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6962U - 防眩光灯具 - Google Patents

防眩光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6962U
CN216556962U CN202123319339.2U CN202123319339U CN216556962U CN 216556962 U CN216556962 U CN 216556962U CN 202123319339 U CN202123319339 U CN 202123319339U CN 216556962 U CN216556962 U CN 216556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azzle
emitting
hole
gl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93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杰
张�浩
刘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cean King Ship Venu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Donggu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cean King Ship Venu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Donggu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cean King Ship Venu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Donggu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cean King Ship Venu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93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6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6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6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灯具,包括发光组件和防眩板,发光组件包括若干发光件,防眩板设有若干与发光件位置对应的防眩孔,各个防眩孔对应位于各个发光件的光线射出路径上,以使得各个发光件的发出在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防眩孔内并由防眩孔射出。通过设置防眩板,使得各个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防眩孔处,以使得防眩孔的内壁进一步地对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行约束,并通过设定的防眩孔的开口方向射出,不会朝向四周杂乱散射,具有一定的聚光照明的作用,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使发光件达到肉眼除特定角度,其他角度不可见的效果,以达到防眩目的。

Description

防眩光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灯光照明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照明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灯具的光线一般是通过发光件直接向外散射。
但是采用这种对外散射的光线会导致光线杂乱,外溢光严重,容易出现眩光,光线不但利用率不高,而且存在严重的光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灯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灯具外溢光严重,容易出现眩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眩光灯具,包括发光组件和防眩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若干发光件,所述防眩板设有若干与所述发光件位置对应的防眩孔,各个所述防眩孔对应位于各个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射出路径上,以使得各个所述发光件的发出在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所述防眩孔内并由所述防眩孔射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灯具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灯具,通过设置防眩板,使得各个发光件发出的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防眩孔处,以使得防眩孔的内壁进一步地对发光件发出的光线进行约束,并通过设定的防眩孔的开口方向射出,不会朝向四周杂乱散射,具有一定的聚光照明的作用,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使发光件达到肉眼除特定角度,其他角度不可见的效果,以达到防眩目的。
可选地,所述防眩板位于朝向与所述发光件发出光线相反方向的板面上设有第一挡光体,所述第一挡光体围设于所述防眩孔的周沿。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一挡光体最接近地围绕于发光件的外周,大大减少发光件的光线外溢,这样每个第一挡光体在防眩板的内侧形成深杯结构,能达到更好的防眩效果,且便于安装。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光体呈筒状设置。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易于安装和加工,形成的深杯结构可以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
可选地,在由所述发光组件至所述防眩板的方向上,呈筒状的所述第一挡光体的内径逐渐变大。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可以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使发光件达到肉眼除特定角度,其他角度不可见的效果,以达到防眩目的。
可选地,所述防眩板位于朝向与所述发光件发出光线相同方向的板面上设有第二挡光体,所述第二挡光体围设于所述防眩孔的周沿。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第二挡光体在发光件发出光线的方向围绕于发光件的外周,这样每个第二挡光体形成的深杯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收拢发光件发出光线的目的,能达到更好的防眩效果,不仅在外观形式上的优化,也便于安装。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光体包括上挡部和下挡部,所述上挡部和所述下挡部之间连接形成环状,所述上挡部凸出于所述防眩板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挡部凸出于所述防眩板表面的高度。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形成一个相对向下的开口,这样在加深形成深杯结构的同时利于发光件的光线在该开口射出,实现更好的防眩效果。
