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1274U -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1274U
CN216571274U CN202123188868.3U CN202123188868U CN216571274U CN 216571274 U CN216571274 U CN 216571274U CN 202123188868 U CN202123188868 U CN 202123188868U CN 216571274 U CN216571274 U CN 216571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lock tongue
sleeve
lock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888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维
陈思敏
陈绍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filed Critical Ji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888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1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1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1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属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头罩、扇形风管、输气软管、快速管接头和动力送风机,防护头罩内侧设置有扇形风管,扇形风管一端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前方,扇形风管另一端端头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后方,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正后方的扇形风管上通过快速管接头装有输气软管,输气软管与防护头罩连通,输气软管的另一端通过风机连接头与动力送风机连接,动力送风机与输气软管连通。该系统通过动力送风机将洁净的空气由输气软管输送佩戴者面部,更快带走佩戴者呼出的热气,防止不透气布罩上的透视窗起雾,该系统将连接弯头插接到锁舌套上旋紧锁舌环即可完成装配缩短装配时间。

Description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属防护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防疫或粉尘较大的工作环境中,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常常给工作人员配备有防护隔离头罩,防护隔离头罩通常都是密封设计,由此对空气中的灰尘或烟尘,细菌或病菌等进行有效的隔离。
现有的防护隔离头罩通常采取捆绑式进行防护,例如在疫情抗疫过程中,很多医务人员在病毒隔离仓内会长时间佩戴捆绑式的防护隔离头罩进行防护,这种捆绑式的防护隔离头罩极易造成医务人员脸部存在勒痕,造成医务人员脸部的不舒适感,且其内部空气流通性差,长时间佩戴容易给医务人员造成呼吸困难的情况,同时在透明视窗上产生水汽阻碍医务人员的视野。虽然部分防护隔离头罩会通过输气软管和管接头与空气呼吸器连接,以保证医务人员的空气流通性,但是这种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输气软管连接后,缺乏锁紧功能,管接头极易发生松动漏气甚至脱节的问题,存有极大的工作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方便、不会产生勒痕,以解决现有的防护隔离头罩空气流通性差易造成工作人员呼吸困难且易产生水汽,阻碍工作人员视野和现有快速管接头存有操作程序复杂和安全隐患大问题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包括防护头罩、输气软管和动力送风机,其特征在于:防护头罩内侧设置有扇形风管,扇形风管一端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前方,扇形风管另一端端头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后方,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正后方的扇形风管上通过快速管接头装有输气软管,输气软管与防护头罩连通,输气软管的另一端通过风机连接头与动力送风机连接,动力送风机与输气软管连通。
所述的防护头罩包括头罩主体、不透气布罩、透视窗和调节头箍,头罩主体外套装有不透气布罩,不透气布罩上设置有透视窗,不透气布罩的底部装有松紧带,头罩主体上设置有调节头箍。
所述的动力送风机包括风机壳体、蓄电池、过滤组件和风机后盖,风机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出风口,风机壳体的底端卡装有蓄电池,风机壳体的正面对称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装有离心式风扇,离心式风扇与蓄电池电连接,进风口前端的风机壳体上装有过滤组件,风机壳体的背面卡装有风机后盖。
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二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和外盖,外盖扣接在动力送风机上,动力送风机和外盖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外盖表面装有一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经二级过滤元件与动力送风机连通。
所述的风机壳体的正面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锁钩,其中一个锁钩后侧的风机壳体上活动安装有解锁开关,与锁钩对应的保护壳上设置有锁齿,锁齿与锁钩配合卡接,锁齿与解锁开关间歇接触连接。
