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2227U -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2227U
CN216642227U CN202123270818.XU CN202123270818U CN216642227U CN 216642227 U CN216642227 U CN 216642227U CN 202123270818 U CN202123270818 U CN 202123270818U CN 216642227 U CN216642227 U CN 216642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device
communicated
boiler
fe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08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绍伟
蒙涛
陈振宇
赵虎军
梁双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Lant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Longyuan Lant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Longyuan Lant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Longyuan Lant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08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2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2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2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包括锅炉、回热单元和工业供汽装置。回热单元包括与锅炉给水端相连通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一次热风加热装置和一次冷风加热装置。锅炉给水加热装置、一次热风加热装置和一次冷风加热装置的进汽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出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相连通,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进液口连通于锅炉给水端,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出液口连通于锅炉。一次热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和一次冷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均与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相连通。利用热再抽汽巨大的过热度,首先加热冷空气或热一次风,再加热主给水,将抽汽中的富余能量返回给相关系统,可综合解决锅炉低负荷下相关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火力发电厂是主要的用能大户,为了符合减排指标,就要求各发电企业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以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锅炉的再热热段出口的蒸汽分为两条支路,大部分蒸汽进入到汽轮机的高压缸做功,然而还有一部分蒸汽通过支路传递到工业供汽端使用,但是目前在再热热段直接通过减温减压器对进入到工业供汽端的蒸汽进行温度控制,使其达到符合标准规格的温度后,再通过与所述工业供汽端相连通供给工业用户。但是现有的这种直接通过减温减压器控制温度导致再热热段部分的能量没有充分被利用,进而使得再热热段部分的能量经济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解决了锅炉再热热段的抽气采用直接经过减温减压器后供给工业用户,导致经济性差,没有科学合理利用再热热段部分的能量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包括锅炉、回热单元和工业供汽装置;
所述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出口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进汽口相连通,另一条支路与工业供气端相连通;
所述回热单元设置于所述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出口与所述工业供气端之间;
所述回热单元包括与锅炉给水端相连通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与磨煤机相连通的一次热风加热装置和与空预器相连通的一次冷风加热装置;
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具有进汽口、出汽口、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具有进汽口、出汽口、一次热风进口和一次热风出口;
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具有进汽口、出汽口、一次冷风进口和一次冷风出口;
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的进汽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能够将抽气温度控制到一定温度并通过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出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相连通,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进液口连通于所述锅炉给水端,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出液口连通于所述锅炉的省煤器入口;
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均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进汽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包括蒸冷器;
所述蒸冷器的进汽口与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相连通,所述蒸冷器的出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相连通,所述蒸冷器的进液口与所述锅炉给水端相连通,所述蒸冷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锅炉的省煤器入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还包括给水旁路阀;
所述锅炉给水端与所述锅炉的省煤器入口通过所述给水旁路阀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包括与磨煤机相连通的一次热风加热器,所述一次热风加热器的进汽口与第三阀门相连通,一次热风加热器的出汽口与所述蒸冷器的进汽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包括与空预器相连通的一次冷风加热器,所述一次冷风加热器的进汽口与第二阀门相连通,一次冷风加热器的出汽口与所述蒸冷器的进汽口相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减温减压器,所述减温减压器具有进汽口和出汽口,所述减温减压器的进汽口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的进汽口相连通,并与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的出汽口汇合相连通,所述减温减压器能够将抽气温度控制到一定温度并通过所述减温减压器的出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减温减压器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且所述第四阀门靠近所述减温减压器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减温水输送装置和减温水调节阀;
所述减温水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减温水至所述减温减压器;
所述减温水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减温水输送装置与所述减温减压器的之间,能够调节所述减温水的输送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为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回热单元设置于靠近所述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出口的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对于有再热热段抽汽供工业用汽的机组,对于有再热热段抽汽供工业用汽的机组,本实用新型提出利用热再抽汽巨大的过热度,根据锅炉的燃烧负荷的高低,在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关闭或连通,进而选择性地加热冷空气或热一次风,再加热主给水或者直接加热主给水。将抽汽中的富余能量返回给相关系统,可综合解决锅炉低负荷下相关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将热再抽汽减温减压后供出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实现额外降低发电煤耗1.5-2g/kWh;可提高一次风温度至额定值,保证磨煤机干燥出力、燃烧稳定性和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空预期入口空气温度,避免空预期低温腐蚀;可提高锅炉给水温度 20-30℃,提高SCR脱硝的运行温度,保证脱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炉;2:工业供汽装置;3:高压缸;4:锅炉给水加热装置; 41:蒸冷器;42:给水旁路阀;5: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1:一次热风加热器;6: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1:一次冷风加热器;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减温减压器;12:减温水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供气系统,包括:一次热风单元、一次冷风单元、与锅炉1的给水端相连的锅炉给水单元、还包括与锅炉1的再热热段出汽口相连通的蒸汽再利用系统。
