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2793U - 循环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2793U
CN216662793U CN202120038709.6U CN202120038709U CN216662793U CN 216662793 U CN216662793 U CN 216662793U CN 202120038709 U CN202120038709 U CN 202120038709U CN 216662793 U CN216662793 U CN 216662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ludge
sintering
dry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87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犀守
李育荏
郑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387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2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2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2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再生装置,包含气化热解装置、热交换装置、碳化烧结装置、粉碎装置、第一烘干装置、搅拌装置、造粒装置及第二烘干装置,利用气化热解装置将容置的硬质纤维材料气化热解产生生质燃气,热交换装置收集生质燃气并将其降温冷凝后输送至碳化烧结装置做为燃烧所需的生质气体,将污泥结块体经粉碎装置粉碎为污泥粉体后,由第一烘干装置烘干污泥结块体来降低其含水量,搅拌装置再加入适合的添加剂于该等污泥粉体中并进行搅拌成污泥混合物,造粒装置将该等污泥混合物进行造粒处理后由第二烘干装置烘干而降低污泥混合物的含水量,再送到碳化烧结装置将其高温烧结成为复数多孔性材料,碳化烧结装置产生的余热亦可供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Description

循环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硬质纤维材料的农业废弃物与重金属含量是符合环保法规律定范围的废弃污泥进行再利用的技术有关,尤指一种将具硬质纤维材料的农业废弃物进行气化热解后所产生的生质燃气做为燃料,并将此生质燃气用来烧结呈粒状形状且混有适当添加物的污泥混合物,使废弃污泥在相关法令可允许下成为高附加价值的多孔性材料的循环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污泥或工业可资源再生的资材除了会产生有机挥发性不良气体(致危害性气体),可能含有重金属及致病性微生物等物质。除此之外,这些来自于下水道的污泥或污水处理场的污泥或有机性污泥其实也会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及丰富的营养素,例如:氮、磷、钾、镁、钙、硫及其他微量元素等。
另外,这些污泥虽然含有重金属成份,但经过适当处理后,也可以使污泥所含的这些重金属成份的含量符合相关法令规范,进而可在合法的条件下,将这些处理后的污泥作为建筑的替代原料使用或建构海绵城市所需的建材原料,例如:水泥的生料或掺料、沥青的混合料、人工粒料级配料、轻质骨材、发泡骨材、隔热材料或透水建材等应用,并符合相关法令标准;另,有些污泥是来自于下水道、水库底泥、自来水厂底泥、净水厂污泥、城市污水厂污泥、一般工业污水厂污泥或经减容减量的一般性污泥等低危害的污泥,因此,当这些低危害的污泥经处理后,由于其内含有对于农作物有益的高营养物质,例如:氮、磷、钾、镁、钙、硫及其他微量元素,因此可以将这些处理后的低危害的污泥用来作为农业用的土壤改良剂或具水量调整作用的颗粒,而具有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等。
又,一般硬质纤维材料的农业废弃物,例如:椰壳、棕梠壳、长纤维的农业废弃物及林相修剪的资材等经过日曝晒干后,通常会被直接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来源,但这些农业废物经适当的处理可以产生做为燃料的生质燃气,而制作为生质燃气的过程中将生质燃气经由洗涤、冷凝等过程中可将分离出的有机混合液及微量元素再经专业工艺流程后可做为农作物营养素及驱虫、杀菌的天然性的木焦油液,此木焦油液也就是俗称的木醋液,而该木焦油液经专业工艺流程后,可用于牲畜填加料而降低其抗生素用量,或降低牲畜粪便臭味等用途。
