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8095U - 智能锁具 - Google Patents

智能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8095U
CN216588095U CN202120497912.XU CN202120497912U CN216588095U CN 216588095 U CN216588095 U CN 216588095U CN 202120497912 U CN202120497912 U CN 202120497912U CN 216588095 U CN216588095 U CN 216588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clamping
sleeve
moving plat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79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8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8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锁具,卡位移动板横向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卡位移动板位于主舌的侧面,卡位移动板的横向移动带动主舌横向移动;千斤顶装置包括变速电机、第一支撑套、第一千斤顶支杆、第二支撑套、螺杆、第二千斤顶支杆,千斤顶装置的千斤顶动支轴与卡位移动板连接,通过千斤顶装置的推动,在千斤顶动支轴处形成千斤顶动力输出点,带动主舌移动,实现门锁的开关;卡位移动板下端设置的机械卡位与葫芦锁芯的控制端相配合,葫芦锁芯的控制端转动到机械卡位时,推动卡位移动板移动。其优点是利用千斤顶原理,采用机械电子电机组合而成,电机和千斤顶组合推力可比纯机械锁推力强大,推力达到5公斤以上,防盗门如有轻微变形压住主舌也能正常进出。

Description

智能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锁,是通过齿轮驱动或者摇杆驱动的方式锁舌的移动,由于受到锁体积的因素影响,这种结构产生的推力较小,当防盗门有轻微变形压住主舌后,会卡住主舌,导致主舌无法移动,无法开门或者关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千斤顶原理,采用机械电子电机组合而成,电机和千斤顶组合推力可比纯机械锁推力强大,防盗门如有轻微变形压住主舌也能正常进出的智能锁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锁具,包括主舌、卡位移动板、葫芦锁芯、双向斜舌、第二弹簧,所述卡位移动板连接主舌,卡位移动板横向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设置有第一卡槽卡台,所述第二卡槽设置第二卡槽卡台,卡位移动板下方设置第一机械卡位、第二机械卡位;第二卡槽与千斤顶装置的千斤顶动支轴配合,当千斤顶动支轴处于第二卡槽下端时,千斤顶动支轴沿第二卡槽下端的横向槽移动,当千斤顶动支轴处于第二卡槽的上端时,卡进第二卡槽卡台内,千斤顶动支轴的横向移动带动卡位移动板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主舌横向移动;所述千斤顶装置包括变速电机、第一支撑套、第一千斤顶支杆、第二支撑套,所述千斤顶动支轴铰接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卡在导向槽内,在导向槽内移动,第一支撑套套接于螺杆的一端,第二支撑套与螺杆的螺纹处连接,螺杆连接变速电机,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分别位于螺杆的两侧,变速电机的转动通过螺杆驱动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直线移动,在千斤顶动支轴处形成千斤顶动力输出点,带动卡位移动板、主舌移动,实现门锁的开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位移动板位于主舌的侧面,卡位移动板设置第一竖直导槽、第二竖直导槽,第一竖直导槽与固定于主舌的第一导向销配合,第二竖直导槽与第二导向销配合,使得卡位移动板能沿第一竖直导槽、第二竖直导槽的竖直方向移动,限制卡位移动板的横向移动,卡位移动板的横向移动带动主舌横向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舌与卡位移动板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对应处开有限位销孔、主舌移动槽,固定于锁壳的限位销穿过限位销孔、第一卡槽,其外端的限制台阶压在第一卡槽外表面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方案,卡位移动板下端设置的第一机械卡位、第二机械卡位与葫芦锁芯的控制端相配合,葫芦锁芯的控制端转动到第一机械卡位或者第二机械卡位位置时,推动卡位移动板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二导向销与卡位移动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弹力推动卡位移动板向下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为竖向开在锁壳,使得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在