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9083U -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9083U
CN216559083U CN202123009940.1U CN202123009940U CN216559083U CN 216559083 U CN216559083 U CN 216559083U CN 202123009940 U CN202123009940 U CN 202123009940U CN 216559083 U CN216559083 U CN 216559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humidity
pi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99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帆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Engma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Engma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Engma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Engma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99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9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9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9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变送电路、湿度变送电路、第一限流限压电路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温度送变电路用于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温度标准信号,第一限流限压电路用于限制温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湿度变送电路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转换为湿度标准信号,第二限流限压电路用于限制湿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还公开了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本实用新型电路为本质安全型的电路,装置为为本质安全型的装置,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湿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温湿度测量装置的应用行业很广,例如制药和电子厂房、手术室、实验室、造纸和放置等行业,为了对其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控制,都需要对其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测量,市场上的测量产品繁多,但是其中能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爆型温湿度测量产品不仅少且价格高。
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如粉尘车间、化工厂和弹药库房等危险环境中测量温湿度,需配置防爆型温湿度测量产品。传统的防爆型温湿度测量产品多采用设置防爆外壳的方式,利用防爆外壳进行隔爆处理,但是这种方式对防爆外壳的要求很高,防爆外壳一般采用铸铝或铸铁合金等材料,导致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
而本质安全型的电气设备,不仅具有防爆的优点,且其有别于传统的防爆产品,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了电气防爆。这种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具有防爆性能,也就是从“本质”上就是安全的,故称为本质安全型。由于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是安全的,所产生的火花、电弧和热能都不能引燃周围环境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本安型电气设备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这样就可以缩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简化设备的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爆电气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爆型温湿度测量产品少且具有体积大、重量大、和价格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电路为本质安全型的电路,装置为为本质安全型的装置,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变送电路、湿度变送电路、第一限流限压电路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送变电路,温度送变电路用于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温度标准信号;所述温度变送电路连接第一限流限压电路,第一限流限压电路用于限制温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湿度变送电路,湿度变送电路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转换为湿度标准信号;
所述湿度变送电路连接第二限流限压电路,第二限流限压电路用于限制湿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限流限压电路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分别对进入温度变送电路和湿度变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限制,且能够对电路实现过流过压保护,从而可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以此在来限制整个电路的功耗,从而限制施加在电路中储能器件上的最高电压及最大电流,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本质安全型的电路,达到本质安全的功能。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限流限压电路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结构相同;所述温度变送电路包括温度变送芯片,第一限流限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十电阻和第一保险管;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温度变送芯片的电源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一稳压管并联,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依次串联第二十电阻和第一保险管;所述湿度变送电路包括湿度变送芯片,第二限流限压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三电容、第二十一电阻和第二保险管;第二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湿度变送芯片的电源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和第二稳压管并联,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依次串联第二十一电阻和第二保险管。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险管和第二十电阻以及第二保险管和第二十一电阻具有限流功能及过流保护的作用,第一稳压管以及第二稳压管具有限压功能及过压保护作用,其中第一电容和第三电容具有滤波作用,可使得电路的工作性能更稳定。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防反接电路和第二防反接电路,第一防反接电路和第二防反接电路均为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一防反接电路和第二防反接电路均具有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和两个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防反接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保险管远离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防反接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第二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保险管远离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与第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且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固定,可进行稳定供电。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热电阻,温度变送芯片采用XTR105P芯片,温度变送电路还包括高点调节电阻、零点调节电阻、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第一三级管为NPN型;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一端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连接,第七电阻连接在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和引脚VLIN之间,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与引脚VIN+连接;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二电容后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零点调节电阻后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1连接,XTR105P芯片的引脚VIN-与引脚IR1连接;所述高点调节电阻连接在XTR105P芯片的引脚RG1和引脚RG2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B连接,集电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V+连接,发射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E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V+和引脚IO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XTR105P芯片,是一个具有两个精密电流源的二线电流4-20mA变送芯片,XTR105采用差分的输入方式,引脚VIN+和引脚VIN-分别为差分信号的输入端,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共模信号的干扰,让信号采集更加精准。