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4345U -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4345U
CN216644345U CN202220123031.6U CN202220123031U CN216644345U CN 216644345 U CN216644345 U CN 216644345U CN 202220123031 U CN202220123031 U CN 202220123031U CN 216644345 U CN216644345 U CN 216644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ell
metal
pipe
insul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30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taiy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Original Assignee
Jintaiy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taiy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filed Critical Jintaiya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Dalian
Priority to CN2022201230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4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4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4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包括隔温壳、筒状保温壳、螺旋导热管、金属导热罐以及热水管,隔温壳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显示面板、压力表以及金属泄气管,筒状保温壳规格比隔温壳规格小,且筒状保温壳卡设在隔温壳内部,筒状保温壳内部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旋槽,金属导热罐规格比筒状保温壳规格小,且金属导热罐设置在筒状保温壳内侧表面,金属导热罐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旋槽,外螺旋槽规格与内螺旋槽规格相匹配,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装置蒸汽热量使用率不高,无法进行余热回收,容易被外界较冷天气影响进而会加快流失,且不够保温节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能够进行余热回收,且保温性好,不易使蒸汽热量平白流失,节能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属于换热节能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生活小区、学校、厂矿企业办公楼、宾馆等公共生活区冬天供暖大多是安装一套汽水换热器,通过换热器把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热水使其温度提高,然后温度提高的热水即可进行供暖。
但是现有的蒸汽热量使用率不高,且现有的蒸汽热量使用完成后无法进行余热回收,进而会导致其平白流失,且也容易被外界较冷天气影响进而会加快流失,不够保温节能,因此,现在急需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能够进行余热回收,且保温性好,不易使蒸汽热量平白流失,节能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包括隔温壳、筒状保温壳、螺旋导热管、金属导热罐以及热水管,所述隔温壳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显示面板、压力表以及金属泄气管,所述筒状保温壳规格比隔温壳规格小,且筒状保温壳卡设在隔温壳内部,所述筒状保温壳内部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旋槽,所述金属导热罐规格比筒状保温壳规格小,且金属导热罐设置在筒状保温壳内侧表面,所述金属导热罐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旋槽,所述外螺旋槽规格与内螺旋槽规格相匹配,所述螺旋导热管旋合在外螺旋槽与内螺旋槽之间,所述热水管贯穿设置在隔温壳以及金属导热罐内部,且热水管与隔温壳左右两端连接处均密封设置有耐高温密封橡胶塞。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导热管上端左侧贯穿筒状保温壳及隔温壳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冷水进管,所述冷水进管与外界冷水泵及冷水罐相连接,所述螺旋导热管下端右侧贯穿筒状保温壳及隔温壳下端面右侧设置有热水排出管,所述热水排出管与外界温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显示面板后端设置有温度检测端,且温度检测端贯穿隔温壳与筒状保温壳设置在金属导热罐内部,所述压力表后端设置有压力检测端,且压力检测端贯穿隔温壳与筒状保温壳设置在金属导热罐内部,所述金属泄气管贯穿隔温壳以及筒状保温壳与金属导热罐相贯通,且金属泄气管环形侧面设置有泄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隔温壳左右端面上下两侧均等规格焊接有多个金属支腿。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金属支腿后端均焊接有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前端面相对外侧均等规格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热罐左下端贯穿筒状保温壳及隔温壳设置有蒸汽进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隔温壳、温度显示面板、压力表、金属泄气管、筒状保温壳、螺旋导热管、金属导热罐、热水管以及耐高温密封橡胶塞,能够将金属导热罐内部蒸汽余热进行回收,同时使得本装置换热效率好,且保温性好,不易使蒸汽热量平白流失,节能实用,且设置的金属支腿、安装板以及安装孔,使得本装置能够安装在外界墙体上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的筒状保温壳剖面示意图;
图中:1-隔温壳、11-温度显示面板、12-压力表、13-金属泄气管、14-泄气阀、2-筒状保温壳、21-内螺旋槽、3-螺旋导热管、31-冷水进管、32-热水排出管、4-金属导热罐、41-外螺旋槽、5-热水管、51-耐高温密封橡胶塞、6-金属支腿、61-安装板、6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包括隔温壳1、筒状保温壳2、螺旋导热管3、金属导热罐4以及热水管5,隔温壳1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显示面板11、压力表12以及金属泄气管13,筒状保温壳2规格比隔温壳1规格小,且筒状保温壳2卡设在隔温壳1内部,筒状保温壳2内部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旋槽21,金属导热罐4规格比筒状保温壳2规格小,且金属导热罐4设置在筒状保温壳2内侧表面,金属导热罐4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旋槽41,外螺旋槽41规格与内螺旋槽21规格相匹配,螺旋导热管3旋合在外螺旋槽41与内螺旋槽21之间,热水管5贯穿设置在隔温壳1以及金属导热罐4内部,且热水管5与隔温壳1左右两端连接处均密封设置有耐高温密封橡胶塞51,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装置蒸汽热量使用率不高,无法进行余热回收,容易被外界较冷天气影响进而会加快流失,且不够保温节能的问题。
