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4692U -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4692U
CN216624692U CN202123251838.2U CN202123251838U CN216624692U CN 216624692 U CN216624692 U CN 216624692U CN 202123251838 U CN202123251838 U CN 202123251838U CN 216624692 U CN216624692 U CN 216624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fixed
slip
plug connector
oute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18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洪文
何艳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ng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ng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ng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ng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18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4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4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4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具体涉及插接件技术领域,包括插接件主体,所述插接件主体的左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端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端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端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端设有嵌入环槽,所述嵌入环槽的内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端设有固定板,所述插接件主体的右端设有固定弧形槽,所述固定弧形槽的内端设有滑动弧形板。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栓与被插接件之间通过固定板和螺纹孔活动连接,使得第一密封圈和被插接件表面相互挤压接触从而密封,第二密封圈通过覆盖在被插接件和插接件主体的外端,从而进行密封,更好的方便了对于插接位置进行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背景技术
接插件也叫连接器。国内也称作接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公端与母端经由接触后能够传递讯息或电流,也称之为连接器。接插件简化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同时也简化了批量生产过程,如果某电子元部件失效,装有接插件时可以快速更换失效元部件,装有接插件时可以更新元部件,用新的、更完善的元部件代替旧的,使用接插件使工程师们在设计和集成新产品时,以及用元部件组成系统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现有的通讯用的插接件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与被插接件之间的闭合处进行密封处理,从而可能造成浸水短路的现象,对于被插接的通讯设备造成损害,严重可能使得通讯设备内的信息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利用螺栓与被插接件之间通过固定板和螺纹孔活动连接,使得第一密封圈和被插接件表面相互挤压接触从而密封,第二密封圈通过覆盖在被插接件和插接件主体的外端,从而进行密封,更好的方便了对于插接位置进行密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的对于插接件主体与被插接件之间的插接达到密封防浸水的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包括插接件主体,所述插接件主体的左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端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端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端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端设有嵌入环槽,所述嵌入环槽的内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端设有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嵌入安装在固定板的左端内表面,所述凹槽的内端与第一密封圈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包裹在固定板的左端外表面,通过设置有凹槽,便于第一密封圈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四角与螺纹孔之间贯穿连接,所述螺纹孔的内端与螺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嵌入环槽嵌入安装在螺栓的外表面,通过设置有嵌入环槽,便于螺栓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环槽被贯穿孔包裹,所述贯穿孔贯穿于第二密封圈的右端外表面,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为四组,通过设置有贯穿孔,便于第二密封圈沿着螺栓的转动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主体的右端设有固定弧形槽,所述固定弧形槽的内端设有滑动弧形板,所述滑动弧形板的外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端设有滑动把手,所述滑动弧形板的内端设有弧形管槽,所述弧形管槽的内端设有弧形滑管,所述弧形滑管的外端设有弹簧,所述固定弧形槽的一端设有嵌入槽,通过设置有弧形滑管,便于对滑动弧形板沿着弧形管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弧形槽与插接件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弧形板与固定弧形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槽贯穿于固定弧形槽的右端外表面,所述滑动把手沿着滑槽滑动,所述滑动把手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弧形板的右端外表面,通过设置有滑动把手,便于沿着滑槽滑动滑动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管槽贯穿在滑动弧形板的两端外表面,所述弧形管槽与弧形滑管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管固定安装在固定弧形槽的右端下表面,所述弹簧包裹在弧形滑管的外端,所述嵌入槽嵌入安装在固定弧形槽的右端下表面,通过设置有嵌入槽,便于对滑动弧形板的右端进行卡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插接件主体、凹槽、第一密封圈、嵌入环槽、第二密封圈、贯穿孔、固定板、螺栓、螺纹孔,利用螺栓与被插接件之间通过固定板和螺纹孔活动连接,使得第一密封圈和被插接件表面相互挤压接触从而密封,第二密封圈通过覆盖在被插接件和插接件主体的外端,从而进行密封,更好的方便了对于插接位置进行密封。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弧形槽、滑动弧形板、弧形管槽、弧形滑管、弹簧、嵌入槽、滑槽、滑动把手,通过弧形管槽和弧形滑管使得滑动弧形板在弹簧的弹动下滑动,使得连接线与插接件主体之间插接之后通过弹簧在弧形滑管的外端回弹,使得滑动弧形板的右端卡嵌在嵌入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滑动弧形板和固定弧形槽对于外接连接线和插接件主体之间进行限位,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槽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弧形槽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弧形槽侧剖视图。
