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7244U -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7244U
CN216567244U CN202121701005.9U CN202121701005U CN216567244U CN 216567244 U CN216567244 U CN 216567244U CN 202121701005 U CN202121701005 U CN 202121701005U CN 216567244 U CN216567244 U CN 216567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form
hole
platform structure
ecological floating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10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强
孙永林
张芝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21217010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7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7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7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包括沉块、连接绳以及浮台本体。连接绳的一端连接于沉块;浮台本体包含底面、顶面,以及位于底面与顶面的侧边的二侧壁面,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底面;其中,顶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种植槽,二侧壁面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侧壁面设置有突出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形状是匹配第一连接孔的形状;顶面设置有螺孔,螺孔贯穿第一连接孔设置,连接杆具有贯穿孔,并且贯穿孔平行于螺孔。本实用新型可让多个浮台本体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孔的连接,方便将具有足够强度的浮台进行拼接,增加种植区,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Description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背景技术
水生景观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在植株的水下部分能有充足的氧气,还可以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平衡,水生景观植物的种植是水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水生景观植物的种植基本都是采用生态浮台来进行的,现有的生态浮台在水中都是漂浮的,导致无法进行拼接,由于生态浮台的种植尺寸有限的,导致无法形成大面积的植物种植区,给水的生态修复工作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包括沉块、连接绳以及浮台本体。连接绳的一端连接于沉块;浮台本体包含底面、顶面,以及位于底面与顶面的侧边的二侧壁面,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底面;其中,顶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种植槽,二侧壁面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侧壁面设置有突出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形状是匹配第一连接孔的形状;顶面设置有螺孔,螺孔贯穿第一连接孔设置,连接杆具有贯穿孔,并且贯穿孔平行于螺孔。
进一步地,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螺栓,穿入并锁定于螺孔,并穿过另一浮台本体的贯穿孔。
优选地,另一侧壁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杆连接于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第二连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且连接杆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
优选地,至少一个种植槽内设置有网布、砂砾层与种植土壤层;网布设置在至少一个种植槽的底部,砂砾层设置在网布的顶部,并且种植土壤层设置在砂砾层的顶部。
优选地,至少一个种植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通孔,连通浮台本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隔热板,设置于至少一个种植槽,并且覆盖在种植土壤层,隔热板8上设置有种植孔。
进一步地,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防水电池箱,设置于浮台本体的顶面,并且防水电池箱中设置有多个蓄电池。
进一步地,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支撑杆、太阳能电池板、多个诱虫灯;支撑杆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于顶面,太阳能电池板与多个诱虫灯架设于支撑杆上,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倾斜对接于支撑杆的末端,多个诱虫灯则设置于支撑杆左右两侧并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下方,并且太阳能板电池与诱虫灯分别电性连接于防水电池箱中的多个蓄电池。
进一步地,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感光开关与定时开关,多个诱虫灯通过感光开关与定时开关电性连接于多个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浮台本体之间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孔的连接,方便将具有足够强度的浮台进行拼接,增加种植区,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种植槽内设置的网布、砂砾层、种植土壤层和隔热板,给水生植物的种植带来便利。浮台本体上设置的防水电池箱,储存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能源,再通过诱虫灯的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害虫对植物造成伤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示意图,示例两个浮台本体的结合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浮台本体结合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浮台本体