如何利用气化热解农业废弃物所产生的生质燃气来烧结无害的废弃污泥,使废弃污泥与农业废弃物转化成再生材料,例如:生物碳、有机酸、生质燃气及可供发电的绿能等,将有助于资源的再利用而达到所谓的循环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气化热解农业废弃物所产生的生质燃气来烧结重金属含量符合法规律定的废弃污泥,并使呈粒状形状的污泥成为高附加价值的多孔性材料的循环再生装置,该等多孔性材料具有吸水、轻质、过滤及催化等功效,而其产生的生质燃气则可作为生质燃料,进而降低燃油、天然气等资源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而气化热解后的农业废弃物所形成的生物碳,此生物碳不仅可加入土壤中而具土壤改良用途,并可再将生碳经活化装置的活化后成为活性碳而具更广泛的用途,而达到资源循环再利用及提升再利用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功效,具有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再生装置,其将呈块状的复数硬质纤维材料经气化热解过程后所产生的一生质燃气来烧结呈粒状的复数污泥混合物使其成为复数多孔性材料,该循环再生装置并包含一气化热解装置、一热交换装置、一碳化烧结装置、一粉碎装置、一第一烘干装置、一搅拌装置、一造粒装置及一第二烘干装置,其中,该气化热解装置包含有一用于容置该等硬质纤维材料的第一加热空间、一设于该第一加热空间下的第二加热空间、一设在该第一加热空间与该第二加热空间的间隔单元、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空间的第一加热单元、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空间的推料单元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单元与该推料单元的控制单元,其中,该气化热解装置会使该等硬质纤维材料产生该生质燃气,而该等硬质纤维材料形成为复数生物碳,而该间隔单元是具有复数贯孔,使该推料单元推挤该等硬质纤维材料经气化热解过程后所形成的该等生物碳通过该等贯孔而落至该第二加热空间;该热交换装置并利用一第一收集管路收集该气化热解装置中该第一加热空间处的该生质燃气;并将该生质燃气经该热交换装置降温冷凝后输送至该碳化烧结装置做为燃烧所需的气体,而降温冷凝时所产生的一木焦油液会被收集于一冷却系统中;其次,该粉碎装置将下水道污泥、水库底泥、自来水厂底泥、净水厂污泥或污水厂污泥中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的复数污泥结块体粉碎为复数污泥粉体后,会由设有一第三加热单元的该第一烘干装置将该等污泥粉体进行烘干而降低其含水率后,再将烘干的该等污泥粉体输送至该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将烘干后的该等污泥粉体与该搅拌装置的一配料单元所加入的至少一添加剂进行搅拌而成为一含硅成份的污泥混合物,其中,该配料单元依该等污泥结块体的材料特性来提供对应该等污泥粉体的该添加剂;该造粒装置再将来自该搅拌装置的该污泥混合物进行造粒处理后,使该污泥混合物成形为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再经该第二烘干装置烘干而降低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的含水率,并输送到该碳化烧结装置的一烧结管单元,该烧结管单元会使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经高温烧结后而成为复数多孔性材料,其中,该等污泥结块体经毒性特性溶出程序的分析后,该等污泥结块体的重金属含量是符合法规律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装置进一步设有一连接该碳化烧结装置的第一热连接管路,而该第二烘干装置进一步设有一连接该碳化烧结装置的第二热连接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分别量测该等污泥粉体进行烘干前的重量与烘干后的重量,并使该等污泥粉体经该第一烘干装置烘干后的含水率介于50%~80%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进一步设有一收集该生质燃气冷凝产生的一木焦油液的第一分馏管路及连接该第一分馏管路另端的冷却系统,而该木焦油液含有有机酸与微量元素成分,该冷却系统收集该木焦油液并使其温度维持在5℃至85℃间。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管单元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沿一第一方向转动的外管、复数设于每一该外管的一第一内部空间且能沿一第二方向转动的内管、以及复数分别设置在每一该内管的一第二内部空间且能同内管的第二方向旋转的螺杆,其中,该等内管各设有一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烘干装置,该等外管各设有一输出端连接一出料装置,且该第一内部空间、该第二内部空间、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是相互连通,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烘干装置进一步设有一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四加热单元,该第二烘干装置其温度会维持150℃至300℃间,并使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输出到碳化烧结装置时的含水率小于或等于30%且大于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包含选自由碳酸钙(CaCO3)、氧化铁(Fe2O3)、氧化铝(Al2O3)、氧化钙(CaO)、Ca(OH)2、一氧化锰(MnO)、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硅(SiO2)、硫酸钙(CaSO4)、磷酸钙(Ca3(PO4)2)、氮化铝(AlN)及氮氧化硅(SiOxNy)所组成群组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碳化烧结装置于该第二加热单元上设有一蒸气产生单元,而该气化热解装置的该第二加热空间与该蒸气产生单元间并设有一活化装置,该蒸气产生单元产生的气体会输送至该活化装置,该等生物碳会自该第二加热空间输送至该蒸气产生单元内,其中,该活化装置内的该等生物碳会与该蒸气产生单元所输送的气体反应而转为复数活性碳后再输出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该第二加热单元使该烧结管单元内的该第一内部空间与该第二内部空间的温度维持在300℃至1050℃间。