所述的快速管接头包括连接弯头、锁舌套、锁舌环、锁舌和锁管套,所述的锁管套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锁舌套,锁管套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锁管套上端的锁舌套上套装有锁舌环;锁舌环内部的锁舌套上对称卡装有两组锁舌;锁舌套上端插装有连接弯头;锁舌与连接弯头间歇卡接连接,连接弯头与扇形风管密封卡装连接。
所述的锁舌套呈“阶梯状结构”;锁舌套细段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下方的锁舌套端口设置有呈“锥型”的压紧沿口;所述锁舌套粗段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棱;定位环棱一侧的锁舌套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接通孔;卡接通孔两侧的锁舌套上设置有定位沉槽。
所述的锁舌环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避让凹面;避让凹面之间通过挤压面相互衔接;避让凹面与挤压面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的锁舌呈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卡接体、弹性板和定位杆;卡接体两端对称设置有弹性板;弹性板的末端设置有定位杆;卡接体与弹性板之间形成弧形结构。
所述的连接弯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板;定位环板一侧的连接弯头的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密封环棱;密封环棱之间通过隔断棱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通过动力送风机将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洁净的空气由输气软管输送至扇形风管内,向佩戴者面部吹风,更快带走佩戴者呼出的热气,防止不透气布罩上的透视窗起雾,从而为佩戴者提供清晰的视野;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装配时,将连接弯头插接到锁舌套上旋紧锁舌环即可完成装配;操作简单,可大大缩短装配时间。此外该快速管接头装配完成后,锁舌在弹力的作用下可自动锁紧,从而避免了现有快速管接头存有易松动导致的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戴在人体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头罩去掉不透气布罩和透视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扇形风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气软管、快速管接头和风机连接头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快速管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锁舌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锁舌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锁舌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快速管接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B-B向的处于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B-B向的处于松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送风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二级过滤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级过滤元件的后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级过滤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扇形风管;2、输气软管;3、头罩主体;4、不透气布罩;5、透视窗;6、调节头箍;7、锁管套;8、锁舌套;9、锁舌环;10、锁舌;11、连接弯头;12、外螺纹;13、压紧沿口;14、定位环棱;15、卡接通孔;16、定位沉槽;17、避让凹面;18、挤压面;19、卡接体;20、弹性板;21、定位杆;22、定位环板;23、密封环棱;24、卡槽;25、锁管螺母;26、卡装接头;27、风机壳体;28、蓄电池;29、外盖;30、风机后盖;31、出风口;32、进风口;33、离心式风扇;34、装配框;35、二级过滤芯;36、框盖;37、进风管;38、装配块;39、过滤元件密封圈;40、装配通孔;41、卡头;42、装配盒;43、一级过滤芯;44、装配箍圈;45、过滤垫片;46、装配槽;47、限位槽;4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0所示
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包括防护头罩、扇形风管1、输气软管2、快速管接头和动力送风机,防护头罩包括头罩主体3、不透气布罩4、透视窗5和调节头箍6,头罩主体3外整体套装有不透气布罩4,不透气布罩4的正前端上设置有透视窗5,不透气布罩4的底部装有松紧带,使用时,通过松紧带箍在佩戴者隔离服的内衬上,由此使整个防护头罩与佩戴者的隔离服形成一个整体密封空间。
头罩主体3上设置有调节头箍6,调节头箍6为现有技术,调节头箍6包括头箍齿条、齿条滑槽、齿轮和调节旋钮,齿轮与头箍齿条啮合连接,使用时调节旋钮带动齿轮旋转,通过旋转齿轮,带动齿条滑动,从而调节头箍6的松紧,由此适配头部直径大小不同的佩戴者。
防护头罩的头罩主体3顶部内侧设置有扇形风管1,扇形风管1设置在不透气布罩4内侧,扇形风管1一端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前方,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正前方的扇形风管1上设置有吹风口40,吹风口40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前端上方位置处;扇形风管1另一端端头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后方,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正后方的扇形风管1的接口端穿出不透气布罩4,扇形风管1的接口端与不透气布罩4连接处密封连接。
