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9477U -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9477U
CN216599477U CN202123367573.2U CN202123367573U CN216599477U CN 216599477 U CN216599477 U CN 216599477U CN 202123367573 U CN202123367573 U CN 202123367573U CN 216599477 U CN216599477 U CN 216599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all
support
locating
module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75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峰
吴红燕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resu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aresu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aresu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aresun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75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9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9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9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包括主支撑架、支撑机构、主支撑杆、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主支撑杆固定在主支撑架内部的一侧,所述上夹具焊接在上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下夹具焊接在下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一侧的外壁上皆套装有夹持板,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主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一螺柱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定位座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所述第二螺柱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座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夹板。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牢固性,同时减少了安装时造成的磨损或损坏,提高了支架安装时的便捷性和稳固性,而且可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使其更加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各种可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光伏组件是获取太阳能的主要途径,光伏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光伏组件需要安装在高塔上,因此需要使用到高塔支架。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高塔支架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高塔支架在使用时对光伏组件的固定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光伏组件的安装不够牢固,并且在安装时容易造成光伏组件表面的磨损,产生一定的损坏,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高塔支架对光伏组件的安装不够牢固,容易产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包括主支撑架、支撑机构、主支撑杆、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主支撑杆固定在主支撑架内部的一侧,所述主支撑杆顶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夹具焊接在上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主支撑杆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下连接杆,所述下夹具焊接在下连接杆的一端,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一侧的外壁上皆套装有夹持板,且所述夹持板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主支撑架的顶端,所述主支撑架顶端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座,且所述第一定位座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且所述第一螺柱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定位座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所述主支撑杆顶部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定位座,且所述第二定位座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且所述第二螺柱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座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夹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定位块、空心杆、延长杆、支撑盘、定位吸盘、调节旋钮,所述主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空心杆,便于对延长杆和支撑盘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空心杆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且所述延长杆与空心杆滑动连接,便于调节支撑盘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一侧的空心杆外壁上安装有调节旋钮,且所述调节旋钮的一端与延长杆的外壁紧密抵触,便于对延长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的顶端延伸至空心杆的上方并安装有支撑盘,且所述支撑盘的顶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定位吸盘,便于将支撑盘固定在光伏组件背面。
优选的,所述上夹具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摩擦片,且所述第一摩擦片一侧的夹持板内壁上固定有第二摩擦片,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两侧的外壁上皆焊接有耳板,且所述耳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通孔,并且所述螺纹通孔与螺纹杆相互配合,便于对螺纹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夹板的内壁上贴覆有第一橡胶垫,且所述第一橡胶垫与第一定位夹板紧密粘黏,对光伏组件的底部起到了软性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夹板的内壁上贴覆有第二橡胶垫,且所述第二橡胶垫与第二定位夹板紧密粘黏,对光伏组件的顶部到了软性保护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不仅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牢固性,同时减少了安装时造成的磨损或损坏,提高了支架安装时的便捷性和稳固性,而且可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使其更加平稳;
