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1690U -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 Google Patents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1690U
CN216651690U CN202023138864.XU CN202023138864U CN216651690U CN 216651690 U CN216651690 U CN 216651690U CN 202023138864 U CN202023138864 U CN 202023138864U CN 216651690 U CN216651690 U CN 216651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ase structure
base
tea tabl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88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锦章
吴乐乐
张艳召
陈少彬
张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 Wah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 Wah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Wah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 Wah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88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1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1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1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壳体以及设置在底座壳体内且间隔设置的两支撑腿,该底座壳体包括呈L型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搭接形成顶部和底部均开放的矩形腔体;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该支撑腿包括支撑架以及脚垫,该支撑架为呈U型的金属方管,且包括水平部以及设置在水平部两侧的两竖直部,两竖直部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该底座壳体内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在保证底座结构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同时,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和体积。同时,该支撑腿内的支撑架为金属方管,不仅支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Description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沙发功能单一,为了便于摆放茶具等物品,通常会在沙发座位之间并排设置沙发茶几。沙发茶几通常包含有靠背框架和底座框架,并通过布料或者皮料包裹形成靠背和底座。
目前,沙发茶几内的靠背框架和底座框架多数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其存在制作工序多、组装麻烦、费人工、成本高等缺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壳体内且间隔设置的两支撑腿,其中:
所述底座壳体包括呈L型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搭接形成顶部和底部均开放的矩形腔体;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
所述支撑腿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脚垫,所述支撑架为呈U型的金属方管,且包括水平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部两侧的两竖直部,两所述竖直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水平部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沙发茶几底座结构,该底座壳体内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在保证底座结构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同时,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和体积。同时,该支撑腿内的支撑架为金属方管,不仅支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两侧边均呈锯齿状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搭接形成矩形腔体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侧边相互咬合。
由此,该第一侧板两侧边的锯齿与第二侧板两侧边的锯齿相互咬合,从而起到相互限位和相互支撑的作用,不需要再增加零件去固定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合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均设有若干加强筋。
由此,设置若干加强筋能够增加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竖直部的限位槽。
由此,设置该限位槽可以给支撑架竖直部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起到快速装配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用于与靠背板相连接的插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腔体顶部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均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上的杯托及储物盒,所述支撑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杯托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储物盒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板为一体成型的吹塑件。
由此,采用吹塑工艺制成的支撑面板,在保证一定支撑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重量,减少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设有用于与沙发底座上的挂扣相连接的插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沙发茶几,包括上述底座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该底座壳体内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在保证底座结构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同时,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和体积。同时,该支撑腿内的支撑架为金属方管,不仅支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2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该第一侧板两侧边的锯齿与第二侧板两侧边的锯齿相互咬合,从而起到相互限位和相互支撑的作用,不需要再增加零件去固定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合位置。
(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采用吹塑工艺制成的支撑面板,在保证一定支撑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重量,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沙发茶几底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隐藏掉支撑面板和第一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隐藏掉支撑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中支撑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底座外壳;11、第一侧板;111、加强筋;112、限位槽;113、插槽; 12、第二侧板;121、挂扣;13、支撑面板;131、第一安装孔;132、第二安装孔;2、支撑腿;21、支撑架;211、水平部;212、竖直部;22、脚垫; 3、插条;4、杯托;5、储物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壳体 1以及设置在底座壳体1内且间隔设置的两支撑腿2,该底座壳体1包括支撑面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该支撑面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搭接形成底部开放的矩形腔体;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呈L型,且相互搭接形成矩形腔体的侧板,该支撑面板13形成矩形腔体的顶板。