可选地,多个所述发光件呈阵列分布并形成一个发光区域,所述发光组件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发光区域,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区域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在不影响发光组件照明要求前提下,可以使得各个发光件之间很好地散热,利于发光组件长期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防眩光灯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安装在外部器件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发光组件可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安装支架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可以配合调整组件的使用,更加灵活地调整光线的射出角度。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中心转动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中心螺栓穿过所述中心转动孔与所述发光组件铰接。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当需要调整发光组件相对安装支架的角度时,通过拧松中心螺栓,然后转动安装支架,转动至目标角度后,再将中心螺栓拧紧即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用效果好。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所述中心转动孔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弧形槽处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弧形槽以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支架相对所述发光组件转动的极限位置。
通过上述设计,这样安装支架在转动时,弧形槽固定不动,当安装支架上的弧形槽的端部与限位螺栓抵接时,到达极限位置,这样易于控制安装支架的转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防眩光灯具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的防眩光灯具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的防眩光灯具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发光组件;
11—发光件;12—发光区域;
20—防眩板;
21—防眩孔;22—第一挡光体;23—第二挡光体;231—上挡部;232—下挡部;
30—安装支架;
31—中心螺栓;32—弧形槽;33—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灯具进行说明。防眩光灯具包括发光组件10和防眩板20,发光组件10包括若干发光件11,防眩板20设有若干与发光件11位置对应的防眩孔21(参阅图2),各个防眩孔21对应位于各个发光件11的光线射出路径上,以使得各个发光件11的发出在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防眩孔21内并由防眩孔21射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灯具,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防眩板20,使得各个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防眩孔21处,以使得防眩孔21的内壁进一步地对发光件11发出的光线进行约束,并通过设定的防眩孔21的开口方向射出,不会朝向四周杂乱散射,具有一定的聚光照明的作用,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使发光件11达到肉眼除特定角度,其他角度不可见的效果,以达到防眩目的。
其中,反光杯是指用点光源灯珠为光源,进行远距离聚光照明的反射器,通常杯型,俗称反光杯。
其中,防眩板20由整块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型,这样易于加工,成本低廉,便于安装。
其中,发光件11可以为市场上常用的发光灯具,比如LED灯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防眩板20位于朝向与发光件11发出光线相反方向的板面上设有第一挡光体22,第一挡光体22围设于防眩孔21的周沿。
具体地,通过在防眩板20上的内侧设置第一挡光体22,使得第一挡光体22最接近地围绕于发光件11的外周,大大减少发光件11的光线外溢,这样每个第一挡光体22在防眩板20的内侧形成深杯结构,能达到更好的防眩效果,且便于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挡光体22呈筒状设置,这样易于安装和加工,形成的深杯结构可以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0至防眩板20的方向上,呈筒状的第一挡光体22的内径逐渐变大,这样可以达到加深“反光杯”的原理,使发光件11达到肉眼除特定角度,其他角度不可见的效果,以达到防眩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挡光体22与防眩板20一体成型,这样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防眩板20位于朝向与发光件11发出光线相同方向的板面上设有第二挡光体23,第二挡光体23围设于防眩孔21的周沿。
具体地,通过在防眩板20上的外侧设置第二挡光体23,使得第二挡光体23在发光件11发出光线的方向围绕于发光件11的外周,这样每个第二挡光体23形成的深杯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收拢发光件11发出光线的目的,能达到更好的防眩效果,不仅在外观形式上的优化,也便于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挡光体23包括上挡部231和下挡部232,上挡部231和下挡部232之间连接形成环状,上挡部231凸出于防眩板20表面的高度大于下挡部232凸出于防眩板20表面的高度。
具体地,通过使得上挡部231凸出于防眩板20表面的高度大于下挡部232凸出于防眩板20表面的高度形成一个相对向下的开口,这样在加深形成深杯结构的同时利于发光件11的光线在该开口射出,实现更好的防眩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挡光体23与防眩板20一体成型,这样加工易于加工,且加工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眩板20为钣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多个发光件11呈阵列分布并形成一个发光区域12,发光组件10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发光区域12,相邻两个发光区域12间隔设置。
具体地,通过将发光组件10分隔形成多个发光区域12,各个发光区域12之间朝向相同的方向射出光线,这样在不影响发光组件10照明要求前提下,可以使得各个发光件11之间很好地散热,利于发光组件10长期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防眩光灯具还包括用于将发光组件10安装在外部器件(比如墙壁,安装梁等)的安装支架30,安装支架30与发光组件10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安装支架30可拆卸的紧固件与发光组件10连接,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安装支架30与发光组件10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可以配合调整组件的使用,更加灵活地调整光线的射出角度,达到更加精细化的调整,满足更苛刻的安装场景以及多样的防眩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安装支架30上设有中心转动孔,安装支架30通过中心螺栓31穿过中心转动孔与发光组件10铰接。