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与该第二收集管路间更设有一缓冲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该碳化烧结装置将该烧结管单元的该内管与该外管为子母式设计可节省使用空间;
(2)本实用新型利用该第一热连接管与该第二热连接管将该碳化烧结装置产生的余热提供给该第一烘干装置与该第二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时所需热能而达到循环利用;
(3)本实用新型将该污泥经处理后所烧结生产的该等多孔性材料可做为农业的土壤改良资材、建筑材料的替代原料或建筑材料的相关资材,具有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再生装置的系统配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气化热解装置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碳化烧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化热解装置的局部透视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循环再生装置的系统配置图。
图号说明:
100:循环再生装置
10:气化热解装置
11:第一加热空间
12:第二加热空间
13:间隔单元
14:第一加热单元
15:控制单元
16:推料单元
20:热交换装置
21:第一收集管路
22:第一热交换单元
23:第二热交换单元
231:第一分馏管路
24:冷却系统
25:缓冲单元
30:碳化烧结装置
31:第二收集管路
32:第一储气单元
33:风机单元
34:第二加热单元
35:烧结管单元
351:外管
352:第一内部空间
353:内管
354:第二内部空间
355:螺杆
356:输入端
357:输出端
36:出料装置
37:辅助加热单元
38:蒸气产生单元
40:粉碎装置
50:第一烘干装置
51:第三加热单元
52:第一热连接管路
60:搅拌装置
61:配料单元
70:造粒装置
80:第二烘干装置
81:第四加热单元
82:第二热连接管路
90:活化装置
400:硬质纤维材料
410:生物碳
420:活性碳
500:生质燃气
600:污泥结块体
610:污泥粉体
620:污泥混合物
700:多孔性材料
800:木焦油液
900:发电装置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再生装置100其将呈块状的复数硬质纤维材料400经气化热解过程后,将其产生的一生质燃气500来烧结呈粒状形状的复数污泥混合物620使其烧结成为复数多孔性材料700,该循环再生装置100其包含一气化热解装置10、一热交换装置20、一碳化烧结装置30、一粉碎装置40、一第一烘干装置50、一搅拌装置60、一造粒装置70、一第二烘干装置80及一活化装置90。
具体而言,所述该气化热解装置10,请再参阅图2与图4所示,包含有一用于容置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的第一加热空间11、一设于该第一加热空间11下的第二加热空间12、一设在该第一加热空间11与该第二加热空间12的间隔单元13、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空间11的第一加热单元14、一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单元14的控制单元15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空间11且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的推料单元16,其中,该气化热解装置10会使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产生该生质燃气500,并使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形成为复数生物碳410,而该间隔单元13是具有复数贯孔131,使该推料单元16推挤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经气化热解过程后所形成的该等生物碳410通过该等贯孔131而落至该第二加热空间12,而该第二加热空间12并具有一倾斜面(未标号),如此可以收集落下至此倾斜面的该等生物碳410,本实施例中呈块状的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可以为已被切为径宽大小约为0.5公分至10公分左右块状形状的椰壳、棕梠壳、稻壳、果壳、硬壳类、木片、废木材、稻杆、玉米骨、玉米杆、麦壳、麦杆、茹包(种植菇类后抛弃的太空包)、树皮、树枝、竹杆及废竹料等等的农业废弃物,而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的含水率为3%~25%之间。