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点调节电阻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位器;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铂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三电阻后与第一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的中间端和XTR105P芯片的引脚IR1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零点调节电阻采用固定阻值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第一电位器的电阻可对零点调节电阻的阻值进行调节,可使得XTR105P芯片的精度更好。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点调节电阻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电位器;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RG2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五电阻后与第二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位器的中间端和XTR105P芯片的引脚RG1连接。与现有技术中高点调节电阻采用固定阻值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第二电位器的电阻可对高点调节电阻的阻值进行调节,可使得XTR105P芯片的精度更好。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湿度送变芯片采用XTR116U芯片,湿度送变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三电位器、第四电位器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五电容和第十八电阻串联后连接在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和引脚Vreg之间;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四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四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位器的中间端和第三电位器的中间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三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与第三电位器的中间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二十三电阻串联后连接在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和引脚Vref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B连接,集电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V+连接,发射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E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V+和引脚Io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XTR116U芯片,是精密电流输出转换器,可提供准确的电流缩放量和输出电流限制函数,实现准确的4-20mA输出信号,XTR116内部电压校准器可用于片外电路供电,其精密的片内Vref引脚可为传感器提供偏置或激励,其电流返回端引脚Iret可检测片外电路电流,以精确控制输出电流的精度。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运放电路;所述湿度传感器采用低电压湿度传感器,运放电路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入湿度变送电路;所述运放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六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串联第六电容后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十六电阻和第六电容的节点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输入端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输入端与第五电容和第十八电阻的节点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十五电阻后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低电压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较弱,不利于变送电路处理,因此配合设置运放电路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再输入湿度变送电路。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采用上述具有本质安全性的测量电路,电路为为本质安全型的电路,装置为为本质安全型的装置,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可完成对温湿度的检测,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壳体和探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探杆内,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中除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外设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探杆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分别经过温度变送电路和湿度变送电路的处理输出温度标准信号和湿度标准信号;现有技术中温湿度测量装置一般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类型,一体式和分体式的区别在于探杆与壳体之间是否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可根据现有技术中一体式和分体式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壳体和探杆结合所述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制作这两个类型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电路为本质安全型的电路,装置为为本质安全型的装置,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1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2示意图一。
图4为实施例2示意图二。
图5为实施例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温度传感器RW、温度变送电路111、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和第一防反接电路113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湿度传感器、湿度变送电路211、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2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RW、湿度传感器、温度变送电路111、湿度变送电路211、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送变电路,温度送变电路用于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温度标准信号;所述温度变送电路111连接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用于限制温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湿度变送电路211,湿度变送电路211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转换为湿度标准信号;所述湿度变送电路211连接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用于限制湿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结构相同;如图1所示,所述温度变送电路111包括温度变送芯片U1,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稳压管DW1、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一保险管F1;第一稳压管DW1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温度变送芯片U1的电源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与第一稳压管DW1并联,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依次串联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一保险管F1;如图2所示,所述湿度变送电路211包括湿度变送芯片U2,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包括第二稳压管DW2、第三电容C3、第二十一电阻R21和第二保险管F2;第二稳压管DW2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湿度变送芯片U2的电源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3和第二稳压管DW2并联,第二稳压管DW2的负极依次串联第二十一电阻R21和第二保险管F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3均为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3均具有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和两个交流输入端。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防反接电路113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防反接电路113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保险管F1远离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DW1的正极连接;其中,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作为第一防反接电路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作为第一防反接电路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作为第一防反接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作为第一防反接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DZ1的1脚为正,接外部环路电源正极,接线端子DZ1的2脚为负,接外部环路电源负极。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两个交流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保险管F2远离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与第二稳压管DW2的正极连接;其中,第二防反接电路213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和第八二极管D8,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作为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一个交流输入端,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与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作为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作为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正极输出端,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作为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负极输出端;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DZ1的4脚为正,接外部环路电源正极,接线端子DZ1的5脚为负,接外部环路电源负极。