1a,底面
1b顶面
1c,1d侧壁面
2第二浮台本体
3种植槽
4通孔
5网布
6砂砾层
7种植土壤层
8隔热板
9连接绳
10沉块
11第一连接孔
12螺孔
13第二连接孔
14连接杆
14a贯穿孔
15螺栓
16防水电池箱
17支撑杆
18太阳能电池板
19诱虫灯
20感光开关
21定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包括:多个沉块10、多根连接绳9以及浮台本体(1,2)。所述浮台本体(1,2)可以结合于另一浮台本体,从而组成规模更大的生态浮台结构。
如图1与图2所示,浮台本体(1,2)包含底面1a与顶面1b,以及位于底面1a与顶面1b的侧边的二侧壁面1c,1d。连接绳9的一端连接于沉块10,连接绳9的另一端连接于底面1a。浮台本体(1,2)顶面1b上设置一或多个种植槽3。所述二侧壁面其中之一(1c)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另一所述侧壁面1d设置有突出的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形状是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孔11的形状。也就是说,当浮台本体(1,2)结合另一浮台本体时,连接杆14可以插入并且固定于另一浮台本体的第一连接孔11。
参照图3与图4,顶面1b设置有螺孔12,螺孔12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11设置。连接杆14具有贯穿孔14a,并且贯穿孔14a平行于所述螺孔12。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螺栓15,螺栓15可以穿入并锁定于螺孔12,同时螺栓15可用于穿过另一浮台本体的连接杆14的贯穿孔14a。当浮台本体(1,2)结合另一浮台本体,并且连接杆14插入并且固定于另一浮台本体的第一连接孔11,使得螺孔12与贯穿孔14a重合。此时,螺栓15锁入螺孔12 并且穿过贯穿孔14a,可以确实地固定连接杆14于第一连接孔11中。此外,另一所述侧壁面1d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13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杆14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孔13之间通过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杆14 突出于侧壁面1d。
如图1所示,浮台本体(1,2)上的每个种植槽3内设置有网布5、砂砾层6与种植土壤层7。网布5设置在种植槽3的底部,砂砾层6设置在网布5的顶部,种植土壤层7设置在砂砾层6的顶部,种植土壤层7用于种植水生植物于其中。进一步言,每个种植槽3的下方均设置有多个通孔4,连通浮台本体(1,2)的底面1a。浮台本体(1,2)用于浮于水上,并以底面1a朝向水面下。每根连接绳9的底端均连接有沉块10,并且顶端连接底面1a。沉块10可沉入水底,通过连接绳9对浮台本体(1,2)进行锚定,从而拘限浮台本体仅能在小范围内漂浮。同时,水可穿过通孔4、网布5与砂砾层6,从而充分湿润种植土壤层7,使得种植土壤层7维持适当的湿润程度,以供水生植物成长所需。此外,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可以包括多块隔热板8,分别设置于多个种植槽3中。隔热板8覆盖在种植土壤层7的上方,且每块隔热板8上均设置有种植孔以供种植水生植物。
如图1、2所示,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还包括有防水电池箱16、支撑杆17、太阳能电池板18、多个诱虫灯19、感光开关20与定时开关21。防水电池箱16底部设置于浮台本体(1,2)的顶面1b上,并且防水电池箱16可以是位于两个种植槽3中间。防水电池箱 16中设置有多个蓄电池。支撑杆17设置于防水电池箱16上,从而间接地设置于顶面1b;或是,支撑杆17可以直接地设置于顶面1b上。太阳能电池板18与多个诱虫灯19架设于支撑杆17上,其中太阳能电池板18倾斜对接于支撑杆17的末端,多个诱虫灯19则设置于支撑杆17左右两侧并位于太阳能电池板18下方。感光开关20设置于其中一个诱虫灯19的顶部,定时开关21设置于另一个诱虫灯19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18电性连接于防水电池箱16的蓄电池,而诱虫灯19通过感光开关20与定时开关21电性连接防水电池箱16的蓄电池。通过定时开关21设置诱虫灯19的开关时间,再以太阳能电池板18吸收的太阳能对防水电池箱 16内部的蓄电池进行储能,从而在多个诱虫灯19需要电能时提供电能。而在当失去光线(太阳光)时,感光开关20闭合且当定时开关21也到达设定时间而闭合之时,诱虫灯19亮起,诱捕浮台周围的害虫。
如前所述,浮台本体(1,2)可以结合于另一浮台本体,从而组成规模更大的生态浮台结构。以下搭配图3、图4、图5说明第一浮动平台1与第二浮动平台2的结合。
如图4、图5,使用时,先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组合,将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浮台本体1侧壁面1d的第二连接孔13,并且使得连接杆14具有贯穿孔14a的一端突出于侧壁面1d。连接杆14需要适当调整使得贯穿孔14a平行于螺孔12。然后连接杆14突出的一端插入第二浮台本体2侧壁面1c的第一连接孔11,使得螺孔12和贯穿孔14a重合(同轴配置)。最后,将螺栓15锁入螺孔12并且穿过贯穿孔14a,从而达成第一浮台本体1和第二浮台本体2的拼接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的侧壁面1c、1d虽然呈现的是位于浮台本体(1,2)的相对两端,但实际上至这两个侧壁面1c、1d不必然是位于浮台本体(1,2)的相对两端。例如,当浮台本体 (1,2)的俯视形状是六边形等多边形时,两个侧壁面1c、1d可以是互相林邻接的两个壁面。因而,多个浮台本体(1,2)的拼接结合不必然是单一维度的连续延长结合,也可以是二维的扩展结合,如同网格一般的同时在长、宽方向都能够持续拼接扩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块;
连接绳,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沉块;
浮台本体,包含底面、顶面,以及位于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边的二侧壁面,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面;