而该等贯孔131的径宽大致上会大于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的宽度,借此,可以使该控制单元15控制该推料单元16推挤经气化热解过程后成为生物碳410的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使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穿过该等贯孔131后自该第一加热空间11落到下方的该第二加热空间12,并方便使用者由该第二加热空间12取出此成为生物碳410的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进行再利用。
所述该热交换装置20,连接该气化热解装置10,并包含有一连通于该加热空间11的第一收集管路21、一连接该第一收集管路21另端的第一热交换单元22及一连接该第一热交换单元22另端的第二热交换单元2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热交换单元22可以为洗涤塔,而该第二热交换单元23可以为冷凝塔,其中,该第二热交换单元23进一步设有一收集该生质燃气500冷凝产生的一木焦油液800的第一分馏管路231及连接该第一分馏管路231另端的冷却系统24,而该木焦油液800含有有机酸与微量元素成分,该冷却系统24收集该木焦油液800并使其温度维持在5℃至85℃间,该冷却系统24可利用该气化热解装置10产生的热来维持其冷却系统24内的该木焦油液800的温度,借此,可以使该木焦油液800不会产生油水分离状态,同时加速该木焦油液800所含的微量元素及所含的醋酸成分可以被分离出来,另,该热交换装置20的该第一热交换单元22与该第二热交换单元23可依需求而分别增设为多组的该第一热交换单元22与该第二热交换单元23。
所述碳化烧结装置30,连接该热交换装置20,请再参阅图3所示,该碳化烧结装置30包含有一连接该第二热交换单元23的第二收集管路31、一储存该第二收集管路31所收集的该生质燃气的第一储气单元32、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5的风机单元33、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5的第二加热单元34及一烧结管单元35,其中,该第二加热单元34将已混合有该第一储气单元32内的该生质燃气500与该风机单元33所提供的外部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也就是该混合气体会由该第二加热单元34的炉头(未标号)产生火焰,借此,该第二加热单元34可对该烧结管单元35加热,请再参阅图3所示,而该烧结管单元35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沿一第一方向X转动的外管351、复数设于每一该外管351的一第一内部空间352且能沿一第二方向Y转动的内管353、以及复数分别设置在每一该内管353的一第二内部空间354且能同该内管353的第二方向Y旋转的螺杆355,该螺杆355并会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5,并会利用一转向装置(图未表示)使该内管353与该外管351的旋转方向不同,其中,该等内管353各设有一输入端356连接该第二烘干装置80,该等外管351各设有一输出端357连接一出料装置36,且该第一内部空间352、该第二内部空间354、该输入端356与该输出端357是相互连通,且该第一方向X与该第二方向Y不同,该碳化烧结装置30利用该第二加热单元34使该烧结管单元30内的该第一内部空间352与该第二内部空间354的温度维持在300℃至1050℃间。另,该碳化烧结装置30更可以设置一辅助加热单元37,当提供给该第二加热单元34的该生质燃气500不足时,该辅助加热单元37可以提供热源或其他可燃气体,例如:天然瓦斯、市售瓦斯桶等,来对该碳化烧结装置30进行加热,而该碳化烧结装置35产生热源过多时,则进一步可做为其他系统设备所需热源的来源,请再参阅图1与图3 所示,又,该碳化烧结装置30于该第二加热单元34上设有一蒸气产生单元38,借此,该蒸气产生单元38可以由该第二加热单元34加热其内部的水转为气体再输出,本实施例为水蒸气,但不以此为限。
该粉碎装置40,将下水道污泥、水库底泥、自来水厂底泥、净水厂污泥或污水厂污泥中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的复数污泥结块体600粉碎为复数污泥粉体610,其中,该等污泥粉体610的粒径是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5mm,且该等污泥结块体600经毒性特性溶出程序的分析后,该等污泥结块体600的重金属含量是符合法规律定。
该第一烘干装置50,包含一第三加热单元51及一接收该碳化烧结装置30余热的第一热连接管路52,其中,该第三加热单元51将输送至该第一烘干装置50的该等污泥粉体610进行烘干,该第一烘干装置50分别量测该等污泥粉体610进行烘干前的重量与烘干后的重量,并使该等污泥粉体610经该第一烘干装置50烘干后的含水率介于50%~80%间。
