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7256U -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7256U
CN216567256U CN202122560846.9U CN202122560846U CN216567256U CN 216567256 U CN216567256 U CN 216567256U CN 202122560846 U CN202122560846 U CN 202122560846U CN 216567256 U CN216567256 U CN 216567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upport
rainwater
fixedly connected
build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08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春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ia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ia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ia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ianf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08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7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7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72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包括绿色建筑本体,其平行固定连接在地面顶部。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通过设置的集水支架,使得绿色建筑本体接收到的雨水能够很好的聚集起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的植被养殖支架,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一些好看的植被,进而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利用,并且通过导流管道和蓄水箱的相互配合来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备用,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使得收集起来的雨水能够得到有效的过滤,以此来避免雨水中带有的杂质将喷淋头堵塞起来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透气孔,使得蓄水箱内的雨水不会产生较大的异味。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一般指的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随着现在人们生活品质的日渐提高,绿色建筑的建造范围也在逐渐增加,根据申请号:CN201921146307.7实用公布了一种节能绿色建筑,该绿色建筑通过设置的摆动驱动装置,使得固定于摆杆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实现跟日转动,但其装置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1、现有的绿色建筑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较大无法达到绿色建筑评定标准中减少资源的使用,并且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目的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2、现有的绿色建筑不具有火灾警示功能,导致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对使用者提供警示,进而造成使用者的逃生时间大大缩减,并且当使用者在夜间熟睡或注意力分散时更加无法发现火情,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绿色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和不具有火灾警示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包括:
绿色建筑本体,其平行固定连接在地面顶部,且绿色建筑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板,而且绿色建筑本体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支架;
植被养殖支架,其平行固定连接在所述集水支架的底部,且植被养殖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管道,并且导流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箱,而且蓄水箱的边侧与绿色建筑本体的边侧固定连接,并且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而且水泵的端部卡合连接有连接管;
空心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绿色建筑本体的内壁上,且空心板的顶部与连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空心板的底部嵌设有喷淋头,而且空心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烟雾感应器,并且绿色建筑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警报器,而且警报器与烟雾感应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柱每两个为一组,并且两组支撑柱以绿色建筑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而且绿色建筑本体通过支撑柱与太阳能电板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植被养殖支架还包括:
连接杆,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顶部,且连接杆的顶部与集水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种植槽,其开设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顶部;
导流槽,其开设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内部,且导流槽的顶部通过漏孔与种植槽的底部相连接,并且导流槽的底部与导流管道的端部相连接;
环形固定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以植被养殖支架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植被养殖支架通过连接杆与集水支架构成固定结构,而且连接杆的底部与植被养殖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还包括:
第一过滤网,其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上;
第二过滤网,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上,且第二过滤网平行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的底部;
