热器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通过点火器和预热器进行预热和点火。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底面的空气散热器通过进气歧管贯穿连接于涡轮增压器的底端,且涡轮增压器底面进气歧管的外壁贯穿连接于汽油分离器的外端,并且发动机本体内部左右两侧气缸体的外壁贯穿连接于机油加热器的内端,通过机油加热器对机油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正面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均连接于交流发电管的右端上下两侧,且流发电管的顶端贯穿连接于配电装置的内部,通过流发电管对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进行通电。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本体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通过连接线相互串联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和副预热点火器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通过主预热点火器带动副预热点火器进行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通过气缸内加装点火系统,增加相匹配的涡轮等可以提高压力的组件,同时通过加热器以及机油预热器对发动机以及柴油进行升温,满足高原5000米及低温零下-40℃条件下轻松启动,启动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1.通过在缸盖上加装一个与同进气门贯通的并且在18°倾斜的特制预热点火器,这样就解决了高原和低温条件启动难问题,点火器主要是对气缸内燃烧室喷入的柴油进行迅速加温点火用有助于发动机在压缩空气中起到助燃作用,所以能在高原和低温条件下轻松启动;
2.在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排气口外加装了相匹配的涡轮增压器和压缩空气冷却器及油气分离器等附属零部件,集成在发动机上,使发动机形成一体,确保发动机能在高原保持原有的功率不会下降;
3.在柴油管内加装了袖珍式柴油加热器,使发动机在启动时柴油进缸保持恒温,确保发动机能达到平原一样的启动效果;
4在机油内加装了预热器,使发动机机油温度保持在60℃左右,确保了发动机在零下-40℃温度下能正常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本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本体;2、汽油分离器;3、输油泵;4、机油加热器;5、柴油加热器;6、空气散热器;7、涡轮增压器;8、气缸体;9、主空气预热器;10、副空气预热器;11、主预热点火器;12、副预热点火器;13、片式散热器;14、驱动盘;15、交流发电管;16、正时皮带;17、进气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用以针对高原地区所使用的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本体1,其顶面通过正时皮带16连接于驱动盘14的底端;
发动机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气缸体8,且左右两侧气缸体8顶面缸盖的中部分别贯穿安装有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包括:
发动机本体1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散热器6,且空气散热器6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进气歧管17的底端;其中,发动机本体1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贴合设置有片式散热器13,且发动机本体1的正面右侧上方通过固定连接的输油泵3贯穿连接于气缸体8的内部;其中,发动机本体1正面输油泵3导管的外部贯穿连接于柴油加热器5的底端。
发动机本体1正面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11的左侧和副预热点火器12的左侧分别与主空气预热器9和副空气预热器10相互连接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均通过发动机本体1顶面的交流发电管15相互连接设置,有助于发动机本体1在压缩空气中起到助燃作用。
发动机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的气缸体8分别与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分别与主空气预热器9和副空气预热器10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发动机本体1底面的空气散热器6通过进气歧管17贯穿连接于涡轮增压器7的底端,且涡轮增压器7底面进气歧管17的外壁贯穿连接于汽油分离器2的外端,并且发动机本体1内部左右两侧气缸体8的外壁贯穿连接于机油加热器4的内端;通过发动机本体1排气口外侧加装汽油分离器2和空气散热器6以及涡轮增压器7,确保在高原地区发动机本体1的功率不会下降导致发动机无力。
发动机本体1正面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均连接于交流发电管15的右端上下两侧,且交流发电管15的顶端贯穿连接于配电装置的内部。
发动机本体1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通过连接线相互串联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之前,需要先检查装置整体情况,确定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根据图1-图5所示,首先通过发动机本体1左右两侧气缸体8顶面安装倾斜角度为十八°的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同时在发动机本体1的柴油管内部加装柴油加热器5;
使发动机本体1在启动时柴油进入气缸体8时保持恒温,并且在发动机本体1内机油中加装了机油加热器4,使得机油在高原地区不会发生硬化能够保证正常使用启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用以针对高原地区所使用的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本体(1),其顶面通过正时皮带(16)连接于驱动盘(14)的底端;
发动机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气缸体(8),且左右两侧气缸体(8)顶面缸盖的中部分别贯穿安装有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
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本体(1)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气散热器(6),且空气散热器(6)的内端固定连接于进气歧管(17)的底端;
其中,发动机本体(1)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贴合设置有片式散热器(13),且发动机本体(1)的正面右侧上方通过固定连接的输油泵(3)贯穿连接于气缸体(8)的内部;
其中,发动机本体(1)正面输油泵(3)导管的外部贯穿连接于柴油加热器(5)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正面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11)的左侧和副预热点火器(12)的左侧分别与主空气预热器(9)和副空气预热器(10)相互连接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均通过发动机本体(1)顶面的交流发电管(15)相互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的气缸体(8)分别与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分别与主空气预热器(9)和副空气预热器(10)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底面的空气散热器(6)通过进气歧管(17)贯穿连接于涡轮增压器(7)的底端,且涡轮增压器(7)底面进气歧管(17)的外壁贯穿连接于汽油分离器(2)的外端,并且发动机本体(1)内部左右两侧气缸体(8)的外壁贯穿连接于机油加热器(4)的内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正面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均连接于交流发电管(15)的右端上下两侧,且流发电管(15)的顶端贯穿连接于配电装置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上下两侧的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通过连接线相互串联设置,且主预热点火器(11)和副预热点火器(12)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
CN202122111945.9U 2021-09-02 2021-09-02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Active CN216665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1945.9U CN216665737U (zh) 2021-09-02 2021-09-02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1945.9U CN216665737U (zh) 2021-09-02 2021-09-02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5737U true CN21666573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5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1945.9U Active CN216665737U (zh) 2021-09-02 2021-09-02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5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3770B (zh) 操作内燃机的方法
CN101046176B (zh) 双燃烧模式发动机
US7201156B1 (en) Thermal transf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hatrov et al. Using simul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s of automobile gas diesel engine and its operation control
CN102072013B (zh) 新型内燃机设计
US10174703B2 (en) Combined homogeneous compression ignition and diffused compression ignition combu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low-octane-value gasoline
CN101907025A (zh) 内燃机多燃料燃烧系统
FR2438745A1 (f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a faible taux de compression
CN101319628A (zh) 外压缩式二冲程发动机
CN105257372B (zh) 一种多氧发动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1092893A (zh) 高增压米勒循环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CA2032794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steam engine
CN1158940A (zh) 内燃机的循环工作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US4413593A (en) Combustion control by prestratification
CN106677886A (zh) 一种汽油直接压燃发动机的运行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405442A (zh) 内燃蒸气热力发动机
CN1934342A (zh) 超膨胀四行程内燃机
CN216665737U (zh) 双缸直列增压柴油点火式高原发动机
CN109252990B (zh) 满足汽油压燃全工况对进气温度要求的进气温度控制系统
CN201155396Y (zh) 一种低排放增压中冷电控柴油机
CN113006934B (zh) 一种点燃式柴油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15180A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和利用功能的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CN209976626U (zh) 一种二冲程均质压燃发动机
CN114017179A (zh) 一种稀薄燃烧系统及方法
CN2716535Y (zh) 柴油机高原低温冷起动简易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