该搅拌装置60,连接该第一烘干装置50,并包含有一可提供复数添加剂的配料单元61,该搅拌装置60接收该第一烘干装置50烘干后的该等污泥粉体610,并使该等污泥粉体610与至少一该添加剂进行搅拌成为一含硅成份的污泥混合物620,其中,该配料单元61依该等污泥结块体600的材料特性来提供对应该等污泥粉体610的该添加剂,而该添加剂为包含选自由碳酸钙(CaCO3)、氧化铁(Fe2O3)、氧化铝(Al2O3)、氧化钙(CaO)、Ca(OH)2、一氧化锰(MnO)、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硅(SiO2)、硫酸钙(CaSO4)、磷酸钙(Ca3(PO4)2)、氮化铝(AlN)及氮氧化硅(SiOxNy)所组成群组的至少一个。
该造粒装置70,连接该搅拌装置60,并将来自该搅拌装置60的该污泥混合物620进行造粒处理,使该污泥混合物620成形为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其中,该造粒装置70使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的粒径在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50.0mm之间。该第二烘干装置80,一端连接该造粒装置70用以将经造粒处理而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进行烘干,另端则将烘干后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输送到所连接的该碳化烧结装置30,该第二烘干装置80并设有一与该控制单元15电性连接的第四加热单元81及一接收该碳化烧结装置30余热的第二热连接管路82,其中,该第二烘干装置80其温度维持于150℃至300℃间,并使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输出到碳化烧结装置30时的含水率小于或等于30%且大于5%之间。
该活化装置90,具有一容置空间且其一端并连接该蒸气产生单元38并接收该蒸气产生单元38所产生的气体,而其另端则连接该气化热解装置10的该第二加热空间12,并将该第二加热空间12内的该等生物碳410输送到该活化装置90的容置空间内,并使该等生物碳410与该蒸气产生单元38输送到该活化装置90的气体反应而转为复数活性碳420,该活化装置90再将该等活性碳420输出至外部。
其中,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经该第二烘干装置80烘干后会被输送到该碳化烧结装置30的该烧结管单元35中进行高温烧结而成为复数该多孔性材料700,而该等多孔性材料700可以是多孔性陶瓷颗粒、多孔性陶瓷土、多孔性缘石、轻质材料或骨材等其中的一种,本实施例的多孔性材料700是多孔性陶瓷颗粒。
借此,该气化热解装置10将容置于第一加热空间11且呈块状的该等硬质纤维材料400气化热解产生该生质燃气500,并利用该热交换装置20将该生质燃气500做降温冷凝处理,再将降温冷凝处理后的该生质燃气500输送至该碳化烧结装置30做为燃烧所需的气体,而降温冷凝时所产生的该木焦油液800会被收集于该冷却系统24中,其次,该粉碎装置40将该等污泥结块体600粉碎为该等污泥粉体610后,利用该第一烘干装置50将该等污泥粉体610进行烘干,使得含水率较低的该等污泥粉体610易于和该添加剂于该搅拌装置60中形成该等污泥混合物620,该造粒装置70再将该等污泥混合物620进行造粒处理后,由该第二烘干装置80对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进行第二次烘干,使呈粒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的含水率低于该污泥粉体610的该等污泥600,而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于该烧结管单元35内时,因为该第二加热单元34会使该内管353的该第二内部空间354至该外管351的该第一内部空间352的温度维持在300℃至1050℃间,且该第二加热单元34采非明火直接加热方式来加热该烧结管单元35,因此,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可以具有足够的时间被均匀加热烧结而形成该等多孔性材料700。
换言之,该碳化烧结装置30的该第二加热单元34将储存于该第一储气单元32内的该生质燃气500与由该风机单元33所提供的外部空气进行混合后,再将混合两者的气体点火燃烧而产生热源,而该第二加热单元34所产生的明火并不会直接对该烧结管单元35的该外管351与该内管353加热,而是采间接加热方式来使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经过该第一内部空间352与该第二内部空间354时会被高温烧结为该多孔性材料700,再由该输出端357所连接的该出料装置36来进行收集,同时,该碳化烧结装置30所产生的余热并可利用该第一热连接管路52与该第二热连接管路82而分别传送到该第一烘干装置50与该第二烘干装置80来烘干由该等污泥结块体600粉碎而成的该等污泥粉体610或呈粒状形状的该等污泥混合物620,使得余热可以被再利用,亦或者日后该碳化烧结装置30所产生的余热过多时,可以连接一发电系统900使其利用该碳化烧结装置30所产生的余热来进行发电。