透气孔,其开设在所述蓄水箱的边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1.设置有集水支架、植被养殖支架、导流管道和蓄水箱组成的雨水收集利用结构,通过设置的集水支架,使得绿色建筑本体接收到的雨水能够很好的聚集起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通过设置的植被养殖支架,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一些好看的植被,进而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初步利用,并且通过导流管道和蓄水箱的相互配合来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备用,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使得收集起来的雨水能够得到有效的过滤,以此来避免雨水中带有的杂质将喷淋头堵塞起来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透气孔,使得蓄水箱内的雨水不会产生较大的异味;
2.设置有烟雾感应器和警报器组成的火灾警示结构,通过设置的烟雾感应器,使得绿色建筑本体内如果发生火灾时能够被及时发现,并且烟雾感应器能够将感应到的数据及时传输至警报器处并向使用者提供警示,进而使得使用者居住在绿色建筑本体内时能够更加安全,并且通过水泵、连接管和喷淋头的相互配合,使得蓄水箱内收集的雨水能够及时喷洒向绿色建筑本体内进行灭火操作,以此来给使用者的逃生时间进行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植被养殖支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绿色建筑本体;2、支撑柱;3、太阳能电板;4、集水支架;5、植被养殖支架;51、连接杆;52、种植槽;53、导流槽;54、环形固定架;6、导流管道;7、蓄水箱;71、第一过滤网;72、第二过滤网;73、透气孔;8、水泵;9、连接管;10、空心板;11、喷淋头;12、烟雾感应器;13、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包括:绿色建筑本体1、支撑柱2、太阳能电板3、集水支架4、植被养殖支架5、连接杆51、种植槽52、导流槽53、环形固定架54、导流管道6、蓄水箱7、第一过滤网71、第二过滤网72、透气孔73、水泵8、连接管9、空心板10、喷淋头11、烟雾感应器12和警报器13;
绿色建筑本体1,其平行固定连接在地面顶部,且绿色建筑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并且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板3,而且绿色建筑本体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支架4;
植被养殖支架5,其平行固定连接在所述集水支架4的底部,且植被养殖支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管道6,并且导流管道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箱7,而且蓄水箱7的边侧与绿色建筑本体1的边侧固定连接,并且蓄水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8,而且水泵8的端部卡合连接有连接管9;
空心板10,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绿色建筑本体1的内壁上,且空心板10的顶部与连接管9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空心板10的底部嵌设有喷淋头11,而且空心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烟雾感应器12,并且绿色建筑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警报器13,而且警报器13与烟雾感应器12通过数据线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柱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柱2每两个为一组,并且两组支撑柱2以绿色建筑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而且绿色建筑本体1通过支撑柱2与太阳能电板3构成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成一体化结构的绿色建筑本体1和太阳能电板3,使得太阳能电板3遇到狂风天气时也不会轻易的从支撑柱2的顶部脱落下去;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植被养殖支架5还包括:
连接杆51,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5的顶部,且连接杆51的顶部与集水支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杆51,使得植被养殖支架5能够牢牢的固定在集水支架4的底部;
种植槽52,其开设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5的顶部,通过设置的种植槽52,使得使用者便于对自己喜爱的植被进行种植;
导流槽53,其开设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5的内部,且导流槽53的顶部通过漏孔与种植槽52的底部相连接,并且导流槽53的底部与导流管道6的端部相连接,通过设置的导流槽53,使得种植槽52内多余的水能够得到聚集并通过导流管道6输送进蓄水箱7内;
环形固定架54,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5的底部;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连接杆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51以植被养殖支架5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植被养殖支架5通过连接杆51与集水支架4构成固定结构,而且连接杆51的底部与植被养殖支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成固定结构的植被养殖支架5和集水支架4,使得植被养殖支架5不会从集水支架4的底部掉落下去;
请参阅图1和图2,蓄水箱7还包括:
第一过滤网71,其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箱7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网71,使得雨水在流入蓄水箱7内时能够得到初步过滤,进而使得雨水更加干净;
第二过滤网72,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箱7的内壁上,且第二过滤网72平行设置在第一过滤网71的底部,通过设置的第二过滤网72,使得蓄水箱7对雨水的过滤效果更佳;
透气孔73,其开设在所述蓄水箱7的边侧上,通过设置的透气孔73,使得蓄水箱7内的雨水不会产生大量的异味。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时,根据图1、图2、图3和图4,当绿色建筑本体1遇到晴天时,支撑柱2顶部的太阳能电板3自动运行并将收集到的能量传输至绿色建筑本体1内的部分电器中进行使用,当绿色建筑本体1遇到雨天时,落在绿色建筑本体1顶部的雨水被集水支架4进行收集,接着收集到的雨水通过集水支架4底部的固定孔流至连接杆51底部的植被养殖支架5中,而且由于固定孔的位置与种植槽52的位置一一对应,使得雨水会直接流入种植槽52内且不会溢出,进而对种植槽52内的植被进行浇灌,接着多余的雨水通过种植槽52底部的通孔流入导流槽53内,最后通过导流管道6排入至蓄水箱7中进行存储,而排入至蓄水箱7内的雨水通过第一过滤网71和第二过滤网72的配合来进行双重过滤,以此来去除雨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并且通过透气孔73的配合来避免蓄水箱7内的雨水产生较大的异味;
