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824U -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7824U
CN216557824U CN202120492119.0U CN202120492119U CN216557824U CN 216557824 U CN216557824 U CN 216557824U CN 202120492119 U CN202120492119 U CN 202120492119U CN 216557824 U CN216557824 U CN 216557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or
refrigerating
refrigeration
plat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21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媛
卢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jin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jin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jin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jin Logistic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21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7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7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7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干冰袋容易受到物品的挤压而导致磨损的问题,该冷藏箱盖包括箱盖本体和制冷板,制冷板设置在箱盖本体靠近箱口的一侧,箱盖本体的内壁面朝向箱口,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蓄冷液对制冷板进行制冷。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减少干冰袋磨损的同时,进一步延长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兴起,快速、可靠是对物流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冷链物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物流领域,其运送的商品需要在0℃至5℃或0℃至-18℃存放,在运送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冷藏箱对商品进行制冷。
现有的冷藏箱,一般包括箱体和箱盖等组成部分。其中,箱体形成具有箱口的腔体,箱盖盖设在箱口上,从而和箱体一同将腔体进行密封。腔体内部容纳有需要冷藏的物品。为了让冷藏箱的腔体内部具有较低的温度,通常在冷藏箱内放入装有干冰的干冰袋,通过干冰对冷藏箱内部进行制冷,从而实现对冷藏箱内物品的冷藏。
然而上述干冰袋在使用时,容易受到物品的挤压而导致磨损,从而不利于长时间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能够在减少干冰袋磨损的同时,进一步延长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箱盖,用于盖设在冷藏箱体的箱口上,该冷藏箱盖包括箱盖本体和制冷板,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所述箱盖本体靠近所述箱口的一侧,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朝向所述箱口,所述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所述蓄冷液对所述制冷板进行制冷。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所述制冷板内具有盛装腔,所述蓄冷液位于所述盛装腔中,所述制冷板上开设有与盛装腔相连通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上设置活塞,所述活塞封堵所述注液口。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上,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制冷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所述承载件远离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的一侧设置有透冷区域,所述制冷板透过所述透冷区域对所述冷藏箱体进行制冷。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所述承载件远离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所述透冷区域。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所述制冷板的所述盛装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可选的,所述箱盖本体为隔热件;
和/或,所述制冷板为增强树脂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藏箱,包括冷藏箱体和如上所述的冷藏箱盖,所述冷藏箱盖可拆卸的盖设在所述冷藏箱体的箱口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设备,包括输送载体和如上所述的冷藏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箱盖、冷藏箱和物流运输设备,冷藏箱盖包括箱盖本体和制冷板,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所述箱盖本体靠近所述箱口的一侧,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朝向所述箱口,所述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所述蓄冷液对所述制冷板进行制冷。
通过在箱盖本体靠近箱口的一侧设置有制冷板,并且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这样一方面制冷板设置在箱盖本体上,能够避免放置在冷藏箱体中时受到物品的挤压而导致磨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制冷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制冷板还可以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制冷板可以随时从箱盖本体上进行拆卸或者安装,便于用户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蓄冷液,蓄冷液能够将储存的冷量传递给制冷板,制冷板在大量吸收并储存蓄冷液中冷量的同时,向冷藏箱体中释放冷量,从而实现对冷藏箱体内物品的制冷,有利于延长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果。其次,制冷板设置在箱盖本体上,能够适配于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箱盖本体和冷藏箱体,以实现对冷藏箱体内物品的制冷,有利于提高应用的广泛性。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板的内部盛装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冷藏箱盖;
