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8215U -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8215U
CN216628215U CN202123115348.XU CN202123115348U CN216628215U CN 216628215 U CN216628215 U CN 216628215U CN 202123115348 U CN202123115348 U CN 202123115348U CN 216628215 U CN216628215 U CN 216628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oker
block
groove
electric pressure
sca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53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别世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Qingneng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Qingneng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Qingneng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Qingneng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53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8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8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8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压力锅体内部的装置内胆;所述装置内胆上方的四角处皆设置有内胆沿;所述压力锅体外部设置有防烫组件,所述防烫组件包括活动箍、承托板和限位块,所述活动箍套设于压力锅体外部,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活动箍的下方,且限位块安装于压力锅体外壁的两侧;所述活动箍顶端固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壁竖直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转动连接有套筒,且套筒与内槽之间设置有扭簧;通过防烫组件的设计,易于操作人员将电压力锅的内胆进行拿取,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避免了在拿取过程中易产生烫伤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会比电压力煲要大,可适用于煮饭、煲粥、煲汤、焖烧等操作,同时能够可减少蒸煮的时间。
通过使用电压力锅的定时预约功能,可以提前将食材放置于锅内,在所需的时间内将食材煮熟,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便捷。
现有的电压力锅在进行对食材进行焖煮后,若立即将内胆拿出,存在温度较高的问题,不易于操作人员拿取的同时,易造成手部烫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电压力锅不具备防烫功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压力锅体内部的装置内胆;所述装置内胆上方的四角处皆设置有内胆沿;
所述压力锅体外部设置有防烫组件,所述防烫组件包括活动箍、承托板和限位块,所述活动箍套设于压力锅体外部,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活动箍的下方,且限位块安装于压力锅体外壁的两侧;所述活动箍顶端固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壁竖直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转动连接有套筒,且套筒与内槽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开设有横槽,所述转杆外侧壁贯穿于横槽安装有承托板,所述活动箍外壁两侧皆安装有把手,通过防烫组件的设计,易于操作人员将电压力锅的内胆进行拿取。
优选的,所述把手外部套设有防护套,且防护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可对手部进行防护。
优选的,两组所述承托板上表面皆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上设置有防滑纹,可增加承托板与内胆沿连接处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与承托板之间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端胶粘在防滑垫上,且插块的另一端插设在承托板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可将防滑垫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插块为橡胶材质设计,所述插块为球形设计,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箍内壁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的另一端与底座外表面处于贴合状态,提高了活动箍在移动过程中的顺畅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箍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定位块、稳定块和弧形块,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在活动箍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块插设在相匹配的定位槽内部;所述稳定块固定安装在定位槽内壁底端的中部,所述定位槽内部开设有内置口,所述弧形块胶粘于稳定块两侧,且稳定块和弧形块皆插设在相匹配的内置口内部,通过稳定组件的设计,可对活动箍整体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两侧皆设置有支撑件,且支撑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胶粘在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拆装结构,可对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处理。
优选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卡槽和卡杆,所述卡槽开设于底座底端两侧,所述卡杆贯穿于支撑件和缓冲垫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内部,所述卡杆中部胶粘有稳定圈,可将支撑件整体进行拆装更换,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稳定圈为橡胶材质设计,且稳定圈与支撑件槽内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确保了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将活动箍和限位块之间进行分离后,上移活动箍,由于活动箍与承托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使得承托板移动至内胆沿与压力锅体上端面的空隙位时,此时停止移动活动箍,由于承托板设置于活动箍的两侧,转动两侧的承托板,使得套筒沿着转杆进行转动,通过将两侧的承托板转动至内胆沿与底座之间时,承托板可同时对两侧的内胆沿进行承托,通过防烫组件的设计,易于操作人员将电压力锅的内胆进行拿取,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避免了在拿取过程中易产生烫伤的现象;