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RW采用铂热电阻,具体采用PT100,温度变送芯片U1采用XTR105P芯片,如图1所示,温度变送电路111还包括高点调节电阻、零点调节电阻、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七电阻R7和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级管Q1为NPN型;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一端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连接,第七电阻R7连接在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和引脚VLIN之间,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与引脚VIN+连接;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二电容C2后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零点调节电阻后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1连接,XTR105P芯片的引脚VIN-与引脚IR1连接;所述高点调节电阻连接在XTR105P芯片的引脚RG1和引脚RG2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B连接,集电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V+连接,发射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E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V+和引脚IO连接。其中,所述零点调节电阻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一电位器W1;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铂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串联第三电阻R3后与第一电位器W1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W1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W1的中间端和XTR105P芯片的引脚IR1连接;所述高点调节电阻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位器W2;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RG2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串联第五电阻R5后与第二电位器W2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W2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位器W2的中间端和XTR105P芯片的引脚RG1连接。图1中的JC_Z及JC_G是两个校验插口,为校验提供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度送变芯片采用XTR116U芯片,如图2所示,湿度送变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八电阻R18、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三电位器W3、第四电位器W4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十八电阻R18串联后连接在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和引脚Vreg之间;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与第四电位器W4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四电位器W4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位器W4的中间端和第三电位器W3的中间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三电位器W3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三电位器W3中电阻体的另一端与第三电位器W3的中间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和第二十三电阻R23串联后连接在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和引脚Vref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B连接,集电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V+连接,发射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E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DW2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V+和引脚Io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运放电路214;所述湿度传感器采用低电压湿度传感器,运放电路214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入湿度变送电路211;所述运放电路214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第二运算放大器U3B、第六电容C6、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所述第十六电阻R16串联第六电容C6后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六电容C6的节点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负电源输入端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正电源输入端与第五电容C5和第十八电阻R18的节点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串联第十五电阻R15后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3A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3B的型号均为TLC2262AID,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HIH-5030。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为一体式类型。本实施例中,壳体由底壳1和上盖6构成,探杆13与底壳1固定连接,在实施时,利用M12薄螺母将一体式探杆13的尾部固定在底壳1上,M12薄螺母与底壳1中间设有φ12密封垫。壳体上设有铭牌2铭牌2上记录厂家商标识别、品牌区分,产品参数等信息,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中除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外均设置在电路板5上,电路板5通过M3圆头螺丝3固定在底壳1内,底壳1内填充有密封胶4,上盖6通过M6沉头螺丝7与底壳1固定连接。底壳1侧壁上设有两组M16*1.5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8,其中一组用于封锁接入壳体的电源和信号的电缆线,另一组用于封锁接入壳体的地线,在实施时,M16AS-08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8通过M16*1.5螺母将固定,M16AS-08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8和M16*1.5螺母之间可设有φ16密封垫8。如图4所示,M6沉头螺丝7与定位销10和M6盲孔压铆螺母12配合使用,M3圆头螺丝3与M3压铆螺柱配合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电路板上,通过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一体式探杆13中,同时,一体式探杆13头部设有不锈钢烧结过滤器9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使用,传感器电路板、固定座以及不锈钢烧结过滤器9与一体式探杆13之间的结构关系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即可。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为分体式类型。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中不包括一体式探杆1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分体式探杆15、M14*15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14和电缆线16,分体式探杆15中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缆线16传输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至电路板5,底壳1侧壁上设置M14*15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14,用于封锁接入壳体的电缆线16,在实施时,M14*15防爆电缆夹紧密封接头14通过14*15螺母固定。

Claims (10)

1.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变送电路(111)、湿度变送电路(211)、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
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送变电路,温度送变电路用于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温度标准信号;
所述温度变送电路(111)连接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用于限制温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
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湿度变送电路(211),湿度变送电路(211)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转换为湿度标准信号;
所述湿度变送电路(211)连接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用于限制湿度送变电路接入的电压和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和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结构相同;