变速电机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带动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移动,推动卡位移动板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为斜向开在锁壳,所述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分别铰接一根第二千斤顶支杆的一端,两根第二千斤顶支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后,其铰接轴固定于锁壳;第一千斤顶支杆、第二千斤顶支杆、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通过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在变速电机驱动下,带动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移动,推动卡位移动板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千斤顶支杆、第二千斤顶支杆为上下各安装一套,上下两套中间安装螺杆,上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上端,下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下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千斤顶支杆为曲线杆,所述的第二千斤顶支杆为直杆。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千斤顶支杆为上下各安装一套,上下两套中间安装螺杆,上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上端,下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第二支撑套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千斤顶原理,采用机械电子电机组合而成,电机和千斤顶组合推力可比纯机械锁推力强大,推力达到5公斤以上,防盗门如有轻微变形压住主舌也能正常进出;由于它采用机械式千斤顶,推力5公斤以上,可增加天地钩外部副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机械开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机械开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主舌1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卡位移动板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两套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千斤顶支杆17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部件明细为:主舌1、千斤顶动支轴2、第一弹簧3、卡位移动板4、限位销5、第一导向销6、双向斜舌7、锁壳8、第二弹簧9、第三弹簧10、天地钩11、双向小舌组件12、变速电机13、第一导向槽14、第一支撑套15、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千斤顶支杆17、千斤顶定支轴18、第二支撑套19、螺杆20、葫芦锁芯21、副葫芦锁芯22、天地钩第一卡槽23、反锁副舌24、天地钩第二卡槽25、天地钩第一销26、扣板27、天地钩第二销28、第一电子接触开关A、第二电子接触开关B、第三电子接触开关C、第四电子接触开关D、第五电子接触开关E、限位销孔1-1、主舌移动槽1-2、凸台1-3、第一竖直导槽4-1、第一卡槽卡台4-2、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卡台4-4、第二卡槽4-5、第一机械卡位4-6、第二机械卡位4-7、第二竖直导槽4-8、工艺卡4-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舌1、卡位移动板4、葫芦锁芯21、双向斜舌7、第二弹簧9,所述卡位移动板4连接主舌1,卡位移动板4横向设置有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5,所述第一卡槽4-3设置有第一卡槽卡台4-2,所述第二卡槽4-5设置第二卡槽卡台4-4,卡位移动板4下方设置第一机械卡位4-6、第二机械卡位4-7;第二卡槽4-5与千斤顶装置的千斤顶动支轴18配合,当千斤顶动支轴18处于第二卡槽4-5下端时,千斤顶动支轴18沿第二卡槽4-5下端的横向槽移动,当千斤顶动支轴18处于第二卡槽4-5的上端时,卡进第二卡槽卡台4-4内,千斤顶动支轴18的横向移动带动卡位移动板4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主舌1横向移动;所述千斤顶装置包括变速电机13、第一支撑套15、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支撑套19,所述千斤顶动支轴18铰接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卡在导向槽14内,在导向槽14内移动,第一支撑套15套接于螺杆20的一端,第二支撑套19与螺杆20的螺纹处连接,螺杆20连接变速电机13,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分别位于螺杆20的两侧,变速电机13的转动通过螺杆20驱动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直线移动,在千斤顶动支轴18处形成千斤顶动力输出点,带动卡位移动板4、主舌1移动,实现门锁的开关。