具体而言,蒸汽从锅炉1的再热热段出汽口输出至主管道内,然后主管道再分成两条支路供蒸汽流动。其中,一条支路与汽轮机的高压缸3 的进汽口相连通,用于高压缸3的做功。另一条支路通过再利用系统相连通与工业供汽装置2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主管道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相连通,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通过工况选择组件连接再热热段蒸汽的主管道。工况选择组件根据锅炉的负荷信息确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分别与输出管道的关闭或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负荷信息为锅炉1燃烧时的负荷量。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煤电向可调节性和低碳电源转型,由于燃煤机组在低负荷下,给水温度低、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热风温度低、空预器的入口空气温度低等因素,燃煤机组便会处于低负荷运行经济性、低负荷燃烧稳定性、低负荷SCR脱硝效率、低负荷水动力安全性、低负荷空预器、低温腐蚀等问题。
进一步地,工况选择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控制第一管道与主管道关闭与连通的第一阀门7。具体而言,第一阀门7设置于靠近所述锅炉1的主管道一侧。
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的控制第二管道与主管道关闭与连通的第二阀门 8。
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的控制第三管道与主管道关闭与连通的第三阀门 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和第三阀门9均与控制系统相连通并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智能电磁阀。
其中,一种再热热段蒸汽再利用系统,包括:
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用于根据第一管道输入的再热热段蒸汽对供气系统中锅炉给水单元加热。即充分利用了再热热段蒸汽的能量,能够将蒸汽温度控制到一定温度。需要说明的是,一定温度的值是指即充分利用能量后又能够满足工业供汽装置的热量。
进一步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包括蒸冷器41和给水旁路阀42。
蒸冷器41的进汽口与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的出汽口和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出汽口相连通,蒸冷器41的出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2相连通,蒸冷器41的进液口与锅炉1给水端相连通,蒸冷器41的出液口与锅炉1 的省煤器入口相连通。
锅炉1给水端与锅炉1的省煤器入口通过给水旁路阀42相连通。
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用于根据第二管道输入的再热热段蒸汽对供气系统中一次热风单元加热。
进一步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一次热风加热器51。
一次热风加热器51与一次热风单元的磨煤机相连通。
一次热风加热器51的进汽口与第二阀门8相连通,一次热风加热器 51的出汽口与第一管道相连通。
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的输出端与第一管道连通,使得再热热段蒸汽通过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之后进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具体地,一次热风加热器51的出汽口与第一管道相连通,使得再热热段蒸汽通过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之后进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蒸冷器41的进汽口。
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用于根据第三管道输入的再热热段蒸汽对供气系统中一次冷风单元加热。
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包括一次冷风加热器61。
一次冷风加热器61与一次冷风单元的空预器相连通。
一次冷风加热器61的进汽口与第三阀门9相连通,一次冷风加热器 61的出汽口与第一管道相连通。
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输出端与第一管道连通,使得再热热段蒸汽通过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之后进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具体地,一次冷风加热器61的出汽口与第一管道相连通,使得再热热段蒸汽通过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之后进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蒸冷器41的进汽口。
工况选择组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通过工况选择组件连接再热热段蒸汽的主管道,工况选择组件根据锅炉的负荷信息确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分别与输出管道的关闭或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再热热段蒸汽再利用系统、供汽系统及其供汽方法,对于有再热热段抽汽供工业用汽的机组,本实用新型提出利用热再抽汽巨大的过热度,根据锅炉的燃烧负荷的高低,在通过工况选择组件进行选择,确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关闭或连通,进而选择性地加热冷空气或热一次风,再加热主给水或者直接加热主给水。将抽汽中的富余能量返回给相关系统,可综合解决锅炉低负荷下相关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将热再抽汽减温减压后供出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实现额外降低发电煤耗1.5-2g/kWh;可提高一次风温度至额定值,保证磨煤机干燥出力、燃烧稳定性和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空预期入口空气温度,避免空预期低温腐蚀;可提高锅炉给水温度20-30℃,提高SCR脱硝的运行温度,保证脱硝效率。
参见图1所示,进一步地,减温减压组件,减温减压组件与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通过控制第四智能阀11相连通。且所述第四智能阀11靠近所述减温减压器10一侧当蒸冷器41检修或故障时,可临时通过减温减压组件将蒸汽的温度控制到规定温度,再输送至工业供汽装置2。
进一步地,减温减压组件包括减温减压器10,减温减压器10具有进汽口和出汽口,减温减压器10的进汽口与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进汽口相连通,并与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的出汽口和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出汽口汇合相连通。
参见图1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减温水输送装置和减温水调节阀 12。
减温水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减温水至减温减压器10。
减温水调节阀12设置于减温水输送装置与减温减压器10的之间,能够调节减温水的输送量。减温减压调节阀12能够调节减温水进入减温减压器10的进入量,进而控制对蒸汽的温度的调节。
一种基于供气系统的再热热段蒸汽再利用方法,包括:
若供气系统的锅炉负荷超过第一设定值,则工况选择组件选择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打开与输出管道连通,以使再热热段蒸汽对供气系统中锅炉给水单元加热。
若供气系统的锅炉负荷小于第二设定值,则工况选择组件选择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8与输出管道连通,以使再热热段蒸汽对供气系统中一次热风单元加热,以及通过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之后的再热热段蒸汽进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进一步为锅炉给水单元加热。和/或
若供气系统的空预期冷端存在异常信息时,工况选择组件选择第三管道与输出管道连通,以使再热热段蒸汽对供气系统中一次冷风单元加热,以及通过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之后的再热热段蒸汽进入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进一步为锅炉给水单元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异常信息即空预器的冷端有低温腐蚀的风险的信息时。
