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9270U -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9270U
CN216649270U CN202123257175.5U CN202123257175U CN216649270U CN 216649270 U CN216649270 U CN 216649270U CN 202123257175 U CN202123257175 U CN 202123257175U CN 216649270 U CN216649270 U CN 21664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esistor
power supply
modul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71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正年
徐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uimun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uimun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uimun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uimun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71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9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5V供电端与电压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供电端的1.8V供电端与充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3V供电端与单片机U3的VCC供电端电性连接,单片机U3的控制端分别与充电模块的供电控制端电性连接,单片机U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供电指示模块电性连接,通过供电模块分别对电压转换模块和充电模块进行提供1.8V和5V电源,且采用价格低廉的LED灯珠,能够对充电电路中的电池是否充满进行显示处理,并通过充电模块中的MOS管和单片机对电池的供电进行控制,使得电池未充满和充满时,能够自动开启和关断供电端,从而能够使电池能够增加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电路中有通过一个单片机对多个电池进行供电处理,然而常见的充电电路往往成本较高,且不能够很好对多个电池充电情况进行自动关断和提示使用者对应电池是否充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的5V供电端与电压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的1.8V供电端与充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3V供电端与单片机U3的VCC供电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控制端分别与充电模块的供电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供电指示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4,所述控制芯片U4的BST引脚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4的SW引脚以及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7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共接且为1.8V供电端,所述电容C11的、电容C12、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电容C18以及电阻R15的一端共接且为电源供电端BAT-,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均与控制芯片U4的FB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3和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4的IN引脚、EN引脚共接且为5V供电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GND引脚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5,所述控制芯片U5的IN引脚与5V供电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5的IN引脚与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5的OUT引脚分别与电容C16、电容C15的一端以及单片机U3的VCC引脚共接,且为单片机U3提供3V电源,所述电容C15、电容C14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U5的GND引脚均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U3的GND引脚有电容C16的另一端均为接地设置,所述单片机U3的2~10号引脚分别对应与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供电指示模块的L1~L8号引脚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11~15号引脚分别对应与充电模块的CH1~CH5号引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指示模块包括LED1、LED2、LED3、LED4和LED5,所述LED1、LED2、LED3、LED4和LED5其中任意一组均包括红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五组充电电路,其中一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16、MOS管Q3、电阻R18和BT1,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MOS管Q3的S极与供电模块的1.8V供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16的一端、CH1号引脚、MOS管Q3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D极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6的另一端以及BT1的一端连接,所述BT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通过供电模块分别对电压转换模块和充电模块进行提供1.8V和5V电源,电压转换模块将接入的5V电源转换为单片机U3能够使用的3V电源,从而能够使单片机能够正常工作,且采用价格低廉的LED灯珠,能够对充电电路中的电池是否充满进行显示处理,以能够直接反应电池的当前状态,并通过充电模块中的MOS管和单片机对电池的供电进行控制,使得电池未充满和充满时,能够自动开启和关断供电端,从而能够使电池能够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转换模块和单片机U3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模块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指示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的5V供电端与电压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供电端的1.8V供电端与充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3V供电端与单片机U3的VCC供电端电性连接,单片机U3的控制端分别与充电模块的供电控制端电性连接,单片机U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供电指示模块电性连接。
供电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4,控制芯片U4的BST引脚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4的SW引脚以及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7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共接且为1.8V供电端,电容C11的、电容C12、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电容C18以及电阻R15的一端共接且为电源供电端BAT-,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均与控制芯片U4的FB引脚连接,电容C13和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4的IN引脚、EN引脚共接且为5V供电端,控制芯片U4的GND引脚为接地设置,通过电源供电端BAT-接入外界电源,经过供电模块的转换能够将输入电压转换为5V电源的供电端和1.8V电源的供电端,从而能够分别对电压转换模块和充电模块提供电源。
电压转换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5,控制芯片U5的IN引脚与5V供电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U5的型号为ME6208,控制芯片U5的IN引脚与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5的OUT引脚分别与电容C16、电容C15的一端以及单片机U3的VCC引脚共接,且为单片机U3提供3V电源,电容C15、电容C14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U5的GND引脚均为接地设置,通过电压转换模块将从供电模块输出的5V电源转换为3V电源,以能够单片机U3的VCC引脚进行供电,从而使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单片机能够对充电模块和供电指示模块进行控制和信号输出。