请参考图1、2、6,所述卡位移动板4连接主舌1,卡位移动板4横向设置有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5,所述第一卡槽4-3设置有第一卡槽卡台4-2,所述第二卡槽4-5设置三个第二卡槽卡台4-4,利用三个卡台实现主舌1移动的三个长度控制;卡位移动板4下方设置第一机械卡位4-6、第二机械卡位4-7;第二卡槽4-5与千斤顶装置的千斤顶动支轴2配合,在葫芦锁芯21的控制端转动到向上顶动卡位移动板4向上移动后,千斤顶动支轴2处于第二卡槽4-5下端时,千斤顶动支轴2沿第二卡槽4-5下端的横向槽移动,在葫芦锁芯21的控制端转动到释放卡位移动板4,卡位移动板4在第一弹簧3的弹力下压向下移动后,千斤顶动支轴2处于第二卡槽4-5的上端时,卡进第二卡槽卡台4-4内,千斤顶动支轴2的横向移动带动卡位移动板4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主舌1横向移动。
在所述第二导向销23与卡位移动板4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弹力推动卡位移动板4向下移动。
请参考图1、2、5、6,所述主舌1与卡位移动板4的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5对应处开有限位销孔1-1、主舌移动槽1-2,固定于锁壳8的限位销5穿过限位销孔1-1、第一卡槽4-3,其外端的限制台阶压在第一卡槽4-3外表面进行限位;卡位移动板4下端设置的第一机械卡位4-6、第二机械卡位4-7与葫芦锁芯21的控制端相配合,葫芦锁芯21的控制端转动到第一机械卡位4-6或者第二机械卡位4-7位置时,推动卡位移动板4移动。
卡位移动板4位于主舌1的侧面,两者位置重叠,因此,在锁壳有限的空间内,为采用千斤顶结构提供了可用的空间。
主舌1上端设置有凸起的凸台1-3,该凸台1-3与双向斜舌卡板11的下斜面配合,第三弹簧10的弹力压迫双向斜舌卡板11的下斜面压住凸台1-3,主舌1的横向移动,带动双向斜舌卡板上下移动,双向斜舌卡板在双向斜舌7后端位置设置有双向小舌组件12,双向小舌组件12在双向斜舌卡板移动到最低位置时,释放双向斜舌7,在双向斜舌卡板向上移动到最高位时,双向12卡住双向斜舌7,限制双向斜舌7移动。
基于上述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装置有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2、3、4,所述千斤顶装置包括变速电机13、第一支撑套15、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支撑套19、第二千斤顶支杆17、千斤顶定支轴18、千斤顶动支轴2,所述导向槽14为斜向开在锁壳8,所述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分别铰接一根第二千斤顶支杆17的一端,两根第二千斤顶支杆17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后,其铰接轴即千斤顶定支轴18固定于锁壳8;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千斤顶支杆17、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通过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在变速电机13驱动下,带动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移动,推动卡位移动板4移动;请参考图8,图8左端为图1所示的上端,图8的右端为图1所示的下端,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千斤顶支杆17为上下各安装一套,上下两套中间安装螺杆20,上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上端,下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下端,两套连接成对称结构,保证千斤顶动支轴2产生的推力稳定平衡;为避免部件发生动作干涉,第一千斤顶支杆16为曲线杆,第二千斤顶支杆17为直杆。本实施例千斤顶装置的受力点为千斤顶定支轴18,通过千斤顶定支轴18的支撑保证千斤顶动支轴2在对称位置有同样的动力输出推动卡位移动板4。
上、下天地钩11有竖向导孔和斜向导孔,竖向导孔套住天地钩第二销28,斜向导孔套住开地钩第一销26,开地钩第一销26、天地钩第二销28固定于卡位移动板4,卡位移动板4移动时,开地钩第一销26、天地钩第二销28共同推动开地钩第一销26、天地钩第二销28伸出或者回缩。
实施例2:
请参考图7,此结构为实施例1的简化结构,即:所述千斤顶装置包括变速电机13、第一支撑套15、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支撑套19、千斤顶动支轴2,所述导向槽14为竖向开在锁壳8,使得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在变速电机13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带动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移动,推动卡位移动板4移动;请参考图8,图8左端为图1所示的上端,图8的右端为图1所示的下端,第一千斤顶支杆16为上下各安装一套,上下两套中间安装螺杆20,上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上端,下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下端。本实施例千斤顶装置的受力点为导向槽14,通过导向槽14的支撑保证千斤顶动支轴2的动力输出推动卡位移动板4。
