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8153U -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8153U
CN216598153U CN202121692758.8U CN202121692758U CN216598153U CN 216598153 U CN216598153 U CN 216598153U CN 202121692758 U CN202121692758 U CN 202121692758U CN 216598153 U CN216598153 U CN 216598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hell
connection box
bus duct
power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27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Kedu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Ked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Kedu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Ked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927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8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8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8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包括:上电极(1)、下电极(2)、壳体(3)和两个端盖(4),上电极(1)和下电极(2)都由导电材料形成,壳体(3)和两个端盖(4)都由绝缘材料形成,上电极(1)和下电极(2)都位于壳体(3)的内部,上电极(1)与下电极(2)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壳体(3)和端盖(4)都为圆筒形状,壳体(3)的两端具有外螺纹(31),端盖(4)具有内螺纹(41),壳体(3)两端的外螺纹(31)分别与两个端盖(4)的内螺纹(41)啮合。上述直通连接盒不仅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从而保证供电母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盒,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了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为了延长动力母线槽的供电距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采用直通连接盒实现两个动力母线槽的连接,目前大多方案都是通过螺丝实现动力母线槽的外壳与连接盒的壳体之间的固定。
然而,上述方式需要在外壳上设置螺丝孔,密封性较差,防水性能较低。此外,金属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当持续使用时间较长时,动力母线槽中的线芯预冷收缩,可能会导致动力母线槽的线芯与电极脱离,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所述直通连接盒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壳体和两个端盖,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都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壳体和两个端盖都由绝缘材料形成,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都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上电极与下电极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所述壳体和端盖都为圆筒形状,所述壳体的两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端盖具有内螺纹,所述壳体两端的外螺纹分别与两个端盖的内螺纹啮合。
进一步,所述上电极具有至少两个上螺纹孔,两个上螺纹孔分别位于靠近上电极两端的位置;所述下电极具有至少两个下螺纹孔,两个下螺纹孔分别位于靠近下电极两端的位置;所述直通连接盒还包括:至少两个螺丝,一个螺丝同时与一个上螺纹孔和一个下螺纹孔啮合,另一个螺丝同时与另一个上螺纹孔和另一个下螺纹孔啮合。
进一步,所述上电极上表面的宽度大于下表面的宽度,所述下电极上表面的宽度小于下表面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上电极的长度与下电极的长度相等,所述上电极的下表面与下电极的上表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壳体两端的外径小于中部的外径,所述端盖的外径小于壳体中部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壳体具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壳体的内表面凸起,并且所述加强筋为圆环形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直通连接盒,不仅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从而保证供电母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盒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盒的使用状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结合图1和图2所示,直通连接盒包括:上电极1、下电极2、壳体3和两个端盖4,上电极1和下电极2都由导电材料形成,壳体3和两个端盖4都由绝缘材料形成,上电极1和下电极2都位于壳体3的内部,上电极1与下电极2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壳体3和端盖4都为圆筒形状,壳体3的两端具有外螺纹31,端盖4具有内螺纹41,壳体3两端的外螺纹31分别与两个端盖4的内螺纹41啮合。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直通连接盒使用时,动力母线槽100插入直通连接盒中,动力母线槽100的线芯101位于上电极1和下电极2之间,上电极1与线芯101的连接板的上表面接触,下电极2与线芯101的连接板的下表面接触,动力母线槽100的外壳102插入壳体3中,并且动力母线槽100的外壳102与端盖4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动力母线槽100的外壳102与端盖4形成固定。
