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1940U -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1940U
CN216651940U CN202220159327.3U CN202220159327U CN216651940U CN 216651940 U CN216651940 U CN 216651940U CN 202220159327 U CN202220159327 U CN 202220159327U CN 216651940 U CN216651940 U CN 216651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cavities
fixedly connected
adjacent
novel multi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93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annubei Hom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annubei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annubei Hom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annubei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93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1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1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1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棉布、弹性带、第二魔术贴刺状面和第二魔术贴毛状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向第二空腔中放入安神入眠用的香囊,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入睡,且通过支撑板、连杆、活动板T形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枕头主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更好的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支撑,增加了枕头的功能性,通过子扣与母扣的设置便于对枕垫进行拆装,从而更换不同高度的枕垫,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且通过第一魔术贴毛状面和第一魔术贴刺状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氨纶布料拆卸清洗,从而提高枕头的干净卫生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而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
现有的枕头功能性较差,不能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入睡,且现有的枕头被当作靠枕使用时,容易出现挤压变形无法对人的背部很好的支撑,使用不方便,且现有的枕头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便于对其拆卸清洗,且枕头的高度不便于调节,不仅影响使用的舒适性且容易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的右侧设有枕垫,且所述枕垫与枕头主体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枕垫的右侧设有氨纶布料,所述枕头主体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腔底部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个母扣,且若干个所述母扣分别固定连接在枕头主体的右侧靠近四角处,若干个所述母扣上均活动连接有子扣,且若干个所述子扣远离相邻母扣的一侧均与枕垫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主体的左侧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状面,且所述第一魔术贴毛状面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刺状面,若干个所述第一魔术贴刺状面均与氨纶布料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板,且所述活动板贴合设置于凹槽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所述活动板的左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铰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的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铰接,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内腔右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内腔贯穿设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T形杆和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腔右侧开设有若干个盲孔,且所述T形杆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插接在其中一个盲孔内腔。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盲孔均匀分布在滑槽内腔右侧,且若干个所述盲孔从上至下依次呈线性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主体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凹槽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内腔均设有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相邻一端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相邻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开槽,且两个所述插板相邻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一开槽,并延伸至凹槽内腔,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二开槽,且两个所述推板的左侧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二开槽内腔,并延伸至枕头主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主体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两个第二空腔,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腔均设有香囊,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均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左侧设有棉布,两个所述棉布相远离的一侧均与枕头主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棉布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两个所述弹性带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刺状面,两个所述第二魔术贴刺状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状面,且所述第二魔术贴毛状面与枕头主体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棉布、弹性带、第二魔术贴刺状面和第二魔术贴毛状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向第二空腔中放入安神入眠用的香囊,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入睡,且通过支撑板、连杆、活动板T形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枕头主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更好的对使用者背部进行支撑,增加了枕头的功能性;
2、通过子扣与母扣的设置便于对枕垫进行拆装,从而更换不同高度的枕垫,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且通过第一魔术贴毛状面和第一魔术贴刺状面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氨纶布料拆卸清洗,从而提高枕头的干净卫生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部件推板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枕头主体;2、枕垫;3、子扣;4、母扣;5、氨纶布料;6、第一魔术贴刺状面;7、第一魔术贴毛状面;8、香囊;9、支撑板;10、连杆;11、活动板;12、T形杆;13、第一弹簧;14、限位板;15、插板;16、第二弹簧;17、棉布;18、推板;19、弹性带;20、第二魔术贴刺状面;21、第二魔术贴毛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主体1,枕头主体1的右侧设有枕垫2,且枕垫2与枕头主体1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枕垫2的右侧设有氨纶布料5,枕头主体1的左侧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状面7,且第一魔术贴毛状面7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刺状面6,若干个第一魔术贴刺状面6均与氨纶布料5固定连接,便于对氨纶布料5拆卸清洗,提高干净卫生效果,枕头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腔底部铰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枕头主体1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两个第二空腔,且两个第二空腔为前后设置,两个第二空腔内腔均设有香囊8,两个第二空腔的右侧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两个第二空腔的左侧均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左侧设有棉布17,两个棉布17相远离的一侧均与枕头主体1固定连接,两个棉布17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9,两个弹性带19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刺状面20,两个第二魔术贴刺状面20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状面21,且第二魔术贴毛状面21与枕头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向两个第二空腔中放入安神助眠的香囊8,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连接机构包括若干个母扣4,且若干个母扣4分别固定连接在枕头主体1的右侧靠近四角处,若干个母扣4上均活动连接有子扣3,且若干个子扣3远离相邻母扣4的一侧均与枕垫2固定连接,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枕垫2进行拆卸更换,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板11,且活动板11贴合设置于凹槽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活动板11的左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铰接有连杆10,两个连杆10远离活动板11