10-箱盖本体;
20-制冷板;
201-注液口;
202-活塞;
21-加强筋;
30-承载件;
31-开口;
32-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的冷藏箱可以包括箱体和箱盖等组成部分,其中,箱体形成具有箱口的腔体,箱盖盖设在箱口上,从而和箱体一同将腔体进行密封。腔体内部容纳有需要冷藏的物品。为了让冷藏箱的腔体内部具有较低的温度,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冷藏箱内放入装有干冰的干冰袋,通过干冰对冷藏箱内部进行制冷,从而实现对冷藏箱内物品的冷藏。然而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干冰袋容易受到冷藏箱体内物品的挤压而导致磨损,一方面会缩短制冷时间,另一方面使用完成后的干冰袋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达不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箱盖、冷藏箱和物流运输设备,其中,冷藏箱盖盖设在冷藏箱上,该冷藏箱盖包括箱盖本体和制冷板,制冷板设置在箱盖本体靠近箱口的一侧,箱盖本体的内壁面朝向箱口,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蓄冷液对制冷板进行制冷。
通过在箱盖本体靠近箱口的一侧设置有制冷板,并且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这样一方面能够避免制冷板放置在冷藏箱体中时受到物品的挤压而导致磨损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延长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制冷板的循环使用寿命。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板的内部盛装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藏箱盖100,冷藏箱盖100盖设在冷藏箱体的箱口上,以实现冷藏箱体的封闭,其中,冷藏箱体中可以储存食物,可以储存蔬菜,也可以储存其他物品,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冷藏箱盖100与冷藏箱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冷藏箱盖100可以与冷藏箱体一体成型,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冷藏箱盖100也可以作为独立部件,冷藏箱盖100与冷藏箱体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者紧固件紧固相连。
其中,本实施例中,冷藏箱盖100可以包括箱盖本体10和制冷板20,并且制冷板20设置在箱盖本体10靠近箱口的一侧,这样制冷板20、箱盖本体10与冷藏箱体在配合使用时,制冷板20设置在箱盖本体10上,制冷板20在大量吸收并储存冷量的同时,向冷藏箱体中释放冷量,从而实现对冷藏箱体内物品的制冷,其中,制冷板20与箱盖本体10之间可以相对固定,或者,制冷板20可以作为独立部件,并且可拆卸连接在箱盖本体10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制冷板20与箱盖本体10之间为可拆卸,这样便于随时将制冷板20从箱盖本体10上拆卸或者安装。
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板20的内部可以容纳有蓄冷液,蓄冷液对制冷板20进行制冷。通过在制冷板20内容纳蓄冷液,蓄冷液能够将储存的冷量传递给制冷板20,制冷板20在大量吸收并储存蓄冷液中冷量的同时,向冷藏箱体中释放冷量,从而实现对冷藏箱体内物品的制冷,有利于延长制冷时间,并提高制冷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蓄冷液是一种由有机或/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粘稠胶状混合物,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从而使得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制冷板20可以为FC板,FC板为冷冻舱(Frosty Cabin)的缩写,该冷冻舱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汽化温度较低的液体蒸发,例如蓄冷液,吸收储藏并使其在低压下蒸发变成气体,从而吸收热量,并达到降温的目的。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制冷板20的尺寸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制冷板20可以设置为矩形板、圆形板或者其他的形状,只要能使得制冷板20与箱盖本体10相适配,并且设置在箱盖本体10上即可,也就是说,制冷板20的形状和尺寸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能实现制冷板20对冷藏箱体进行制冷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制冷板20的数量同样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制冷板20可以为1个,制冷板20可以为2个,或者,制冷板20还可以为3个,本实施例中,具体以在箱盖本体10上设置2个制冷板20为例进行说明。
因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冷藏箱盖100,通过包括箱盖本体10和制冷板20,制冷板20设置在箱盖本体10靠近箱口的一侧,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朝向箱口,制冷板20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蓄冷液对制冷板20进行制冷。