其中,由于直通连接盒的壳体3与动力母线槽100的外壳102通过端盖4形成固定,相当于通过螺纹的方式固定,因此不必设置螺丝孔,能大大提高防水性能,密封性较好。此外,由于上电极1和下电极2分别沿上下方向与动力母线槽100的线芯101接触,因此可以确保较好的连接稳定性。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直通连接盒,不仅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可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从而保证供电母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4,上电极1具有至少两个上螺纹孔11,两个上螺纹孔11分别位于靠近上电极1两端的位置;下电极2具有至少两个下螺纹孔21,两个下螺纹孔21分别位于靠近下电极2两端的位置;直通连接盒还包括:至少两个螺丝5,一个螺丝5同时与一个上螺纹孔11和一个下螺纹孔21啮合,另一个螺丝5同时与另一个上螺纹孔11和另一个下螺纹孔21啮合。相应地,动力母线槽100的线芯101上具有螺丝孔,通过螺丝5可以将线芯101锁定在上电极1和下电极2之间,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即使线芯101预冷收缩,也不会同时与上电极1和下电极2脱离。
更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上电极1上表面的宽度大于下表面的宽度,下电极2上表面的宽度小于下表面的宽度。即上电极1的竖直截面为倒立的梯形,下电极2的竖直截面为梯形,相应地,动力母线槽100的线芯101具有上、下两个截面为梯形的凹槽,上述结构可以对上电极1和下电极2的安装起到引导作用。
更具体地,上电极1的长度与下电极2的长度相等,上电极1的下表面与下电极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上电极1与下电极2相对水平面相互对称,这样可以保证上下电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壳体3两端的外径小于中部的外径,端盖4的外径小于壳体3中部的外径。减小壳体3两端的外径以及端盖4的外径,有利于满足直通连接盒的小型化,同时避免端盖4安装后对供电母线系统的其他零件造成干涉。
具体地,壳体3具有多个加强筋32,加强筋32从壳体3的内表面凸起,并且加强筋32为圆环形状。加强筋32可以增强壳体3的抗压强度,避免其发生变形而导致上电极1和下电极2发生移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连接盒包括:上电极(1)、下电极(2)、壳体(3)和两个端盖(4),所述上电极(1)和下电极(2)都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壳体(3)和两个端盖(4)都由绝缘材料形成,所述上电极(1)和下电极(2)都位于壳体(3)的内部,所述上电极(1)与下电极(2)沿上下方向相互分离,所述壳体(3)和端盖(4)都为圆筒形状,所述壳体(3)的两端具有外螺纹(31),所述端盖(4)具有内螺纹(41),所述壳体(3)两端的外螺纹(31)分别与两个端盖(4)的内螺纹(41)啮合;所述上电极(1)具有至少两个上螺纹孔(11),两个上螺纹孔(11)分别位于靠近上电极(1)两端的位置;所述下电极(2)具有至少两个下螺纹孔(21),两个下螺纹孔(21)分别位于靠近下电极(2)两端的位置;所述直通连接盒还包括:至少两个螺丝(5),一个螺丝(5)同时与一个上螺纹孔(11)和一个下螺纹孔(21)啮合,另一个螺丝(5)同时与另一个上螺纹孔(11)和另一个下螺纹孔(21)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1)上表面的宽度大于下表面的宽度,所述下电极(2)上表面的宽度小于下表面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1)的长度与下电极(2)的长度相等,所述上电极(1)的下表面与下电极(2)的上表面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两端的外径小于中部的外径,所述端盖(4)的外径小于壳体(3)中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 具有多个加强筋(32),所述加强筋(32)从壳体(3)的内表面凸起,并且所述加强筋(32)为圆环形状。
CN202121692758.8U 2021-07-25 2021-07-25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Active CN216598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2758.8U CN216598153U (zh) 2021-07-25 2021-07-25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2758.8U CN216598153U (zh) 2021-07-25 2021-07-25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8153U true CN216598153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0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2758.8U Active CN216598153U (zh) 2021-07-25 2021-07-25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8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4289B (zh) 超导电缆系统的端子结构
CN216598153U (zh)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直通连接盒
CN215266856U (zh)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接线头
CN215419497U (zh)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旋转连接盒
CN215418647U (zh) 一种动力母线槽的拐角连接盒
CN214477942U (zh) 一种高压设备用转弯导体
CN217280140U (zh) 一种铝电缆连接结构
CN211655675U (zh) 母线槽
CN210092388U (zh) 一种可伸缩母线连接装置
CN211671152U (zh) 一种圆柱形舱体的电路板布局结构及圆柱形密封舱
CN21541948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动力母线槽
CN113517589A (zh) 一种能装入密封圈的三相交流铜排
CN113437546A (zh) 一种新能源车三相绝缘耐压铜排
WO2020125313A1 (zh) 一种输电塔
CN112713416B (zh) 高压设备用转弯导体
CN207368379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转接母线
CN202651386U (zh) 电源线连接件
CN213602370U (zh) 一种节能母线槽
CN220382387U (zh) 电连接器及汽车
CN110993297A (zh) 一种适用于10kV小型化开关柜的电流互感器
CN217984159U (zh) 绝缘电力开关柜
CN202205921U (zh) 电连接结构及含有该电连接结构的配电柜组
CN219394039U (zh) 一种gis异形母线结构
CN214279764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出线铜排连接结构
CN110707537A (zh) 一种包含z型转接段的gis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