所述温度变送电路(111)包括温度变送芯片,第一限流限压电路(112)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十电阻和第一保险管;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温度变送芯片的电源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与第一稳压管并联,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依次串联第二十电阻和第一保险管;
所述湿度变送电路(211)包括湿度变送芯片,第二限流限压电路(212)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三电容、第二十一电阻和第二保险管;第二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湿度变送芯片的电源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和第二稳压管并联,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依次串联第二十一电阻和第二保险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3)均为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第一防反接电路(113)和第二防反接电路(213)均具有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和两个交流输入端;
所述第一防反接电路(113)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防反接电路(113)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保险管远离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与第一稳压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两个交流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第二防反接电路(213)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二保险管远离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与第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热电阻,温度变送芯片采用XTR105P芯片,温度变送电路(111)还包括高点调节电阻、零点调节电阻、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第一三级管为NPN型;
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一端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连接,第七电阻连接在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和引脚VLIN之间,XTR105P芯片的引脚IR2与引脚VIN+连接;
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二电容后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
所述铂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零点调节电阻后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IR1连接,XTR105P芯片的引脚VIN-与引脚IR1连接;
所述高点调节电阻连接在XTR105P芯片的引脚RG1和引脚RG2之间;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B连接,集电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V+连接,发射极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E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V+和引脚IO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点调节电阻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位器;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铂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三电阻后与第一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的中间端和XTR105P芯片的引脚IR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点调节电阻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电位器;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XTR105P芯片的引脚RG2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五电阻后与第二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位器的中间端和XTR105P芯片的引脚RG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送变芯片采用XTR116U芯片,湿度送变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三电位器、第四电位器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五电容和第十八电阻串联后连接在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和引脚Vreg之间;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四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四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位器的中间端和第三电位器的中间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位器中电阻体的一端连接,第三电位器中电阻体的另一端与第三电位器的中间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和第二十三电阻串联后连接在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和引脚Vref之间;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B连接,集电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V+连接,发射极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E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和正极分别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V+和引脚Io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放电路(214);
所述湿度传感器采用低电压湿度传感器,运放电路(214)用于将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湿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入湿度变送电路(211);
所述运放电路(214)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六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
所述第十六电阻串联第六电容后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十六电阻和第六电容的节点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输入端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输入端与第五电容和第十八电阻的节点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串联第十五电阻后与XTR116U芯片的引脚Iret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9.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探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于探杆内,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中除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外设于壳体内。
CN202123009940.1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216559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9940.1U CN21655908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9940.1U CN21655908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9083U true CN21655908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8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9940.1U Active CN216559083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9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03832A1 (en) Intrinsically safe explosion-proof sensor circuit
CN216559083U (zh)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及装置
CN111077356B (zh) 电流检测电路、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2035546A (zh) 电压电流转换器
CN213688470U (zh) 一种新型温湿度传感器
CN210242849U (zh) 温湿度变送器电路及温湿度变送器
CN111121999B (zh) 一种具有恒流源的pt100电阻芯的测温电路
CN201017012Y (zh) 一种负载功率指示表
CN211263273U (zh) 能够控温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CN114111912A (zh) 一种温差自供电温振复合检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10863881U (zh) 一种改进型分段回路电阻测试仪
CN218724850U (zh) 低电压微功耗防爆电路、本安型防爆温湿度计及温度计
CN209541790U (zh) 一种管道螺纹安装式温湿度传感器
CN208969163U (zh) 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计量处理模块、电压检测电路的参数检测电路
CN112748355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能效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20040579U (zh) 一种直流信号发测表
CN102095756B (zh) 具有温度补偿的湿度感测电路
CN218995942U (zh) 一种仪表恒流源
CN219179349U (zh) 一种本安防爆型微量水分析仪
CN218157670U (zh) 一种方便悬挂的室外温湿度传感器
CN209355989U (zh) 一种本安型温湿度测量电路
CN219474890U (zh) 一种双传感器氢气检漏仪
CN217384303U (zh) 高精度水下温深测量装置
CN109521251A (zh) 一种霍尔电流传感器及其性能测试系统
CN220871960U (zh) 一种压力变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