具体的,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且其内部均设有若干加强筋111,从而增强了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支撑强度;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两侧边均呈锯齿状设置,当第一侧板 11和第二侧板12搭接形成矩形腔体时,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侧边相互咬合,从而起到相互限位和相互支撑的作用,不需要再增加零件去固定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结合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面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固定。
由此,该底座壳体1内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在保证底座结构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同时,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和体积。
参阅图4,该支撑腿2包括支撑架2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21底部的脚垫 22,该支撑架21为呈U型的金属方管,且包括水平部211以及设置在水平部211两侧的两竖直部212,两竖直部212分别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 12连接,该水平部211的下方设置有脚垫22。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内均设有用于连接该支撑架21竖直部212的限位槽112,从而给支撑架21竖直部212起到限位的作用,达到快速装配的目的。
由此,该支撑腿2内的支撑架21为金属方管,不仅支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参阅图4,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均设有用于与靠背板相连接的插条3,该插条3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
由此,设置插条3可实现靠背板的快速装配。
参阅图6,该底座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面板13上的杯托4及储物盒 5,该支撑面板13上设有用于安装杯托4的第一安装孔131以及用于安装储物盒5的第二安装孔132。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面板13为一体成型的吹塑件,在保证一定支撑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重量,减少成本。
再参阅图1-3,该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下端安装有金属片,该金属片上设有插槽113;该第二侧板12的外侧面下端设有挂扣121,该挂扣121 内预埋有螺母。
由此,当需要装配该茶几底座时,先将靠近第二侧板12一侧的沙发底座上的插槽113对准第二侧板12上的挂扣121,再采用插销插入插槽113 并与挂扣121内的螺母螺纹连接,即可实现该沙发底座与茶几底座的装配;随后将该茶几底座的第一侧板11上的插槽113对准靠近第一侧板11的另一沙发底座上的挂扣121,再采用插销插入插槽113并与挂扣121内的螺母螺纹连接,即可实现该茶几底座与另一沙发底座的装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沙发茶几,包括上述沙发茶几底座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沙发茶几底座结构,该底座壳体1内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该支撑面板13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在保证底座结构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同时,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和体积。同时,该支撑腿2内的支撑架21为金属方管,不仅支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节省材料。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壳体(1)内且间隔设置的两支撑腿(2),其中:
所述底座壳体(1)包括呈L型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搭接形成顶部和底部均开放的矩形腔体;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均采用吹塑工艺制成;
所述支撑腿(2)包括支撑架(2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1)底部的脚垫(22),所述支撑架(21)为呈U型的金属方管,且包括水平部(211)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部(211)两侧的两竖直部(212),两所述竖直部(21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连接,所述水平部(21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脚垫(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两侧边均呈锯齿状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搭接形成矩形腔体时,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侧边相互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内均设有若干加强筋(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内均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21)竖直部(212)的限位槽(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均设有用于与靠背板相连接的插条(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壳体(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腔体顶部的支撑面板(13),所述支撑面板(13)均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13)上的杯托(4)及储物盒(5),所述支撑面板(13)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杯托(4)的第一安装孔(13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储物盒(5)的第二安装孔(1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3)为一体成型的吹塑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或第二侧板(12)上设有用于与沙发底座上的挂扣(121)相连接的插槽(113)。
10.沙发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
CN202023138864.XU 2020-12-23 2020-12-23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Active CN216651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8864.XU CN216651690U (zh) 2020-12-23 2020-12-23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8864.XU CN216651690U (zh) 2020-12-23 2020-12-23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1690U true CN216651690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57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8864.XU Active CN216651690U (zh) 2020-12-23 2020-12-23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1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51690U (zh)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CN2803144Y (zh) 一种蚊帐支撑杆座
CN214179832U (zh) 沙发茶几
CN214678343U (zh) 转角沙发底座结构
CN217592354U (zh) 一种铝合金家具柜脚
CN214678353U (zh) 一种底座支撑结构及欧式边位沙发底座结构
CN219396576U (zh) 一种桌具功能架的装配结构
CN112545237A (zh) 沙发茶几
CN215501800U (zh) 沙发茶几底座结构及沙发茶几
CN217309659U (zh) 一种沙发架
CN204902370U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底板组件
CN220713455U (zh) 可升降床架
CN209862711U (zh) 一种桌子连接件及其桌子
CN216135509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组合沙发
CN215190341U (zh) 一种碗碟架扣板
CN112741446A (zh) 一种底座支撑结构及欧式边位沙发底座结构
CN218164673U (zh) 一种木质沙发
CN218999781U (zh) 一种家具
CN211130347U (zh) 新型双脚立式两门柜
CN216494445U (zh) 一种腿托支撑架及腿托板
CN219468291U (zh) 一种新型置物架
CN217428839U (zh) 食用菌用出菇架
CN213757985U (zh) 一种带有可调搁板结构的镜柜
CN220308707U (zh) 一种组合桌
CN217090102U (zh) 一种床脚连接组件及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