2.通过手握把手后向上进行移动,由于把手安装于活动箍的两侧,且活动箍套设在压力锅体外部,进而可带动活动箍整体沿着压力锅体外壁进行移动,使得稳定块同时向上移动,对弧形块挤压,使其产生形变后脱离与内置口之间的锁定状态,当稳定块和弧形块脱离与内置口之间的锁定状态时,可带动定位块同时脱离与定位槽之间的卡合状态,此时可以将活动箍和限位块之间进行分离,通过稳定组件的设计,可对活动箍进行固定,以避免活动箍在未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活动箍处的俯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2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锅体;101、装置内胆;102、内胆沿;2、底座;3、活动箍;301、固定件;302、内槽;303、转杆;304、套筒;305、扭簧;306、横槽;307、承托板;308、防滑垫;309、插块;310、滚珠;4、限位块;401、定位槽;402、定位块;403、稳定块;404、内置口;405、弧形块;5、支撑件;501、缓冲垫;502、卡槽;504、卡杆;505、稳定圈;6、把手;601、防护套;602、防扭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包括设置在压力锅体1内部的装置内胆101;所述装置内胆101上方的四角处皆设置有内胆沿102;
所述压力锅体1外部设置有防烫组件,所述防烫组件包括活动箍3、承托板307和限位块4,所述活动箍3套设于压力锅体1外部,所述限位块4设置在活动箍3的下方,且限位块4安装于压力锅体1外壁的两侧;所述活动箍3顶端固接有固定件301,所述固定件301内部开设有内槽302,所述内槽302内壁竖直安装有转杆303,所述转杆303上转动连接有套筒304,且套筒304与内槽302之间设置有扭簧305;所述固定件301的一侧开设有横槽306,所述转杆303外侧壁贯穿于横槽306安装有承托板307,所述活动箍3外壁两侧皆安装有把手6;工作时,通过将活动箍3和限位块4之间进行分离后,上移活动箍3,由于活动箍3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珠310,且滚珠310与底座2的外壁处于贴合状态,进而在活动箍3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使其沿着底座2和压力锅体1的外壁进行滚动,通过该设计,提高了活动箍3在移动过程中的顺畅性,由于活动箍3与承托板307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使得承托板307移动至内胆沿102与压力锅体1上端面的空隙位时,此时停止移动活动箍3,由于承托板307设置于活动箍3的两侧,通过转动两侧的承托板307,由于承托板307与套筒304之间为固定安装,同时套筒304转动连接在转杆303上,进而在向前转动承托板307的过程中,使得套筒304沿着转杆303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扭簧305挤压,使其产生形变,通过将两侧的承托板307转动至内胆沿102与底座2之间时,此时停止作用力,使得扭簧305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对承托板307进行限位作用,通过承托板307可同时对两侧的内胆沿102进行承托,同时承托板307的接触面积大于内胆沿102的接触面积,可以保证较好的承托状态,而后一直向上移动把手6,由于内胆沿102与装置内胆101之间为一一体式设计,可在移动的过程中直接将装置内胆101整体带出压力锅体1内部,由于电压力锅在使用后,装置内胆101内部处于过热状态,此时可通过上述操作,使得手部不直接与内胆沿102处直接接触,将装置内胆101直接取出,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避免了在拿取过程中易产生烫伤的现象。
所述把手6外部套设有防护套601,且防护套60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工作时,通过手握把手6后向上进行拉动,由于增添防护套601的设计,此时手部与防护套601之间产生接触,由于防护套60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进而在手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以避免与把手6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易产生磨损的现象,同时对手部进行防护。
两组所述承托板307上表面皆设置有防滑垫308,且防滑垫308上设置有防滑纹;工作时,通过在承托板307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308,在将承托板307转动至内胆沿102下方对其进行承托时,此时通过防滑垫308的设计,可首先与内胆沿102下表面处于贴合的状态,由于防滑垫308与内胆沿102接触面设置有防滑纹,其中防滑垫308的材质为橡胶设计,进而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可增加承托板307与内胆沿102连接处的稳固性。
所述防滑垫308与承托板307之间设置有插块309,所述插块309的一端胶粘在防滑垫308上,且插块309的另一端插设在承托板307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工作时,在承托板307未进行使用时,通过向远离承托板307的一端拉动防滑垫308,由于防滑垫308与插块309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力的作用下,可带动防滑垫308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插块309进行移动,对其挤压,使其产生形变后脱离与承托板307槽内的锁定状态,此时可将防滑垫308进行更换。
所述插块309为橡胶材质设计,所述插块309为球形设计;工作时,由于插块309为球形设计,在对防滑垫308安装时,易于将插块309对准承托板307上设置的孔位进行安装,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
所述活动箍3内壁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珠310,且滚珠310的另一端与底座2外表面处于贴合状态;工作时,在活动箍3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固定件301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活动箍3内壁两侧,进而可使其沿着底座2和压力锅体1的外壁进行滚动,通过该设计,可提高活动箍3在移动过程中的顺畅性。