第二设定值小于第一设定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值为锅炉1 燃烧的负荷量较高时的值,该值的范围在50%-7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值为锅炉1燃烧的负荷量较高时的值,该值的范围在35%-5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回热单元和工业供汽装置(2);
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蒸汽出口分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汽轮机的高压缸(3)的进汽口相连通,另一条支路与工业供气端相连通;
所述回热单元设置于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蒸汽出口与所述工业供气端之间;
所述回热单元包括与锅炉(1)给水端相连通的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与磨煤机相连通的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和与空预器相连通的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
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具有进汽口、出汽口、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具有进汽口、出汽口、一次热风进口和一次热风出口;
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具有进汽口、出汽口、一次冷风进口和一次冷风出口;
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进汽口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和第三阀门(9);
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能够将抽气温度控制到一定温度并通过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出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2)相连通,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进液口连通于所述锅炉(1)给水端,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出液口连通于所述锅炉(1)的省煤器入口;
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的出汽口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出汽口均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进汽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包括蒸冷器(41);
所述蒸冷器(41)的进汽口与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的出汽口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出汽口相连通,所述蒸冷器(41)的出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2)相连通,所述蒸冷器(41)的进液口与所述锅炉(1)给水端相连通,所述蒸冷器(41)的出液口与所述锅炉(1)的省煤器入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还包括给水旁路阀(42);
所述锅炉(1)给水端与所述锅炉(1)的省煤器入口通过所述给水旁路阀(42)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包括与磨煤机相连通的一次热风加热器(51),所述一次热风加热器(51)的进汽口与第三阀门(9)相连通,一次热风加热器(51)的出汽口与所述蒸冷器(41)的进汽口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包括与空预器相连通的一次冷风加热器(61),所述一次冷风加热器(61)的进汽口与第二阀门(8)相连通,一次冷风加热器(61)的出汽口与所述蒸冷器(41)的进汽口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温减压器(10),所述减温减压器(10)具有进汽口和出汽口,所述减温减压器(10)的进汽口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的进汽口相连通,并与所述一次热风加热装置(5)的出汽口和所述一次冷风加热装置(6)的出汽口汇合相连通,所述减温减压器(10)能够将抽气温度控制到一定温度并通过所述减温减压器(10)的出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2)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减压器(10)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装置(4)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11),且所述第四阀门(11)靠近所述减温减压器(10)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温水输送装置和减温水调节阀(12);
所述减温水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减温水至所述减温减压器(10);
所述减温水调节阀(12)设置于所述减温水输送装置与所述减温减压器(10)的之间,能够调节所述减温水的输送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7)、所述第二阀门(8)和所述第三阀门(9)均为能够调节开度大小的电磁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单元设置于靠近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蒸汽出口的一侧。
CN202123270818.X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Active CN216642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0818.XU CN21664222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0818.XU CN21664222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2227U true CN216642227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4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0818.XU Active CN21664222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2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4313B (zh) 一种灵活燃煤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3586185B (zh)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与蒸汽联合储热深度调峰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1577410B (zh)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装置及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
CN210509309U (zh) 热电机组电力调峰的蒸汽余能利用耦合抽汽供热系统
CN108194156A (zh) 一种无冷却蒸汽旁路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系统及方法
CN111520204A (zh) 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53819B (zh)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汽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694081U (zh)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回热系统
CN112065520B (zh) 一种冷再和热再协同供汽系统及方法
CN109236394A (zh) 用于火电机组灵活性调峰的蒸汽提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6642227U (zh) 一种回热型工业供汽系统
CN109779705B (zh) 一种灵活调控燃煤供热电厂汽轮机进汽的供热系统
CN210088955U (zh) 一种用于抽汽集成与蓄热调峰耦合的联合循环装置
CN216950586U (zh) 一种利用余锅余热进行天然气预加热系统
CN114215618B (zh) 一种再热热段蒸汽再利用系统、供汽系统及其供汽方法
CN111706898B (zh) 一种高背压供热改造后机组提升供热能力的方法
CN213450529U (zh) 一种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多源稳定工业供汽系统
CN212406835U (zh) 一种提高再热式汽轮机供汽能力及机组效率的系统
CN108487955A (zh) 基于蒸汽参数提升的煤气增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10056402B (zh) 蒸汽余能利用耦合抽汽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2050190A (zh) 一种燃煤机组热电调峰方法
CN114837763B (zh) 一种集成蒸汽蓄能器的火电机组灵活调控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9034826U (zh) 一种汽轮机进汽参数控制装置
CN114718676B (zh) 一种燃煤机组蒸汽加热熔盐的储放热系统
CN218780387U (zh) 用于热电厂宽负荷灵活性供热运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