其中,所述顶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种植槽,所述二侧壁面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另一所述侧壁面设置有突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形状是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形状;所述顶面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所述连接杆具有贯穿孔,并且所述贯穿孔平行于所述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穿入并锁定于所述螺孔,并穿过另一所述浮台本体的所述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所述侧壁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种植槽内设置有网布、砂砾层与种植土壤层;所述网布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种植槽的底部,所述砂砾层设置在所述网布的顶部,并且所述种植土壤层设置在所述砂砾层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种植槽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通孔,连通所述浮台本体的所述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板,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种植槽,并且覆盖在所述种植土壤层,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种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电池箱,设置于所述浮台本体的所述顶面,并且所述防水电池箱中设置有多个蓄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太阳能电池板、多个诱虫灯;所述支撑杆直接地或间接地设置于所述顶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多个诱虫灯架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倾斜对接于所述支撑杆的末端,所述多个诱虫灯则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并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并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诱虫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防水电池箱中的所述多个蓄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光开关与定时开关,所述多个诱虫灯通过所述感光开关与所述定时开关电性连接于所述多个蓄电池。
CN202121701005.9U 2021-07-26 2021-07-26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Active CN216567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1005.9U CN216567244U (zh) 2021-07-26 2021-07-26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1005.9U CN216567244U (zh) 2021-07-26 2021-07-26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7244U true CN216567244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0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1005.9U Active CN216567244U (zh) 2021-07-26 2021-07-26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7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20368U (zh) 一种市政园林道路立体绿化养护装置
CN216567244U (zh) 水生景观植物的生态浮台结构
CN108566138A (zh) 由拉索实时牵引的刚性水平边框体系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系统
CN216164148U (zh) 一种河湖岸坡沉水植物培育种植装置
CN206402810U (zh) 一种苗木种植用固定装置
CN207347255U (zh) 一种人工浮岛单元及浮岛
CN206041879U (zh) 水上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7135803U (zh) 一种新型无土栽培的垂直绿化装置
CN204906308U (zh) 一种离岸型浮岛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6417157U (zh) 大型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CN202645872U (zh) 风光柴蓄一体化离网供电系统
CN208285250U (zh) 新型海面悬浮式太阳能发电站
CN206060627U (zh) 一种渔光互补的光伏电站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支架组件
CN210637181U (zh) 可多层获能的潮流能水轮机桁架式支撑基础
CN206461556U (zh) 一种浮体光伏发电系统
CN209909755U (zh) 一种绿色建筑光伏照明装置
CN208094494U (zh) 组件支撑与中间踏板一体插拔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
CN207296192U (zh) 房屋屋顶及可种植屋顶
CN206720860U (zh) 多层人工浮床
CN218125791U (zh) 一种新型农光互补农业大棚
CN206815276U (zh) 一种水利生态墙
CN217598794U (zh) 一种光伏发电漂浮挂板桁架组群
CN211129232U (zh) 一种水稻节水装置
KR20200107160A (ko) 전신주를 이용한 태양광 설치방법.
CN209626894U (zh) 一种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用基坑线路预留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