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7422U - 打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7422U
CN216647422U CN202122799113.0U CN202122799113U CN216647422U CN 216647422 U CN216647422 U CN 216647422U CN 202122799113 U CN202122799113 U CN 202122799113U CN 216647422 U CN216647422 U CN 216647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ar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play
display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91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锦生
伍健聪
黄子斌
莫凯芬
余国强
刘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l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l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l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l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91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7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7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7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卡装置,该打卡装置包括外壳、打卡组件、至少两个插套以及导电件,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外壳具有显示窗,并开设有连通于安装腔的通孔和至少两个插孔,至少两个插孔、显示窗以及通孔均间隔设置;打卡组件设于安装腔内,并具有间隔设置的显示屏和无线模块,显示屏与显示窗相对设置,无线模块电连接于显示屏,并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以实时更新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至少两个插套设于安装腔内,每一插套与一插孔相对设置;导电件电连接于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插套,并穿设于通孔,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插套供电。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的打卡装置只能起到打卡的功能,而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打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验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租房系统中,经常出现租户二次转租、群租等问题,造成公租房系统管理混乱,为了防止租户进行二次转租或群租,开发商通常在租房内安装能够验证租户身份信息的打卡装置,但是,目前的打卡装置只能起到打卡的功能,并且需要占用用户的插座,影响用户用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打卡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打卡装置只能起到打卡的功能,而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卡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具有显示窗,并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通孔和至少两个插孔,至少两个所述插孔、所述显示窗以及所述通孔均间隔设置;
打卡组件,所述打卡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具有间隔设置的显示屏和无线模块,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窗相对设置,所述无线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屏,并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以实时更新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
至少两个插套,至少两个所述插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每一所述插套与一所述插孔相对设置;以及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插套,并穿设于所述通孔,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所述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插套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所述插套均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以使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打卡组件而电连接于至少两所述插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有背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具有所述显示窗,并开设有所述插孔,所述背面开设有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通孔间隔设置,所述导电件包括至少两个插脚,至少两所述插脚均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每一所述插脚穿设于一所述通孔而凸出所述背面,用于插设于插座而为所述打卡组件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面还开设有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的让位孔;所述打卡装置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打卡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穿设于所述让位孔而凸出所述背面;
其中,当所述插脚插设于插座时,所述触点与所述插座抵接,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使所述打卡组件处于通路状态;当所述插脚由所述插座内拔出时,所述触点与所述插座脱离,以使所述微动开关复位,使所述打卡组件处于断路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至少两根导电线,至少两所述导电线均穿设于所述通孔而凸出于所述背面,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所述打卡组件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打卡组件的背向所述显示窗的一侧;