(1)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座、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柱、第一定位夹板、第一橡胶垫、第二定位座、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柱、第二定位夹板、第二橡胶垫,将光伏组件的底端卡在第一定位座的内部,顶端卡在第二定位座的内部,旋转第一螺柱使其在第一螺纹孔的内部移动并推动第一定位夹板移动,对光伏组件的底端进行夹持固定,旋转第二螺柱使其在第二螺纹孔的内部移动并推动第二定位夹板移动,对光伏组件的顶端进行夹持固定,由于第一定位夹板和第二定位夹板的内壁上分别粘黏有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对光伏组件起到了软性保护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牢固性,同时减少了安装时造成的磨损或损坏;
(2)通过设置有上夹具、下夹具、第一摩擦片、耳板、螺纹通孔、夹持板、第二摩擦片、螺纹杆,将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套装在高塔的塔杆上,向一侧推动夹持板使其在上夹具和下夹具的表面滑动,当夹持板抵住塔杆后,将螺纹杆旋进耳板内部的螺纹通孔中,对夹持板进行定位,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设置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支架安装时的便捷性和稳固性;
(3)通过设置有定位块、空心杆、延长杆、支撑盘、定位吸盘、调节旋钮,将延长杆从空心杆的内部抽出,使得延长杆顶端的支撑盘抵在光伏组件的背面,支撑盘表面的定位吸盘紧紧吸附住光伏组件,再旋转调节旋钮对延长杆进行固定,延长杆和支撑盘相互配合,对光伏组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夹具俯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撑架;2、支撑机构;201、定位块;202、空心杆;203、延长杆;204、支撑盘;205、定位吸盘;206、调节旋钮;3、主支撑杆;4、上连接杆;5、上夹具;6、下连接杆;7、下夹具;8、第一定位座;9、第一螺纹孔;10、第一螺柱;11、第一定位夹板;12、第一橡胶垫;13、第二定位座;14、第二螺纹孔;15、第二螺柱;16、第二定位夹板;17、第二橡胶垫;18、第一摩擦片;19、耳板;20、螺纹通孔;21、夹持板;22、第二摩擦片;23、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包括主支撑架1、支撑机构2、主支撑杆3、上夹具5和下夹具7,主支撑杆3固定在主支撑架1内部的一侧;
主支撑杆3顶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上连接杆4,上夹具5焊接在上连接杆4的一端;
主支撑杆3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下连接杆6,下夹具7焊接在下连接杆6的一端;
上夹具5和下夹具7一侧的外壁上皆套装有夹持板21,且夹持板2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螺纹杆23;
支撑机构2设置在主支撑架1的顶端;
支撑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定位块201、空心杆202、延长杆203、支撑盘204、定位吸盘205、调节旋钮206,主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有定位块201,且定位块2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空心杆202;
空心杆202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203,且延长杆203与空心杆202滑动连接;
延长杆203一侧的空心杆202外壁上安装有调节旋钮206,且调节旋钮206的一端与延长杆203的外壁紧密抵触;
延长杆203的顶端延伸至空心杆202的上方并安装有支撑盘204,且支撑盘204的顶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定位吸盘205;
将延长杆203从空心杆202的内部抽出,使得延长杆203顶端的支撑盘204抵在光伏组件的背面,支撑盘204表面的定位吸盘205紧紧吸附住光伏组件,再旋转调节旋钮206对延长杆203进行固定,延长杆203和支撑盘204相互配合,对光伏组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上夹具5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摩擦片18,且第一摩擦片18一侧的夹持板21内壁上固定有第二摩擦片22,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上夹具5和下夹具7两侧的外壁上皆焊接有耳板19,且耳板19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通孔20,并且螺纹通孔20与螺纹杆23相互配合,便于对螺纹杆23进行固定;
主支撑架1顶端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座8,且第一定位座8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9;
第一螺纹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10,且第一螺柱1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定位座8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11;
主支撑杆3顶部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定位座13,且第二定位座1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4;
第二螺纹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15,且第二螺柱1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座13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夹板16;
第一定位夹板11的内壁上贴覆有第一橡胶垫12,且第一橡胶垫12与第一定位夹板11紧密粘黏,对光伏组件的底部起到了软性保护的作用;
第二定位夹板16的内壁上贴覆有第二橡胶垫17,且第二橡胶垫17与第二定位夹板16紧密粘黏,对光伏组件的顶部到了软性保护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光伏组件放在主支撑架1的上方,使得光伏组件的底端卡在第一定位座8的内部,顶端卡在第二定位座13的内部,其次,旋转第一螺柱10使其在第一螺纹孔9的内部移动并推动第一定位夹板11移动,对光伏组件的底端进行夹持固定,旋转第二螺柱15使其在第二螺纹孔14的内部移动并推动第二定位夹板16移动,对光伏组件的顶端进行夹持固定,由于第一定位夹板11和第二定位夹板16的内壁上分别粘黏有第一橡胶垫12和第二橡胶垫17,第一橡胶垫12和第二橡胶垫17对光伏组件起到了软性保护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牢固性,同时减少了安装时造成的磨损或损坏,然后,将延长杆203从空心杆202的内部抽出,使得延长杆203顶端的支撑盘204抵在光伏组件的背面,支撑盘204表面的定位吸盘205紧紧吸附住光伏组件,再旋转调节旋钮206对延长杆203进行固定,延长杆203和支撑盘204相互配合,对光伏组件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最后,将上夹具5和下夹具7分别套装在高塔的塔杆上,向一侧推动夹持板21使其在上夹具5和下夹具7的表面滑动,当夹持板21抵住塔杆后,将螺纹杆23旋进耳板19内部的螺纹通孔20中,对夹持板21进行定位,第一摩擦片18和第二摩擦片22的设置起到了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支架安装时的便捷性和稳固性,完成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的工作。