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9的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铰接,活动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凹槽内腔右侧开设有滑槽,且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活动板11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穿孔,且穿孔内腔贯穿设有T形杆12,T形杆1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3,且第一弹簧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T形杆12和活动板11固定连接,滑槽内腔右侧开设有若干个盲孔,若干个盲孔均匀分布在滑槽内腔右侧,且若干个盲孔从上至下依次呈线性排列,且T形杆12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插接在其中一个盲孔内腔,便于对枕头主体1倾斜角度调节,从而方便使用者靠着,枕头主体1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第一空腔位于凹槽的前后两侧,两个第一空腔内腔均设有限位板14,两个第一空腔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两个第二弹簧16相邻一端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板14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14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15,两个第一空腔相邻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开槽,且两个插板15相邻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一开槽,并延伸至凹槽内腔,两个限位板1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18,两个第一空腔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二开槽,且两个推板18的左侧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二开槽内腔,并延伸至枕头主体1的外侧,便于对支撑板9进行折叠收纳。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棉布17、弹性带19、第二魔术贴刺状面20和第二魔术贴毛状面21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将用于安神助眠的香囊8存放进两个第二空腔中,且通过若干个透气孔的设置便于将气味散发出去,从而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且当把枕头主体1当作靠枕使用时,需要对枕头主体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通过拉动T形杆12向左移动,使得T形杆12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从盲孔内腔脱离,通过向上或向下滑动活动板11对支撑板9与枕头主体1之间朝上的夹角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成后重新将T形杆12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插入相邻的盲孔内腔即可,通过若干个第一魔术贴毛状面7和第一魔术贴刺状面6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氨纶布料5进行拆卸清洗,避免弄脏枕垫2,且多次清洗枕垫2容易枕头的舒适性,通过若干个子扣3与母扣4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枕垫2进行拆卸更换,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包括枕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1)的右侧设有枕垫(2),且所述枕垫(2)与枕头主体(1)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枕垫(2)的右侧设有氨纶布料(5),所述枕头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腔底部铰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若干个母扣(4),且若干个所述母扣(4)分别固定连接在枕头主体(1)的右侧靠近四角处,若干个所述母扣(4)上均活动连接有子扣(3),且若干个所述子扣(3)远离相邻母扣(4)的一侧均与枕垫(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1)的左侧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状面(7),且所述第一魔术贴毛状面(7)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刺状面(6),若干个所述第一魔术贴刺状面(6)均与氨纶布料(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板(11),且所述活动板(11)贴合设置于凹槽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所述活动板(11)的左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铰接有连杆(10),两个所述连杆(10)远离活动板(11)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9)的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铰接,所述活动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内腔右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滑槽内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内腔贯穿设有T形杆(12),所述T形杆(1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3),且所述第一弹簧(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T形杆(12)和活动板(11)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腔右侧开设有若干个盲孔,且所述T形杆(12)T形结构较长的一端插接在其中一个盲孔内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盲孔均匀分布在滑槽内腔右侧,且若干个所述盲孔从上至下依次呈线性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1)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凹槽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内腔均设有限位板(14),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内腔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6),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6)相邻一端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板(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14)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15),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相邻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开槽,且两个所述插板(15)相邻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一开槽,并延伸至凹槽内腔,两个所述限位板(1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18),两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均开设有第二开槽,且两个所述推板(18)的左侧分别贯穿相邻的第二开槽内腔,并延伸至枕头主体(1)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1)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两个第二空腔,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腔均设有香囊(8),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均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左侧设有棉布(17),两个所述棉布(17)相远离的一侧均与枕头主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棉布(17)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9),两个所述弹性带(19)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刺状面(20),两个所述第二魔术贴刺状面(20)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状面(21),且所述第二魔术贴毛状面(21)与枕头主体(1)固定连接。
CN202220159327.3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Active CN216651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327.3U CN216651940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327.3U CN216651940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1940U true CN216651940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3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9327.3U Active CN216651940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1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7422A (zh) 一种新型环保艾草可更换养生床垫
CN21665194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枕头
CN101292824B (zh) 仰、侧、俯卧魔方枕
CN212307377U (zh) 一种方便晾晒的模块化床垫
CN210300341U (zh) 一种带有五区弹簧系统的床垫
CN203041597U (zh) 脊椎调节枕垫
CN208625046U (zh) 一种玻纤抗菌床垫
JPH07275098A (ja) うつぶせ寝・あおむけ寝両用枕
CN220459086U (zh) 一种可更换不同厚度枕芯的枕头
CN209750631U (zh) 一种自由调节高度的可整体清洗保健枕头
CN208582063U (zh) 一种木棉纤维抗菌床垫
CN217885645U (zh) 一种预防枕后压疮的软枕
CN216256379U (zh) 全拆式智能床垫
CN219206458U (zh) 一种防翻滚式婴儿睡袋
CN2592063Y (zh) 仰、俯卧两用枕
CN218791624U (zh) 一种头部固定枕
CN218529113U (zh) 一种新型医用护理床单
CN110432701A (zh) 一种防脱落床垫
CN201468774U (zh) 可调舒适枕芯
CN219184856U (zh) 一种用于俯卧位的翻身枕
CN108260994A (zh) 一种木棉纤维抗菌床垫
CN216089764U (zh) 一种夫妻床垫
CN109498316B (zh) 一种头部及呼吸机管路固定器
CN212036986U (zh) 一种眼科俯卧位用枕头
CN210185197U (zh) 一种趴睡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