扇形风管1的接口端41上通过快速管接头装有输气软管2,输气软管2与防护头罩连通,快速管接头包括连接弯头11、锁舌套8、锁舌环9、锁舌10和锁管套7,锁管套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输气软管2为波纹管或者普通软管;输气软管2为波纹管时其可与锁管套7保持螺纹连接;当输气软管2为普通软管时,其一端可插入到锁管套7的内部。
锁管套7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锁舌套8,锁舌套8呈“阶梯状结构”;锁舌套8细段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12;装配时,锁舌套8能够通过外螺纹12与锁管套7保持螺纹连接。
外螺纹12下方的锁舌套8端口设置有呈“锥型”的压紧沿口13,设置压紧沿口13的目的在于:以使装配时,锁舌套8的压紧沿口13可插入到输气软管2一端的内部,当锁舌套8拧紧时,压紧沿口13在锁管套7的配合下可将输气软管2夹紧固定。
锁舌套8粗段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棱14;定位环棱14一侧的锁舌套8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接通孔15;卡接通孔15两侧的锁舌套8上设置有定位沉槽16。
锁舌套8上通过卡接通孔15和定位沉槽16装配有锁舌10,锁舌10呈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卡接体19、弹性板20和定位杆21;卡接体19两端对称设置有弹性板20;弹性板20的末端设置有定位杆21;卡接体19与弹性板20之间形成弧形结构。
锁舌10的定位杆21与定位沉槽16滑动连接;当锁舌10受压时,锁舌10在定位沉槽16的限定下,卡接体19将克服弹性板20的弹力后,向内动作穿过卡接通孔15。
锁管套7上端的锁舌套8上套装有锁舌环9;锁舌环9在锁管套7端面和定位环棱14的作用下,其只能旋转动作,而不能发生其它位移动作,如此即可避免锁舌环9脱离动作工位问题的发生。
锁舌环9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避让凹面17;避让凹面17之间通过挤压面18相互衔接;避让凹面17与挤压面18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如此设置锁舌环9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时,锁舌环9转动过程中可通过挤压面18挤压锁舌10使其发生动作变形。
锁舌套8上端插装有连接弯头11,连接弯头11与扇形风管1密封卡装连接。
连接弯头1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板22;装配时连接弯头11插接到锁舌套8上的过程中,定位环板22可对连接弯头11插入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避免了装配过程中插入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定位环板22一侧的连接弯头11的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密封环棱23;连接弯头11插接到锁舌套8上后,密封环棱23能够与锁舌套8的内壁密封连接,如此即可工作时,连接弯头11与锁舌套8之间存有缝隙导致泄漏的问题。
密封环棱23之间通过隔断棱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槽24;设置卡槽24的目的在于:以使装配时,锁舌10发生变形,卡接体19穿过锁舌套8上的卡接通孔15后能够插入到卡槽24的内部,从而达到了使连接弯头11能够通过锁舌10与锁舌套8保持固定连接的目的。
输气软管2的另一端通过风机连接头与动力送风机连接,风机连接头包括锁管螺母25和卡装接头26,输气软管2的另一端端头套装有卡装接头26,输气软管2外侧套装有锁管螺母25,卡装接头26与锁管螺母25螺纹连接,锁管螺母25和卡装接头26之间对输气软管2的另一端端头形成密封卡紧,卡装接头26与动力送风机密封卡装连接,动力送风机与输气软管2连通。
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的动力送风机包括风机壳体27、蓄电池28、过滤组件和风机后盖30,风机壳体27的背面卡装有风机后盖30,风机壳体27的顶端设置有出风口31,出风口31与卡装接头26通过锁齿和锁槽配合卡装连接,风机壳体27的底端通过卡扣卡装有蓄电池28,风机壳体27的正面对称设置有进风口32,进风口32内通过安装座装有离心式风扇33,离心式风扇33与蓄电池28电连接,蓄电池28为离心式风扇33提供电能。
进风口32前端的风机壳体27上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二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和外盖29,外盖29扣接在动力送风机的风机壳体27上,风机壳体27和外盖29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外盖29表面装有一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经二级过滤元件与动力送风机连通。
二级过滤元件由装配框34、二级过滤芯35和框盖36构成,装配框34为盒状体,装配框34上通过卡销活动卡装有框盖36,装配框34内装有二级过滤芯35,二级过滤芯35为防尘滤芯,材质是纳米静电纤维,二级过滤芯35呈格栅状,装配框34上对应进风口32设置有进风通孔,进风通孔与进风口3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8,框盖36上对应进风通孔设置有进风管37,装配时,进风管37贯穿装配通孔40,以实现二级过滤元件在动力送风机和外盖29之间的固定,进风管37为变径管状体,进风管37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呈度设置三个装配块38。
外盖29表面的进风管37端头装有一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由装配盒42、一级过滤芯43、过滤垫片45和装配箍圈44构成,装配盒42通过过滤垫片45安装有一级过滤芯43,根据环境不同,该一级过滤芯43为防尘滤芯或防毒滤芯,装配盒42上设置有装配箍圈44,装配箍圈44通过过滤垫片45与一级过滤芯43抵触连接,装配箍圈44的端面呈异圆形,以实现一级过滤芯43和过滤垫片45在装配盒42内的固定。