根据图1、图2和图5,当绿色建筑本体1内的部分区域发生火灾时,燃烧物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接着产生的烟雾会向上浮动并被烟雾感应器12及时感应出来,接着烟雾感应器12通过数据线向警报器13发出信号,接着警报器13及时发出警报,以此来对使用者提供警示,并且烟雾感应器12会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水泵8处,使得水泵8将蓄水箱7内的水通过连接管9抽入空心板10内,接着通过空心板10底部的喷淋头11喷洒向绿色建筑本体1内,以此来对使用者的逃生提供更好条件,并且如果火灾不严重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灭火操作,以此来避免火灾进一步蔓延造成使用者财产损失严重的情况发生。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
绿色建筑本体,其平行固定连接在地面顶部,且绿色建筑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并且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板,而且绿色建筑本体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集水支架;
植被养殖支架,其平行固定连接在所述集水支架的底部,且植被养殖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管道,并且导流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箱,而且蓄水箱的边侧与绿色建筑本体的边侧固定连接,并且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而且水泵的端部卡合连接有连接管;
空心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绿色建筑本体的内壁上,且空心板的顶部与连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空心板的底部嵌设有喷淋头,而且空心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烟雾感应器,并且绿色建筑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警报器,而且警报器与烟雾感应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柱每两个为一组,并且两组支撑柱以绿色建筑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而且绿色建筑本体通过支撑柱与太阳能电板构成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养殖支架还包括:
连接杆,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顶部,且连接杆的顶部与集水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种植槽,其开设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顶部;
导流槽,其开设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内部,且导流槽的顶部通过漏孔与种植槽的底部相连接,并且导流槽的底部与导流管道的端部相连接;
环形固定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植被养殖支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以植被养殖支架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植被养殖支架通过连接杆与集水支架构成固定结构,而且连接杆的底部与植被养殖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还包括:
第一过滤网,其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上;
第二过滤网,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上,且第二过滤网平行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的底部;
透气孔,其开设在所述蓄水箱的边侧上。
CN202122560846.9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67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0846.9U CN21656725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0846.9U CN21656725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7256U true CN216567256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084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67256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7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1083A (zh) 一种带有雨水灌溉装置的大棚
CN211091080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绿化浇灌装置
CN216567256U (zh) 一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绿色建筑
CN206737740U (zh) 一种防盗窗
CN210928810U (zh) 一种多功能屋顶草原绿化屋顶的结构
CN217790600U (zh) 一种多功能温室大棚
CN215736034U (zh) 一种具有收集雨水结构的蔬菜大棚
CN214902403U (zh)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装置
CN206024641U (zh) 一种节水型花卉种植装置
CN208329398U (zh) 能够收集雨水用于绿色植物种植的屋顶
CN209669721U (zh) 一种植物立体生态声屏障
CN20794011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蔬菜大棚
CN204670047U (zh)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浇灌植物的机构
CN208480429U (zh) 一种绿化苗木高效节水灌溉装置
CN213214575U (zh) 一种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农业温室大棚
CN216591419U (zh) 一种景观型艺术路灯
CN220875226U (zh) 一种园林苗木移植用种植穴排水系统
CN20914540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围栏
CN109511430A (zh) 一种百合种植用能够调节温度的收缩式大棚
CN216405942U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结构
CN211982794U (zh) 一种节水式景观园林绿化柱
CN219410739U (zh) 一种阶梯式储水生态护坡结构
CN214709354U (zh) 一种智慧农业地下灌溉装置
CN219679341U (zh) 一种节水灌溉大棚
CN216820911U (zh) 一种智能的屋顶绿化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