请再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循环再生装置100的系统配置图,此另一实施例的该循环再生装置100的结构与产生功效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再赘述,其中,此另一实施例的该循环再生装置100主要是在该热交换装置20的该第二热交换单元23与该第二收集管路31间更设有一缓冲单元25,该缓冲单元25更进一步是有复数缓冲槽所构成,借此可以收集该第一加热空间11所输出的该生质燃气500后再稳定的输出到该碳化烧结装置30进行使用,也就是该生质燃气500先输送到该缓冲单元25后再送至该第一储气单元32进行使用,其中,这些缓冲槽内并设有沿缓冲槽内侧壁面呈螺旋状设计的沟纹,如此可以使储存在缓冲槽内的生质燃气500中所含木焦油可以沿螺旋状设计的沟纹落下至缓冲槽的底部,便于收集木焦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再生装置可取代一般燃煤、燃油、重油等高污染燃烧锅炉,不仅可节省液化天然气、瓦斯等能源消耗,并可以降延空污及燃烧时所产生的废弃物,例如:底灰、飞灰及油渣等,亦可降低操作成本,符合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多赢层面,更具有下述优点(1)本实用新型该碳化烧结装置将该烧结管单元的该内管与该外管为子母式设计可节省使用空间;(2)本实用新型利用该第一热连接管与该第二热连接管将该碳化烧结装置产生的余热提供给该第一烘干装置与该第二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时所需热能而达到循环利用;(3)本实用新型将该污泥结块体经处理后所烧结生产的该等多孔性材料可做为农业的土壤改良剂或建筑材料的替代原料,具有相当好的经济效益。

Claims (9)

1.一种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呈块状的复数硬质纤维材料经气化热解过程后所产生的一生质燃气来烧结呈粒状形状的复数污泥混合物使其烧结成为复数多孔性材料,该循环再生装置并包含有:
一气化热解装置,包含有一用于容置该复数硬质纤维材料的第一加热空间、一设于该第一加热空间下的第二加热空间、一设在该第一加热空间与该第二加热空间的间隔单元、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空间的第一加热单元、一设置于该第一加热空间的推料单元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单元与该推料单元的控制单元,其中,该气化热解装置会使该复数硬质纤维材料产生该生质燃气,而该复数硬质纤维材料形成为复数生物碳,而该间隔单元具有复数贯孔,使该推料单元推挤该复数硬质纤维材料经气化热解过程后所形成的该复数生物碳通过该复数贯孔而落至该第二加热空间;
一热交换装置,连接该气化热解装置,并包含有一连通于该第一加热空间的第一收集管路、一连接该第一收集管路另端的第一热交换单元及一连接该第一热交换单元另端的第二热交换单元;
一碳化烧结装置,包含有一连接该第二热交换单元的第二收集管路、一储存该第二收集管路所收集的该生质燃气的第一储气单元、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的风机单元、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的第二加热单元及一烧结管单元,其中,该第二加热单元将混合该第一储气单元的该生质燃气与该风机单元提供的外部空气来对该烧结管单元加热;
一粉碎装置,将下水道污泥、水库底泥、自来水厂底泥、净水厂污泥或污水厂污泥中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的复数污泥结块体粉碎为复数污泥粉体;
一第一烘干装置,包含一第三加热单元,该第三加热单元将输送至该第一烘干装置的该复数污泥粉体进行烘干;
一搅拌装置,连接该第一烘干装置,并包含有一提供至少一添加剂的配料单元,该搅拌装置接收该第一烘干装置烘干后的该复数污泥粉体,并使该复数污泥粉体与至少一该添加剂进行搅拌成为一含硅成份的污泥混合物,其中,该配料单元依该复数污泥结块体的材料特性来提供对应该复数污泥粉体的该添加剂;一造粒装置,连接该搅拌装置,并将来自该搅拌装置的该污泥混合物进行造粒处理,使该污泥混合物成形为呈粒状形状的该复数污泥混合物;以及
一第二烘干装置,一端连接该造粒装置,另端连接该碳化烧结装置;
其中,呈粒状形状的该复数污泥混合物经该第二烘干装置烘干后会被输送到该碳化烧结装置的该烧结管单元中进行高温烧结而成为复数该多孔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烘干装置设有一连接该碳化烧结装置的第一热连接管路,而该第二烘干装置设有一连接该碳化烧结装置的第二热连接管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烘干装置分别量测该复数污泥粉体进行烘干前的重量与烘干后的重量,并使该复数污泥粉体经该第一烘干装置烘干后的含水率介于50%~80%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热交换单元设有一收集该生质燃气冷凝产生的一木焦油液的第一分馏管路及连接该第一分馏管路另端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收集该木焦油液并使其温度维持在5℃至85℃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烧结管单元具有至少一沿一第一方向转动的外管、复数设于每一该外管的一第一内部空间且能沿一第二方向转动的内管、以及复数分别设置在每一该内管的一第二内部空间且能同该内管的第二方向旋转的螺杆,其中,该复数内管各设有一