装配箍圈44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装配卡口,与装配卡口对应的装配盒42两侧设置有装配卡块,装配盒42和装配箍圈44通过装配卡块和装配卡口配合卡装,装配卡块之间的装配盒42上开制有装配槽46,装配槽46的端头设置有卡装环,卡装环上设置有与装配块38对应的限位槽47,限位槽47一侧的装配槽46上设置有止转筋,安装时,通过装配块38和限位槽47配合,使进风管37的小径端插装在装配槽46内,然后转动一级过滤元件,使止转筋与装配块38抵触,说明一级过滤元件安装完成,同时,通过装配块38和限位槽47配合安装,便于根据不同的环境对一级过滤元件进行更换,一级过滤元件通过进风管37与动力送风机连通,使外界空气经过一级过滤元件和二级过滤元件的过滤后,从动力送风机的出风口31处排出。
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的动力送风机的出风口31处安装有风压传感器(型号为XGZP6897D),动力送风机内置有程控器(型号为GD32F130C8T6),当风压传感器检测到,风压小于设定值时,风压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程控器,程控器提高离心式风扇33的转速;当风压传感器检测到,风压大于设定值时,风压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程控器,程控器降低离心式风扇33的转速,从而保持出风口31的风压稳定在设定值。
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使用时,首先佩戴者将输气软管2装有风机连接头的一端与动力送风机的出风口31配合密封卡装,然后将连接弯头11上端与防护头罩的扇形风管1的接口端配合卡接,连接弯头11的下端插入到锁舌套8后,转动锁舌环9使其通过挤压面18挤压锁舌10,使锁舌10的卡接体19穿过锁舌套8上的卡接通孔15后能够插入到卡槽24的内部,从而达到了使连接弯头11能够通过锁舌10与锁舌套8保持固定连接的目的,如此该快速管接头完成装配连接。
佩戴者将防护头罩佩戴在头部,调整调节头箍6到合适大小,将不透气布罩4底部的松紧带箍在佩戴者的隔离服的内衬,再将动力送风机通过腰带或者挂扣佩戴在腰间,开启动力送风机,动力送风机将外界的空气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通过输气软管2经过扇形风管1的吹风口40吹向佩戴者的面部,从而有效的对防护头罩内部进行散热,同时防止透视窗5起雾,保证了佩戴者呼吸干净空气的同时,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发生,
当需要松开快速管接头时,转动锁舌环9使避让凹面17与锁舌10相对应,此时锁舌10将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锁舌10复位后,将与连接弯头11脱离接触,此时将连接弯头11从锁舌套8的内部抽出,即可完成该管接头的松开动作。
该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装配时,将连接弯头11插接到锁舌套8上旋紧锁舌环9即可完成装配;操作简单,可大大缩短装配时间。此外该管接头装配完成后,锁舌10在弹力的作用下可自动锁紧,从而避免了现有管接头存有易松动导致的安全隐患大的问题,特别适合头戴式过滤送风装置使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包括防护头罩、扇形风管(1)、输气软管(2)、快速管接头和动力送风机,防护头罩内侧设置有扇形风管(1),扇形风管(1)一端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前方,扇形风管(1)另一端端头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的正后方,延伸至防护头罩内侧正后方的扇形风管(1)上通过快速管接头装有输气软管(2),输气软管(2)与防护头罩连通,输气软管(2)的另一端通过风机连接头与动力送风机连接,动力送风机与输气软管(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管接头包括连接弯头(11)、锁舌套(8)、锁舌环(9)、锁舌(10)和锁管套(7),所述的锁管套(7)的上端螺纹连接有锁舌套(8),锁管套(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锁管套(7)上端的锁舌套(8)上套装有锁舌环(9);锁舌环(9)内部的锁舌套(8)上对称卡装有两组锁舌(10);锁舌套(8)上端插装有连接弯头(11);锁舌(10)与连接弯头(11)间歇卡接连接,连接弯头(11)与扇形风管(1)密封卡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头罩包括头罩主体(3)、不透气布罩(4)、透视窗(5)和调节头箍(6),头罩主体(3)外套装有不透气布罩(4),不透气布罩(4)上设置有透视窗(5),不透气布罩(4)的底部装有松紧带,头罩主体(3)上设置有调节头箍(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送风机包括风机壳体(27)、蓄电池(28)、过滤组件和风机后盖(30),风机壳体(27)的顶端设置有出风口(31),风机壳体(27)的底端卡装有蓄电池(28),风机壳体(27)的正面对称设置有进风口(32),进风口(32)内装有离心式风扇(33),离心式风扇(33)与蓄电池(28)电连接,进风口(32)前端的风机壳体(27)上装有过滤组件,风机壳体(27)的背面卡装有风机后盖(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二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和外盖(29),外盖(29)扣接在动力送风机上,动力送风机和外盖(29)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外盖(29)表面装有一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经二级过滤元件与动力送风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壳体(27)的正面两端端头分别设置有锁钩,其中一个锁钩后侧的风机壳体(27)上活动安装有解锁开关,与锁钩对应的保护壳上设置有锁齿,锁齿与锁钩配合卡接,锁齿与解锁开关间歇接