采用机械开锁方式的原理如下:
1、参见图3,葫芦锁芯21旋转到第一机械卡位4-6,顶起卡位移动板4,使得千斤顶动支轴3位于与第二卡槽4-5下端接触的位置;
2、参见图4,葫芦锁芯21继续旋转360度,进入第二机械卡位4-7,主舌1移动到第一档位;
3、在图4状态后,葫芦锁芯21继续旋转360度,从第二机械卡位4-7滑出,主舌1移动到第二档位,此时,卡位移动板4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千斤顶动支轴3位于与第二卡槽4-5上端接触的位置,到达第二卡槽卡台4-4时,卡进第二卡槽卡台4-4内,形成图2智能锁开关的状态,此时葫芦锁芯21从图4的位置顺时针转动到图2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范如下:
一、关门动作示范
1.示范关门上锁,双向小舌24内缩第一电子接触开关A分离,信号传导第二电子接触开关B;
2.双向斜舌内缩弹出压制第二电子接触开关B,信号输入电脑,由电脑传入变速电机13,变速电机13旋转推动千斤顶机构,通过千斤顶动支轴18推出主舌1到位,主舌1压制第三电子接触开关C,第三电子接触开关C停止工作,关门动作完成;
(注意当双向斜舌7内缩弹出不到位,第二电子接触开关B无法传导信号到电脑,电脑发出提示语音,需要重新关门,关门完成电脑发出提示语音“门已上锁”)。
内外开门动作示范
1.可采用指纹密码和其他方式进行识别,识别正确后启动传入电脑,由电脑传入变速电机13,变速电机13旋转千斤顶机构内缩回收主舌1,主舌1到位压制第四电子接触开关D,第四电子接触开关D的位置请参考图7,停止开关,电脑发出提示语音“已开锁”,开门动作完成。屋内触碰电子开关可开锁。
副锁开门关门动作示范
人在屋内可用副锁锁门,旋钮副锁锁芯葫芦21带动反锁副舌22弹出到位,电子开关分离,电脑传出提示语音“门已反锁”。
人在屋外开门时电脑发出提示语音“门已反锁”,此时无法启动开门程序。必须通知屋内人员旋钮副锁件回位,反锁副舌22回位后压制第五电子接触开关E,第五电子接触开关E的位置请参考图7,启动开门程序,内外人方可开门。
机械开门关门动作示范
1、没有电源和电子故障的情况下,可用机械钥匙开门关门,机械葫芦锁芯21旋转推动移动卡位板,带动主舌进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锁具,包括主舌(1)、卡位移动板(4)、葫芦锁芯(21)、双向斜舌(7)、第二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移动板(4)连接主舌(1),卡位移动板(4)横向设置有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5),所述第一卡槽(4-3)设置有第一卡槽卡台(4-2),所述第二卡槽(4-5)设置第二卡槽卡台(4-4),卡位移动板(4)下方设置第一机械卡位(4-6)、第二机械卡位(4-7);第二卡槽(4-5)与千斤顶装置的千斤顶动支轴(18)配合,当千斤顶动支轴(18)处于第二卡槽(4-5)下端时,千斤顶动支轴(18)沿第二卡槽(4-5)下端的横向槽移动,当千斤顶动支轴(18)处于第二卡槽(4-5)的上端时,卡进第二卡槽卡台(4-4)内,千斤顶动支轴(18)的横向移动带动卡位移动板(4)横向移动,进而带动主舌(1)横向移动;所述千斤顶装置包括变速电机(13)、第一支撑套(15)、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支撑套(19),所述千斤顶动支轴(18)铰接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卡在导向槽(14)内,在导向槽(14)内移动,第一支撑套(15)套接于螺杆(20)的一端,第二支撑套(19)与螺杆(20)的螺纹处连接,螺杆(20)连接变速电机(13),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分别位于螺杆(20)的两侧,变速电机(13)的转动通过螺杆(20)驱动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直线移动,在千斤顶动支轴(18)处形成千斤顶动力输出点,带动卡位移动板(4)、主舌(1)移动,实现门锁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移动板(4)位于主舌(1)的侧面,卡位移动板(4)设置第一竖直导槽(4-1)、第二竖直导槽(4-8),第一竖直导槽(4-1)与固定于主舌(1)的第一导向销(6)配合,第二竖直导槽(4-8)与第二导向销(23)配合,使得卡位移动板(4)能沿第一竖直导槽(4-1)、第二竖直导槽(4-8)的竖直方向移动,限制卡位移动板(4)的横向移动,卡位移动板(4)的横向移动带动主舌(1)横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舌(1)与卡位移动板(4)的第一卡槽(4-3)、第二卡槽(4-5)对应处开有限位销孔(1-1)、主舌移动槽(1-2),固定于锁壳(8)的限位销(5)穿过限位销孔(1-1)、第一卡槽(4-3),其外端的限制台阶压在第一卡槽(4-3)外表面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卡位移动板(4)下端设置的第一