这样一方面制冷板20设置在箱盖本体10上,能够避免放置在冷藏箱体中时受到物品的挤压而导致磨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制冷板20的使用寿命,同时制冷板20还可以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制冷板20可以随时从箱盖本体10上拆卸或者安装,便于用户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蓄冷液,蓄冷液能够将储存的冷量传递给制冷板20,制冷板20在大量吸收并储存蓄冷液中冷量的同时,向冷藏箱体中释放冷量,从而实现对冷藏箱体内物品的制冷,有利于延长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果。其次,制冷板20设置在箱盖本体10上,能够适配于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箱盖本体10和冷藏箱体,以实现对冷藏箱体内物品的制冷,有利于提高应用的广泛性。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制冷板20内具有盛装腔,这样蓄冷液可以位于盛装腔中,制冷板20上可以开设有与内部相连通的注液口201,注液口201上设置有活塞202,这样制冷板20在使用时,取下注液口201上的活塞202,并将蓄冷液通过注液口201加入到制冷板20中,完成后继续将活塞202安装在注液口201上,并将制冷板20装配在箱盖本体10上,从而提高制冷板20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还可以包括承载件30,其中,承载件30设置在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上,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容纳腔32,这样制冷板20、承载件30及箱盖本体10在配合使用时,制冷板20可以位于容纳腔32中,从而完成对制冷板20的固定。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载件30,一方面能够起到对制冷板20进行限位和固定的作用,避免制冷板20从容纳腔32中掉出,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冷板20制冷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承载件30还可以起到对制冷板20保护的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承载件30的尺寸和形状不做具体限定,承载件30可以设置为矩形件、圆形件或者其他的形状,只要能使得制冷板20位于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之间的容纳腔32中即可,也就是说,承载件30的形状和尺寸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能实现对制冷板20进行限位和固定,以及对制冷板20进行保护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承载件30的数量同样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承载件30可以为1个,承载件30可以为2个,或者,承载件30还可以为3个,本实施例中,具体以设置2个承载件30为例进行说明,这样使得承载件30能够对每个制冷板20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有利于保证制冷时的稳定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可以通过螺丝连接,或者,承载件30上可以设置有插孔,箱盖本体10上可以设置有插槽,当然也可以相反设置,这样通过设置插孔和插槽能够实现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的连接,或者,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还可以卡接,本实施例中,具体以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通过螺丝连接为例进行说明,这样在使用时,安装与拆卸较为方便,并且结构简单,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螺丝的数量和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可以设置在承载件30的两侧,这样能够增强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的连接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承载件30与箱盖本体10的结构连接关系并不局限于上述连接方式。
其中,本实施例中,承载件30可以设置为透明的,这样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避免制冷板20从容纳腔32中掉出,另一方面还可以随时观察制冷板20的情况。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有利于制冷板20对冷藏箱体进行制冷,如图1所示,承载件30远离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的一侧可以设置有透冷区域,这样通过设置透冷区域,一方面制冷板20能够直接通过该透冷区域对冷藏箱体进行制冷,也就是说,制冷板20与冷藏箱体内之间无任何阻隔,从而有利于提高制冷效果,另一方面设置透冷区域,有利于增大制冷板20的透冷面积,从而延长制冷时间,提高制冷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透冷区域的开设面积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只要能保证一方面承载件30可以对制冷板20进行限位和固定,并避免制冷板20从容纳腔32中掉出,另一方面能够增大制冷板20的透冷面积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承载件30远离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31,其中,开口31可以形成透冷区域,这样通过设置开口31,制冷板20能够直接通过该开口31对冷藏箱体进行制冷。
进一步的,箱盖本体1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凹槽(未示出),其中,容纳腔32位于凹槽内,并且凹槽的凹陷部裸露在朝向冷藏箱体箱口的一侧,这样制冷板20、承载件30及箱盖本体10在配合使用时,制冷板20可以位于凹槽中,凹槽能够对制冷板20起到容纳与固定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盖本体10上设置凹槽,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使得箱盖本体10与冷藏箱体之间可以容纳更多的物品,另一方面制冷板20可以固定在凹槽内,这样凹槽与承载件30能够从两侧对制冷板20进行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制冷板20使用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不做具体限定,凹槽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能使得制冷板20位于凹槽内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制冷板20的盛装腔的内壁面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21,这样通过设置多个加强筋21,有利于增加制冷板20的承压能力,从而保证制冷板20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对于加强筋2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因为加强筋21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制冷板20的尺寸来设定,示例性的,加强筋21可以为2个,加强筋21可以为4个,或者加强筋21还可以为6个,本实施例中,具体以在制冷板20的横向上设置3个加强筋21,纵向上设置2个加强筋21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加强筋21间隔设置在制冷板20上,能够确保制冷板20在纵向以及横向上的承压能力相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制冷板20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箱盖本体10可以为隔热件,通过设置箱盖本体10为隔热件,一方面能够防止外界的热量通过箱盖本体10进入到冷藏箱体中,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制冷板20和冷藏箱体内的冷量向外释放,从而保证冷藏箱体内的制冷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板20可以为由铝膜制成的增强树脂件,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制冷板20的承压能力,另一方面设置制冷板20为铝膜材质,能够提高制冷板20的透冷效果。