和/或,所述导电件焊接于所述打卡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打卡组件包括电路板和显示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窗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器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显示器具有所述显示屏;
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背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插套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模块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所述通孔;和
前壳,所述前壳盖设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具有所述显示窗,并开设有所述插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打卡装置还包括压板和保护门,所述压板和所述保护门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打卡组件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一侧,所述保护门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插套与所述压板之间,所述保护门具有驱动面;
所述压板开设有避让窗口和至少两个穿孔,所述避让窗口与所述显示窗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插设于所述避让窗口,每一所述穿孔与一所述插孔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面用于封堵至少一所述穿孔;
其中,当插头抵接于所述驱动面并驱动所述保护门活动时,所述驱动面开放所述穿孔,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孔和所述穿孔而插设于所述插套中。
本实用新型的打卡装置,通过在外壳中安装有打卡组件,打卡组件电性连接有无线模块,且外壳中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插套和导电件,导电件电连接于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插套,并穿设于外壳可的通孔,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插套供电;如此,在使用过程中,便可通过导电件而为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插套供电,一方面,租户便可透过显示窗而对打卡组件上显示屏中的二维码进行扫码打卡,同时,还可在无线模块的控制下实时更新显示屏中的二维码,以防止租户进行拍照远程打卡;另一方面,还可将需要充电的设备的每一插头穿过一插孔而插设于一插套中,便可为需要充电的设备供电,也即,打卡装置还可起到插座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的打卡装置只能起到打卡的功能,而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一实施例在使用之前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一实施例在使用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打卡装置 22 显示器
10 外壳 221 显示屏
11 底板 23 无线模块
111 通孔 30 插套
112 让位孔 40 导电件
113 支撑件 50 微动开关
114 安装槽 51 触点
12 前壳 60 压板
121 显示窗 61 避让窗口
122 插孔 62 穿孔
20 打卡组件 70 保护门
21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卡装置100,旨在解决目前的打卡装置100只能起到打卡的功能,而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该打卡装置100包括外壳10、打卡组件20、至少两个插套30以及导电件40;
所述外壳10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10具有显示窗121,并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通孔111和至少两个插孔122,至少两个所述插孔122、所述显示窗121以及所述通孔111均间隔设置;所述打卡组件2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具有间隔设置的显示屏221和无线模块23,所述显示屏221与所述显示窗121相对设置,所述无线模块23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屏221,并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以实时更新所述显示屏221上的显示画面;至少两个所述插套3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每一所述插套30与一所述插孔122相对设置;所述导电件40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20和至少两个所述插套30,并穿设于所述通孔111,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所述打卡组件20和至少两个所述插套30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卡装置100,通过在外壳10中安装有打卡组件20,打卡组件20电性连接有无线模块23,且外壳10中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插套30和导电件40,导电件40电连接于打卡组件20和至少两个插套30,并穿设于外壳10可的通孔111,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打卡组件20和至少两个插套30供电;如此,在使用过程中,便可通过导电件40而为打卡组件20和至少两个插套30供电,一方面,租户便可透过显示窗121而对打卡组件20上显示屏221中的二维码进行扫码打卡,同时,还可在无线模块23的控制下实时更新显示屏221中的二维码,以防止租户进行拍照远程打卡;另一方面,还可将需要充电的设备的每一插头穿过一插孔122而插设于一插套30中,便可为需要充电的设备供电,也即,打卡装置100还可起到插座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的打卡装置100只能起到打卡的功能,而影响用户用电的问题。
具体地,插孔122可设置有两个,此时,可适配二插头使用;或者,插孔122可设置有三个,此时,可适配三插头使用;又或者,插孔122可同时设置有适配二插头使用的两个插孔122和适配三插头使用的三个插头,即共设置有五个插孔122;同样地,插套30与插孔122的设置数量一致,也即,当插孔122设置有两个时,插套30也设置有两个,以此类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插套30可采用焊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打卡组件20上,或者,可采用焊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装腔的腔壁上;打卡组件20可采用螺钉、卡扣、压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外壳10的安装腔内,以保证打卡组件20的安装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卡装置100可直接插在普通墙壁的插座上即可,此时,可充当转接式插座使用;或者,也可与普通的入墙式插座的安装方式一致,将打卡装置100安装在普通墙壁上,以充当入墙式插座使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打卡装置100充当转接式插座使用时,插套30可直接电连接于打卡组件20,此时,当导电件40为打卡组件20供电时,便可通过打卡组件20为插套30供电;或者,当打卡装置100充当入墙式插座使用时,插套30可使用电线与墙壁上的预埋电线实现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1至图4,以下将就打卡装置100充当转接式插座使用时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所述插套30均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20,以使所述导电件40通过所述打卡组件20而电连接于至少两所述插套30。如此设置,当导电件40为打卡组件20供电时,便可通过打卡组件20为为插套30供电,无需设置额外的电路或电池为插套30提供电源,从而提高了打卡装置100使用的便利性。