机械卡位(4-6)、第二机械卡位(4-7)与葫芦锁芯(21)的控制端相配合,葫芦锁芯(21)的控制端转动到第一机械卡位(4-6)或者第二机械卡位(4-7)位置时,推动卡位移动板(4)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在主舌(1)与卡位移动板(4)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一端连接主舌(1),另一端连接卡位移动板(4)的中部,第一弹簧(3)的弹力推动卡位移动板(4)向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4)为竖向开在锁壳(8),使得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在变速电机(13)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带动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移动,推动卡位移动板(4)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4)为斜向开在锁壳(8),所述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分别铰接一根第二千斤顶支杆(17)的一端,两根第二千斤顶支杆(17)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后,其铰接轴固定于锁壳(8);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千斤顶支杆(17)、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通过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在变速电机(13)驱动下,带动两根第一千斤顶支杆(16)移动,推动卡位移动板(4)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千斤顶支杆(16)、第二千斤顶支杆(17)为上下各安装一套,上下两套中间安装螺杆(20),上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上端,下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千斤顶支杆(16)为曲线杆,所述的第二千斤顶支杆(17)为直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锁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千斤顶支杆(16)为上下各安装一套,上下两套中间安装螺杆(20),上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上端,下面一套铰接于第一支撑套(15)、第二支撑套(19)下端。
CN202120497912.XU 2020-12-31 2021-03-09 智能锁具 Active CN2165880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9463 2020-12-31
CN2020233194634 2020-12-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8095U true CN216588095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7912.XU Active CN216588095U (zh) 2020-12-31 2021-03-09 智能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8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0628A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201802163U (zh) 一种门锁
CN216588095U (zh) 智能锁具
CN109577750A (zh) 一种电子锁
CN102383666A (zh) 一种门锁
CN211058490U (zh) 便于切换锁舌驱动方式的机电锁
CN211058492U (zh) 一种机电锁
CN208280746U (zh) 方便开启式锁具
CN207080043U (zh) 一种压电致动器驱动的智能门锁装置
CN202090729U (zh) 多功能双开关电子密码翻盖箱锁机构
CN109723295A (zh) 一种带有逃生功能的电子锁
CN211971459U (zh) 一种改进型电梯层门门锁
CN209799610U (zh) 一种电子锁
CN210714300U (zh) 一种三门式柜门锁紧结构
CN210164352U (zh) 用于自动开启防盗门的自动锁紧销
CN211524389U (zh) 锁舌的新型结构
CN208622788U (zh) 电池包模块自锁结构
CN104790769A (zh) 一种机械联动锁
CN216866295U (zh) 一档式电子快开锁
CN218029605U (zh) 一种保险柜门锁联动结构
CN217001300U (zh) 一种快速机电分离的全自动小锁体
CN201119587Y (zh) 指纹密码锁自动化办公家具
CN218715892U (zh) 一种防盗门用推拉门锁
CN220849189U (zh) 一种高强度锁杆
CN219087478U (zh) 一种半自动蒸柜门锁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