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冷藏箱,包括冷藏箱体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冷藏箱盖100。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冷藏箱在具体使用时,冷藏箱盖100盖设在冷藏箱体的箱口上,制冷板20对冷藏箱体的物品进行制冷。
本实施例中的冷藏箱盖1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冷藏箱盖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设备,包括输送载体和冷藏箱,本实施例中,该物流运输设备可以为立体货架、分拣系统、升降设备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冷藏箱盖,用于盖设在冷藏箱体的箱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箱盖本体和制冷板,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所述箱盖本体靠近所述箱口的一侧,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朝向所述箱口;
所述制冷板的内部容纳有蓄冷液,所述蓄冷液对所述制冷板进行制冷;
所述制冷板内具有盛装腔,所述蓄冷液位于所述盛装腔中;
所述制冷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盛装腔连通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封堵所述注液口;
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上,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制冷板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承载件远离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的一侧设置有透冷区域,所述制冷板透过所述透冷区域对所述冷藏箱体进行制冷;
所述承载件远离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所述透冷区域;
所述箱盖本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制冷板的所述盛装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本体为隔热件;
和/或,所述制冷板为增强树脂件。
3.一种冷藏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藏箱体和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藏箱盖,所述冷藏箱盖可拆卸的盖设在所述冷藏箱体的箱口上。
4.一种物流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载体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箱。
CN202120492119.0U 2021-03-08 2021-03-08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Active CN216557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2119.0U CN216557824U (zh) 2021-03-08 2021-03-08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2119.0U CN216557824U (zh) 2021-03-08 2021-03-08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7824U true CN21655782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2119.0U Active CN216557824U (zh) 2021-03-08 2021-03-08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7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37374A1 (en) Low-temperature delivery vehicle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freezing capacity thereof
CN216557824U (zh)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KR102349486B1 (ko) 고흡수성 폴리머 냉각제가 구비된 튜브랙
CN21164322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恒温冷藏配送设备
CN202163741U (zh) 新型蓄冷箱
CN216154323U (zh) 一种生物试剂低温保存装置
CN213678096U (zh) 便携式低温箱
CN214581969U (zh) 冷藏箱盖、冷藏箱及物流运输设备
CN215400561U (zh) 一种冷链运输箱
CN213414919U (zh) 一种具有灭活功能的转运箱
CN214581955U (zh) 制冰箱及制冰系统
CN210619086U (zh) 冷链设备
CN212291238U (zh) 一种超低温包装保温箱
CN212057863U (zh) 一种冷冻食品冷藏转运箱
CN209910233U (zh) 一种全封闭蓄冷隔热柔性冰鲜袋
CN218056234U (zh) 一种拼接式冷链物流运输保鲜用储存设备
CN2775571Y (zh) 蓄冷式冷藏箱
CN216035817U (zh) 一种冷冻食品物流运输包装箱
CN207262781U (zh) 一种节能车载冰箱
CN212922748U (zh) 一种鱼子酱冷藏包装盒
CN217295506U (zh) 一种蓄冷配送箱
CN215286344U (zh) 一种鲜果物流用保鲜运输箱
CN217995273U (zh) 一种冷链运输箱
CN219889834U (zh) 一种可移动储藏转运冷藏箱
CN217171400U (zh) 一种车载货物冷冻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