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具有背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具有所述显示窗121,并开设有所述插孔122,所述背面开设有所述通孔111。通过将显示窗121和插孔122均设置在外壳10的正面,便可便于用户透过显示窗121而对显示屏221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同时,也便于用户将需要供电设备上的插头插入对应的插孔122中;另外,通过将通孔111设置在外壳10的背面,可便于导电件40穿过背面上的通孔111而与墙壁上的插座电连接。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1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通孔111间隔设置,所述导电件40包括至少两个插脚,至少两所述插脚均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20,每一所述插脚穿设于一所述通孔111而凸出所述背面,用于插设于插座而为所述打卡组件20供电。
如此设置,在安装打卡装置100时,直接将打卡装置100上的插脚插设于墙壁上的插座上即可为打卡组件20供电,以使打卡组件20处于通路状态,此时,打卡装置100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租户便可透过正面的显示窗121而对打卡组件20上显示屏221中的二维码进行扫码打卡。
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面还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11间隔设置的让位孔112;所述打卡装置100还包括微动开关50,所述微动开关5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打卡组件20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开关50的触点51穿设于所述让位孔112而凸出所述背面;
其中,当所述插脚插设于插座时,所述触点51与所述插座抵接,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50,使所述打卡组件20处于通路状态;当所述插脚由所述插座内拔出时,所述触点51与所述插座脱离,以使所述微动开关50复位,使所述打卡组件20处于断路状态。
如此设置,在安装打卡装置100时,可将插脚插设于插座中,而为打卡组件20供电,在此过程中,触点51与插座抵接,以触发微动开关50,使打卡组件20处于通路状态,此时,打卡装置100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租户便可透过正面的显示窗121而对打卡组件20上显示屏221中的二维码进行扫码打卡;如果打卡装置100中的插脚由插座内拔出,在此过程中,触点51与插座脱离,以使微动开关50复位,使打卡组件20处于断路状态,同时,微动开关50中的芯片便将复位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或打卡装置100的控制模块,以通过移动终端或控制模块控制打卡组件20失效,此时,打卡装置100便无法再次使用。因此,租户便不能随意转移打卡装置100,以使打卡装置100具有防拔插功能,便可避免租户进行二次转租或群租。
本实用新型的打卡装置100只具有单次使用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打卡装置100中的插脚由插座内拔出,触点51便脱离插座,以使微动开关50复位,此时,便可通过微动开关50内部的芯片便感应到复位信号,并将复位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或打卡装置100上的控制模块,以通过移动终端或控制模块控制打卡组件20失效。需要说明的是,打卡装置100上的控制模块可为打卡组件20上的电路板21,也可为与打卡组件20上的电路板21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微动开关50中的芯片通信连接,以接收微动开关50中的芯片所传递的信号。
微动开关50为常见的灵敏开关。例如,微动开关50包括触发件和触片,触发件具有触发面,触发面上设置有触发点,触片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连接在触发面上,以使触发点位于触片的内侧,且触发点靠近固定端设置,触点51设置在自由端;如此,当插脚插设于插座时,触点51将与插座抵接,以使触点51沿让位孔112滑动,便可带动触片以杠杆的方式触动触发点,进而触发微动开关50;或者,直接在微动开关50的触发面上设置有触发点,当插脚插设于插座时,触点51将与插座抵接,以使触点51沿让位孔112滑动,便可通过压合的方式直接触动触发点,进而触发微动开关50。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微动开关50可设置在打卡组件20的背向显示窗121的一侧,并与插脚间隔设置,也可与打卡组件20并排设置;同样的,插脚可设置在打卡组件20的背向显示窗121的一侧,也可与打卡组件20并排设置。
并且,所述微动开关50设于所述打卡组件20的背向所述显示窗121的一侧。如此设置,微动开关50和打卡组件20便可在外壳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充分利用外壳10内部的空间,便可减少微动开关50和打卡组件20在外壳10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少外壳10的宽度或长度,以降低打卡装置100整体的占用空间。
并且,所述微动开关50焊接于所述打卡组件20。如此设置,通过将微动开关50直接焊接在打卡组件20上,不仅可保证微动开关50与打卡组件20实现电连接,还可保证微动开关50与打卡组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微动开关50发生脱离而影响使用寿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微动开关50也可采用螺钉、卡扣等方式连接在打卡组件20上。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40设于所述打卡组件20的背向所述显示窗121的一侧;如此设置,导电件40和打卡组件20便可在外壳1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充分利用外壳10内部的空间,便可进一步减少导电件40和打卡组件20在外壳10的宽度或长度上的占用空间,进而进一步减少外壳10的宽度或长度,以降低打卡装置100整体的占用空间。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40焊接于所述打卡组件20;如此设置,通过将导电件40直接焊接在打卡组件20上,不仅可保证导电件40与打卡组件20实现电连接,还可保证导电件40与打卡组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导电件40发生脱离,而使得导电件40与打卡组件20之间的电路断开,从而无法为打卡组件20供电。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打卡组件20包括电路板21和显示器22,所述电路板21与所述显示窗121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器22设于所述电路板21的面向所述显示窗121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1,所述显示器22具有所述显示屏221;所述导电件40设于所述电路板21的背向所述显示窗121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1;所述插套30设于所述电路板21的面向所述显示窗121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1;所述无线模块23设于所述电路板21的面向所述显示窗121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器22。