所述活动箍3与限位块4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定位块402、稳定块403和弧形块405,所述定位块402固定安装在活动箍3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块4上开设有定位槽401,且定位块402插设在相匹配的定位槽401内部;所述稳定块403固定安装在定位槽401内壁底端的中部,所述定位槽401内部开设有内置口404,所述弧形块405胶粘于稳定块403两侧,且稳定块403和弧形块405皆插设在相匹配的内置口404内部;工作时,通过手握两侧的把手6后向上进行移动,此时手部与防护套601之间产生接触,由于防护套60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进而在手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可对手部进行防护的同时,以避免与把手6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易产生磨损的现象,由于把手6安装于活动箍3的两侧,且活动箍3套设在压力锅体1外部,进而在向上提拉把手6的过程中,可带动活动箍3整体沿着压力锅体1外壁进行移动,由于活动箍3底端两侧安装有定位块402,在活动箍3移动的过程中,可同时带动稳定块403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在其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弧形块405挤压,由于弧形块405为橡胶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其产生形变后脱离与内置口404之间的锁定状态,由于弧形块405和稳定块403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使得稳定块403也随之一起脱离与内置口404之间的插设状态,当稳定块403和弧形块405脱离与内置口404之间的锁定状态时,可带动定位块402同时脱离与定位槽401之间的卡合状态,此时可以将活动箍3和限位块4之间进行分离,通过将活动箍3移动至限位块4的上方,此时定位块402插设于相匹配的定位槽401内部,此时可对活动箍3进行固定,以避免活动箍3在未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的现象。
所述底座2底端两侧皆设置有支撑件5,且支撑件5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缓冲垫501;所述缓冲垫501胶粘在支撑件5上,所述支撑件5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拆装结构;工作时,在将压力锅体1整体进行转移位置时,通过在底座2下方添加支撑件5的设计,同时支撑件5与底座2接触面设置有缓冲垫501,可在将压力锅体1整体移动至另一地点进行放置时,对由上而下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作用,以避免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易产生底座2底端易产生磨损。
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卡槽502和卡杆504,所述卡槽502开设于底座2底端两侧,所述卡杆504贯穿于支撑件5和缓冲垫501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502内部,所述卡杆504中部胶粘有稳定圈505;工作时,通过向外侧拉动卡杆504整体,由于卡杆504与稳定圈505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在拉动卡杆504的过程中,带动稳定圈505同时进行移动,对其进行挤压,由于稳定圈505为橡胶材质设计,具有一定的形变,使其产生形变后直接脱离与支撑件5槽内的锁定状态,同时将卡杆504带离与卡槽502之间的插设状态,此时可将支撑件5整体进行拆除,以便于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需求。
所述稳定圈505为橡胶材质设计,且稳定圈505与支撑件5槽内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工作时,通过将稳定圈505为橡胶设计,在将其插设与支撑件5槽内时,可与其槽内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卡杆504在插设过程中更加的稳定,进而确保了装置整体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套601与把手6之间设置有防扭卡块602,所述防扭卡块602的一端胶粘在防护套601上,且防扭卡块602的另一端插设在把手6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工作时,通过将防护套601套设于把手6上,在使用把手6时,可对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防护作用,同时在防护套601与把手6的接触面添加防扭卡块602后,将其插设在把手6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由于防护套601与防扭卡块60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进而可对防护套601整体进行限位处理,以避免套设于把手6上的防护套601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扭转现象,影响到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通过将活动箍3和限位块4之间进行分离后,上移活动箍3,由于活动箍3内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珠310,且滚珠310与底座2的外壁处于贴合状态,进而在活动箍3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使其沿着底座2和压力锅体1的外壁进行滚动,通过该设计,提高了活动箍3在移动过程中的顺畅性,由于活动箍3与承托板307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在使得承托板307移动至内胆沿102与压力锅体1上端面的空隙位时,此时停止移动活动箍3,由于承托板307设置于活动箍3的两侧,通过转动两侧的承托板307,由于承托板307与套筒304之间为固定安装,同时套筒304转动连接在转杆303上,进而在向前转动承托板307的过程中,使得套筒304沿着转杆303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扭簧305挤压,使其产生形变,通过将两侧的承托板307转动至内胆沿102与底座2之间时,此时停止作用力,使得扭簧305产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状,对承托板307进行限位作用,通过承托板307可同时对两侧的内胆沿102进行承托,同时承托板307的接触面积大于内胆沿102的接触面积,可以保证较好的承托状态,而后一直向上移动把手6,由于内胆沿102与装置内胆101之间为一一体式设计,可在移动的过程中直接将装置内胆101整体带出压力锅体1内部,由于电压力锅在使用后,装置内胆101内部处于过热状态,此时可通过上述操作,使得手部不直接与内胆沿102处直接接触,将装置内胆101直接取出,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避免了在拿取过程中易产生烫伤的现象;