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套(8)呈“阶梯状结构”;锁舌套(8)细段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12);外螺纹(12)下方的锁舌套(8)端口设置有呈“锥型”的压紧沿口(13);所述锁舌套(8)粗段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棱(14);定位环棱(14)一侧的锁舌套(8)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接通孔(15);卡接通孔(15)两侧的锁舌套(8)上设置有定位沉槽(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环(9)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避让凹面(17);避让凹面(17)之间通过挤压面(18)相互衔接;避让凹面(17)与挤压面(18)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10)呈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卡接体(19)、弹性板(20)和定位杆(21);卡接体(19)两端对称设置有弹性板(20);弹性板(20)的末端设置有定位杆(21);卡接体(19)与弹性板(20)之间形成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弯头(1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环板(22);定位环板(22)一侧的连接弯头(11)的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密封环棱(23);密封环棱(23)之间通过隔断棱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槽(24)。
CN202123188868.3U 2021-12-17 2021-12-17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Active CN216571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8868.3U CN216571274U (zh) 2021-12-17 2021-12-17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8868.3U CN216571274U (zh) 2021-12-17 2021-12-17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1274U true CN216571274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4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88868.3U Active CN216571274U (zh) 2021-12-17 2021-12-17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12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7615A (zh) * 2022-06-02 2022-09-20 无锡联盾特种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穿戴的特种防护用防护罩及穿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7615A (zh) * 2022-06-02 2022-09-20 无锡联盾特种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穿戴的特种防护用防护罩及穿戴方法
CN115067615B (zh) * 2022-06-02 2023-11-21 无锡联盾特种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穿戴的特种防护用防护罩及穿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87028A1 (en) Respirator Flow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936022B2 (en) Air delivery apparatus for respirator hood
CN201469929U (zh) 新型防尘正压密封头盔
CN208403333U (zh) 智能口罩
CN216571274U (zh)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CN104797301A (zh) 用于个人防护呼吸装置的动力排气设备
WO2010091002A9 (en) Respirator kit and contoured plenum therefor
CN210718019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111657607A (zh) 一种具有透气性能的医用防护服设备
CN210747402U (zh) 一种高效过滤防护增氧口罩
CN201064629Y (zh) 防尘正压密封头罩
CN116265042A (zh) 正压隔离尘毒、隔离病毒的动力送风系统
GB2173705A (en) Dust filter respirator
CN213884802U (zh) 一种新风空气过滤面罩
CN110960813B (zh) 一种具有二次过滤吸气功能的微正压防护头罩
CN2626524Y (zh) 正压式呼吸防护器
CN211158233U (zh) 一种用于主动送风的防尘面罩
CN1569281A (zh) 正压式呼吸防护器
CN215303156U (zh) 一种医用正压组合式防护服
CN216439846U (zh) 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
CN214971308U (zh) 一种自给式呼吸器面罩
CN214074755U (zh) 一种带有正压送风结构的医用防护头罩
CN216165512U (zh) 一种矿用隔尘一体式安全头盔
CN205323040U (zh) 一种防雾霾面罩
CN215994489U (zh) 一种可过滤有害气体的焊接用防护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