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烘干装置,该复数外管各设有一输出端连接一出料装置,且该第一内部空间、该第二内部空间、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是相互连通,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烘干装置设有一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第四加热单元,该第二烘干装置其温度会维持150℃至300℃间,并使呈粒状形状的该复数污泥混合物输出到碳化烧结装置时的含水率小于或等于30%且大于5%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碳化烧结装置于该第二加热单元上设有一蒸气产生单元,而该气化热解装置的该第二加热空间与该蒸气产生单元间并设有一活化装置,该蒸气产生单元产生的气体会输送至该活化装置,该复数生物碳会自该第二加热空间输送至该蒸气产生单元内,其中,该活化装置内的该复数生物碳会与该蒸气产生单元所输送的气体反应而转为复数活性碳后再输出至外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加热单元使该烧结管单元内的该第一内部空间与该第二内部空间的温度维持在300℃至1050℃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装置的该第二热交换单元与该第二收集管路间设有一缓冲单元。
CN202120038709.6U 2021-01-07 2021-01-07 循环再生装置 Active CN216662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8709.6U CN216662793U (zh) 2021-01-07 2021-01-07 循环再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8709.6U CN216662793U (zh) 2021-01-07 2021-01-07 循环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2793U true CN21666279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59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8709.6U Active CN216662793U (zh) 2021-01-07 2021-01-07 循环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2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3888B (zh) 一种污泥炭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66896B (zh) 一种污泥气化熔融循环处理的设备及工艺
CN101708938B (zh) 污泥或有机垃圾高低温耦合热解方法
CN100462315C (zh) 一种适合于村镇的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US647406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recovery from organic substance
CN103343026B (zh) 生物质与污泥制备固体燃料的工艺方法及系统
CN203991628U (zh) 一种高效利用生活垃圾热值的处理装置
CN203265240U (zh) 一种生活垃圾制取燃气和燃气发电的设备
CN109679672A (zh) 一种催化热解有机固体废弃物制取气体燃料的反应系统及其方法
CN210176701U (zh) 用于市政污泥深度减量处理的系统
CN102320873A (zh) 一种生物质与污泥共利用制取复合缓释肥的方法
CN105710114B (zh) 一种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炭化循环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639931A (zh) 一种餐厨垃圾与生物质耦合联产油、电、汽、炭的工艺
TWM608219U (zh) 循環再生裝置
CN203265244U (zh) 一种生活垃圾制取燃气和燃气发电的设备
CN106350116A (zh) 一种中药残渣气化燃烧供热装置及方法
CN112066384A (zh) 一种秸秆生活垃圾废弃物捆烧热解协同处理方法
CN103524008A (zh) 一种城镇污水厂污泥零排放自动化处理处置工艺
CN205701817U (zh) 一种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炭化循环综合处理系统
JP7268647B2 (ja) 汚泥燃料化装置、汚泥燃料化システム、汚泥燃料活用型工場および汚泥燃料化方法
JP2010241936A (ja) 炭化燃料の製造方法
CN216662793U (zh) 循环再生装置
TWI744107B (zh) 循環再生裝置
CN112390617B (zh) 循环再生系统
CN102329059B (zh) 一种污泥制造环保再生能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