通过手握两侧的把手6后向上进行移动,此时手部与防护套601之间产生接触,由于防护套60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进而在手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可对手部进行防护的同时,以避免与把手6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易产生磨损的现象,由于把手6安装于活动箍3的两侧,且活动箍3套设在压力锅体1外部,进而在向上提拉把手6的过程中,可带动活动箍3整体沿着压力锅体1外壁进行移动,由于活动箍3底端两侧安装有定位块402,在活动箍3移动的过程中,可同时带动稳定块403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在其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弧形块405挤压,由于弧形块405为橡胶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其产生形变后脱离与内置口404之间的锁定状态,由于弧形块405和稳定块403为一体式结构设计,使得稳定块403也随之一起脱离与内置口404之间的插设状态,当稳定块403和弧形块405脱离与内置口404之间的锁定状态时,可带动定位块402同时脱离与定位槽401之间的卡合状态,此时可以将活动箍3和限位块4之间进行分离,通过将活动箍3移动至限位块4的上方,此时定位块402插设于相匹配的定位槽401内部,此时可对活动箍3进行固定,以避免活动箍3在未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的现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压力锅体(1)内部的装置内胆(101);所述装置内胆(101)上方的四角处皆设置有内胆沿(102);
所述压力锅体(1)外部设置有防烫组件,所述防烫组件包括活动箍(3)、承托板(307)和限位块(4),所述活动箍(3)套设于压力锅体(1)外部,所述限位块(4)设置在活动箍(3)的下方,且限位块(4)安装于压力锅体(1)外壁的两侧;所述活动箍(3)顶端固接有固定件(301),所述固定件(301)内部开设有内槽(302),所述内槽(302)内壁竖直安装有转杆(303),所述转杆(303)上转动连接有套筒(304),且套筒(304)与内槽(302)之间设置有扭簧(305);所述固定件(301)的一侧开设有横槽(306),所述转杆(303)外侧壁贯穿于横槽(306)安装有承托板(307),所述活动箍(3)外壁两侧皆安装有把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外部套设有防护套(601),且防护套(60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承托板(307)上表面皆设置有防滑垫(308),且防滑垫(308)上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308)与承托板(307)之间设置有插块(309),所述插块(309)的一端胶粘在防滑垫(308)上,且插块(309)的另一端插设在承托板(307)上设置相匹配的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309)为橡胶材质设计,所述插块(309)为球形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箍(3)内壁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滚珠(310),且滚珠(310)的另一端与底座(2)外表面处于贴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箍(3)与限位块(4)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定位块(402)、稳定块(403)和弧形块(405),所述定位块(402)固定安装在活动箍(3)底端的两侧,所述限位块(4)上开设有定位槽(401),且定位块(402)插设在相匹配的定位槽(401)内部;所述稳定块(403)固定安装在定位槽(401)内壁底端的中部,所述定位槽(401)内部开设有内置口(404),所述弧形块(405)胶粘于稳定块(403)两侧,且稳定块(403)和弧形块(405)皆插设在相匹配的内置口(404)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底端两侧皆设置有支撑件(5),且支撑件(5)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缓冲垫(501);所述缓冲垫(501)胶粘在支撑件(5)上,所述支撑件(5)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拆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包括卡槽(502)和卡杆(504),所述卡槽(502)开设于底座(2)底端两侧,所述卡杆(504)贯穿于支撑件(5)和缓冲垫(501)插设在相匹配的卡槽(502)内部,所述卡杆(504)中部胶粘有稳定圈(5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圈(505)为橡胶材质设计,且稳定圈(505)与支撑件(5)槽内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
CN202123115348.X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Active CN216628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5348.XU CN216628215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5348.XU CN216628215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8215U true CN21662821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1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5348.XU Active CN216628215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8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6071A (zh) 替代家具滑球
CN201798578U (zh) 一种方便放置锅盖的烹饪锅具
CN216628215U (zh) 一种防烫伤的电压力锅
CN210748686U (zh) 一种防烫汤锅
CN107348866A (zh) 磨豆机
CN211658005U (zh) 一种砧板
CN206371802U (zh) 一种多功能勺子
CN211299619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保温壶
CN207306541U (zh) 一种锅
CN206612542U (zh) 烹饪器具
CN110789424A (zh) 一种汽车内饰脚垫固定结构
CN213488315U (zh) 一种电加温夹层锅
CN219270743U (zh) 一种带有防溅罩的可拆卸锅柄
CN205729053U (zh) 具有挂式陶瓷蒸格的陶瓷内锅
CN207428921U (zh) 一种智能锅具
CN208524199U (zh) 家具的新型拉手
CN208351459U (zh) 一种桌面智能导购体验台
CN217039642U (zh) 一种防洒汤锅
CN208065080U (zh) 一种炒肉松器具
CN217066131U (zh) 一种具备内壶拆卸清洗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0842771U (zh) 手柄与锅具
CN209789686U (zh) 一种承物支架
CN206995150U (zh) 一种可收纳把手的豆浆机
CN217471757U (zh) 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炸板、炸篮组件以及空气炸锅
CN202428875U (zh) 一种带有翻盖的文件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