螺旋导热管3上端左侧贯穿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冷水进管31,冷水进管31与外界冷水泵及冷水罐相连接,螺旋导热管3下端右侧贯穿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下端面右侧设置有热水排出管32,热水排出管32与外界温水管连接,通过设置的冷水进管31,便于将螺旋导热管3内部通入冷水进行加热,且设置的热水排出管32,便于将螺旋导热管3内部加热后的温水进行回收使用,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温度显示面板11后端设置有温度检测端,且温度检测端贯穿隔温壳1与筒状保温壳2设置在金属导热罐4内部,压力表12后端设置有压力检测端,且压力检测端贯穿隔温壳1与筒状保温壳2设置在金属导热罐4内部,金属泄气管13贯穿隔温壳1以及筒状保温壳2与金属导热罐4相贯通,且金属泄气管13环形侧面设置有泄气阀14,通过设置的温度显示面板11及压力表12,便于工作人员得知金属导热罐4在工作时,其内部热量情况及其内部压力情况,以便使用金属泄气管13及泄气阀14将金属导热罐4内部压力进行释放。
隔温壳1左右端面上下两侧均等规格焊接有多个金属支腿6,通过设置的多个金属支腿6,使得隔温壳1与安装板61连接稳定性更好。
多个金属支腿6后端均焊接有安装板61,多个安装板61前端面相对外侧均等规格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62,通过开设的多个安装孔62,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外界扳手及外界螺栓将多个安装板61固定在外界墙体上,以便本装置的后续使用。
金属导热罐4左下端贯穿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设置有蒸汽进管,通过设置的蒸汽进管,便于向金属导热罐4内部通入蒸汽将热水管5进行加热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先使用外界扳手及外界螺栓将多个安装板61固定在外界墙体上,进而就能使得本装置整体能够设置在外界墙体上,当需要使用热水管5时,通过蒸汽进管向金属导热罐4内部通入蒸汽,就能使得热水管5及其内部常温水被加热进行使用,且设置的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不易使得金属导热罐4内部热量散失,设置的温度显示面板11及压力表12,便于工作人员得知金属导热罐4在工作时,其内部热量情况及其内部压力情况,以便使用金属泄气管13及泄气阀14将金属导热罐4内部压力进行释放,当使用完毕后,通过外界冷水泵、冷水罐以及冷水进管31即可向螺旋导热管3内部通入冷水,由于金属导热罐4的导热性,使得螺旋导热管3就能被加热,进而使其内部冷水能被加热,最后被加热的水就能通过热水排出管32排至外界进行回收使用,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包括隔温壳(1)、筒状保温壳(2)、螺旋导热管(3)、金属导热罐(4)以及热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壳(1)前端面设置有温度显示面板(11)、压力表(12)以及金属泄气管(13),所述筒状保温壳(2)规格比隔温壳(1)规格小,且筒状保温壳(2)卡设在隔温壳(1)内部,所述筒状保温壳(2)内部环形侧面开设有内螺旋槽(21),所述金属导热罐(4)规格比筒状保温壳(2)规格小,且金属导热罐(4)设置在筒状保温壳(2)内侧表面,所述金属导热罐(4)环形侧面开设有外螺旋槽(41),所述外螺旋槽(41)规格与内螺旋槽(21)规格相匹配,所述螺旋导热管(3)旋合在外螺旋槽(41)与内螺旋槽(21)之间,所述热水管(5)贯穿设置在隔温壳(1)以及金属导热罐(4)内部,且热水管(5)与隔温壳(1)左右两端连接处均密封设置有耐高温密封橡胶塞(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热管(3)上端左侧贯穿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冷水进管(31),所述冷水进管(31)与外界冷水泵及冷水罐相连接,所述螺旋导热管(3)下端右侧贯穿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下端面右侧设置有热水排出管(32),所述热水排出管(32)与外界温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面板(11)后端设置有温度检测端,且温度检测端贯穿隔温壳(1)与筒状保温壳(2)设置在金属导热罐(4)内部,所述压力表(12)后端设置有压力检测端,且压力检测端贯穿隔温壳(1)与筒状保温壳(2)设置在金属导热罐(4)内部,所述金属泄气管(13)贯穿隔温壳(1)以及筒状保温壳(2)与金属导热罐(4)相贯通,且金属泄气管(13)环形侧面设置有泄气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壳(1)左右端面上下两侧均等规格焊接有多个金属支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金属支腿(6)后端均焊接有安装板(61),多个所述安装板(61)前端面相对外侧均等规格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罐(4)左下端贯穿筒状保温壳(2)及隔温壳(1)设置有蒸汽进管。
CN202220123031.6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644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3031.6U CN216644345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3031.6U CN216644345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4345U true CN21664434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3031.6U Active CN216644345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4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16224A1 (zh) 一种谷电相变储热式采暖热水系统
CN216644345U (zh) 一种换热站节能控制装置
CN201382607Y (zh)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CN2893541Y (zh) 串联式真空管太阳能装置
CN202598893U (zh) 低热损失u型管式真空玻璃管集热器
CN201844725U (zh) 相变蓄热交换器
CN210241967U (zh) 一种以地热为辅助能源的加热系统
CN211120760U (zh) 一种防冻型套管换热器
CN209910213U (zh) 一种太阳能地表热能互补建筑能源利用装置
CN204084927U (zh) 地源冷热能金属传输换热系统
CN20790733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中的太阳能供暖系统
CN205137637U (zh) 一种热源机
CN204128201U (zh) 承压式单箱子母舱太空能热水器
CN105318587A (zh) 地源冷热能金属传输换热系统
CN215113262U (zh) 一种板形竖式水箱
CN205174790U (zh) 暖气换热器空气能电加热一体机
CN205002395U (zh) 一种民用锅炉水循环系统
CN210740526U (zh) 一种节能电加热供暖系统
CN203364485U (zh) 一种内设回水装置的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4027046U (zh) 一种分体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用换热水箱
CN216110641U (zh) 一种高原水井解冻防冻系统
CN207317068U (zh) 一种用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装置
CN218787114U (zh) 一种固定式、可移动式双模式井口加温装置
CN212299456U (zh) 半导体采暖热水一体机
CN200986257Y (zh) 一种带有常压输热循环管路激活超导散热片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