具体地,通过使得安装支架30通过中心螺栓31与发光组件10铰接,这样当需要调整发光组件10相对安装支架30的角度时,通过拧松中心螺栓31,然后转动安装支架30,转动至目标角度后,再将中心螺栓31拧紧即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用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安装支架30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中心转动孔为圆心的弧形槽32,发光组件10位于弧形槽32处设有限位螺栓33,限位螺栓33穿过弧形槽32以用于限制安装支架30相对发光组件10转动的极限位置。
具体地,通过沿着安装支架30转动的方向设置弧形槽32,然后使得限位螺栓33穿过弧形槽32与发光组件10固定连接,这样安装支架30在转动时,弧形槽32固定不动,当安装支架30上的弧形槽32的端部与限位螺栓33抵接时,到达极限位置,这样易于控制安装支架30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限位螺栓33,当将安装支架30转动至目标角度后,可以拧紧限位螺栓33,达到进一步将安装支架30固定在发光组件10上的作用,避免安装支架30在使用时松动。
进一步地,弧形槽3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两个或三个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各个弧形槽32均为同心设置,各个弧形槽32之间的弧长与其对应的半径呈正相关,使得安装支架30转动至极限角度时,各个弧形槽32内对应的限位螺栓33均可以抵接至其弧形槽32的端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和防眩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若干发光件,所述防眩板设有若干与所述发光件位置对应的防眩孔,各个所述防眩孔对应位于各个所述发光件的光线射出路径上,以使得各个所述发光件的发出在光线对应汇聚在各个所述防眩孔内并由所述防眩孔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位于朝向与所述发光件发出光线相反方向的板面上设有第一挡光体,所述第一挡光体围设于所述防眩孔的周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体呈筒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发光组件至所述防眩板的方向上,呈筒状的所述第一挡光体的内径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位于朝向与所述发光件发出光线相同方向的板面上设有第二挡光体,所述第二挡光体围设于所述防眩孔的周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光体包括上挡部和下挡部,所述上挡部和所述下挡部之间连接形成环状,所述上挡部凸出于所述防眩板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挡部凸出于所述防眩板表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件呈阵列分布并形成一个发光区域,所述发光组件具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发光区域,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区域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灯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安装在外部器件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发光组件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中心转动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中心螺栓穿过所述中心转动孔与所述发光组件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所述中心转动孔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弧形槽处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弧形槽以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支架相对所述发光组件转动的极限位置。
CN202123319339.2U 2021-12-27 2021-12-27 防眩光灯具 Active CN216556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339.2U CN216556962U (zh) 2021-12-27 2021-12-27 防眩光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339.2U CN216556962U (zh) 2021-12-27 2021-12-27 防眩光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6962U true CN216556962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9339.2U Active CN216556962U (zh) 2021-12-27 2021-12-27 防眩光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6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2602B2 (en) LED downlight with improved light output
CN216556962U (zh) 防眩光灯具
CN114060772A (zh) 防眩光灯具
CN109681803B (zh) 一种长条形led灯具
CN217356617U (zh) 一种可调式投光灯
CN219453869U (zh) 一种广角度调节的象鼻灯
CN216556961U (zh) 投光灯具
CN215216087U (zh) 一种防眩目投光灯
CN219433124U (zh) 一种可增大照射面的汽车前照灯
CN218001266U (zh) 灯壳及灯具
CN218720897U (zh) 一种可嵌入式安装的吸顶灯
CN218845914U (zh) 一种灯具
CN210831827U (zh) 一种高出光率工矿灯
CN214468379U (zh) 一种镜片结构、反光装置及灯具
CN211450441U (zh) 一种方便调节照明区域的灯具
CN210219606U (zh) 一种新型光源组件及可旋转光形方向的车前大灯
CN220958110U (zh) 一种低眩光的透镜及黑板灯
CN217329574U (zh) 照明灯具
CN214332469U (zh) 筒灯
CN214790996U (zh) 无边框灯具
CN212782307U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
CN217030997U (zh) 一种射灯
CN218153863U (zh) 一种发光结构及灯具
CN213272119U (zh) 一种带反光杯的led灯泡
CN213872434U (zh) 一种深藏式防眩射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