单片机U3的GND引脚有电容C16的另一端均为接地设置,单片机U3的2~10号引脚分别对应与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供电指示模块的L1~L8号引脚连接,单片机U3的11~15号引脚分别对应与充电模块的CH1~CH5号引脚连接,单片机U3通过2号引脚、3号引脚、4号引脚、5号引脚、6号引脚、7号引脚、8号引脚、9号引脚和10号引脚分别对供电指示模块的L1、L2、L3、L4、L5、L6、L7、L8的引脚进行连接,供电指示模块包括LED1、LED2、LED3、LED4和LED5,LED1、LED2、LED3、LED4和LED5其中任意一组均包括红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从而能够使五组充电电路的信号输出能够传递给单片机U3中,单片机U3将五组充电电路中的电池情况通供电指示模块中对应的LED1、LED2、LED3、LED4和LED5进行显示,电池未充满红色指示灯发光,电池充满绿色指示灯发光,以能够提醒对应的充电电路中的电池充电状态。
充电模块包括五组充电电路,其中一组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16、MOS管Q3、电阻R18和BT1,电阻R17的一端和MOS管Q3的S极与供电模块的1.8V供电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16的一端、CH1号引脚、MOS管Q3的G极连接,MOS管Q3的D极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6的另一端以及BT1的一端连接,BT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BT1为需要进行充电的电池,且通过充电电路和单片机的控制,能够控制对应的充电电路中的电池控制是否接入1.8V电源,进而能够对充满的电池进行自动断电和上电处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的5V供电端与电压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的1.8V供电端与充电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3V供电端与单片机U3的VCC供电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控制端分别与充电模块的供电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供电指示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4,所述控制芯片U4的BST引脚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4的SW引脚以及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7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共接且为1.8V供电端,所述电容C11的、电容C12、电容C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3、电容C18以及电阻R15的一端共接且为电源供电端BAT-,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均与控制芯片U4的FB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3和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4的IN引脚、EN引脚共接且为5V供电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GND引脚为接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5,所述控制芯片U5的IN引脚与5V供电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5的IN引脚与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5的OUT引脚分别与电容C16、电容C15的一端以及单片机U3的VCC引脚共接,且为单片机U3提供3V电源,所述电容C15、电容C14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U5的GND引脚均为接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3的GND引脚有电容C16的另一端均为接地设置,所述单片机U3的2~10号引脚分别对应与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供电指示模块的L1~L8号引脚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11~15号引脚分别对应与充电模块的CH1~CH5号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指示模块包括LED1、LED2、LED3、LED4和LED5,所述LED1、LED2、LED3、LED4和LED5其中任意一组均包括红色指示灯和绿色指示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五组充电电路,其中一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16、MOS管Q3、电阻R18和BT1,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MOS管Q3的S极与供电模块的1.8V供电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16的一端、CH1号引脚、MOS管Q3的G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D极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6的另一端以及BT1的一端连接,所述BT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CN202123257175.5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Active CN21664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7175.5U CN21664927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7175.5U CN21664927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9270U true CN216649270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7175.5U Active CN216649270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9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49270U (zh) 一种单片机实现1充5的充电电路
CN203205908U (zh) 一种用于多种移动终端的充电器及充电线
CN205157644U (zh) 一种多回路电表
CN212811309U (zh) 一种自动断电保护电路及充电保护数据线
CN209896766U (zh) 一种多方式供电自动切换电路
CN208797633U (zh) 电子设备充电电路、充电设备和充电管理系统
CN207947631U (zh) 一种空气净化智能控制器核心板供电电路
CN201382278Y (zh) 便携式太阳能照明装置
CN201408813Y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池
CN209860613U (zh) 一种早教机器人的快充带电量和充电状态指示控制系统
CN110649680A (zh) 一种双端供电的多用移动电源电路
CN210431977U (zh) 具有续电和无线充电功能的蓝牙led控制器
CN209435493U (zh) 一种灯效电路及具有显示功能的数据线
CN215298844U (zh) 一种内带锂电池的迷你型单块效果器
CN217280923U (zh) 多源智能能量管理器
CN204835668U (zh) 充电电池充放电管理装置及充电开关模块
CN207765938U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
CN212519391U (zh) 一种tws蓝牙耳机产线治具
CN209896155U (zh) 具电量指示功能的集成化电池装置
CN219999647U (zh) 一种基于ai语音识别芯片的检修小灯
CN208318004U (zh) 一种可发光电子浮标及其充电装置
CN215580456U (zh) 一种具有高适配性的锂电池充电器
CN215733534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供电系统
CN212784838U (zh) 一种智能断电充电线
CN211606162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0 Plant 92, Qingling Road, Sanhe Street,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shuimun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area B, 3rd floor, building C, Baiyun pit (factory building), Tanshui tuhu,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shuimuni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