如此设置,便可通过导电件40为电路板21提供外部电源,进而通过电路板21为显示器22、无线模块23以及插套30同时提供电源,并且还可通过无线模块23来实时更新显示器22上显示屏221显示二维码。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包括底板11和前壳12;所述底板11开设有所述通孔111;所述前壳12盖设于所述底板11,并与所述底板11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12具有所述显示窗121,并开设有所述插孔122。
如此设置,在组装打卡装置100的过程中,可首先将底板11与前壳12拆开,即可便于将打卡组件20、插套30以及导电件40安装至底板11上,再将前壳12盖设于底板11,即可完成打卡装置100的快速组装。
具体地,前壳12可采用螺钉、卡扣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1。
并且,所述底板11的面向所述前壳12的表面凸设有支撑件113,所述打卡组件20夹设于所述支撑件113与所述前壳12的面向所述底板11的内侧表面之间。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便可采用支撑件113和前壳12即可直接夹持固定打卡组件20,无需采用螺钉等其他辅助结构来固定打卡组件20,并且,在拆卸打卡组件20时,将前壳12打开即可将打卡组件20拆下,以简化打卡组件20的拆装工艺并有效提升拆装效率。
具体地,打卡组件20背向的两侧分别抵接于支撑件113背向底板11的一侧和前壳12面向底板11的内侧表面。
并且,所述支撑件113沿所述底板11的周向环绕设置。如此设置,便可增加支撑件113与打卡组件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升对打卡组件20的夹持固定强度。
并且,所述支撑件113靠近所述底板11的周缘设置,且所述导电件40位于所述支撑件113所环绕的空间内。
如此设置,通过使支撑件113靠近底板11的周缘设置,便可使支撑件113与打卡组件20面向支撑件113的外周缘充分接触,以充分保证支撑件113对打卡组件20的支撑平衡;另外,通过将导电件40所环绕的空间内,还可进一步充分利用外壳10的内部空间,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5至图8,以下将就打卡装置100充当入墙式插座使用时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40包括至少两根导电线,至少两所述导电线均穿设于所述通孔111而凸出于所述背面,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所述打卡组件20供电。
如此设置,在安装打卡装置100时,可将凸出于外壳10背面的至少两根导电线分别与墙壁上的至少两根预埋电线拧在一起或焊接在一起,以实现导电线与预埋电线之间的电连接,进而通过导电线为打卡组件20提供外部电源。
具体地,至少两根导电线可穿过外壳10的同一通孔111,也可在外壳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111,以使每一导电线穿过一个通孔111。
并且,也可使用额外的电线穿设于外壳10的通孔111并电连接于插套30,并将该电线与墙壁上的预埋电线拧在一起或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电线与预埋电线之间的电连接,进而通过电线为插套30提供外部电源。
并且,外壳10中安装腔的腔壁开设有安装槽114,插套30安装在安装槽114内,以保证插套30的安装稳定性,且通孔111开设于安装槽114的槽底,如此,电线便可穿过通孔111而插入安装槽114内,以与安装槽114内的插套30电连接。
结合参阅图5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打卡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打卡装置100还包括压板60和保护门70,所述压板60和所述保护门70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压板60位于所述打卡组件20的面向所述显示窗121的一侧,所述保护门7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插套30与所述压板60之间,所述保护门70具有驱动面;所述压板60开设有避让窗口61和至少两个穿孔62,所述避让窗口61与所述显示窗121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221插设于所述避让窗口61,每一所述穿孔62与一所述插孔122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面用于封堵至少一所述穿孔62;
其中,当插头抵接于所述驱动面并驱动所述保护门70活动时,所述驱动面开放所述穿孔62,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孔122和所述穿孔62而插设于所述插套30中。
如此设置,通过在插套30与插孔122之间设置有保护门70,在非使用状态时,便可通过保护门70上的驱动面来封堵外壳10上的至少一插孔122,防止外部灰尘等杂质通过插孔122而进入外壳10内,同时还可防止儿童使用物品或手指去试探插孔122,以减少安全隐患;另外,通过在保护门70于插孔122之间设置有压板60,以将保护门70可活动地安装在压板60上,并且在压板60上开设有穿孔62,以使插头可顺利穿过插孔122和穿孔62而与保护门70上的驱动面抵接;并且,通过在压板60上开设有与显示窗121相对设置的避让窗口61,并使显示屏221可容置在避让窗口61内,以对显示屏221进行限位固定,便可保证显示屏221与显示窗121相对设置,防止显示屏221偏离显示窗121,而影响扫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外壳具有显示窗,并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安装腔的通孔和至少两个插孔,至少两个所述插孔、所述显示窗以及所述通孔均间隔设置;
打卡组件,所述打卡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具有间隔设置的显示屏和无线模块,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窗相对设置,所述无线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屏,并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以实时更新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画面;