Claims (9)

1.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架(1)、支撑机构(2)、主支撑杆(3)、上夹具(5)和下夹具(7),所述主支撑杆(3)固定在主支撑架(1)内部的一侧,所述主支撑杆(3)顶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上连接杆(4),所述上夹具(5)焊接在上连接杆(4)的一端,所述主支撑杆(3)底部的外壁上焊接有下连接杆(6),所述下夹具(7)焊接在下连接杆(6)的一端,所述上夹具(5)和下夹具(7)一侧的外壁上皆套装有夹持板(21),且所述夹持板(2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螺纹杆(23),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主支撑架(1)的顶端,所述主支撑架(1)顶端的一侧皆固定有第一定位座(8),且所述第一定位座(8)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9),所述第一螺纹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柱(10),且所述第一螺柱(1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定位座(8)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夹板(11),所述主支撑杆(3)顶部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定位座(13),且所述第二定位座(13)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二螺纹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柱(15),且所述第二螺柱(1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定位座(13)的内侧并转动安装有第二定位夹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定位块(201)、空心杆(202)、延长杆(203)、支撑盘(204)、定位吸盘(205)、调节旋钮(206),所述主支撑架(1)的顶端固定有定位块(201),且所述定位块(2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空心杆(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杆(202)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203),且所述延长杆(203)与空心杆(20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203)一侧的空心杆(202)外壁上安装有调节旋钮(206),且所述调节旋钮(206)的一端与延长杆(203)的外壁紧密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203)的顶端延伸至空心杆(202)的上方并安装有支撑盘(204),且所述支撑盘(204)的顶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定位吸盘(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5)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摩擦片(18),且所述第一摩擦片(18)一侧的夹持板(21)内壁上固定有第二摩擦片(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5)和下夹具(7)两侧的外壁上皆焊接有耳板(19),且所述耳板(19)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通孔(20),并且所述螺纹通孔(20)与螺纹杆(23)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夹板(11)的内壁上贴覆有第一橡胶垫(12),且所述第一橡胶垫(12)与第一定位夹板(11)紧密粘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夹板(16)的内壁上贴覆有第二橡胶垫(17),且所述第二橡胶垫(17)与第二定位夹板(16)紧密粘黏。
CN202123367573.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Active CN216599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7573.2U CN216599477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7573.2U CN216599477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9477U true CN216599477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7573.2U Active CN216599477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9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99477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塔支架
CN111600539B (zh) 一种具有柔性支架的光伏发电装置
CN210839426U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18633754U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07753660U (zh) 一种光伏组件系统
CN214475557U (zh) 一种交通管制用便于组装的太阳能信号灯
CN208209864U (zh)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
CN209805739U (zh) 一种公路照明用可调节角度的晶体硅太阳能光伏板
CN209200981U (zh) 一种拼接式光伏组件
CN211089522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光伏太阳能支架
CN22002266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辅助安装机构
CN21307251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支撑连接架
CN218473085U (zh) 一种稳定的光伏组件安装台
CN219980774U (zh) 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安装结构
CN220475667U (zh) 一种光伏板调节支架
CN220857963U (zh) 一种稳定卡合的速装式太阳能光伏板安装结构
CN214851047U (zh) 一种生态大棚用太阳能供电装置
CN215734123U (zh) 一种具有安装结构的光伏板
CN220754698U (zh) 一种光伏板固定件
CN214979975U (zh) 一种竹木家具加工用拉槽装置
CN218783747U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安装的支撑架
CN21193993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定子支架的切削固定装置
CN113595475B (zh) 一种适应斜面屋顶安装的太阳能板
CN220067320U (zh) 一种光伏电站支架
CN212572953U (zh) 一种大口径喇叭纸盆安装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