图中:1、插接件主体;2、凹槽;3、第一密封圈;4、嵌入环槽; 5、第二密封圈;6、贯穿孔;7、固定板;8、螺栓;9、螺纹孔;10、固定弧形槽;11、滑动弧形板;12、弧形管槽;13、弧形滑管;14、弹簧;15、嵌入槽;16、滑槽;17、滑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包括插接件主体1,所述插接件主体1的左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 的内端设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凹槽2嵌入安装在固定板7的左端内表面,所述凹槽2的内端与第一密封圈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3包裹在固定板7的左端外表面,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外端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外端设有贯穿孔6,所述贯穿孔 6的内端设有嵌入环槽4,所述嵌入环槽4的内端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的外端设有螺纹孔9,所述固定板7的四角与螺纹孔9之间贯穿连接,所述螺纹孔9的内端与螺栓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嵌入环槽 4嵌入安装在螺栓8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孔9的外端设有固定板7,所述嵌入环槽4被贯穿孔6包裹,所述贯穿孔6贯穿于第二密封圈5 的右端外表面,所述贯穿孔6的数量为四组,通过设置有贯穿孔6,便于带动第二密封圈5的密封。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于插接件主体 1的外端插接部分进行密封处理的时候,通过第一密封圈3嵌入安装在凹槽2内,并且通过嵌入环槽4和贯穿孔6将第二密封圈5活动连接在螺栓8上,通过螺栓8与被插接件之间通过固定板7和螺纹孔9活动连接,使得第一密封圈3和被插接件表面相互挤压接触从而密封,第二密封圈5通过覆盖在被插接件和插接件主体1的外端,从而进行密封,更好的方便了对于插接位置进行密封,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的对于插接件主体1与被插接件之间的插接达到密封防浸水的效果。
参照说明书附图4-5,该实施例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主体1的右端设有固定弧形槽10,所述固定弧形槽10的内端设有滑动弧形板11,所述固定弧形槽10与插接件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弧形板11与固定弧形槽1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6贯穿于固定弧形槽10的右端外表面,所述滑动把手17沿着滑槽 16滑动,所述滑动把手1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弧形板11的右端外表面,所述滑动弧形板11的外端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端设有滑动把手17,所述滑动弧形板11的内端设有弧形管槽12,所述弧形管槽12的内端设有弧形滑管13,所述弧形滑管13的外端设有弹簧14,所述固定弧形槽10的一端设有嵌入槽15,所述弧形管槽 12贯穿在滑动弧形板11的两端外表面,所述弧形管槽12与弧形滑管1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管13固定安装在固定弧形槽10的右端下表面,所述弹簧14包裹在弧形滑管13的外端,所述嵌入槽 15嵌入安装在固定弧形槽10的右端下表面,通过设置有弧形滑管13,便于滑动弧形板11在弧形管槽12的带动下移动。
实施场景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于插接件主体 1与外接连接线之间能够保证稳定、防止松动的时候,通过在插接件主体1的右端通过固定弧形槽10与滑动弧形板11之间滑动,并且通过弧形管槽12和弧形滑管13使得滑动弧形板11在弹簧14的弹动下滑动,使得连接线与插接件主体1之间插接之后通过弹簧14在弧形滑管13的外端回弹,使得滑动弧形板11的右端卡嵌在嵌入槽15内,从而便于通过滑动弧形板11和固定弧形槽10对于外接连接线和插接件主体1之间进行限位,防止松动,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很方便的对于外接连接线和插接件主体1之间进行紧固的问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包括插接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主体(1)的左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端设有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外端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外端设有贯穿孔(6),所述贯穿孔(6)的内端设有嵌入环槽(4),所述嵌入环槽(4)的内端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的外端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的外端设有固定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嵌入安装在固定板(7)的左端内表面,所述凹槽(2)的内端与第一密封圈(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3)包裹在固定板(7)的左端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四角与螺纹孔(9)之间贯穿连接,所述螺纹孔(9)的内端与螺栓(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嵌入环槽(4)嵌入安装在螺栓(8)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环槽(4)被贯穿孔(6)包裹,所述贯穿孔(6)贯穿于第二密封圈(5)的右端外表面,所述贯穿孔(6)的数量为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主体(1)的右端设有固定弧形槽(10),所述固定弧形槽(10)的内端设有滑动弧形板(11),所述滑动弧形板(11)的外端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端设有滑动把手(17),所述滑动弧形板(11)的内端设有弧形管槽(12),所述弧形管槽(12)的内端设有弧形滑管(13),所述弧形滑管(13)的外端设有弹簧(14),所述固定弧形槽(10)的一端设有嵌入槽(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弧形槽(10)与插接件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弧形板(11)与固定弧形槽(1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6)贯穿于固定弧形槽(10)的右端外表面,所述滑动把手(17)沿着滑槽(16)滑动,所述滑动把手(1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弧形板(11)的右端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槽(12)贯穿在滑动弧形板(11)的两端外表面,所述弧形管槽(12)与弧形滑管(1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管(13)固定安装在固定弧形槽(10)的右端下表面,所述弹簧(14)包裹在弧形滑管(13)的外端,所述嵌入槽(15)嵌入安装在固定弧形槽(10)的右端下表面。
CN202123251838.2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Active CN216624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1838.2U CN21662469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1838.2U CN21662469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4692U true CN216624692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1838.2U Active CN21662469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4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6359B (zh) 防水套、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6624692U (zh) 一种防浸水的通讯插接件
CN106992391B (zh) 防水套、连接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564637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8525804U (zh) 一体式外圈密封板端连接器
CN210379648U (zh) 一种多芯承压电连接器
CN201616549U (zh) 防水插头
CN103227383A (zh) 水密连接器
CN209880973U (zh) 一种抗干扰电源连接器
CN112436322A (zh) 一种水下湿式连接器
CN211088666U (zh) 一种y型数据线及连接端头
CN208690616U (zh) 电连接器
CN211182697U (zh) 一种鼓簧式电源连接器
CN110854616A (zh) 一种防水电连接器
CN212695380U (zh) 一种高密封性螺旋延长线
CN21667201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线束密封塞结构
CN210272812U (zh) Usb连接器及数据线
CN21287488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连接器
CN213782357U (zh) 一种带双卡槽dc防水感应连接线
CN218770300U (zh) 后端密封的连接器
CN104779476B (zh) 防水连接器
CN219247022U (zh) 双向密封连接器
CN216648796U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接触头和插孔的组合结构
CN212182652U (zh) 汽车线束连接器
CN208062343U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