至少两个插套,至少两个所述插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每一所述插套与一所述插孔相对设置;以及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插套,并穿设于所述通孔,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所述打卡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插套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插套均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以使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打卡组件而电连接于至少两所述插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背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具有所述显示窗,并开设有所述插孔,所述背面开设有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通孔间隔设置,所述导电件包括至少两个插脚,至少两所述插脚均电连接于所述打卡组件,每一所述插脚穿设于一所述通孔而凸出所述背面,用于插设于插座而为所述打卡组件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还开设有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的让位孔;所述打卡装置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打卡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穿设于所述让位孔而凸出所述背面;
其中,当所述插脚插设于插座时,所述触点与所述插座抵接,以触发所述微动开关,使所述打卡组件处于通路状态;当所述插脚由所述插座内拔出时,所述触点与所述插座脱离,以使所述微动开关复位,使所述打卡组件处于断路状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至少两根导电线,至少两所述导电线均穿设于所述通孔而凸出于所述背面,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为所述打卡组件供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打卡组件的背向所述显示窗的一侧;
和/或,所述导电件焊接于所述打卡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卡组件包括电路板和显示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窗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器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显示器具有所述显示屏;
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背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插套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模块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表面,并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所述通孔;和
前壳,所述前壳盖设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具有所述显示窗,并开设有所述插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卡装置还包括压板和保护门,所述压板和所述保护门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打卡组件的面向所述显示窗的一侧,所述保护门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插套与所述压板之间,所述保护门具有驱动面;
所述压板开设有避让窗口和至少两个穿孔,所述避让窗口与所述显示窗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插设于所述避让窗口,每一所述穿孔与一所述插孔相对设置,所述驱动面用于封堵至少一所述穿孔;
其中,当插头抵接于所述驱动面并驱动所述保护门活动时,所述驱动面开放所述穿孔,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孔和所述穿孔而插设于所述插套中。
CN202122799113.0U 2021-11-15 2021-11-15 打卡装置 Active CN216647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9113.0U CN216647422U (zh) 2021-11-15 2021-11-15 打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9113.0U CN216647422U (zh) 2021-11-15 2021-11-15 打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7422U true CN216647422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5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9113.0U Active CN216647422U (zh) 2021-11-15 2021-11-15 打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7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12420B2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voltage transformer
CN110289532B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216647422U (zh) 打卡装置
CN114022969A (zh) 打卡装置
CN109659744B (zh) 一种物理加密接口
CN216647423U (zh) 打卡装置
KR101711174B1 (ko) 스마트 플러그 소켓 장치
CN212114235U (zh) 转接头及扩展装置
CN210955370U (zh) 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支付终端输入装置
CN101001511B (zh) 可靠防止连接器损坏的电子装置
CN117360301B (zh) 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220292074U (zh) 热像仪
CN216413436U (zh) 带智能检测功能的插座
CN210639688U (zh) 一种共享充电装置
CN219696862U (zh) 充电枪转接头
CN210272929U (zh) 一种电芯连接器及电芯管理控制器
CN219321780U (zh) 排插
CN212484474U (zh) 适用于电子门锁的蓝牙装置
CN216210937U (zh) 电磁笔、电磁触控装置
CN215120210U (zh) 充电器
CN218828275U (zh) 一种插座
CN209929581U (zh) 终端设备、数据线及终端设备组件
CN220650740U (zh) 一种验电接口转换装置
CN213989395U (zh) 具有磁性连接的电源插头
CN217183158U (zh) 一种应用于户外电源的接口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lock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31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unde Leliu sub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JINL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345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